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68)
- 2023(16613)
- 2022(14211)
- 2021(12935)
- 2020(10980)
- 2019(24648)
- 2018(24457)
- 2017(47474)
- 2016(25541)
- 2015(28463)
- 2014(28127)
- 2013(28190)
- 2012(25984)
- 2011(23569)
- 2010(23416)
- 2009(21595)
- 2008(20866)
- 2007(18481)
- 2006(16463)
- 2005(14416)
- 学科
- 济(124244)
- 经济(124129)
- 管理(76789)
- 业(73314)
- 企(59927)
- 企业(59927)
- 方法(52561)
- 数学(45918)
- 数学方法(45542)
- 农(29001)
- 中国(27267)
- 财(26748)
- 地方(26181)
- 业经(25692)
- 学(25550)
- 技术(20482)
- 农业(20220)
- 贸(19678)
- 贸易(19670)
- 易(18999)
- 制(18121)
- 环境(17415)
- 务(17129)
- 财务(17061)
- 财务管理(17032)
- 理论(16995)
- 和(16755)
- 产业(16540)
- 企业财务(16232)
- 地方经济(16132)
- 机构
- 大学(377214)
- 学院(374991)
- 济(160167)
- 经济(157147)
- 管理(149327)
- 理学(129957)
- 理学院(128554)
- 研究(128206)
- 管理学(126502)
- 管理学院(125836)
- 中国(92314)
- 科学(79725)
- 京(79597)
- 财(68963)
- 农(64946)
- 所(64740)
- 业大(59355)
- 研究所(59280)
- 中心(57427)
- 财经(56510)
- 江(53622)
- 经(51442)
- 农业(51245)
- 北京(49851)
- 经济学(49407)
- 范(46522)
- 师范(45968)
- 院(45733)
- 经济学院(44566)
- 州(43361)
- 基金
- 项目(259719)
- 科学(203600)
- 基金(189719)
- 研究(184533)
- 家(167281)
- 国家(165979)
- 科学基金(142039)
- 社会(118676)
- 社会科(112789)
- 社会科学(112759)
- 基金项目(101131)
- 省(100951)
- 自然(93214)
- 自然科(91038)
- 自然科学(91015)
- 自然科学基金(89449)
- 划(84644)
- 教育(82994)
- 资助(78025)
- 编号(73115)
- 重点(57996)
- 成果(57839)
- 部(56832)
- 发(55968)
- 创(54249)
- 创新(50712)
- 国家社会(49626)
- 科研(49615)
- 课题(49514)
- 教育部(48595)
- 期刊
- 济(173568)
- 经济(173568)
- 研究(108617)
- 中国(65284)
- 学报(64567)
- 农(57700)
- 科学(56473)
- 管理(53901)
- 财(51713)
- 大学(47589)
- 学学(45276)
- 农业(39680)
- 技术(32724)
- 教育(32470)
- 经济研究(29499)
- 融(29140)
- 金融(29140)
- 财经(28554)
- 业经(26922)
- 经(24545)
- 问题(22486)
- 技术经济(20832)
- 业(20302)
- 图书(19854)
- 科技(19364)
- 理论(18150)
- 商业(17055)
- 版(17036)
- 统计(16927)
- 贸(16480)
共检索到540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宝文
本文首先对信息技术产业进行了范围界定 ,测算了信息技术产业在 1990 - 2 0 0 0年的产业增加值 ;在用产业贡献率估计了信息技术产业对GDP的短期影响后 ,通过估计附加了信息化指数的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估计信息技术产业的长期影响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产业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乌家培 谢康
信息技术产业化具有其内在的规律,如路径选择中的最小社会阻力规律、最短距离规律、风险投资与预期市场增值规律等。并且,只有当信息产业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经济差异性等特征时,信息产业才可能对推动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需要具体分析本地区的实际状况以及国际、国内在信息产业领域的竞争状况,这是信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点所需的条件和环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产业 经济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斌
"苏州模式"实际上是一种以招商引资来发展出口加工业的外向型经济的典型模式,这种模式在赢得赞许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质疑。为了辩证地看待苏州模式,我们运用新古典理论中的增长模型,分解出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以及技术进步对苏州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发现技术进步对于苏州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主导作用,这是苏州模式中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但是由于苏州市存在明显的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技术水平的二元化格局,即先进技术往往为外资所牢牢掌握,因此,在新苏州模式中,如何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资本投入 劳动力投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学真 李玉
文章以1994~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在罗默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利用基于VAR模型上的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针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现阶段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相反,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于经济的发展通过财政的支持来促进。针对实证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增福 刘万琪
本文首先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分析文化产业对三大产业的影响并作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文化产业中投资、劳动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发现,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影响力;文化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文化产业中的相关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文化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重视文化产业中文化制造业的发展,推动文化创新,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培根 曹晓英
文章提出了信息技术产业优先发展的理论依据;分析了信息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从而得出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先增长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的结论。文中还从我国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对信息技术产业的需求、发展的外部环境等诸方面分析了我国实现信息技术产业优先增长的可能性,并提出我国应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走工业化与信息化互补共进之路,实现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先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洪伟 任娜 陶敏 姜秀娟
基于中国东、中、西部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纠正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单向的长期因果关系和短期因果关系;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单向短期因果关系;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双向短期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化发展战略规划、政府引导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产业发展 技术经济 技术转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远芬 许统生
在概述我国技术引进现状的基础上,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从总体层面考察了技术进步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关系。研究显示,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短期内,两者之间存在着波动关系。
关键词:
技术引进 经济增长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萍
本文采用Panel-data模型对外商投资和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投资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小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专利申请授权量的影响大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内部各省,外商投资和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极小。本文的政策结论是:技术进步政策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应该而且必须发挥关键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淑艳
运用区位商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层次;运用偏离-份额法,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两个方面分析辽宁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工业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全国区域分工中,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层次较高;辽宁省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其经济实现较快增长;辽宁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行业的发展水平仍较低,这些行业在区际分工中不具有优势;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投资大、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重化工业在辽宁省经济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效益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睿峰 胡东东 刘成林 郭洲 金健康
文章采用1992~2010年宁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水平的相关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实证了宁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平稳关系与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宁夏地区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对该地区经济的增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宁夏 流通产业 经济增长 协整 脉冲响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晓华 邓宝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主导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作为一个维持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观点认为,在均衡价格的假设下,经济总量的增长是由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这三种因素共同长期作用的结果。但是,我国的经济制度现实告诉我们,均衡价格这一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并不成立。根据结构主义的观点,在资源配置最优的假设前提并不成立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即三大产业的发展过程,并结合对1990年至2009年这20年的相关数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三大产业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华平
随着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199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检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荐华 禄晓龙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税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4~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现行的税制下,直接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有限,而间接税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我国的税制改革及结构调整,应以转变政府职能理论及税收中性理论为指导,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合理安排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重,使整个税收对市场的影响逐步转为中性,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税制结构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书
利用2000~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国外人才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引进国外人才的经济增长弹性为0.0325,即引进国外人才每增加1%,可带来中国GDP增长0.0325%。分地区的研究表明,国外人才引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非常显著,在中西部地区并未表现出来。量化分析了中国引进国外人才的主要进展,并提出促进中国引进国外人才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国外人才 人才引进 引智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