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2)
- 2023(10572)
- 2022(8613)
- 2021(8232)
- 2020(6479)
- 2019(14645)
- 2018(14769)
- 2017(26349)
- 2016(15389)
- 2015(17431)
- 2014(17802)
- 2013(16583)
- 2012(15560)
- 2011(14266)
- 2010(14909)
- 2009(13334)
- 2008(13235)
- 2007(12492)
- 2006(11353)
- 2005(10549)
- 学科
- 济(49561)
- 经济(49498)
- 管理(46942)
- 业(44854)
- 企(36883)
- 企业(36883)
- 中国(21428)
- 教育(21128)
- 农(18098)
- 财(16758)
- 技术(16609)
- 方法(16165)
- 理论(13994)
- 学(13351)
- 业经(13219)
- 制(13196)
- 数学(12913)
- 数学方法(12646)
- 策(12205)
- 农业(12188)
- 地方(11409)
- 教学(9602)
- 银(9584)
- 体(9575)
- 银行(9559)
- 贸(9387)
- 贸易(9381)
- 行(9227)
- 易(9152)
- 务(9151)
- 机构
- 大学(212466)
- 学院(210441)
- 研究(78243)
- 济(78226)
- 管理(76851)
- 经济(76053)
- 理学(64124)
- 理学院(63365)
- 管理学(62277)
- 管理学院(61811)
- 中国(54127)
- 京(47446)
- 科学(44796)
- 财(40062)
- 所(39065)
- 范(36978)
- 师范(36687)
- 江(36193)
- 中心(35212)
- 研究所(35014)
- 教育(33948)
- 农(32857)
- 北京(30880)
- 师范大学(29490)
- 财经(29435)
- 技术(29204)
- 院(28461)
- 州(28109)
- 业大(27865)
- 经(26617)
- 基金
- 项目(131139)
- 研究(106595)
- 科学(104230)
- 基金(90127)
- 家(77508)
- 国家(76687)
- 科学基金(64755)
- 社会(63790)
- 社会科(60085)
- 社会科学(60075)
- 教育(55329)
- 省(52958)
- 编号(47713)
- 划(45895)
- 基金项目(45254)
- 成果(43567)
- 自然(38636)
- 自然科(37732)
- 自然科学(37723)
- 自然科学基金(37091)
- 资助(36220)
- 课题(35925)
- 重点(30628)
- 部(30129)
- 发(29902)
- 年(29721)
- 项目编号(29639)
- 性(27955)
- 创(27862)
- 规划(27051)
- 期刊
- 济(94055)
- 经济(94055)
- 研究(74516)
- 教育(58624)
- 中国(58382)
- 财(31818)
- 农(30655)
- 管理(30377)
- 学报(29935)
- 科学(27711)
- 技术(24992)
- 大学(23622)
- 农业(20845)
- 学学(20354)
- 融(19924)
- 金融(19924)
- 职业(16163)
- 业经(15455)
- 图书(15138)
- 财经(14584)
- 经济研究(14482)
- 坛(13989)
- 论坛(13989)
- 经(12649)
- 问题(11227)
- 技术教育(10657)
- 职业技术(10657)
- 职业技术教育(10657)
- 业(10636)
- 技术经济(10501)
共检索到349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才平 丁继红 葛军 胡萍
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阶段。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体现了"信息—知识—智慧"的转移逻辑。在起点公平阶段,通过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互换和异地同步互动教学,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现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在过程公平阶段,通过智能化的教育信息资源主动推送,促进海量信息的精准获取,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个性化;在结果公平阶段,通过知识协作建构迁移和基于大数据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学习者获得自适应发展和客观科学的评价。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三个不同阶段构成了内在融贯的统一体,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体现认知建构的"信息—知识—智慧"内化流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薇 张燕军 徐辉
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也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两者可统一为“教育共富”。这既是一个整体理念,又是一个系统互动过程。遵循这一行动逻辑,建设教育强国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应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水平不高、教育和产业脱节等问题。对此,主要有四项应对措施:一是坚持公平为先,坚守教育共富的公平底线;二是信守质量为本,重点统筹推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完善教育投入,构建兼顾“渐增投入”与“重点投入”的教育共富投入机制;四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增强教育共富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可以系统地构建一体化的“三螺旋双循环”模式以推进教育共富。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共同富裕 行动逻辑 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石玉芳
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存在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因此,要提高对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调发展的教育信息化综合体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教育软件资源建设,因校制宜地制定校园网络建设工程规划,加强信息教育技术研究并提高其应用效果,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新艳
目前关于如何推动我国农地流转的政策研究极为广泛,但总体来看,缺乏一个逻辑自恰的整体性政策框架,结果在各种推论中,逻辑相互抵触的状况时有发生,无法令人信服。本文以异质性人力资本特征的农户为前提条件,以市场的形成为逻辑线索,推演出一个逻辑自恰的推动农地流转的整体性政策框架。从逻辑推论看,推动农地流转并不仅是农业内部问题,而是事关农内、农外的问题,需采取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市场形成 政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韦妙 曹晶林
我国反贫困工程已推进到精准扶贫的攻坚阶段,职业教育扶贫的抓手作用愈加突出。然而,由于资源配置失衡、教学质量不佳、管理机制僵化、社会认可疲乏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职业教育扶贫的效率偏低,效能无法完全释放。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框架,信息技术运用于职业教育扶贫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能有效扩大职业教育扶贫的受益面,但同时也可能给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带来额外的成本支出。政府应针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困人口脱贫实质需求,优化信息化助力职业教育扶贫的策略选择,真正让信息技术成为释放职业教育扶贫效率效能的"利器"。
关键词:
职业教育扶贫 信息技术 成本-效益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晓寒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行为的变革,全球范围内教学和学习的信息技术发展得到了普遍重视。信息技术背景下,教育教学具有四方面特征:学习者参与的开放性、在线资源的生成性、学习行为的独立性、数据资源的可用性等,这些特征既适用于普通教育,亦适用于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背景下,职业教育更需要技术的渗透,职业院校学生需具备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信息素养。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技术是基础、标准是导向、课程是依托、教师是支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海萍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围绕基础教育公平出台的各类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成效显著。从政策数量、政策主题词、政策类型和政策功能四个方面进行回顾,可以发现中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40年的推进策略主要有:以教育"起点公平"为主要着力点、以全面均衡为发展方向、以师资队伍提升为第一抓手、以信息技术为重要突破口;其演进逻辑主要有:从"保底"式公平到"均衡发展"式公平、从"物质关怀型"公平到"人文关怀型"公平、从单一方法促进公平到多元工具维护公平、从单一主体推动公平到协同攻坚保障公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邢克 马立超
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是国家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政策新动向。对东部7省份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省级政府推进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的政策表现出话语模糊、多态并行、配置失衡、松散组合、注意力偏差等特征,具体包括职责、经费与评估细则不明,整体同质化与局部创新共存,环境型政策工具运用不足,政策要素与工具组合缺乏系统性,重“实施”轻“保障”。基于此,未来应重视政策细化与再造,提高话语精准度;鼓励政策创新与政策学习,推动先进经验双向扩散;改进政策工具配置方式,提高要素组合系统性;动态调整注意力结构,增强政策可持续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焕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后,重新建构了“家庭教育”这一概念与行动。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一项涉及政府、社会、父母与儿童等多元主体集体合作的行动。在集体行动理论视域下,促进家庭教育行动是政府、社会、父母与儿童等不同主体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文化认同和共同利益夯实家庭教育集体行动的信任与合作基础,家庭教育行动主体间的利益分歧和价值张力引发集体行动离散。促进家庭教育进步需要以治理责任整合调适主体价值与利益,统一集体行动,遵循集体行动的价值逻辑、组织逻辑与制度逻辑。家庭教育进步统一集体行动的关键在以共同愿景来夯实家庭教育集体行动的合作基础、以新图式重塑完善家庭教育集体行动的合作机制、以完善的法律制度提升家庭教育集体行动的合作动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戴汉冬、石伟平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36期中撰文,阐述了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政策出台的动因,分析了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政策的内容逻辑,探索了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政策的运行逻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大主题,因此探析各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政策的动因与逻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汉冬 石伟平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大主题,是谋求人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谐互动的重要方式,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多地政府在内部驱动与外部影响下,基于管理与机制、扶持与保障、权责与义务的内容逻辑,以及宏观指导、利益驱动、责任引领、协同推进的运行逻辑,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或法规条例,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良性运转。探析各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政策的动因与逻辑,能为有针对性地构建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政策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修志
随着我国经济运行中资金短缺的压力逐步得到缓解,外资战略的重心正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外资的技术含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努力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为此,应充分利用政策、市场和自主创新等各种条件,推动外资向中技术产业转移先进技术,培育和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中技术产业,并依托中技术产业的雄厚基础,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
关键词:
外资战略 技术转移 中技术 产业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美 徐光涛 任友群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已成为我国当前一项重要政策。虽然对信息技术究竟是促进了教育公平抑或扩大了教育不公仍有不同意见,但本文认为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就读机会公平,促进就读优质学校机会公平,并且有促进教育过程参与机会公平的潜力。不过在政策推进路径上,需要转变对"物理接入"路径的依赖,重视"技能接入"和"使用接入",警惕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正在浮现的"新数字鸿沟"现象,并通过各种政策配套措施加以应对。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育公平 新数字鸿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乌家培
政府管理中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战略●乌家培(中国信息协会北京100045)AbstractThedevelopmentintheconstructionoftheChinesegovernmentinformationsys-temsinthe198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江华
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民族教育深度融合,是我国民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当前,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带动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工作迈入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阶段。整体来看,注重差异化的需求并防止新的发展差距,强调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强化信息技术支持体系的服务能力,是实现信息技术融入民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一、抓住机遇,以信息技术应用带动民族教育现代化从历史视角观之,语言、文字、印刷术和现代媒
关键词:
信息技术应用 教育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