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12)
- 2023(5863)
- 2022(4767)
- 2021(4768)
- 2020(3801)
- 2019(8989)
- 2018(8876)
- 2017(16456)
- 2016(8523)
- 2015(9893)
- 2014(9679)
- 2013(9685)
- 2012(9084)
- 2011(8558)
- 2010(8312)
- 2009(8022)
- 2008(8082)
- 2007(6889)
- 2006(6261)
- 2005(5971)
- 学科
- 济(40865)
- 经济(40823)
- 管理(24893)
- 业(21402)
- 方法(18665)
- 企(17949)
- 企业(17949)
- 数学(15544)
- 数学方法(15417)
- 中国(13871)
- 贸(9916)
- 财(9912)
- 贸易(9911)
- 易(9757)
- 学(9361)
- 业经(8707)
- 理论(8544)
- 农(8479)
- 制(7128)
- 和(6741)
- 银(6655)
- 银行(6653)
- 行(6457)
- 融(6247)
- 金融(6246)
- 务(6128)
- 财务(6116)
- 财务管理(6107)
- 企业财务(5926)
- 环境(5905)
- 机构
- 大学(136819)
- 学院(130028)
- 济(62712)
- 经济(61821)
- 管理(49968)
- 研究(49583)
- 理学(42703)
- 理学院(42183)
- 管理学(41722)
- 管理学院(41465)
- 中国(39674)
- 京(30360)
- 财(28319)
- 科学(26934)
- 所(24127)
- 财经(23126)
- 研究所(22039)
- 中心(21781)
- 经济学(21539)
- 经(21389)
- 北京(20081)
- 经济学院(19291)
- 范(17796)
- 师范(17684)
- 财经大学(17432)
- 院(17290)
- 江(16470)
- 农(15925)
- 科学院(15269)
- 师范大学(14922)
- 基金
- 项目(83948)
- 科学(68011)
- 基金(65527)
- 研究(63323)
- 家(57331)
- 国家(56965)
- 科学基金(48745)
- 社会(43502)
- 社会科(41329)
- 社会科学(41321)
- 基金项目(33239)
- 自然(29247)
- 自然科(28628)
- 自然科学(28619)
- 教育(28429)
- 自然科学基金(28192)
- 资助(27119)
- 省(26375)
- 编号(24696)
- 划(24484)
- 成果(22172)
- 部(20869)
- 中国(20192)
- 国家社会(20080)
- 重点(18932)
- 教育部(18512)
- 发(17416)
- 人文(17105)
- 大学(16977)
- 创(16781)
共检索到199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曾润喜 魏冯
[目的/意义]我国对于信息媒介使用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为进一步把握该领域的前沿动态和研究趋势,需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方法/过程]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选取"信息媒介使用"相关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结果/结论]研究主题聚焦于信息媒介使用的载体、现状、动机等三维论域,以国外理论进行本土实践或基于国内典型案例作为研究路径,以实证分析方法为主导研究媒介使用与其他变量的关系,但仍缺乏理论创新的自觉性,信息媒介使用主体研究对象有待扩展,议题研究程度发展不均等。建议图书情报学加强对信息媒介使用的相关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晓斌 陈俊恬
国内阅读媒介研究可分为以媒介为中心的研究及以读者为中心的研究两大部分。以媒介为中心的研究比较了新型数字媒介环境及传统纸质媒介环境下社会整体阅读形态的差异,分析了媒介技术环境对社会阅读形态的影响和塑造效应。以读者为中心的研究则围绕读者阅读行为和态度展开,包括读者在多媒介环境下的整体阅读行为和态度,读者对不同媒介的阅读行为和态度,以及影响读者行为和态度的因素。已有研究存在忽视读者主观能动性、阅读媒介分类方式比较笼统、对阅读情境不加区分、缺乏对多媒介和跨媒介阅读行为的研究、微观研究的深度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阅读媒介 阅读形态 阅读行为和态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维涛 张敏
随着近年地理媒介逐渐兴起,城市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空间中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技术物品与符号表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地理学中早先存在的“虚拟/实体”二元论亟需理论革新。作为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与地理学研究的“传播转向”的产物,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发展蕴含突破二元论的张力。论文梳理了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主要议题和研究框架,以期促进国内地理学与媒介传播学者的学术对话,扩展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建立在后现代和后人类思潮影响下的动态关系性媒介与空间观之上,以纹理(texture)、移动性、物质性和具身性为核心概念。既有议题主要聚焦于数字媒介与后人类媒介空间性,数字媒介表征和算法逻辑支配下的混合空间政治,以及移动媒介带来的混合空间体验。论文借用“第三空间”概念,将其作为媒介与传播地理学超越原有二元论的潜在方向,并认为物质性和具身性构成了媒介与空间的本体论联结之处,促进国内跨学科的“媒介—空间”理论建构,为媒介城市发展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崇德 史凯
论信息媒介和社会文化王崇德史凯(天津师大信息产业学系天津300070)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relationshipbetweeninformationmediaandsocialcul-ture.Itinclud...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小军 史薇
为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媒介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本文对北京地区10所高校2000余名在校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消费媒介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使用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3种媒介消费网络信息的因素,最后提出基于实证分析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信息消费 媒介 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常桂林 毕强 费陆陆
文章从用户使用意愿的视角出发,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期望确认模型与媒介系统依赖理论,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满意度对公众号的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依赖和期望确认对持续使用意愿间接具有正向影响,而且用户对微信公众号的依赖使用户更容易获得满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江淑斌 李帆
基于云南流转地片调查样本,从交易物和交易者两个维度,分析农地流转交易媒介的使用及选择。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表明:降低交易费用的要求和负担交易媒介费用的能力决定着农地流转交易媒介的使用及选择。地块是否合并、流转期限长短、交易对象地缘关系远近和是否签订书面合同等因素对交易媒介的使用及选择影响显著,土地特征和农户户主特征的影响则不显著。村集体在地块合并、稳定农地使用权、沟通协调村庄内外交易者等方面具有优势。决策者应通过规范和发挥村集体的交易媒介功能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农地有序流转。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交易费用 交易媒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安静 黄珺
本文基于政治学的合法性理论,借助新闻学的议程设置概念,以2011~2013年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媒体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不同媒介环境下,媒体关注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关注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而且这种效应在媒介环境好的地区更加显著,表明媒体通常依赖于良好的媒介环境来发挥其外部公司治理功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艳丽 王洁
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是职业教育的关键问题。我国已经建立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成为名副其实的职业教育大国,实现职业教育大国向职业教育强国的跃升需要转变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职业教育观念是影响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传媒是转变职业教育观念的新进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运用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分析传媒在职业教育传播中存在的负面性报道、应付式报道和边缘化报道问题,提出利用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平台融合实现职业教育观念变革。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黄晓斌 陈俊恬
[目的/意义]新技术环境下阅读媒介种类日益丰富,了解读者如何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介,以便根据其需求特征提供合适的媒介服务,促使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研究设计/方法]对国外有关阅读媒介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以互联网的发展为标志划分为三个时期,总结每个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特点。[结论/发现]早期研究主要围绕电脑屏幕的阅读可用性展开;有线互联网时期重点研究读者对纸质媒介和电脑媒介的态度、偏好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拓展了阅读媒介的类型,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的阅读行为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同时出现了对读者阅读媒介选择行为进行系统解释的理论观点。[创新/价值]系统概述了国外有关阅读媒介选择问题研究进展,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评价,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对国内有关研究的启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轻鸿
非虚构写作的兴起昭示着文学观念的嬗变。媒介是文学的载体,同时也传递着文学的意义,将非虚构置于媒介转型与人的精神活动互动共生而形成的文化场域中来考察,能揭示其作为一个时代文学观念的意义。新媒介破除了人的内心与外部世界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将现实的存在与人的精神联系起来,奠定了非虚构的理论基石;新媒介实现了人的感知延伸,现实不再是超越对象和理性化身,而是被引入到人的感性的存在中,形成了非虚构的内在特质;新媒介强化人的视听等多重感官感受,通过图像化、故事性等方式来表现现实,淡化了文字叙述线性的逻辑色彩,更注重片段的组合方式,呈现出鲜明的外在形态特点。
关键词:
非虚构 虚构 新媒介 文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孝文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信息素养研究逐渐成为图书馆学界的热门课题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章对与信息素养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做一梳理和辨析,以求界定它们之间的区别,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景峰 毋江波
大众信息传媒、文献信息传媒和网络信息传媒的传播内容都有各自的分布规律,并与 各自的用户之间有着一定的契合关系。传媒与用户间的契合指出了媒介的发展方向。表5。参 考文献6。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卫静 刘静 凌世婷
[目的/意义]打破聚类分析法关系分析的固有模式,从关键词共现网络的结构出发,探讨关键词网络位置对技术间关联关系的影响。[方法/过程]基于ESI数据库2017年5月的更新数据,以电子信息领域的高影响力论文为研究对象,在对该领域进行宏观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结构洞和桥结构两种媒介角色理论,基于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电子信息领域内各技术的媒介角色,识别各技术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研究、智能电网、功率控制、非线性系统、时间延迟、稳定性、同步技术等技术的媒介作用较重要,与多种技术存在关联,对电子信
关键词:
结构洞 桥结构 媒介角色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卫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多人不可能顺从别的什么暗示和启发超过顺从媒介文化了。如果把媒介文化理解为正在媒介中栖居的那些意识形态以及时尚的潮流.就会发现.对于媒介文化的跟从是如此的自然,以至于这种顺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是人们生活中向往和精心构筑的一部分。观察大家越来越相似的居住就可以得到支持的依据:如果对居住形态进行扫描,那个应当聚焦的位置,在日渐趋于相似的居室单元中的中心,每个家庭的起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