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2)
- 2023(9006)
- 2022(7601)
- 2021(7104)
- 2020(6060)
- 2019(13135)
- 2018(13204)
- 2017(25213)
- 2016(13032)
- 2015(14257)
- 2014(13846)
- 2013(13432)
- 2012(12521)
- 2011(11020)
- 2010(11099)
- 2009(10105)
- 2008(10039)
- 2007(9305)
- 2006(7935)
- 2005(7065)
- 学科
- 济(52259)
- 经济(52219)
- 业(47496)
- 管理(45687)
- 企(40055)
- 企业(40055)
- 方法(25338)
- 数学(21824)
- 数学方法(21525)
- 技术(20654)
- 财(14971)
- 中国(13641)
- 技术管理(13207)
- 农(12865)
- 业经(12278)
- 学(11339)
- 理论(10352)
- 务(9945)
- 财务(9921)
- 财务管理(9904)
- 农业(9725)
- 企业财务(9484)
- 银(9267)
- 银行(9247)
- 制(9215)
- 地方(8995)
- 行(8786)
- 贸(8741)
- 贸易(8734)
- 融(8542)
- 机构
- 学院(183384)
- 大学(182178)
- 济(75633)
- 管理(74204)
- 经济(74182)
- 理学(63928)
- 理学院(63312)
- 管理学(62240)
- 管理学院(61875)
- 研究(59069)
- 中国(45042)
- 京(37693)
- 科学(36248)
- 财(35278)
- 所(29300)
- 农(28279)
- 财经(28142)
- 中心(27973)
- 江(27673)
- 研究所(26598)
- 业大(26270)
- 经(25592)
- 北京(23362)
- 经济学(23345)
- 州(22501)
- 农业(22147)
- 范(21931)
- 技术(21776)
- 师范(21678)
- 院(21457)
- 基金
- 项目(124763)
- 科学(99596)
- 基金(91225)
- 研究(90323)
- 家(80172)
- 国家(79514)
- 科学基金(69386)
- 社会(58690)
- 社会科(55887)
- 社会科学(55877)
- 省(49955)
- 基金项目(47967)
- 自然(44813)
- 自然科(43952)
- 自然科学(43942)
- 自然科学基金(43230)
- 教育(41515)
- 划(40884)
- 资助(36490)
- 编号(35505)
- 创(32178)
- 创新(29069)
- 成果(28380)
- 重点(27845)
- 部(27032)
- 发(26126)
- 国家社会(25174)
- 课题(24068)
- 业(23648)
- 科研(23513)
共检索到273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卫东 岳中刚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究竟是以线上渠道替代实体零售,还是刺激了新增消费?本文从包容性创新视角提供了信息技术应用与消费增长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假说,利用我国200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消费增长的边际效应和普惠效应。实证研究表明,从总量而言,信息技术普及率对居民消费的效应显著为正;从结构而言,中西部地区的消费者将从信息技术应用中获益更多。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实施"互联网+"战略促进消费增长和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信息技术应用 包容性创新 消费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仕允 卫晓君
基于2012—2020年全国21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探究低碳城市建设对包容性低碳增长的影响,并考察绿色技术创新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包容性低碳增长,且这一促进作用在东北和西部地区以及非资源型城市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绿色技术创新在低碳城市建设影响包容性低碳增长中具有中介作用,市场化水平在低碳城市建设与包容性低碳增长之间发挥了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低碳城市建设对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与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均能对包容性低碳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基于此,提出以低碳城市建设释放包容性低碳增长动能,以绿色技术创新筑牢绿色低碳增长基底,以市场化手段增强低碳城市建设成效等建议,以更好实现包容性低碳增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如意
本文首先简要评价了我国技术创新所面临的困局,认为我国技术创新困局的形成与现有经济发展方式有关,并阐明了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不利于技术创新的四点原因。在对现有方式反思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文章重点论述了包容性增长及其理念能够"包容"技术创新的原因及机制,提出将包容性增长及其理念扩展到技术创新领域,改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创新主体权利保护、实现创新主体权利平等,让教育与基础研究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等方式,以包容性增长破解技术创新困局。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发展方式 包容性增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存丽
我国经济进入了后改革时代,发展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绿色经济是一种以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的,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一体化发展,包含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的取向和特征,具有包容性增长的发展形式。以包容性增长理念构建绿色财务管理范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选择。一、绿色经济包容性增长概述(一)包容性增长的内涵2007年,亚洲银行针对亚洲各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不平等状况却在持续恶化这一现实,在"益贫式增长"的基础上,扩展地提出了"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的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永聪 申明浩
本文构建了地区外贸包容性增长的评价指标,并且通过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了地区外贸包容性增长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外贸包容性增长进程滞后于外贸规模的扩张速度,而且存在总体包容度偏低、地区间差异大的特点。同时,地区外贸的包容性增长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影响机制包括技术溢出效应、协同创新效应、竞争引致创新效应、知识积累效应、要素配置效应等。因此,我国应推动地区外贸发展由粗放的数量扩张型路径向包容的质量提升型路径转变,并且建立完善的地区外贸与产业联动发展机制,增强外贸包容性增长服务于地区创新型经济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外贸包容性增长 创新能力 空间相关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嫦娥 李允尧 易华
包容性增长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及政治稳定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梳理了包容性增长研究的主要成果,从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包容性增长的测度、包容性增长的策略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回顾了国外文献研究进展,并对相关问题做了评述。这些研究对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经济增长 弱势群体 不平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范轶琳 吴晓波
随着社会排斥与不平等的不断加剧,包容性增长研究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基础,而后分别从概念、测量和政策等方面对包容性增长研究进行述评,最后总结现有研究不足并提出进一步展望。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概念 测量 政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吴建新 刘德学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不考虑其对减贫和不平等的影响,然而,近年来减贫速度的下降和不平等的增长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经济增长。作为利贫增长的替代,包容性增长成为世界银行和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本文从定义、度量、诊断、机制和理论基础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包容性增长的产生、发展以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减贫 不平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凯
一、"包容性增长"概念是如何提出的近来,关心世界经济发展走向的人,或许已经注意到一个似乎有点陌生的经济术语——"包容性增长"。此一术语,曾经两次出现在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正式讲话中。一次是2009年11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连春
一、包容性增长成为共识当下中国迫切地需要包容性、共享式增长,这样的增长,不仅是当下经济、社会情势所必需的,也是共和理念的内在逻辑要求。胡锦涛主席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时,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刘亚萍
公司治理已成为推动价值创造和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制度措施。经合组织颁布的《G20/OECD公司治理原则(2015)》确立了全球公司治理的基本标准。中国应参考和借鉴国际准则,积极修订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增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祖云 严燕
"三螺旋"是解释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协同创新的一种理论框架。在中国的国家理论创新中,也存在着一个类似的"三螺旋"力量,即国家理论创新的"三螺旋"模式。通过"包容性增长"与"包容性发展"的个案考察,这一模式可以清晰地获得表达,即基于社会问题的"政治发动",它是国家理论创新的引擎;处于广度舆论动员地位的"媒体关注";处于深度理论思考地位的"学术研究"。这三者以螺旋状之关系共同构筑了中国国家理论创新的发生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嘉扬
本文重新构建包容性创新指标评价体系,利用能够客观赋权的熵值法,对浙江各地市包容性创新水平进行测度;依据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和包容性创新的作用,找出两者之间的契合路径;利用2005-2015年浙江11个地市的面板数据,基于中介效应模型,运用系统GMM法对包容性创新驱动浙江经济增长的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能够促进浙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城乡均衡发展、拉动需求增长是其驱动浙江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东亚
作为制度改革的“试验田”,自贸区建设为城市发展“赋能聚力”和“加挡提速”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基于创业活跃度的视角,以2009-2022年中国287个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创业活跃度的视角,选取多期DID方法(Time-varying DID),检验了自贸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自贸区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平均作用力度达到25.18%。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且这一政策效应在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城市中表现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创业活跃度是自贸区建设提升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有效路径。研究结论为激活自贸区建设的创业效应,探寻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路径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邢小强 周平录 张竹 汤新慧
本文从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载体的变化和BOP人群信息不平等的实际出发,基于数字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及其互动视角,探讨互联网平台公司通过提升BOP人群在信息生产与消费中的角色与地位,从而促进包容性市场构建的特征与机制。通过对中国互联网短视频行业两家头部公司的案例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归纳出与BOP相关的数字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构念维度与主要特征,建立起数字技术与BOP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推动包容性市场建设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平台公司主要通过数字内容技术与数字联接技术来支持BOP人群进行内容生产与消费的价值主张,进而通过BOP内容生产者赋能、"智能+人工"内容推荐、BOP社交网络拓展与共享式价值获取等其他创新策略与手段,使得BOP人群平等参与内容价值的创造与分享。在此过程中,BOP当地资源信息被广泛传播、市场价值被激活,BOP人员自身的市场意识与市场化能力得到提升,推动了包容性市场构建。本文深化了数字经济环境下的包容性创新研究,也对BOP创业、商业模式创新以及信息贫困治理等领域做出了理论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