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25)
2023(4144)
2022(3432)
2021(2898)
2020(2374)
2019(5372)
2018(4998)
2017(9630)
2016(5263)
2015(6052)
2014(5970)
2013(5869)
2012(5338)
2011(4277)
2010(4801)
2009(4676)
2008(4548)
2007(4144)
2006(3727)
2005(3588)
作者
(14760)
(12126)
(11872)
(11448)
(7930)
(5700)
(5580)
(4531)
(4531)
(4499)
(4155)
(3944)
(3890)
(3684)
(3633)
(3625)
(3577)
(3573)
(3532)
(3511)
(3010)
(2960)
(2875)
(2806)
(2781)
(2772)
(2675)
(2540)
(2404)
(2372)
学科
管理(26017)
(24939)
(24465)
企业(24465)
(20211)
经济(20188)
(14020)
(12774)
财务(12758)
财务管理(12690)
企业财务(12368)
审计(12136)
方法(11398)
数学(9188)
数学方法(9112)
业经(5909)
各类(5880)
(5255)
公司(5152)
中国(4971)
信息(4618)
技术(3934)
理论(3884)
(3833)
(3654)
体制(3558)
(3360)
产业(3205)
组织(3155)
(3106)
机构
大学(76819)
学院(75406)
管理(34333)
理学(29459)
理学院(29279)
管理学(29041)
管理学院(28899)
(28336)
经济(27730)
(18338)
研究(18317)
中国(16961)
(16568)
财经(14623)
(13256)
(11246)
财经大学(11028)
会计(10980)
商学(10724)
商学院(10666)
中心(10174)
北京(9694)
(9293)
科学(9239)
(8541)
业大(8156)
经济管理(8127)
经济学(7938)
公司(7906)
会计学(7819)
基金
项目(46954)
科学(37642)
基金(35586)
研究(35132)
(30095)
国家(29879)
科学基金(27237)
社会(22883)
社会科(21937)
社会科学(21930)
基金项目(18968)
自然(17870)
自然科(17432)
自然科学(17429)
(17314)
自然科学基金(17147)
教育(16102)
编号(15196)
资助(14626)
(14168)
成果(13625)
项目编号(11428)
(10651)
重点(10093)
人文(9779)
教育部(9703)
国家社会(9633)
(9385)
科研(9298)
(9273)
期刊
(27409)
经济(27409)
研究(21296)
(20156)
中国(17755)
管理(11919)
审计(9595)
财会(9465)
学报(9392)
会计(9037)
图书(7810)
财经(7392)
(7133)
金融(7133)
科学(7108)
大学(6904)
通讯(6402)
会通(6394)
学学(6259)
情报(6108)
(6076)
技术(5291)
教育(5220)
经济研究(5099)
书馆(5061)
图书馆(5061)
理论(4938)
(4697)
实践(4605)
(4605)
共检索到117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永军  李雨舒  刘慧婷  
关联交易因信息透明度差等特点而易出现信息壁垒并加剧信息不对称程度,内部人利用权力与规则进一步形成双重信息壁垒。以2017—2019年国泰安数据库中的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信息壁垒的存在对关联交易的影响,发现关联交易、审计师和相关利益者之间存在正负向效应,以及审计质量的中介作用。因此,应增强对干扰内外信息披露主体的内部规则、权力多元化的机制建设和法律制度的约束,推进内部负向效应的降低;增加外部利益相关者与上市公司间信息披露的联结和对审计师信息沟通的支持度,增强正向效应;完善关联交易准则信息披露标准化和体系化建设;加强信息共享与共享审计建设,优化内部人公司治理结构机制和责任追溯机制,改善审计生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詹细明  唐少清  李俊林  
以2015—2019年度部分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机会主义型关联交易的发生金额与审计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决策有用型关联交易的金额与审计质量之间无明显关系。基于此提出了建议,即在上市公司层面对外进一步加强企业的信息披露、对内不断优化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在证监会层面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处罚力度,在会计师事务所层面加强审计人员尤其是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这为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行为选择的经济后果和事务所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提供经验证据,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琼  
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商业运作程序,而且自身的属性、形式、性质都有显著的独特性,同时引发风险的可能性也有很大,因此,就成了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对于关联交易进行的审计,其实就是因应关联交易自身的属性,进行具有高度针对性的系列审计。2006年我国财政部明文规定了关联交易审计的准则,而且2012年初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与完善。基于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浩  
规范披露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有助于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也有利于上市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本文选取2011年60家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指数,对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质量整体情况一般,且企业之间对于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一些企业披露的好,一些企业则披露的差,关联方交易要素以及关联方交易审计情况披露存在着严重不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孟晖  沈中华  余怒涛  
在终极产权的框架下,通过对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的研究,文章检验了公司大股东的激励效应与壁垒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适当集中,一方面具有提高公司价值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控制权超过现金流权,二者发生偏离,公司的价值下降。对国有公司而言,其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对价值并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家族公司而言,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却与价值显著负相关,二者的偏离程度越大,公司的价值就越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兴强  曾泉  杜颖洁  
本文搜集了2004~2008年期间中国资本市场"纯"民营上市公司关键高管政治联系的经验数据,实证研究了关键高管的政治联系是否有助于民营企业打破行业壁垒,进入管制行业。本文采取两类、三种方法度量政治联系,并明确将政治联系的类型区分为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和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本文研究发现,限定其他条件,民营上市公司关键高管的政治联系与进入管制行业的概率显著正相关;划分政治联系类型的情况下,民营上市公司关键高管的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越强,越可能进入管制行业,但关键高管的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与进入管制行业无显著的相关性;民营上市公司的业务越多元化,越可能进入管制行业。作为附加检验,本文亦发现,进入管制行业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吕杨洁  邓怀英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存在于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其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关联交易将市场交易转变为公司集团的内部交易,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有利于实现公司集团利润的最大化,提高其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但上市公司出于各种动机,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润操纵,使关联交易成为盈余操纵的手段。本文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披露与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治理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操纵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思喆  
本文从关联交易舞弊的手段出发,分析了不同手段的具体操作方式及其危害性,并针对这些舞弊手段提出了一套全面的审计识别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新建  张会  饶茜  
以2005—2008年在我国沪深两市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的政治关系、会计信息质量与审计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有政治关系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低水平的审计师,而选择低质量外部审计服务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也更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小梅  黄鑫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待深入研究。鉴于中国市场资源配置和行政资源配置双规并存,本文以2012~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间的关系以及行政壁垒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存在倒U型关系,市场势力存在最有利于企业创新投入的阈值;此外,行政壁垒对两者关系具有曲线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高强度行政壁垒会使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间的倒U型曲线形态更为陡峭、拐点左移以及企业创新投入最优水平下降,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行政壁垒曲线调节效应在政治关联企业中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如何营造良好竞争市场环境以激发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罗党论  赵聪  
在中国,行业行政壁垒的普遍存在造就了一批垄断性企业。它们有着超额的利润,从而使得潜在进入企业都希望能进入政府规制的行业,从超额利润中分得"一杯羹"。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企业对行业壁垒的突破?本文基于政府规制的部门利益理论,以2005年到2009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企业寻租能力越强,企业越容易突破行业壁垒。具体而言,当企业为国有控股或者国有股权比越高时,越会进入行业壁垒高的行业,政治关系越强的企业也容易突破行业壁垒。文章也发现,企业所在的地区市场化地区发展水平也显著影响企业对行业壁垒的突破。研究表明,尽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鼓励行业自由进入的制度规定,但"政府之手"依然是影响企业对行业壁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党论  刘晓龙  
在我国,由于政府对行业准入的严格管制,很多行业的进入壁垒很高,基本上都是由国有企业垄断。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的改革,某些政府管制的行业逐渐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本文以2004~2006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民营企业采取政治策略能有效帮助其进入政府管制行业,进而显著提高企业绩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换言之,民营企业与政府的政治关系越好,其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可能性越大,而进入了高壁垒行业及进入程度越大的企业的经济绩效要显著高于其他企业。这加深了我们对民营企业建立政治关系的动机及效果的理解。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蓉  干胜道  
自"非公经济36条"及新"36条"颁布后,隐性行业壁垒逐渐成为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最主要的行业障碍。本文通过对2003~2013年间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行业壁垒水平及其分配行为的研究发现,隐性行业壁垒不仅造成民营上市公司在行业间分布的不平衡,使其主要处于国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而且隐性行业壁垒水平的高低与民营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意愿、派现意愿及派现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化和落实新"36条"、改善资本市场的分配现状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万伦来  郭冬亮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市场进入壁垒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政府补贴对东部和北部地区民营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最大,中部其次,东部最小,这说明政府补贴能够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绩效增长,且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2从全国来看,民营企业能否进入高壁垒行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民营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程度却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从分区域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民营企业能否进入高壁垒行业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只在东部地区民营企业进入高壁垒行业的程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西部地区却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3从总体上看,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