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0)
- 2023(11604)
- 2022(9690)
- 2021(8813)
- 2020(7277)
- 2019(16315)
- 2018(16210)
- 2017(29811)
- 2016(16504)
- 2015(18585)
- 2014(18199)
- 2013(17438)
- 2012(15777)
- 2011(14289)
- 2010(14116)
- 2009(12565)
- 2008(12110)
- 2007(10650)
- 2006(9258)
- 2005(7976)
- 学科
- 济(57630)
- 经济(57562)
- 管理(45300)
- 业(40822)
- 企(32382)
- 企业(32382)
- 方法(23370)
- 数学(19843)
- 数学方法(19565)
- 农(18242)
- 中国(16110)
- 财(15756)
- 业经(15276)
- 学(14544)
- 地方(13373)
- 理论(12603)
- 贸(12402)
- 贸易(12398)
- 农业(12362)
- 制(12220)
- 易(11957)
- 技术(10008)
- 务(9948)
- 财务(9910)
- 财务管理(9891)
- 银(9581)
- 银行(9522)
- 体(9479)
- 企业财务(9329)
- 环境(9284)
- 机构
- 学院(226678)
- 大学(225813)
- 管理(83646)
- 济(83152)
- 经济(81234)
- 研究(79597)
- 理学(72266)
- 理学院(71336)
- 管理学(69932)
- 管理学院(69498)
- 中国(58035)
- 科学(52757)
- 农(48640)
- 京(48636)
- 所(41240)
- 业大(40659)
- 农业(38845)
- 研究所(37981)
- 财(37341)
- 中心(37329)
- 江(34751)
- 范(30771)
- 师范(30262)
- 北京(29808)
- 财经(29799)
- 院(29173)
- 技术(28257)
- 州(27763)
- 经(27026)
- 农业大学(25969)
- 基金
- 项目(161363)
- 科学(124782)
- 基金(114510)
- 研究(113261)
- 家(103423)
- 国家(102537)
- 科学基金(86346)
- 社会(69548)
- 社会科(65715)
- 社会科学(65698)
- 省(65529)
- 基金项目(61582)
- 自然(58105)
- 自然科(56782)
- 自然科学(56760)
- 自然科学基金(55759)
- 划(55189)
- 教育(52719)
- 编号(46500)
- 资助(45086)
- 成果(37508)
- 重点(36724)
- 发(34352)
- 创(34049)
- 部(33603)
- 课题(32510)
- 创新(31805)
- 计划(31736)
- 科研(31119)
- 大学(29156)
共检索到333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惠舒 赵宇翔 宋士杰
[目的/意义]结合当前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广泛应用,梳理信息弱势群体在使用短视频平台过程中算法素养的形成机理,识别信息弱势群体算法素养的影响因素,为信息弱势群体算法素养培育工作提供依据。[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扎根理论,利用Nvivo12对访谈资料进行三阶段编码,最终构建信息弱势群体与短视频内容推荐算法交互中算法素养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模型,对信息弱势群体的算法素养展开探索性研究。[结论/发现]信息弱势群体在短视频平台的使用过程中对内容推荐算法的感知主要由与算法的交互、用户兴趣点的变化、使用平台的更换、与他人的比较所触发,同时受用户使用短视频平台的目的以及自主权意识的影响。此外,算法素养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并不独立:用户对内容推荐算法逻辑的理解水平受其对算法的感知程度影响。理解内容推荐算法较深的用户在使用短视频平台时会保持较为批判的态度,并采取积极的算法调控行为。[创新/价值]深化了短视频平台交互中算法素养的形成机理并提炼了相关影响因素,为信息弱势群体算法素养培育工作提供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佳 吕学静
根据罗尔斯的"最大最小"原则,将影响弱势群体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因素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被访者自身的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情况以及户口。从Probit模型分析结果看,这类因素从整体看已经没有对弱势群体的歧视。第二类是工作状况,包括是否参加工作、主要职业、工作地位、工作类型以及收入状况。这类因素体现出明显的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弱势群体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包括农民、退休及无业者以及低收入群体。第三类是被访者的自身健康状况,包括自评状况和预防保健。根据分析结果,健康状况不存在着明显的逆向选择效应。第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凤云 白佼璐 李君君
[目的/意义]探究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以期提升短视频用户的偶遇信息分享意愿,提高短视频信息的利用效率。[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短视频用户深度访谈后的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分析,阐释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关系结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影响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用户特质、动机驱动、信息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平台因素,并构建出短视频用户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雅寒
本文根据广告诉求分类,将社交媒体中的短视频广告依据理性诉求视角和感性诉求视角分成两类,并将理性诉求视角下的短视频广告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将广告特点及说服知识作为自变量,将消费者的广告态度和购买意图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告特点中的信息性和可信性对广告态度产生了正向影响;激活化说服知识对广告态度产生了负向影响。广告特点中的信息性和可信性对购买意图产生了正向影响;激活化说服知识中的消费者防御态度对购买意图产生了负向影响;广告态度对购买意图产生了正向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石德万
以柳州市的信息弱势群体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方法,获取信息弱势群体信息行为的相关数据,利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信息弱势群体的信息查询行为、信息交流行为、信息利用行为以及学习行为等信息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指出由于缺乏经济上的支持和必要的信息技术的教育与培训,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信息弱势群体信息行为的影响很小。建议根据信息弱势群体信息行为的特征,进一步开展对他们有针对性的信息援助。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红 黄庆庆
[目的/意义]数字化浪潮中,因主客观原因无法有效接入数字技术的数字弱势群体往往表现出数字排斥与抵触行为,探寻该群体数字排斥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当前数字包容政策工具运用现状与优化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理论—政策协同视角,依据个人信息世界理论,采用元人种志和DEMATEL方法,明确数字弱势群体数字排斥的关键影响因素,开展当前数字包容政策侧重点的内容分析,并提出政策优化路径。[结果/结论]确定了数字素养、功能—需求匹配度、信息基础设施、志愿服务资源等9个关键影响因素,部分影响因素的理论—政策协同度不高,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优化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乐柱 曹俊勇
通过经济发达地区广东农村268份农户问卷的相关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户进行细分,并添加了金融机构服务等因素对农村弱势群体信贷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的家庭人口数、户主的年龄对信贷需求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信贷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农户的期望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经历、对土地和房屋抵押意愿、金融机构服务的改善、农户信用等级和农业保险等对农户的信贷需求都有显著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熊先兰 王思懿 黄颖
在突发事件治理过程中,弱势群体常因处于信息贫困状态而面临更多制约。弱势群体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面临着生理机能衰退、信息感知受限、物资获取困难、负面心理叠加等困境。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可以保障弱势群体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及时、准确地共享应急信息,以此为基础构建弱势群体应急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从优化应急预案、注重技术融合、落实精准帮扶、健全关怀制度和完善治理主体等方面提出实践路径,以期推动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马源鸿 曹云忠 方佳明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和4G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以及人们对碎片化和更高媒体丰富性内容形式的消费需求,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应运而生。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基本思想,以抖音短视频为案例对象,采取单案例研究方法,研究了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的价值共创和发展演进机理。研究发现:视频发布者、视频观看者和平台在整个过程中的主导逻辑和价值共创表现;并以"主体–活动–产出"为框架分析了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在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的主体演变过程,对应的主体活动以及活动的产出。研究结果有助于在理论上认清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的价值共创机理和演化过程,在实践上为创新型企业和企业的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晶晶 陈艳红
数字弱势群体是随着数字社会到来而产生的一类弱势群体,在数字生活参与过程中普遍面临着数智知识掌握不够、数字技术应用乏力、数字资源利用困难等问题。公共图书馆面向数字弱势群体开展数字素养培育,可以打破个体观念障碍,挖掘数字弱势群体数字可行能力;助力政府应急管理,帮助数字弱势群体抵御突发事件;弥合城乡发展差距,实现数字弱势群体数字美好愿景。文章通过访问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公共图书馆官方网站,梳理归纳了我国公共图书馆面向数字弱势群体开展数字素养培育的情况,并从培育对象、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资源、培育力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以下进路策略:贯彻“法律+政策”要求弥补数字弱势群体数字素养培育的对象缺位;根据“重点+细化”思路健全数字弱势群体数字素养培育的主题内容;按照“城市+农村”角度形成数字弱势群体数字素养培育的有效模式;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打造数字弱势群体数字素养培育的资源阵地;依托“横联+纵合”形式完善数字弱势群体数字素养培育的协作机制等。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数字弱势群体 数字素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微 王晰巍 娄正卿 刘婷艳
[目的/意义]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移动短视频用户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从而帮助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加强移动短视频网络舆情管理。[方法/过程]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基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和谐发展的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研究方法,使用SPSS 22.0和AMO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说明,信息、信息环境、信息技术3个因素通过传播意愿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信息因素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意愿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军 陈希勇
一、我国农村弱势群体形成原因关于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形成的原因,国内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探讨,如马卫国(2004)归纳为不思进取的意识、自然条件和非正常因素(不公正所产生的贫富差距),黄会杰(2004)、赵常兴(2005)等学者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社会分配制度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根本原因。这种探索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梅蕾 隗乐香 陈姗姗
作为在线学习的方式之一,泛知识短视频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以bilibili为例,通过梳理顾客感知体验、价值共创意愿及容忍度之间的关系,构建泛知识短视频用户感知对共创意愿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其进行假设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顾客期望、互动交流、便利条件、独特需求均正向影响顾客体验;顾客体验正向影响用户价值共创意愿;且顾客体验通过容忍度影响价值共创意愿。基于此,应满足顾客期望收益,增加顾客参与,提升用户体验,关注顾客容忍度,以实现平台与消费者的价值共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艳 冯晓娜 刘文云
图书馆履行自身教育职能与信息使命,积极提供全民数字素养教育,对于促进全民数字素养水平提升、弥合数字鸿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新4C法则,考虑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的现实因素,构建包含“场景、社群、内容、连接”四维度的图书馆短视频数字素养教育模式,助力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取得实效进展。针对模式四维度,从提高场景适配度、提高社群黏合度、严控内容质量、强化连接网络四方面推动图书馆短视频数字素养教育模式实施。
关键词:
图书馆 数字素养教育 短视频 新4C法则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覃素香 王鹏飞
文章以服装测评类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以短视频内容营销中四个维度即信息型内容、真实性内容、趣味性内容、情感性内容为自变量,以信任和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以消费者购买意愿为因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测评类短视频内容营销维度对购买意愿有直接影响,信任和感知价值在二者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建议测评类短视频运营者做好内容营销,重点呈现内容的信息丰富程度、真实性、趣味性和情感性等,以增强消费者对短视频内容的信任和价值判断,提升购买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