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8)
- 2023(8552)
- 2022(6816)
- 2021(5865)
- 2020(4990)
- 2019(10823)
- 2018(10616)
- 2017(20345)
- 2016(10378)
- 2015(11858)
- 2014(12063)
- 2013(12132)
- 2012(11235)
- 2011(10114)
- 2010(10444)
- 2009(10260)
- 2008(10412)
- 2007(9604)
- 2006(8982)
- 2005(8491)
- 学科
- 济(77610)
- 经济(77536)
- 企(71166)
- 企业(71166)
- 业(65971)
- 管理(58792)
- 方法(27068)
- 业经(23753)
- 财(22838)
- 务(19176)
- 财务(19159)
- 财务管理(19148)
- 数学(19064)
- 数学方法(18989)
- 技术(18468)
- 企业财务(18241)
- 地方(14871)
- 和(13248)
- 理论(12540)
- 划(12228)
- 企业经济(12042)
- 中国(11947)
- 技术管理(11894)
- 策(11753)
- 地方经济(11686)
- 制(11645)
- 体(10818)
- 经营(10272)
- 学(9918)
- 信息(9300)
- 机构
- 学院(175052)
- 大学(171381)
- 济(87204)
- 经济(85821)
- 管理(75312)
- 理学(63427)
- 理学院(62907)
- 管理学(62440)
- 管理学院(62075)
- 研究(54070)
- 中国(43172)
- 财(39686)
- 京(34803)
- 财经(31500)
- 经(28290)
- 科学(28073)
- 江(27757)
- 经济学(27616)
- 所(26302)
- 中心(24884)
- 经济学院(24553)
- 研究所(23126)
- 财经大学(22881)
- 商学(22713)
- 商学院(22484)
- 北京(22054)
- 州(21649)
- 经济管理(19732)
- 业大(18820)
- 院(18779)
- 基金
- 项目(104303)
- 科学(84742)
- 研究(78617)
- 基金(78431)
- 家(66292)
- 国家(65694)
- 科学基金(59174)
- 社会(54589)
- 社会科(52021)
- 社会科学(52006)
- 基金项目(40864)
- 省(40412)
- 自然(35947)
- 自然科(35191)
- 自然科学(35183)
- 自然科学基金(34650)
- 教育(33978)
- 划(31834)
- 资助(31413)
- 编号(30827)
- 成果(24370)
- 创(23749)
- 国家社会(23649)
- 部(22985)
- 业(22634)
- 发(22555)
- 重点(22555)
- 创新(22188)
- 项目编号(21137)
- 人文(21091)
共检索到275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史建
企业管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信息的循环过程。而企业经济核算的基本功能,就是为经营决策和日常管理提供核算信息。从生产经营状况的分析到经济效益的反映,从经营方案的比较论证到产品和工艺设计的经济分析,都需要核算信息的支持。任何一种需将其目标、办法量化的经营方案和管理方法的实施,都须有核算信息的反馈,才能通过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保证其实现。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曲绪忠
当前,消费市场“疲软”,原材料涨价而最终产品价格不能到位,各种增支因素居多而盈利减少,企业如何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对此,我们从管理入手,采用投入产出法,引入价值规律,加强成本控制,以少投入多产出,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企业内部引入价值规律的前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不仅适用于我国不同所有制之间,也适用于各企业内部生产车间之间。企业内部引入价值规律有三个前提条件: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确定是企业内部引入价值规律的理论前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阎达五,周明德
一、问题的提出国民经济的投入产出核算(以下简称宏观投入产出核算)是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生产上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国民经济部门是在生产的工艺、技术上具有同质性企业的集合。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每个企业的生产过程要消耗一定的材料、燃料、固定资产和活劳动等,同时产出一定的产品。正是企业的这种投入产出交织成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联系。但是,由于宏观经济管理与微观(企业)经济管理的目的和任务不完全相同。以经济管理为基本出发点的两种经济核算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佳一 王春尧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得以广泛应用,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企业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经济管理过程中,可以提升企业信息资料管理和分析的效率,使企业得到更为有效的数据参考。但是,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的实际应用中,其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得企业经济管理效果并不显著。本文就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其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及问题加以分析,关注其作用优势,有效得出信息化技术应用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有效措施,以此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 企业 经济管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永安 张瑜筱丹
文章以2011-2016年252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企业外部资源获取能力、内部创新投入水平与企业经济绩效间的关系及传导路径,并对其滞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无论当期还是滞后期,外部资源获取与内部创新投入均会促进企业经济绩效提升;企业外部资源获取能力是刺激内部创新投入的关键因素,能够有效提升内部创新投入水平;此外,外部资源获取影响内部创新投入进而促进企业经济绩效提升的传导链条始终存在,并且,企业当期内部创新投入对于上期外部资源获取促进当期经济绩效提升产生的中介效应作用最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邵建利 刘仲英
文章在研究企业经济信息结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基于事项法提出了一个企业经济信息结构柔性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柔性测度方法。目的是要保证管理者能有效地获得经济信息,以监控处于变化状态中的企业运行系统,并使企业核算信息系统具有稳健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惠珍
一、科技进步与建筑企业进步方向科技进步包括范围较广,从工艺过程的变革、生产工具的改进,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的不断发展。它体现于新技术的研究、发明、开发、应用、扩散和革新等各方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进步就是在研究、开发及其应用的基础上系统地完善生产诸要素的过程,以提高再生产的社会效果。因为科学进步进步不仅能更新生产的物质基础,为社会积累物质财富,而且能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水平,增强劳动者的创造能力和全面发展个性,完善个人与社会、自然和劳动集体组织之间的相互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芸 林子昂
本文以2011—2014年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构造实验组和对照组,实证分析技术并购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并购行为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绩效;内部控制质量较好的主并企业与同行业之间的技术并购,其并购经济效果更好。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经验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福前
西方国家的公有企业或公共企业(pub-lic enterprise)类似于我国的国有企业。自20世纪80年代全球范围内掀起私有化浪潮以来,公有企业的经济绩效问题一直是中西方经济学家激烈争论的一个话题。这场跨世纪争论如同大学生的辩论赛一样,有正方和反方之分。本文首先考察西方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正反两方面观点,然后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元驹
费孝通先生把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归纳为"差序格局"。"差序格局"理论为我们分析在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中国社会结构中企业经济信息传递的现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本文试图以"差序格局"理论为框架对企业的经济信息传递中存在的"差序信息"现象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在"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中企业经济信息传递也存在着以"己"为中心按照"血缘"或"地缘"关系逐步向外推展的"差序信息"现象。因此,认识并正确对待企业经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差序信息"现象,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实现会计公正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差序格局 差序信息 信息传递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扬 马元驹
股票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上市公司公布的信息对利益相关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上市公司的信息从私有信息转化为公开信息仍存在着时间差,那么在这个区间内上市公司的信息按什么路径向外传递?即上市公司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是否存在着"信息界圈"?本文以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为指引,以2008年沪市上证A股发生重大事件的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用事件研究法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上证A股上市公司经济信息传递中明显存在着"信息界圈"现象,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天旭 朱敏
本文以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反映企业经济绩效的因变量,以研发密度、技术人员比率、资本支出率和专利作为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自变量,同时选用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Debt)和企业规模(Size)进行回归估计,得出如下结论:企业研发密度、企业技术人员比率、专利授权数均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资本支出率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雪艳
企业经济发展身处信息化环境下,其经济运行与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的质量。信息化环境为企业经济运行及管理,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促进企业逐步完善信息化建设,构建了生产、经营、管理等信息化管理系统,集约化、数字化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于企业经济发展有着推动性的作用。文章就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增强信息化认识,专门打造信息化平台以及确立信息化发展战略等解决对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宝库 王以华
在营销渠道的管理中,企业通常会通过设计一系列契约条件对中间商进行监督和激励,整个过程很少考虑来自市场第三方——消费者的信息反馈。本文分析了消费者信息在三方经济关系中的作用并通过企业、消费者和中间商的定量模型,分析消费者信息对企业激励与监督营销渠道中间商行为的影响以及提高营销渠道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条件。结果表明,当消费者偏好和企业偏好一致时,消费者信息反馈有助于提高营销渠道管理绩效与消费者利益效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艳
本文选取2007-2016年国内A股上市的重污染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金融资源错配与企业经济绩效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探究,经过实证分析发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经济绩效显著正相关;金融资源错配与企业经济绩效显著负相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能够显著抑制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