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0)
- 2023(14024)
- 2022(11572)
- 2021(10405)
- 2020(8636)
- 2019(19152)
- 2018(19100)
- 2017(36970)
- 2016(19605)
- 2015(22003)
- 2014(22204)
- 2013(22064)
- 2012(20669)
- 2011(18454)
- 2010(18992)
- 2009(18065)
- 2008(18209)
- 2007(16846)
- 2006(15458)
- 2005(14609)
- 学科
- 济(95463)
- 经济(95328)
- 业(88680)
- 企(79517)
- 企业(79517)
- 管理(78459)
- 方法(34120)
- 业经(31796)
- 财(31253)
- 农(29577)
- 中国(26338)
- 数学(25280)
- 数学方法(25104)
- 地方(23189)
- 制(22651)
- 技术(22472)
- 务(22281)
- 财务(22242)
- 财务管理(22211)
- 农业(21582)
- 企业财务(21120)
- 体(16689)
- 和(16683)
- 理论(16379)
- 策(15842)
- 划(15604)
- 银(15581)
- 银行(15558)
- 贸(15491)
- 贸易(15476)
- 机构
- 学院(294501)
- 大学(288684)
- 济(128481)
- 经济(126001)
- 管理(117571)
- 理学(98716)
- 研究(98294)
- 理学院(97757)
- 管理学(96683)
- 管理学院(96098)
- 中国(78766)
- 财(63961)
- 京(61762)
- 科学(55204)
- 所(49200)
- 财经(48769)
- 江(48141)
- 农(46943)
- 中心(45408)
- 经(43947)
- 研究所(43295)
- 北京(39345)
- 业大(38723)
- 经济学(38655)
- 州(38086)
- 农业(36100)
- 范(35723)
- 财经大学(35452)
- 师范(35393)
- 院(35190)
- 基金
- 项目(181754)
- 科学(145280)
- 研究(139044)
- 基金(131781)
- 家(112380)
- 国家(111294)
- 科学基金(97628)
- 社会(90898)
- 社会科(86305)
- 社会科学(86291)
- 省(72875)
- 基金项目(69160)
- 教育(62201)
- 自然(59624)
- 划(58748)
- 自然科(58252)
- 自然科学(58240)
- 自然科学基金(57286)
- 编号(56777)
- 资助(52862)
- 成果(46768)
- 发(43925)
- 创(41302)
- 重点(40503)
- 部(40279)
- 制(39584)
- 业(39104)
- 课题(39004)
- 国家社会(37933)
- 创新(37809)
- 期刊
- 济(157531)
- 经济(157531)
- 研究(92715)
- 中国(66254)
- 财(54390)
- 管理(50931)
- 农(45726)
- 科学(38163)
- 学报(38049)
- 融(31714)
- 金融(31714)
- 农业(31142)
- 教育(30170)
- 大学(30047)
- 技术(29943)
- 学学(28184)
- 业经(27602)
- 财经(25306)
- 经济研究(24291)
- 经(21855)
- 问题(20098)
- 业(18161)
- 技术经济(18073)
- 贸(15468)
- 世界(15185)
- 现代(15107)
- 财会(14977)
- 商业(14376)
- 图书(14371)
- 会计(14068)
共检索到473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繁华 范瀚文 曾帅
利用中国2006~2013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GMM)对信息技术发展与制造业工资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制造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软件技术提高、互联网广泛应用以及二者的共同作用都对制造业工资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于这种工资增长具有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支撑作用,所以不必担心由此引发的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因而促进制造业信息化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条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新一,李建东
信息技术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顾新一李建东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一、引言信息技术是以信息为处理对象,对信息进行主动处理并且储存和/或传递的以机器为基础的技术。微分子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以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物质资源处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冯昭奎
在当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信息技术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的内涵进一步丰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本身的基础——半导体芯片技术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5G时代将在2020年代前半期到来,人工智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快走向实用化和商业化,物联网(Io T)将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智能手机及其他移动通信设备,连接家庭、智能城市、个人可穿戴设备的物联网,消费类电子产品,产业物联网(IIo T),汽车自动化,机器人/无人机,包括生物识别技术在内的安全应用领域,人工智能/认知/深度学习将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应用领域。而新科技成果的不断扩大应用,将有力地推动半导体及相关电子器件产业的发展与增长:5G手机芯片、汽车自动化芯片、物联网相关芯片、高速高效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半导体传感器等将成为今后数年半导体产业的新增长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德学 吴旭梅
文章基于OECD TiVA数据库构建跨国面板数据模型,从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实证考察信息通信技术对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数量和质量均能显著提高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但二者的作用大小存在明显差异,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数量提升的效果更强。(2)机制检验表明,信息通信技术能够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率两条路径促进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3)异质性分析表明,信息通信技术对交易环节少、价值链短、信息技术密集度高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志元
制造业产业技术的发展水平作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需要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发展实际。当前,我国制造业产业技术发展困境表现为制造业产业技术市场化进程缓慢、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环境有待优化。我国制造业产业技术发展新趋势表现为智能化制造趋势凸显、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向低碳化转型、依托技术创新突破行业核心技术、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逐步形成。需要以产业技术政策调整和完善为抓手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这就需要适应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促进产业技术政策参与制定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原动力由政府管控转向由市场需求决定,产业技术政策由投资型政策转向激励型政策,最终推动我...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技术 政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勤 张红历 王成璋
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信息技术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GDP和信息技术发展存在显著的低值集聚和高值集聚的空间自相关,并且呈现出经济发达地区信息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经济落后地区信息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的空间异质性特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魁早 刘友金 潘爱民
本文在归纳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影响制造业生产率增长机理的基础上,选用2005—2020年我国248个地级市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对理论预期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技术要素市场发展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这一结论在采用工具变量法、企业层面估计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技术要素市场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技术溢出和改善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等机制来实现。对于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制造业技术进步能力较强的城市,技术要素市场发展的影响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与大数据等要素细分市场发展,增强了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对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效果。本文的研究为我国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美林
加速推进河南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历史性机遇,结合"互联网+"战略、河南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战略,以完善信息网络设施、提升融合创新能力、培育多元融合发展模式、加大示范推广应用力度、强化要素保障为抓手,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河南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努力在新一轮制造业竞争中抢占发展制高点,加快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步伐。
关键词:
河南 新一代信息技术 制造业 融合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明生 张一兵
结合数字技术特性,以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为视角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分析数字技术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影响机制及作用特点。在测度2012—2019年中国214个地级城市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和产业融合程度基础上,探讨数字技术发展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内在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水平提升会显著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在考虑模型内生性问题并利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数字技术的作用强度具有区域异质性,且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在非技术密集地区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数字技术通过技术进步和信息平台两种方式并以技术创新效应与市场需求效应为传导机制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结论有助于厘清数字技术作用于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内在机理,深化对产业融合机制和地区异质性的理解,拓展数字技术在产业应用中的研究。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产业融合 产业升级 融合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陶洪 徐福缘
本文结合我国制造业现状和国际制造业升级经验,提出了我国制造业企业技工密集型技术发展路径和意义,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完善技能型员工培养体系,促进技工密集型技术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技工密集型技术 技能员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延辉 张慧颖 魏静
本文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例,从产业视角分析了专利数量对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效应,分析产业内各行业贡献差异与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增长专利作用机理,为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钟世川
基于要素增强型生产函数构建技术进步偏向对就业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87—2013年中国制造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制造业部门中资本与劳动之间呈互补关系;1987—2013年整个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是偏向资本的,并且其各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基本偏向资本;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对整个制造业就业增长具有抑制作用,但与1987—1999年相比,2000—2013年技术进步偏向对就业增长的影响明显下降;大多数制造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较强的资本替代劳动特征,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对劳动的替代较小,而工资上涨进一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祝小兵
本文从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的事实入手 ,分析了在一些行业中 ,中国制造业已经拥有了与世界同行竞争的实力。但是中国制造业薄弱的技术创新能力 ,已构成对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严重制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