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30)
2023(3699)
2022(3011)
2021(2960)
2020(2424)
2019(5375)
2018(5465)
2017(9306)
2016(5323)
2015(6780)
2014(7044)
2013(6104)
2012(5508)
2011(5102)
2010(5307)
2009(4446)
2008(4363)
2007(4179)
2006(3681)
2005(3340)
作者
(15557)
(12877)
(12653)
(12108)
(8098)
(6167)
(6096)
(5048)
(4800)
(4790)
(4424)
(4254)
(4226)
(4075)
(4035)
(3927)
(3844)
(3843)
(3821)
(3746)
(3442)
(3292)
(3249)
(3019)
(2975)
(2922)
(2867)
(2797)
(2764)
(2718)
学科
管理(20995)
(19174)
(18067)
企业(18067)
(15170)
经济(15160)
技术(12825)
教学(12033)
理论(8690)
方法(7562)
技术管理(7480)
教育(6930)
学法(6615)
教学法(6615)
数学(5787)
数学方法(5542)
业经(4935)
(4930)
信息(4582)
学理(4535)
学理论(4535)
(4494)
(3865)
财务(3850)
财务管理(3847)
(3803)
中国(3801)
企业财务(3754)
计算(3601)
算机(3572)
机构
大学(79689)
学院(79350)
管理(30802)
理学(26315)
理学院(25984)
管理学(25262)
管理学院(25114)
(23605)
经济(22869)
研究(21692)
(17177)
(15105)
师范(14946)
科学(14407)
技术(13956)
中国(13741)
(12927)
教育(12355)
师范大学(11821)
中心(11480)
(10822)
职业(10803)
北京(10789)
(10511)
业大(10278)
(10229)
信息(9923)
研究所(9539)
(8755)
财经(8378)
基金
项目(51488)
研究(43082)
科学(40362)
基金(33824)
(28605)
国家(28323)
科学基金(24933)
教育(23864)
社会(23788)
社会科(22457)
社会科学(22454)
(22044)
编号(21170)
成果(19057)
基金项目(18102)
(18024)
自然(15366)
自然科(15095)
自然科学(15093)
自然科学基金(14839)
项目编号(14377)
课题(14326)
资助(13006)
(12555)
(12095)
大学(12065)
重点(11521)
(11215)
(11192)
研究成果(11031)
期刊
教育(29602)
中国(24276)
(23039)
经济(23039)
研究(21520)
技术(13594)
管理(11878)
图书(11431)
学报(10799)
科学(9566)
(9323)
情报(9111)
职业(8734)
大学(8053)
书馆(7355)
图书馆(7355)
(6765)
论坛(6765)
(6751)
学学(6593)
科技(5696)
技术经济(5597)
技术教育(5256)
职业技术(5256)
职业技术教育(5256)
农业(5220)
理论(4832)
成人(4718)
成人教育(4718)
实践(4645)
共检索到120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菲  方建华  
隐性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的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从字面上可以看出,隐性知识不便于传授,无法用具体的图像、文字或者公式来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在成人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把隐性知识显性化,通过视频、多媒体等一些网络软件引导学生隐性知识的学习,进而提高成人教育学生学习效率。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培林  
在分析隐性知识地图产生的必然性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机构中隐性知识转移的社会关系属性,分析推动信息机构隐性知识转移的隐性知识地图需满足的需求。结果发现,要促进信息机构的隐性知识转移,必须突出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揭示知识主体能力,构建隐性知识主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基于此,隐性知识地图的构建需在确定研究领域的基础上,识别研究方向中的知识单元,最后确定研究者能力以及研究者间的关系网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崔建华  
指出研究生个体和集体中存在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对研究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认为研究生隐性知识的管理,不仅需要学生自身通过写日记、写读后感、意象反思、观察、倾听等途径促进个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通过交流分享促进组织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也需要学校、导师营造良好的外部支持条件和促进体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民选  
隐性知识是当代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中探讨的重大问题。本文力图通过文献研究,归纳隐性知识的本质与特性,阐明隐性知识的生成依据,探讨隐性知识的显现可能,提出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教育知识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丁桂凤  卫文杰  
创业者人数少、创业成功率低是当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传统观念的禁锢、对创业过程的不了解加上创业教育的滞后是导致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创业隐性知识学习是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却并未被纳入创业教育体系之中,成为一个被忽视的角落。本文在分析创业隐性知识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创业隐性知识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即案例教学、师徒式传授、组建创业学习共同体。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娱  施琴芬  朱卫未  
通过对学习型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进行分析,构建学习型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模型,运用Netlogo软件对学习型组织中无私型、中立型、自私型3种类型的隐性知识主体之间的知识共享的行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认为组织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共享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以促进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樊捷  王连娟  
团队背景下企业隐性知识的学习主要表现为项目个人、团队学习的成果通过各种形式向企业转移。影响个人、团队向企业进行知识转移的因素包括领导的支持、组织的机构特质和知识吸收能力、知识的阐释传播与运用、组织中的知识黄页、团队间知识转移的制约因素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鹏  安立仁  
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因素很多,隐性知识学习对创新绩效的贡献尤为重要,但隐性知识学习要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在以往研究中未有清晰的答案。基于结构方程建模的思想,文章建立了企业隐性知识学习的概念模型,并在理论综述基础上构建了企业隐性知识学习与创新绩效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隐性知识学习要素与创新绩效间的结构关系给出操作化界定。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楠楠  侯勤  
未来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是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知识将成为信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本文提出将知识地图应用于信息机构,用来促进机构内隐性知识共享;分析了静态知识地图用以显性化和传承专家知识,动态知识地图用以及时共享知识和基础积累;探讨了用于信息机构隐性知识共享的知识地图原型构建和激励环境构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熊维勤  
青年教师培养是高等院校教学团队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经验和诀窍等隐性知识的共享和转移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必经途径。文章从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和条件出发,从教学团队形成、激励机制设计和合作精神培育等方面分析了促进团队隐性知识共享和转移的主要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全全  姜大源  
无论是教育内容所传授的知识类型,还是教育对象所具有的智力类型,比较“复杂”的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论,在理念、模式、方法等诸领域,与经典的重在“育人”本身而无具体明确的“职业目标”的教育,即比较“单纯”的普通教育的学说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文章从管理科学关于知识管理的观点,提出以“隐性知识管理”为基础来构建职业教育教学论,提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普通教育学和教学论侧重于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而职业教育学和教学论则侧重于对隐性知识的管理的新观点,这为探求“普职”差异并为寻求解决差异的手段及其理论依据———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拓展了新视野。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胡恒  
本文尝试将隐性知识理论引入远程英语教学实践,从分析远程教育体系中隐性知识的类别开始,考察隐性知识理论对英语专业教学的指导意义。文章重点介绍了远程英语文学课程教学中以培养学生隐性知识为目标的教学活动设计,及其在"目标呈现、问题设置、引导实践、监控反思"这一教学路径中的具体实施,以探求隐性知识理论对远程外语教学的启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冯霞  陈琳  
本文首先对学习策略养成教育进行了阶段划分,界定了学习策略养成教育的内涵,然后根据学习策略养成教育的阶段性,设计了结合学科课程的学习策略养成教育流程图,最后以教育传播学网络课程为例,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在网络课程中进行学习策略养成教育,有助于学习者学习策略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卫国  李俊龙  吴丙山  
隐性知识分享是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造的起点和关键,只有隐性知识为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所分享,才能创造和维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探讨对高新技术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分享产生影响的五种社会关系网络,构建模型并选择某通信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某一部门进行调研访谈以获取相关数据,利用Ucinet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这五种社会关系网络均对隐性知识分享存在显著正影响,其中情感网络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信任网络、工具性网络、认知网络,影响最小的是工作流网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亚平  
企业技术能力的本质是知识。企业技术能力的演进是一个基于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本文在分别阐明技术后进企业技术能力演进的消化吸收阶段、技术改进阶段和技术创造阶段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各阶段中隐性知识转化的模式和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