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34)
2023(2992)
2022(2632)
2021(2533)
2020(2151)
2019(5238)
2018(5540)
2017(10255)
2016(5160)
2015(5642)
2014(5309)
2013(5025)
2012(4753)
2011(4075)
2010(4083)
2009(3688)
2008(3638)
2007(3326)
2006(3082)
2005(2809)
作者
(12883)
(10927)
(10832)
(10378)
(6918)
(5162)
(4995)
(4222)
(4195)
(4014)
(3808)
(3639)
(3467)
(3373)
(3369)
(3288)
(3269)
(3083)
(3072)
(3072)
(2822)
(2611)
(2534)
(2496)
(2495)
(2456)
(2425)
(2407)
(2203)
(2192)
学科
(23142)
经济(23132)
管理(15083)
(13115)
(10246)
企业(10246)
方法(10187)
数学(8992)
数学方法(8910)
(6829)
业经(6157)
中国(6048)
信息(5482)
(4989)
(4751)
财务(4742)
财务管理(4736)
(4676)
贸易(4673)
(4625)
(4586)
地方(4532)
企业财务(4460)
产业(4227)
(4063)
金融(4063)
(3853)
农业(3793)
理论(3771)
(3742)
机构
大学(67890)
学院(66894)
(27269)
经济(26793)
管理(25854)
理学(21508)
理学院(21316)
管理学(20962)
研究(20864)
管理学院(20836)
中国(17464)
(14416)
(14157)
科学(11854)
财经(11314)
中心(10981)
(10255)
(10030)
(9780)
北京(8959)
经济学(8803)
研究所(8782)
(8336)
(8305)
财经大学(8294)
师范(8241)
(8101)
经济学院(8026)
业大(7957)
(7531)
基金
项目(42594)
科学(33157)
研究(32338)
基金(31124)
(26853)
国家(26645)
科学基金(22860)
社会(21103)
社会科(19956)
社会科学(19954)
基金项目(15938)
(15714)
教育(14167)
编号(14101)
自然(13629)
自然科(13321)
自然科学(13319)
自然科学基金(13120)
(13044)
资助(12819)
成果(12530)
项目编号(9919)
重点(9435)
国家社会(9268)
(9106)
(8911)
课题(8434)
(8313)
大学(8261)
人文(8048)
期刊
(29208)
经济(29208)
研究(19373)
中国(12903)
(12499)
学报(10474)
管理(9063)
图书(8608)
科学(8003)
大学(7400)
(7177)
学学(6684)
(6572)
金融(6572)
情报(6291)
教育(6138)
经济研究(5797)
书馆(5733)
图书馆(5733)
财经(5728)
技术(5444)
理论(5427)
实践(5060)
(5060)
(4937)
农业(4843)
业经(4679)
统计(4054)
会计(3887)
财会(3772)
共检索到105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钟继斌  
首先,介绍信息增长的指数规律及其来源,以及现在用于存储信息的集成电路存储器以及磁盘硬盘存储器容量增加的指数规律——摩尔定律和克莱德法则。其次,描述互联网带宽发展和互联网信息量增长的指数规律,最后,分析互联网信息的提取效率以及指数增长的波动性规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连翔  
在我国整体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消费金融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发展消费金融已是时之所向。众多非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如互联网公司、电商平台纷纷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抢滩消费金融市场。虽然许多理论与实证结果证明了消费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消费金融"新型业态的相关法律与监管措施仍不完善,非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抵抗力不强,使得消费金融领域潜在金融风险仍然较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童娟  张金华  
关键词: DEF  GH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邢长明  杨林  刘一良  
近年来,很多地方高校都开展了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诸多变化。这些变化为地方高校的继续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分析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问题,探讨"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方案和具体实施对策,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家平  程名望  潘烜  
基于门槛回归模型,采用2008~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ICT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ICT发展和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正向关系,随着人力资本和创新水平提高,ICT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因此,中国应该理性、科学地发展"互联网+"战略,优化信息化对经济增长溢出的门槛结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红利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敏  王琴梅  张家平  惠宁  
文章基于中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变截距和变系数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互联网和经济增长对电力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互联网、经济增长和电力消费具有协整关系,就全国而言,互联网普及和经济增长都对电力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层面上,变系数模型显示,互联网对各地区电力消费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大部分地区互联网发展增加了电力消费,而全国各省的经济发展都显著的增加了地区电力消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灿  
本文在对互联网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以互联网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衡量的互联网发展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外商直接投资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分地区研究表明,由于区域间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差异,互联网发展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创建安全、高效的网络消费环境,推进互联网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斌  朱桂宾  毛德勇  晁先锋  
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至经济系统的各个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体经济的传统金融的资金存在抑制分流作用,而目前互联网金融的资金还没完全流通到实体经济领域去。互联网金融整体发展对经济增长还有一定的负向影响作用,但互联网金融投资发展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互联网保险发展对地方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互联网支付对工业增加值都存在正向影响,说明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部分领域已经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应该从宏观政策引导和市场化两条路径推进,从而确保互联网金融在健康发展的同时,对经济增长能够起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伊娜  展蓉  杨飞扬  
互联网消费金融作为诞生于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创新产物,其发展扩张与网络消费增长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本文从我国当下电商领域呈现的新特征出发,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支持网络消费发展的重要突破点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线上线下场景联动发展,关注电商平台格局变动、提前布局潜力赛道,持续深耕低线城市及年轻消费群体等是进一步发挥互联网消费金融促进网络消费的重点路径。此外,行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面临的诸多风险性问题和发展瓶颈也不容忽视,制度短板的补齐、征信体系的完善以及产品“促消费”功能的提升均为推动行业规范、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晓松  
文章从外生驱动视角探讨中国互联网消费的全域增长问题,试图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挖掘微观社会互动促进互联网外生消费的机理与手段。文章利用数字内容产品在线消费的省域数据,使用空间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识别互联网环境中促进外生消费增长的外溢与滞后因素,分析了中国文化与地理空间的社会互动对互联网外生消费增长的影响,为中国互联网消费的全域内生增长探索新的规律与方式。研究发现互联网消费空间中存在着地理临近性与文化相似性。这不仅是一次理论研究,其规律将帮助政府与企业理性认识互联网消费的空间传染方式,指导制定最佳的网络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灿  
本文在对互联网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以互联网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衡量的互联网发展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外商直接投资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分地区研究表明,由于区域间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差异,互联网发展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创建安全、高效的网络消费环境,推进互联网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曦  
技术-制度二分及演进理论适用于经济与产业增长的研究。该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技术应用以及制度创新在中国互联网产业竞争力增长中的作用。通过构建互联网产业竞争力指数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研究2002-2015年期间中国互联网产业竞争力发展的基本过程。中国互联网产业竞争力指数呈现波段式增长的特征,稳定增长期与跳跃增长期交替出现。跳跃增长期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竞争力快速提升的关键时期,对应于某类技术应用的引入。此期间相应的制度创新提升了产业环境的可靠性,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有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斌  朱桂宾  毛德勇  晁先锋  
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至经济系统的各个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体经济的传统金融的资金存在抑制分流作用,而目前互联网金融的资金还没完全流通到实体经济领域去。互联网金融整体发展对经济增长还有一定的负向影响作用,但互联网金融投资发展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互联网保险发展对地方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互联网支付对工业增加值都存在正向影响,说明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部分领域已经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应该从宏观政策引导和市场化两条路径推进,从而确保互联网金融在健康发展的同时,对经济增长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杰伟  吴思栩  
基于中国2001—2016年城市级别数据,将人口规模纳入互联网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重新估计了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平均而言,互联网能提高中国城市的经济增长率,但结果并不稳健,原因在于互联网对人口规模较小的城市影响不显著或者影响为负。第二,城市人口规模越大,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强。第三,互联网的网络效应可以解释这种强化作用。门槛回归的结果显示存在两个门槛值,分别为7.72%和14.32%,只有当渗透率超过7.72%时,互联网才能显著地促进城市经济增长。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即使在平均渗透率较低的中西部,互联网对其大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仍大于平均渗透率较高的东部小城市。因此,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资应在城市或者城市群层面上进行,以兼顾效率和地区的平衡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彩琴  
文章借助动态菲德模型,考察了互联网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测算了互联网经济对非互联网经济的外溢效应。结论显示,我国互联网经济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互联网经济对非互联网经济具有正外溢效应,但这一外溢效应并非十分显著,互联网经济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当期互联网经济的期望外溢效应主要受到当期及滞后三个季度外溢效应的影响,互联网经济部门的要素边际收益与非互联网经济部门基本无异。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发挥网络外部性作用、提高互联网领域的资源利用率和配置效率、减少互联网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冲击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