- 年份
- 2024(3731)
- 2023(5761)
- 2022(4777)
- 2021(4544)
- 2020(3714)
- 2019(8128)
- 2018(8040)
- 2017(14396)
- 2016(8092)
- 2015(9471)
- 2014(9583)
- 2013(8780)
- 2012(8496)
- 2011(7534)
- 2010(7936)
- 2009(7063)
- 2008(7502)
- 2007(7018)
- 2006(6255)
- 2005(5712)
- 学科
- 管理(29255)
- 济(27744)
- 经济(27712)
- 业(26985)
- 企(24306)
- 企业(24306)
- 方法(13085)
- 技术(12231)
- 数学(10448)
- 教学(10181)
- 数学方法(10130)
- 理论(9763)
- 财(9093)
- 学(8597)
- 业经(7742)
- 农(7320)
- 务(7017)
- 财务(6995)
- 财务管理(6982)
- 中国(6796)
- 企业财务(6696)
- 技术管理(6336)
- 学法(6105)
- 教学法(6105)
- 制(6008)
- 信息(5416)
- 和(5202)
- 农业(5012)
- 教育(4994)
- 环境(4782)
- 机构
- 大学(123974)
- 学院(123457)
- 管理(45372)
- 研究(40408)
- 济(40109)
- 经济(38998)
- 理学(38549)
- 理学院(38074)
- 管理学(37023)
- 管理学院(36791)
- 中国(29279)
- 京(27336)
- 科学(26956)
- 所(20965)
- 财(20360)
- 农(20352)
- 江(20158)
- 范(19698)
- 师范(19448)
- 中心(19208)
- 研究所(19131)
- 业大(18266)
- 技术(17281)
- 北京(17143)
- 财经(16165)
- 州(16131)
- 农业(16021)
- 师范大学(15482)
- 经(14565)
- 院(14321)
- 基金
- 项目(80454)
- 科学(61952)
- 研究(59981)
- 基金(55709)
- 家(49597)
- 国家(49213)
- 科学基金(41423)
- 社会(35099)
- 社会科(33136)
- 社会科学(33123)
- 省(32233)
- 教育(29764)
- 基金项目(29059)
- 划(27093)
- 自然(26870)
- 自然科(26265)
- 自然科学(26256)
- 编号(25868)
- 自然科学基金(25787)
- 成果(22947)
- 资助(22431)
- 重点(18769)
- 课题(17993)
- 部(17455)
- 创(16908)
- 项目编号(16661)
- 创新(15953)
- 发(15941)
- 大学(15443)
- 科研(14912)
共检索到187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慧 卢佳 赫鹏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着力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多元化效应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关注的核心之一是教师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这种有效性已与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之间产生了多维关联。本文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当下境况进行分析,依据伦理失范的判定方法,总结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伦理失范的典型表现,分析产生原因,从教育治理角度提出伦理失范现象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技术伦理 伦理规范 教育治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立兵 凌鹏飞 陈佑清
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在优化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存在着负面效应,其中折射出的伦理失范不容忽视。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国内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普遍缺乏伦理关怀,引发了一系列违背教育道德和技术伦理的现象。本文以某市中小学20节常规课教学录像为观察对象,从教育伦理、技术伦理和教育技术的视角分析了技术应用不当所引发的伦理失范,阐明了技术应用伦理规约的实现条件,探求了技术应用的伦理实践路径,即完善技术伦理规范、制定技术伦理制度、强化主体伦理责任、发展教师伦理素养、构建伦理评价机制。研究期望技术主体能够践行技术应用的伦理规约、回归技术的"价值理性"、彰显教学的"人文关怀"、关照学生的"道德德性",以实现"有效性"...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伦理审视 伦理失范 伦理规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孟金卓
环境保护具有其天然的政治正确性,但是部分社会公众对推行环境保护政策带来的平等、公正等伦理问题表现出了焦虑情绪,进而动摇了政策执行的民意基础,降低了政策执行的最终效果。国家审计对环境保护政策的决策与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其实质就是维护政策的公共性伦理,而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则确保审计机关开展的公共政策伦理评价能够有效诊断公共政策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缓解政策网络内部的紧张与对抗,促成公共政策过程的良性循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红军 张丽丽
ChatGPT系列和Sora等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沿,在助力人类生产生活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速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伦理失范现象,成为全球性治理难题。本文对大模型伦理失范进行理论解构发现:大模型伦理失范的缘起是其区别于传统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技术非中性、内嵌人类伦理和将人类伦理与机器伦理糅合其中等属性特征,技术起点是算法,关键中介是数据,行为主体是人类。大模型所引发的诸如模型黑箱、数据版权侵害且主体责任难确定、冲击人类主体资格等伦理失范现象对现行伦理治理模式提出挑战。因此,本文以大模型生命周期为时间维度,以关键要素为核心,构建了基于大模型关键要素的全生命周期伦理治理框架。同时,为推动新伦理治理框架的有效运行,本文构建了包含两层行为主体的自我治理、两级守门人和全球性合作治理网络等子体系的大模型伦理治理生态体系。
关键词:
大模型 伦理失范 伦理治理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米川
<正>回溯人类发展史,技术与伦理历来是个“二律背反”式的亘古难题。而在“技术越来越把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的人机世或人工智能世代,随着AIGC在“互动本体论”意义上在人类“主体间性”的嵌入,这种难题更是演变为一种生死攸关的社会风险问题。古今中外从来不乏对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深表忧思甚至痛斥。庄子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视“桔槔”之灌溉工具若敝履,宁愿“抱瓮而出灌”。柏拉图《斐德罗篇》中讲到法老萨姆斯对发明文字的塞乌斯说“文字恰恰促进了遗忘,因为人们依赖于外在的符号,疏于用心记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理强
生态环境数据治理是生态环境科学决策的基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数据治理具有技术、管理、伦理三个价值维度。生态环境数据治理的伦理价值是以人为本,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在生态环境数据治理的技术和管理事务中,我们需要发挥伦理规范的价值引导作用,使数据技术体系的建构、数据资产管理的增值符合人类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能成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开发和使用需要平衡信息共享的收益和风险,加强对生态环境数据治理的伦理规范研究。生态环境数据治理的伦理规范为数据治理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目标,是技术、管理等数据治理手段必须遵循的价值标准。大数据技术需要妥善处理人与数据的关系问题,数据治理要充分发挥信息共享的伦理促进和约束机制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利国 毛瑞锋
企业营销伦理失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难题,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去甚远。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企业营销伦理失范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治对策。
关键词:
企业营销 伦理失范 和谐社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易显飞
随着纳米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包括基因工程)—信息技术—认知科学(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的协同组合形成的"NBIC汇聚技术"时代的到来,人类增强自身的能力得到根本性提升,出现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新兴"人类增强技术"(Human Enhancement Technology,HET)。塔玛拉·加西亚(Tamara Garcia)与罗纳德·桑德勒(Ronald Sandler)(2008)把这类技术界定为"提高或增强人类的认知、生理、心理等的能
关键词:
伦理风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斌 姜朋 钱小军
职业伦理课程该如何教的问题可以细化为几个子问题: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该目标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采用何种教学工具?如何给学生定位?如何界定教师的角色?由于职业伦理教育关乎学生的精神养成和品格塑造,单纯的知识传授方法无法发挥作用,而案例教学在呵护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推动其熟悉了解行业、职业等背景信息,容纳开放性讨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职业伦理教育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职业伦理课程 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薛桂波 燕茹
人们对颠覆性技术的认识往往主要局限于经济、商业和科学学等领域,无法全面把握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从科技伦理治理的视角审视,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不仅在特定行业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而且日益深度嵌入社会系统,在人的自主性、社会公平正义、自然秩序等层面均带来颠覆性伦理挑战及治理难题。然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突破性和伦理规范制定、伦理治理框架变革速度之间有时存在不对称性,治理效益与风险的权衡极为复杂,涉及多方利益冲突,难以达成一致性和共识从而导致决策困境。在推进颠覆性技术伦理治理中,应注重伦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同步推进,通过加强伦理预见优化风险与效益权衡,扩大多元主体参与和跨学科合作,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共同制定颠覆性技术伦理标准和治理框架,促进颠覆性技术向善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宇 郑易平
大数据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导致信息污染、信息异化和信息鸿沟等问题不断涌现,信息隐私、信息安全面临更大挑战。文章在分析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成因的基础上,认为治理大数据信息伦理问题要从倡导大数据信息伦理的规范原则、建立和健全法律、借助技术手段、提高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信息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与治理,能够促进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的健康发展,推动大数据技术的科学合理利用。
关键词:
大数据 信息伦理 问题 治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庆华
有效性已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有效教学亦成为教师追逐的行为活动。但有效教学是双刃剑,既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异化的风险。或因伦理缺失,或因伦理缺陷,有效教学易异化为知识主义教学、灌输主义教学和技术主义教学这三种形态。缺乏道德制约、以共性平等为目标、以机会平等为取向、以整体平等为对象的平等原则存在伦理缺陷,会导致有效教学的异化。加强教师师德修养,以个性平等、人格平等和个体平等为伦理取向,才能约束有效教学的异化。
关键词:
有效教学 平等原则 伦理 视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凌鹏飞 陈佑清
在现实当中,教学决策存在一定的伦理缺失现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功利化、偏狭化的教学决策取向;过分随意和专断的教学决策方式;伦理向度被遮蔽的教学决策过程。事实上,对教学决策的认识与把握理应摆脱技术主义的陷阱而观照其伦理品性,其意义在于促进教学决策的合理有效,规避教学伦理失范的产生,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具体来说,教学决策伦理品性的生成需要教师的专业道德信念与道德思维能力、完备的教学伦理条件与积极的教学心理环境。基于以上分析,要实现教学决策伦理品性的生成,可以将提高教师专业道德素养以及着力于改善教学决策
关键词:
教师 伦理 教学决策 教学伦理 专业道德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谢家建 梅雄杰
高等教育完全按照市场的逻辑来运行,并且政府与市场的权力使用不当,是目前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中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从伦理学的视角来对高等教育市场化进行分析,高校主动适应外在环境需求是获取市场资源的合理性表现,政府的有效监管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保障。学术、行政与市场保持平衡就要让学术权力回归到学术本身,完善德育体系,实现从功利化到理性化的突围。
关键词:
伦理价值 高等教育市场化 学术权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