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2)
- 2023(14101)
- 2022(12498)
- 2021(11818)
- 2020(10305)
- 2019(23723)
- 2018(24049)
- 2017(46622)
- 2016(25747)
- 2015(29453)
- 2014(29944)
- 2013(29784)
- 2012(27744)
- 2011(25102)
- 2010(25195)
- 2009(23511)
- 2008(23464)
- 2007(21285)
- 2006(18420)
- 2005(16448)
- 学科
- 济(106739)
- 经济(106632)
- 管理(76472)
- 业(73961)
- 企(61635)
- 企业(61635)
- 方法(52044)
- 数学(44614)
- 数学方法(44144)
- 农(28155)
- 学(27536)
- 财(27149)
- 中国(26233)
- 业经(22952)
- 地方(20452)
- 理论(19869)
- 技术(19746)
- 贸(19472)
- 贸易(19465)
- 农业(18887)
- 易(18840)
- 制(18258)
- 务(17767)
- 财务(17684)
- 财务管理(17643)
- 和(17569)
- 企业财务(16720)
- 环境(15789)
- 银(15105)
- 银行(15042)
- 机构
- 大学(386159)
- 学院(381496)
- 管理(149894)
- 济(147633)
- 经济(144215)
- 理学(129031)
- 理学院(127565)
- 研究(125441)
- 管理学(125379)
- 管理学院(124664)
- 中国(91526)
- 京(82661)
- 科学(81015)
- 财(67365)
- 所(65146)
- 农(64634)
- 研究所(59497)
- 业大(59090)
- 中心(57242)
- 江(56659)
- 财经(54521)
- 范(52505)
- 北京(52417)
- 师范(52024)
- 农业(51067)
- 经(49185)
- 州(46495)
- 院(44245)
- 经济学(44008)
- 师范大学(41876)
- 基金
- 项目(253899)
- 科学(196926)
- 研究(185385)
- 基金(181158)
- 家(157758)
- 国家(156408)
- 科学基金(132634)
- 社会(113090)
- 社会科(106950)
- 社会科学(106916)
- 省(100252)
- 基金项目(96840)
- 自然(86968)
- 教育(85872)
- 自然科(84837)
- 自然科学(84813)
- 划(84286)
- 自然科学基金(83299)
- 编号(77670)
- 资助(75159)
- 成果(64223)
- 重点(56733)
- 部(55991)
- 发(53630)
- 课题(52967)
- 创(52183)
- 科研(48765)
- 创新(48694)
- 项目编号(47847)
- 教育部(47464)
- 期刊
- 济(161593)
- 经济(161593)
- 研究(110496)
- 中国(68511)
- 学报(65294)
- 农(57697)
- 科学(57110)
- 财(52818)
- 管理(51670)
- 大学(47647)
- 教育(44830)
- 学学(44207)
- 农业(39968)
- 技术(35039)
- 融(28523)
- 金融(28523)
- 财经(27476)
- 业经(26172)
- 图书(25977)
- 经济研究(24726)
- 经(23337)
- 问题(21794)
- 业(20991)
- 技术经济(20431)
- 理论(19631)
- 科技(18869)
- 版(18611)
- 实践(18161)
- 践(18161)
- 书馆(17549)
共检索到552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易显飞 黎昔柒
信息技术哲学认识论研究对于"技术哲学"与"哲学认识论"均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对现代信息技术朝着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撑。国内外学者基于信息技术哲学来探讨当代认识论的研究路向大致有三种:一是从信息技术哲学出发引申或拓展到对当代认识论问题进行探讨;二是从作为哲学元理论的认识论出发拓展到信息技术哲学的研究;三是将认识论哲学与信息技术哲学作为并列重要的理论基架"直接"研究信息技术的认识论问题。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系统探讨中国与西方的信息技术发展史,强化信息技术哲学认识论
关键词:
信息技术哲学 认识论 研究述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广君 孙琳
在生成论教学哲学中,教学观念中的人道主义不仅仅涉及惯常理解中的价值论立场,更重要的还在于贯穿其中的人道主义的思维向度及其认识论意义。将人道主义引入教学认识论并展开深入探讨,将进一步丰富教学认识的理论基础和内涵。教学认识论的人道主义观念,秉持促进"人"的意识觉醒的先在性,坚持人文一体观的方法论,关注反思批判基础上的自我超越,强调教学主体观、知识观、过程观等的人道主义化,以期从更基础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野,体察、分析和解释纷繁复杂的日常教学生活。
关键词:
生成论教学哲学 教学认识论 人道主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宫敬才
经济哲学认识论思想以自发的形式肇端于亚当·斯密,由于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倾向存在于同一思想体系而导致自相矛盾的结果。李嘉图和奈特使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得以成型,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是它们各自的后继者。前者以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为逻辑前提,后者则把经济哲学认识论建基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的基础之上。以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为指导的经济学研究离现实经济生活越来越远,学院化倾向愈演愈烈;以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为指导的经济学研究则日渐显示出经济生活智慧的气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雪梅
以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为参照,反观当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存在过分功利、"高等性"缺失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单纯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坚持去行政化,努力实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
认识论哲学 高等职业教育 价值反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王晨
在西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 ,认识论哲学基础和政治论哲学基础被认为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两种主要的依据。本文试图通过对认识论哲学基础的历史溯源 ,主要代表人物及在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与应答的探讨 ,揭示其内在的价值和存在的必要性及对现时社会的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洁 张广君
以往的教学认识论将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解为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其历史合理性与进步意义,同时也遭遇了根源于知识论哲学的基础性困境。基于当代生成论哲学尤其是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整体立场,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教学认识论——生成论教学认识论,以生成性、关系性思维为核心,扬弃进而整体重构教学认识论的方法论基础,在内涵上表现为生成性、实践性、关系性和超越性等内在规定性,在外延上展现出在教学认识、教学关系、教学职能及教学知识等方面的创新元素,从而努力地追求、参与、体现并力推当代教学认识论从知识论向生成论的整体转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畏
哈维·西格尔对阐发批判性思维和推进教育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做出了重要贡献。西格尔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实质定义是诸多定义中最具逻辑完备性的,而他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认识论辩护的重点在于规范性问题和回应认识论多元性的挑战。西格尔还论证了认识论对于教育哲学发展的引领作用。西格尔观点的批评者认为逻辑主义立场和忽视实践推理是西格尔教育哲学思想当中的两个主要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么加利
当今,依托信息技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正在积极推广实施,但由于缺乏对信息技术支持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思考与实质性定位,影响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在信息技术支持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着开发手段的唯技术倾向、开发价值观的异化和开发内容的肤浅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应提高对信息技术和校本课程开发价值与伦理层面的理解,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范畴的道器相统、表里相谐、理趣相合思想对信息技术支持校本课程开发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形式与实质内容的契合、学理性与审美性的一致上加强两者之间的融通,立足于学生生活世界的立场,对技术手段与流程等合伦理性与合规律性运用,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理与趣融合,使两者的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合理运...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向永 董玉琦
近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实践层面逐渐走向成熟的同时,研究者和实践者对于课程价值确认的诉求显得越来越紧迫。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重要认识主体,学生如何认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直接关系着价值的实现。为了解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本研究对8位中小学生进行了实地访谈,并对595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大部分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程,不过,随着学段的升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喜欢程度也有所降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为掌握信息科学知识、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等;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信息技术学习困难等教学方面的问题。总体而言,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
关键词:
学生 信息技术课程 价值认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敏希
在当代实用主义哲学家中,詹姆士提出的多元经验主义表达了其彻底的经验主义态度与实用主义真理观,他对经验的理解既是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又与当代哲学思想充分交流与联系。他对经验与真理的本质、哲学的功能与方法等的解读对于我们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角度理解儿童哲学的合法性、语言与哲学思维训练间的联系以及哲学如何走进儿童课堂等问题都有所启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福学
Th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is a new field of study in information and philosophy circles.This article analyzes some basic issues in this new field,including its concept,emergence and goals,and thinks that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s an applied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正>哲学与技术,是两座学术高峰。攀爬其中的任何一座,都足以耗尽攀登者所有的心力。对于教育技术研究而言,这两座“高山”可能都需要攀爬,才可能登上学术的“尖峰”。教育技术研究的这种特殊性,在于它的研究涉及“人”。教学设计、资源开发、学习分析、思维发展、合作学习等,都是人(学生或教师)在学和教、在使用。因此,教育技术研究就不得不要考虑人的很多“属性”,比如学生的身心特征、心智发展等。特别是心智发展,涉及认知、思维、自尊、主体性、欲望等,极为复杂。教育技术研究如果仅停留于对技术的驾驭,那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这就需要哲学。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正>哲学与技术,是两座学术高峰。攀爬其中的任何一座,都足以耗尽攀登者所有的心力。对于教育技术研究而言,这两座“高山”可能都需要攀爬,才可能登上学术的“尖峰”。教育技术研究的这种特殊性,在于它的研究涉及“人”。教学设计、资源开发、学习分析、思维发展、合作学习等,都是人(学生或教师)在学和教、在使用。因此,教育技术研究就不得不要考虑人的很多“属性”,比如学生的身心特征、心智发展等。特别是心智发展,涉及认知、思维、自尊、主体性、欲望等,极为复杂。教育技术研究如果仅停留于对技术的驾驭,那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这就需要哲学。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翻转课堂、微课程、MOOCs的热潮犹在,"红气球项目"已闪亮登场。祝智庭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技术变革教育的大潜力。毫无疑问,技术将继续为教育提供各种难以想象的可能,我们也很好奇,技术还将为人类教育打开什么样更惊奇的大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马恒通
本文针对图书馆学研究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争论 ,从认识论角度给予了解读 ,指出了不同层次理论与实践之关系 ,批驳了理论研究脱离实践的“脱节论”的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