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5)
- 2023(4127)
- 2022(3422)
- 2021(3384)
- 2020(2896)
- 2019(6348)
- 2018(6576)
- 2017(11898)
- 2016(6532)
- 2015(7600)
- 2014(7626)
- 2013(7261)
- 2012(7357)
- 2011(6593)
- 2010(6870)
- 2009(6207)
- 2008(6463)
- 2007(6226)
- 2006(5667)
- 2005(5291)
- 学科
- 管理(26540)
- 济(23842)
- 经济(23815)
- 业(23715)
- 企(21279)
- 企业(21279)
- 技术(11914)
- 方法(11039)
- 数学(8807)
- 数学方法(8561)
- 学(7969)
- 财(7582)
- 中国(6805)
- 理论(6646)
- 技术管理(6204)
- 业经(6053)
- 农(5744)
- 务(5553)
- 财务(5531)
- 财务管理(5518)
- 企业财务(5281)
- 制(5070)
- 教学(4900)
- 信息(4843)
- 和(4458)
- 工作(4292)
- 贸(4112)
- 贸易(4102)
- 教育(4034)
- 农业(4028)
- 机构
- 大学(98341)
- 学院(96124)
- 管理(38469)
- 济(32945)
- 研究(32125)
- 经济(32000)
- 理学(31681)
- 理学院(31316)
- 管理学(30567)
- 管理学院(30371)
- 中国(25537)
- 京(22770)
- 科学(21163)
- 所(17124)
- 江(16573)
- 中心(16468)
- 农(16290)
- 财(16284)
- 研究所(15220)
- 业大(14602)
- 北京(14451)
- 技术(14189)
- 州(13550)
- 范(13305)
- 师范(13151)
- 农业(12831)
- 财经(12123)
- 省(12070)
- 信息(11179)
- 院(11173)
- 基金
- 项目(59977)
- 科学(46245)
- 研究(43992)
- 基金(42037)
- 家(37270)
- 国家(36966)
- 科学基金(31421)
- 社会(25904)
- 社会科(24485)
- 社会科学(24479)
- 省(23510)
- 基金项目(21796)
- 自然(20548)
- 教育(20416)
- 自然科(20149)
- 自然科学(20143)
- 自然科学基金(19790)
- 划(19565)
- 编号(19531)
- 资助(17550)
- 成果(17448)
- 项目编号(13326)
- 重点(13240)
- 创(12628)
- 部(12576)
- 课题(12239)
- 创新(11915)
- 发(11912)
- 科研(11184)
- 大学(11181)
共检索到162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德明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德明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梁红
本文论述了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并着重介绍了国际联机、光盘数据库及网络化信息资源的发展情况以及在情报检索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
国际联机,光盘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秋燕 朱学芳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情报工作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文章首先概述了人工智能,总结了研究现状。其次,通过讨论人工智能对情报工作流程的影响,分析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情报服务模式,探讨了从信息采集到情报服务的全链条智能化情报服务。最后,构建了新型情报工作体系,从人工智能与情报工作的核心层次上,阐述了人工智能与情报工作的融合发展。对未来新型智能技术落地于情报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少宽 黄晓斌
网络虚拟社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社区形态。本文分析了网络虚拟社区概念的基本内涵与特点;论述了网络虚拟社区的主要功能;探讨了网络虚拟社区在图书情报工作中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
网络 虚拟社区 图书情报工作 应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汇川 孟凡 黄文彬
[目的/意义]借鉴以赛亚·伯林的问题分类法,评估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情报工作中的应用效能。[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分析与批判性思考,将伯林的问题分类法映射到情报工作中,分析、评估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应对事实/经验、逻辑/形式、哲学/思辨问题时相较情报工作者的优势和局限。[结果/结论]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对情报工作中事实/经验、逻辑/形式类问题时相较情报工作者可能具有较大优势;应对情报工作中哲学/思辨问题时则不占有优势。基于此,讨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我国情报工作中的应用前景,并给出相应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小康
针对对公开源情报的认识、评价问题,以及西方情报界将其作为重要的情报类别之一予以广泛认同和积极实践,而国内相关研究还未深入的问题,重申在情报学和情报工作中引入Intelligence概念的观点,介绍公开源情报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以及国外政府、军事、执法、学术、商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现状,指出公开源情报的价值及其在我国开展的意义,并对其不足与相应对策做出简要阐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晨 吴晨生 王冰琪 凡庆涛
[目的/意义]对情报定义认知的差异是导致部分情报人对情报学与其他学科的界限不清晰以及情报工作的目标、定位和重点不明确的重要原因。这种差异的逐步扩大,致使情报界逐渐忽视了本应进行的核心工作重点,甚至失去了情报学安身立命的根本。[方法/过程]文章从“情报是人脑做出的有价值的判断”这一定义出发,分别对定义内涵、核心任务的认知偏差及以判读为核心的情报工作重点进行了深入阐释与辨析。[结果/结论]文章认为,情报既不是自然条件的反射,也不是未经思考的直接输出,而是经过人脑对特定问题研判后形成的有价值的成果。只有将情报聚焦于“判读”这一重点,把握好技术赋能的服务边界,才能产出足以影响用户的情报产品,更好地开展新时期的情报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