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9)
- 2023(9542)
- 2022(7689)
- 2021(7236)
- 2020(5813)
- 2019(13105)
- 2018(12926)
- 2017(23105)
- 2016(12675)
- 2015(14803)
- 2014(14988)
- 2013(13939)
- 2012(12702)
- 2011(11094)
- 2010(11837)
- 2009(10836)
- 2008(9983)
- 2007(9316)
- 2006(8283)
- 2005(7629)
- 学科
- 管理(39584)
- 济(38721)
- 经济(38682)
- 业(35940)
- 企(31254)
- 企业(31254)
- 融(25262)
- 金融(25261)
- 银(22852)
- 银行(22841)
- 财(22243)
- 行(22142)
- 中国(21556)
- 方法(14542)
- 技术(13691)
- 理论(13594)
- 制(13443)
- 教学(13099)
- 数学(12099)
- 农(12021)
- 数学方法(11825)
- 业经(11686)
- 地方(11428)
- 务(11087)
- 财务(11052)
- 财务管理(11023)
- 中国金融(10968)
- 企业财务(10576)
- 财政(10565)
- 教育(9697)
- 机构
- 学院(166719)
- 大学(166614)
- 济(59437)
- 管理(57748)
- 经济(57626)
- 研究(50442)
- 理学(47518)
- 理学院(47051)
- 中国(46032)
- 管理学(45951)
- 管理学院(45646)
- 财(36750)
- 京(34886)
- 科学(29628)
- 江(28611)
- 中心(27349)
- 财经(25609)
- 范(25090)
- 师范(24807)
- 所(24541)
- 州(24166)
- 经(22983)
- 技术(22756)
- 北京(22475)
- 农(21984)
- 研究所(21399)
- 业大(20751)
- 职业(19302)
- 师范大学(19095)
- 银(18967)
- 基金
- 项目(101806)
- 研究(84012)
- 科学(77553)
- 基金(67114)
- 家(55979)
- 国家(55400)
- 社会(48707)
- 科学基金(47723)
- 社会科(46096)
- 社会科学(46085)
- 省(43509)
- 教育(42052)
- 编号(38451)
- 基金项目(34658)
- 成果(34564)
- 划(34325)
- 课题(27388)
- 自然(27245)
- 资助(27228)
- 自然科(26615)
- 自然科学(26612)
- 自然科学基金(26124)
- 项目编号(24897)
- 年(24084)
- 重点(23212)
- 创(22687)
- 性(22215)
- 发(21926)
- 部(21338)
- 大学(21228)
共检索到281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包丽颖
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北京理工大学探索信息技术与思政课融合创新,形成了"互联网+思政课"较为系统的尝试。本文以北理工为例开展分析讨论,为其他高校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校思政课 融合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波
现今,国家和社会对中小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主要发挥其在塑造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课程以实践为基础,将社会实践和生产融入到教育当中,引导学生三观。实践活动应立足于学生日常生活,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问题从生产实践中来,通过研究,协作,讨论,实践等方式解决问题,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本文将以赵蒙成等人编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视角的探索》为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梁
通过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催发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应用促建设,着眼于解决思政课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强调以网络为载体的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的研发与共享,聚焦于探究信息时代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的融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首次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这一实践概念。目前,就国内高校开展的
关键词:
思政课 “慕课” 现代信息技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凤琴 刘强 林晓珑
介绍了该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课前预习采用辅助微信教学平台及智能化开放预习室,课上采用分层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课后通过撰写实验报告训练学生数据处理及科学总结能力,课外通过各种学术竞赛、大创项目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形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忠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民主与法制、纪律、社会生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初步的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进行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的改革和构建问题,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魏薇 谭佐军
充分发挥远程网络学习与本地学习的优势,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基于"慕课内核教学模式"的"网络平台+本地实验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互动系统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平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丽
随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思想素质及思政教育成效得到显著提升。但关于思政课作用发挥、高校立德育人的职能实现等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尤其是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的获得感相对较低。由罗军强编著、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程》一书,基于国内外思政课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理论,对于思政课的实践及理论教学展开深入探讨,同时指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指导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具备相对稳定的活动程序和结构框架。除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大致范畴,本书还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引入国外优质的思政课教学案例,为我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全书共包括十一章。第一章简要叙述新中国成立前后思政课程教学及其教育实践的发展变迁,并着重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第二章探讨国外高校德育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模式及相关启示。第三章介绍思政理论课的几种实践教学模式,包括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及课堂实践教学。第四章至第八章对不同类别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展开探讨,涵盖“形式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等。第九章从课堂、校园和社会等层面阐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第十章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涉及到基地建设、制度保障、师资保障及组织保障。第十一章探究思政课在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内容,包括实践教学评价及具体实施方案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蓉
高校肩负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大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在量上还是质上都取得了突破性成就,高等教育不仅向学生传授先进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而且承担起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塑造学生价值观的重要职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要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同时,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宇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年)》等相关文件的出台和落实,使得当代教育教学的使命有了新的内容,即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进而达到提高教与学质量的终极目标。所以,本文将提高当代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育教学 理论基础 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邹宏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担负了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的重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大学生能否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思政课课程内容较强的理论性,课堂教学容易产生的枯燥性,青年学生思维的活跃性,社会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和形势政策发展的超前性等因素的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局面仍然存在,课程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就成为教育工作者多年来一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龙迎伟 王利华
有力推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解决五个核心问题。实施全要素驱动的高校思政课研讨式实践教学模式。创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如何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和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难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提出本身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为此,教育部颁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要求,从本科思政课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安立华 李洋 刘琳 董景峰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本,充分挖掘每门课程的思政资源,与专业课程密切融合,达成育人目标。以《物流信息系统》课程为例,在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理念恰当的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潜移默化中达成教书与育人的效果,旨在为促进学科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有效性,增强中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使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更好地为新时代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通过调研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在理念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与德育有机结合;在实践做法上,通过融入式教学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为中职思政课有效教学探索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融入 思政课 中职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月柱 胡方明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思政课应当在改进中加强。应用型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当以此为原则,直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互联互通"、实践教学主体的"互联互学"、实践教学载体"互联互动"和实践教学规划、研究与探索的"互联互促"为新理念与目标,通过顶层设计、理实融合、优化组织架构、强化保障机制来构建新时代思政课互联互融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
应用型院校 思政课 互联互融 实践教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珊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也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个网络信息爆炸时代,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平台接触到的各种信息无法得到约束与控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无法想象的挑战和困境。尤其是陈旧落后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无法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