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2)
2023(11916)
2022(9801)
2021(9118)
2020(7501)
2019(16535)
2018(16217)
2017(31482)
2016(16455)
2015(18742)
2014(18536)
2013(18020)
2012(16686)
2011(14930)
2010(15419)
2009(15332)
2008(14398)
2007(13458)
2006(12079)
2005(11455)
作者
(46384)
(38721)
(38311)
(36786)
(24434)
(18517)
(17789)
(14822)
(14742)
(14006)
(13249)
(13147)
(12283)
(12201)
(12057)
(11900)
(11401)
(11333)
(11325)
(11310)
(9889)
(9275)
(9146)
(8872)
(8784)
(8772)
(8664)
(8633)
(7728)
(7605)
学科
(61822)
经济(61709)
管理(58384)
(53649)
(46867)
企业(46867)
(28013)
金融(28009)
(25964)
银行(25953)
(25020)
方法(24837)
(24486)
中国(23404)
(21310)
数学(20572)
数学方法(20273)
业经(17905)
(17821)
(16730)
财务(16686)
财务管理(16651)
企业财务(15998)
(13683)
理论(12614)
农业(12172)
地方(12097)
(12078)
贸易(12065)
(11817)
机构
大学(236809)
学院(236768)
(96186)
经济(93961)
管理(91409)
理学(76809)
理学院(76078)
管理学(74859)
管理学院(74417)
研究(73925)
中国(67602)
(52567)
(49168)
科学(41156)
财经(40424)
中心(38502)
(37213)
(36434)
(35673)
(33709)
研究所(31366)
北京(31076)
(30812)
经济学(30229)
财经大学(30038)
业大(29929)
(29197)
师范(28924)
(27218)
经济学院(27178)
基金
项目(148900)
科学(118362)
研究(113050)
基金(109443)
(92813)
国家(91991)
科学基金(80658)
社会(73729)
社会科(69850)
社会科学(69834)
(57723)
基金项目(56948)
教育(51770)
自然(49833)
自然科(48682)
自然科学(48671)
自然科学基金(47836)
编号(47470)
(47177)
资助(44442)
成果(40550)
(33745)
(33200)
重点(32491)
课题(31558)
(31332)
(30733)
项目编号(30676)
国家社会(30663)
(29728)
期刊
(112959)
经济(112959)
研究(73876)
中国(52107)
(43908)
(43800)
金融(43800)
管理(35290)
学报(33419)
(32234)
科学(29812)
大学(26361)
教育(25466)
学学(24491)
财经(21012)
农业(19813)
技术(19328)
业经(18598)
(17850)
经济研究(17796)
图书(14714)
理论(14118)
问题(13365)
实践(12819)
(12819)
财会(11994)
(11199)
(10961)
会计(10763)
商业(10718)
共检索到379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运书  李玉文  
在网络借贷中,一般投资人因陷入信息陷阱,很难依据自身理性作出利己判断,处于与传统消费者类似的弱势境地,从而导致其身份转化与角色嬗变,成为新型市场主体即金融消费者。网络空间传递的硬信息对金融消费者缺乏保障功能,金融消费者不能运用与传统软信息相联结的社会声誉机制约束借款人和P2P平台,从而使金融消费者在与网络平台和借款人的信息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容易致损。信息工具的应用内嵌于P2P交易信息与信用风险的本质关联中。只有沿着信息工具的作用路径规制P2P交易,才能有效破解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的迷局,这与P2P交易中金融消费者的界定、信用风险发生的源生性在基本逻辑上一脉相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鲁钊阳  
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不同融资主体的融资诉求,但其自身发展也存在诸多现实问题,表现最为明显的是P2P网络借贷中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问题。无论是从法律、行政法规,抑或是从部门规章、行业自律规章来看,当前P2P网络借贷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制还不够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P2P网络借贷中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要切实保障P2P网络借贷中金融消费者的权益,需要国家适时修改相关法律,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蒋莎莎  
P2P网贷为小额贷款而设,其创立目的与普惠金融的理念高度一致,本应该成为普惠金融的推动剂,然而我国P2P网络贷款高度繁荣的同时出现异化现象,P2P网贷平台成为了另类金融机构,与普惠金融的要求相去甚远。P2P的非理性繁荣和异化表征着我国金融环境和监管制度存在缺陷,导致P2P网贷平台不能发挥原有的功能。传统的民商法律规范面对P2P平台的异化束手无策,需要监管制度及时补位,金融法通过重新定位P2P小额信用贷款、实施平台分类监管、打击非法集资等手段对异化的平台进行矫正,使其重回践行普惠金融之路。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俊英  韩佳凝  
网络交易平台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总体意识近年来有所增强,但与网络交易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则和保护体系仍需完善。通过分析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和治理困境,探索构建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反垄断机制、惩戒机制、投诉机制、自律排查机制、隐私保护机制、售后服务和补偿机制,提出实施多元共治、加强消保教育、建立评价体系、引入消保保险保障服务等优化路径,为提高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四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消费者的特点及其人身权、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的保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文浩  
近些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导致人们谈"食"色变,究其原因无不是由于食品行业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的存在,以及政府规制中私益的作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政府规制是很有效的手段。本文从信息规制视角,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具体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理论以及私益理论为正当性规制基础,以食品的成分、名称和警示或说明为信息规制内容,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石松  孙谦  
文章研究了网络理财产品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首先分析了网络理财产品的特点,其次以余额宝为例分析了网络理财产品的风险以及涉及到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璨  
本文介绍了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认为我国应在借鉴相关经验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律规制,建立有效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完善保护机制,切实提高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悦  
由于金融产品交易的特殊性,金融消费者往往处于信息的弱势地位,出于社会公正和有序的要求,需要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文章分析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点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马运全  
当前P2P网络借贷作为民间借贷的重要方式,具有参与主体广泛、效率高的特点。在业务流程上,网络借贷公司大同小异,总体上风险控制水平不高。实际运作中,还存在资金安全缺乏保障、个人信息泄露、涉嫌非法集资等隐患。借贷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加强立法和监督管理,研究出台各类配套措施,对网络借贷行为予以矫正和规范,才能促进网络借贷的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琳诤  
当前在信息安全领域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形式主要是利用网络诈骗,利用通信工具进行诈骗,利用ATM机诈骗。而在相关权益保护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监管机制不完善,援助制度存在缺陷等。为此应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开展银行业网络信息安全评估,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投诉机制,加大金融消费安全保护宣传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友华  任祖梁  
基于信息不对称优势,金融APP运营商在个人金融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侵犯金融消费者的隐私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其他权益,亟需监管。从域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障看,澳大利亚确立消费者数据权、美国强化金融隐私权保护、英国构建公平交易保护措施;从域外对金融机构数据处理的监管看,美国建立反洗钱的信息披露制度、英国建立“监管沙盒”,构建数据处理者的数据获取与报告义务。应在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平衡数据处理与业务监管,明确用户对于个人金融数据所享有的“数据所有权”,以及金融APP运营商基于消费者许可或法律授权获得的“数据用益权”,同时应明确个人金融数据处理规则,强调金融APP运营商的数据处理的报告义务,基于“监管沙盒”监管金融创新业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谢俊贵  
论消费者信息权益的保护谢俊贵消费者接收有关商品(含劳务)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作出消费决策,购买某种商品(或劳务)进行消费,这是消费者的一般消费过程。从这一过程可知,信息对于消费极为重要。如何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信息权益,切实保证消费者能够接收和利用市场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青  
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后的新兴业态模式,具有降低交易双方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便捷性的作用,在满足了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还促进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但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丰富,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及脱媒现象加剧,在缺乏监管和法律定位不明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给消费者带来诸多潜在风险。对此,需要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在短期内强化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政策措施,保证互联网金融市场平稳发展;中长期则注重互联网金融发展质量,通过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进而构建具有综合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梁涛  
长期实施利率管制带来的"租金效应"在促进我国金融深化的同时,存在垄断均衡、存款搬家以及信贷歧视与信贷集中等问题,损害了金融消费者权益。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单纯放开贷款利率并没有增加金融消费者权益;全面放开利率理论上可以增加金融消费者福利,但是也要防止出现商业银行恶性竞争导致资产质量下滑,存、贷利率大幅上调等可能出现的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新问题。建议从立法角度强化信息披露,规范金融创新,放宽金融市场准入限制,推动非信贷融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着手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