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98)
2023(15975)
2022(13470)
2021(12802)
2020(10567)
2019(24041)
2018(24209)
2017(46481)
2016(25076)
2015(28396)
2014(27791)
2013(27167)
2012(24642)
2011(22170)
2010(22253)
2009(20318)
2008(19629)
2007(17380)
2006(15247)
2005(13274)
作者
(70434)
(58442)
(58249)
(55428)
(37392)
(28058)
(26420)
(22863)
(22257)
(21048)
(20036)
(19618)
(18559)
(18523)
(17993)
(17705)
(17501)
(17206)
(16799)
(16739)
(14486)
(14426)
(14174)
(13349)
(13033)
(13025)
(13000)
(12963)
(11701)
(11469)
学科
(101547)
经济(101458)
管理(77007)
(74748)
(63934)
企业(63934)
方法(47496)
数学(40765)
数学方法(40048)
(26975)
中国(26331)
业经(24898)
技术(23962)
(23829)
(20830)
地方(20529)
理论(19419)
农业(18271)
(17343)
(16817)
贸易(16805)
(16305)
(16178)
(15636)
财务(15552)
财务管理(15527)
产业(15245)
企业财务(14738)
环境(14725)
(14485)
机构
学院(351718)
大学(351032)
管理(144711)
(137431)
经济(134438)
理学(125670)
理学院(124385)
管理学(122033)
管理学院(121403)
研究(111606)
中国(82041)
(74818)
科学(69778)
(61106)
(54519)
(51842)
业大(51774)
中心(51307)
(50935)
研究所(49683)
财经(49468)
北京(47234)
(46229)
师范(45823)
(44910)
(42045)
(41023)
经济学(40368)
农业(40333)
技术(39611)
基金
项目(243169)
科学(192287)
研究(180567)
基金(174968)
(151552)
国家(150276)
科学基金(130630)
社会(112753)
社会科(106952)
社会科学(106923)
(96870)
基金项目(92559)
自然(84631)
教育(83781)
自然科(82728)
自然科学(82712)
自然科学基金(81238)
(80448)
编号(74774)
资助(72028)
成果(60143)
重点(54070)
(53964)
(52569)
(51995)
课题(51497)
创新(49688)
项目编号(46771)
国家社会(45816)
科研(45645)
期刊
(147452)
经济(147452)
研究(99902)
中国(66999)
管理(54475)
学报(52637)
科学(49197)
(46893)
(45968)
教育(44447)
大学(40209)
学学(37445)
技术(35405)
农业(33099)
(26391)
金融(26391)
业经(25785)
经济研究(23917)
财经(23248)
图书(22039)
(19914)
科技(19449)
技术经济(19270)
问题(18694)
(17686)
理论(17209)
统计(16409)
(15896)
商业(15848)
实践(15844)
共检索到506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军岐  
信息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不同,一种新发明只有当它被用于经济活动时方能成为"创新"。信息技术创新的价值体现在技术创新的产业内扩散、产业外扩散,体现在从局域到全国,再到国外的扩散过程中。从信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看,我国可以采取三步走的发展模式,最终建立自己的信息产业创新模式。培育信息技术创新领先企业;促进产业组织变革,激发信息技术企业间扩散;注重管理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内扩散;进行制度创新,促使信息技术向产业外扩散,是我国信息技术创新产业扩散的可行路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英隆  
全球化下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动力,更需要有对创新体系的内在结构整合。信息技术创新的产业扩散是一个多级传递的过程,从产业组织意义上扩散可细分为4级,即领先创新企业的新信息技术与工商业结合、信息企业间扩散、产业内扩散、产业外扩散;从地域范围上扩散又可分从领先创新企业所在地的局域到国内,再到国外的扩散。各级扩散对新信息技术的产业推广有不同的意义。要确立开放环境下的结构整合管理新思维,更新激励创新方法,界定领先创新企业,集成追随企业,优化信息技术与工商业结合的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大双  周德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楚俊国  
本文从技术创新扩散时间模式角度,采用主因素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技术创新扩散速度,从理论和实证上阐明了影响技术创新扩散速度的因素。通过对3类技术创新扩散时间模式的案例研究,表明影响技术创新扩散速度的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其中采用效益是影响扩散速度最为关键的因素,并且得出了加速扩散的一般性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双  刘涛  
对技术创新扩散环境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并就环境因素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技术创新扩散轨迹的不稳定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因素的影响入手,分别对基本的Bass模型和扩展的Bass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对新模型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子凤  官建成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结合R&D投入指标和网络分析法,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进行了分析。从扩散系统的结构、动态演化和扩散表现三个方面对比了1997年和2002年的扩散模式,揭示了系统的动态演化特征、各部门的贡献、系统的薄弱之处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扩散高度依赖于少数几个传统部门,高新技术部门在技术创新扩散中的作用和贡献有待提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桂芳  陈国宏  
本文着眼于国内企业技术扩散的途径分析,综述了四种技术扩散模式。本文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一次综合,指出不同的技术扩散模式在哪种类型企业最具适宜性和普遍性:高新企业以政府的政策为导向来扩散新技术;企业集团率先将新技术在内部成员企业里推广使用;资金、人才等的瓶颈使小企业适宜于到技术市场上获得新技术;最后,一项新技术的迅速推广,有待于多种途轻的并行传播。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大庆  李庆满  
技术标准是当今世界各国企业竞争的焦点,是企业赢得市场主动权的关键。从区域产业集群角度出发,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模式及扩散路径进行研究。提出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两大主要模式及4种扩散路径,从政府主导、市场自发两方面对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企业在不同条件下的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4个主要路径以及企业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结论对于区域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理论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超  罗洪林  王君祥  
从Fourt and Woodlock(1960),Mansifeld(1961),Floyd(1962),Bass(1969)模型的提出起,创新扩散的预测模型就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扩散模型的研究领域出现了大量的、各色具备的创新扩散模型。本文对扩散模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黄海洋  陈继祥  
在研究建立大学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及理论假设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创新能力、大学扩散能力和企业研发能力对于产学研合作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扩散环境与大学技术创新扩散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产学研合作作为中间变量对于大学技术创新扩散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提高大学技术创新扩散效果、促进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海  陈国宏  李美娟  
本文将经济博弈论引入技术创新扩散,认为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是一个博弈过程,讨论了技术创新扩散博弈的四个要素,并具体论述了讨价还价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勇  韦结余  
文章首先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是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创新扩散还比较缓慢。然后,文章从技术要素、市场结构和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以企业为主导和以政府为主导的扩散模式。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创新扩散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勇  韦结余  
文章首先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是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创新扩散还比较缓慢。然后,文章从技术要素、市场结构和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以企业为主导和以政府为主导的扩散模式。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创新扩散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勇  韦结余  
文章首先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是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创新扩散还比较缓慢。然后,文章从技术要素、市场结构和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以企业为主导和以政府为主导的扩散模式。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创新扩散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