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8)
2023(4430)
2022(3621)
2021(3271)
2020(2892)
2019(6379)
2018(6540)
2017(12472)
2016(6033)
2015(6877)
2014(7032)
2013(7042)
2012(6587)
2011(5940)
2010(5890)
2009(5370)
2008(5509)
2007(5167)
2006(4600)
2005(4080)
作者
(18854)
(15777)
(15481)
(14862)
(9748)
(7254)
(7192)
(6140)
(5865)
(5731)
(5215)
(5195)
(4988)
(4950)
(4803)
(4721)
(4644)
(4560)
(4549)
(4499)
(4057)
(3898)
(3783)
(3597)
(3594)
(3571)
(3533)
(3422)
(3109)
(3106)
学科
(30480)
经济(30466)
(26989)
管理(26526)
(23609)
企业(23609)
技术(14466)
方法(12006)
产业(9820)
业经(9536)
数学(9285)
数学方法(9200)
技术管理(8365)
(8054)
(6750)
(6154)
地方(6084)
中国(5995)
理论(5940)
农业(5910)
信息(5860)
(5848)
贸易(5848)
(5723)
(5412)
财务(5392)
财务管理(5382)
企业财务(5203)
结构(5113)
(5109)
机构
学院(97869)
大学(97223)
管理(44410)
(41411)
经济(40646)
理学(37762)
理学院(37487)
管理学(37133)
管理学院(36943)
研究(29500)
中国(21185)
(20250)
科学(17195)
(17172)
(15083)
中心(14756)
(14111)
财经(13864)
业大(13270)
研究所(12639)
(12591)
北京(12430)
(12402)
(12376)
技术(12142)
(11950)
经济学(11946)
师范(11857)
经济管理(11338)
商学(11061)
基金
项目(65682)
科学(52826)
研究(50820)
基金(47479)
(40734)
国家(40461)
科学基金(35726)
社会(32942)
社会科(31625)
社会科学(31622)
(26328)
基金项目(25583)
编号(21985)
自然(21413)
教育(21406)
自然科(20935)
自然科学(20933)
(20911)
自然科学基金(20624)
成果(18061)
资助(17839)
(15335)
项目编号(15078)
(15042)
创新(14367)
国家社会(14269)
重点(14126)
(13934)
课题(12895)
人文(12657)
期刊
(44705)
经济(44705)
研究(25318)
中国(18885)
管理(16205)
(14322)
学报(12512)
技术(12481)
科学(12480)
图书(11947)
(11038)
情报(9552)
大学(9083)
业经(8488)
教育(8335)
学学(8162)
农业(7952)
技术经济(7797)
书馆(7658)
图书馆(7658)
经济研究(7323)
科技(7239)
财经(6939)
(6427)
论坛(6427)
理论(6175)
(6172)
问题(5758)
实践(5752)
(5752)
共检索到145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童有好  
文章认为,信息技术专利、标准与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之间存在本质区别,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三者又存在密切的关系:一些信息技术专利上升为标准,而"必要专利"是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专利成为信息技术标准中知识产权的主体,信息技术标准化政策与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政策日趋糅合。这些状况和趋势值得关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继宏  邹德文  
专利标准化日益成为国际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中国家利益的重要实现途径。本文应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代表性的9个案例企业的R&D与标准化活动,以识别和揭示促进自主专利标准化的机制。依据该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11个机制的命题框架,并将这些机制与内部或外部集成相联系,拓展了集成创新理论的现有研究。本文发现的这一机制框架在一定范围内解释了影响专利标准化过程的因素,有助于在制定微观和宏观标准化战略时避免战略盲点;同时,该框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演绎性起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毕春丽  潘峰  
经济全球化的延伸,使得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为基本内容的一系列"技术壁垒"成为维护本国或地区利益的杀手锏。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信息产业也逃脱不了此命运,即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标准与知识产权战略问题正逐渐成为制约信息产业制定具有国际水准标准的关键。本文对比研究了国外发达国家标准和知识产权政策的情况,并结合国际标准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分析,指出我国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龚艳萍  周亚杰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技术标准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文章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用相关分析和格兰杰检验分析了技术标准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技术标准与产业国际竞争力高度相关,并且构成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因,这说明了技术标准是产业国际竞争力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季云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中国为数不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中国加大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自主创新的推进力度,但由于标准与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呈现脱节,重复研发严重妨碍了自主创新。本文通过对"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机理研究发现,标准对科研甚至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理想环境下"科研-标准-产业"存在着动态同步规律。本文还对中国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园光电子信息产业遵循"科研-标准-产业"动态同步规律的四种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并发现模块化设计使得科研、产业与标准的动态同步在现实中成为可能,虽然形成机理存在着异质性,但标准是科研既定情况下产业发展的唯一推动力。本文在实证效果分析的基础上,对如...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沙丽  
美国电子信息时代的版权法、知识产权和图书馆张沙丽ABSTRACTInanenvironmentofrapidgrowingofdigitalinforma-tionresourcesandInternet,thecurrentcopyrightpro...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爱萍  林志刚  沈英莉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支柱性产业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探究制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通过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实行政策引导、推进技术标准设定以及实行人才战略等措施,这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智佑  
根据韩国电子工业振兴协会(EIAK)的资料,1993年的韩国信息产业市场规模为62186亿韩元,比上年增加了15.9%。按其下属类别,硬件为47345亿韩元,比上年增加了7.6%;软件为2911亿韩元,增加10%;信息处理9986亿韩元,增加56.2...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爱萍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支柱性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美国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端国,长久以来以其雄厚的研发能力、丰富的产品、巨大的市场份额一直稳居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第一位,成为各国争相效仿的榜样。美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不仅得益于美国雄厚的技术积累,更得益于美国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密集的投资及雄厚的人才资源。分析美国为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创新采取的资金支持、政策引导、技术标准设定以及人才战略等措施,以期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措施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廖家财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主力军,所占比例超过三分之一,成为提升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基础性产业。因此,电子信息产业是中外企业进行国际竞争力较量的主战场。跨国公司是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们将专利战略作为遏制中国出口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不断强化对我国企业的专利遏制,将技术优势转化成出口竞争优势。中国要采取多种对应措施,才能化解外国专利遏制战略的负面影响,全面提升我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涛  郭进利  
以产、学、研作为节点,以产学研合作形成的团队作为超边,以每个团队中组织机构合作申请专利的次数作为超边的权重,构建基于加权超图的产学研合作申请专利超网络拓扑结构。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超网络方法分析了2016年上海电子信息产业产学研申请发明专利的合作关系。实证显示超网络中节点的度、超度和超强度累计概率分布均服从幂律分布,说明网络结构中的节点具有异质性。通过分析进一步说明,上海电子信息产业内各技术领域创新格局不平衡,应该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并加强与其他省份的合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薛捷  张振刚  
以为知识网络是知识在创新网络中转移和流动的一种具体体现。通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的技术知识网络、管理知识网络和市场知识网络。实证结果表明:三类知识网络既密切相关又具有很大的差异,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合作中除了交流技术知识,同时也进行着市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交流。整合技术、市场和管理知识的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创新网络的研究视角,也为创新网络理论的发展提供本土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明华,李国平,杨小兵  
产业链是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产业集合,产业链分析为观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是认识和判断产业各环节竞争能力、确定产业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并为政府和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法。本文正是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认识电子信息产业,评价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进而结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提出今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苟仲文  
本文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机制入手,分析了产业创新机制的作用过程,深入探讨了创新体系中五方面创新内容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的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若愚  
产业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也和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很大关系。文章以天津电子信息产业群为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地方产业群形成演变所起的作用,认为大量的外资进入是产业群形成的直接动力,建立在供给与需求机制上的跨国公司与当地国有企业之间产业链的融合是产业群成长的根本动力。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投资目标和经营方式的改变,本地生产网络和全球生产网络格局发生了变化,对于这一类产业群,其持续的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