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36)
2023(18446)
2022(15326)
2021(14075)
2020(12034)
2019(27224)
2018(26948)
2017(51124)
2016(27731)
2015(31325)
2014(31204)
2013(30492)
2012(28117)
2011(25469)
2010(25642)
2009(23594)
2008(23116)
2007(20987)
2006(18379)
2005(15928)
作者
(82470)
(69129)
(68644)
(65215)
(43612)
(33211)
(31377)
(27034)
(26095)
(24591)
(23401)
(23123)
(22095)
(21627)
(21488)
(21223)
(20857)
(20516)
(19889)
(19828)
(17237)
(17001)
(16809)
(15809)
(15725)
(15532)
(15248)
(15110)
(13996)
(13573)
学科
(129336)
经济(129220)
管理(81366)
(73494)
(60907)
企业(60907)
方法(55151)
数学(48729)
数学方法(47996)
中国(30625)
(30482)
(29272)
地方(28882)
业经(27050)
(26089)
(20867)
贸易(20858)
农业(20486)
(20307)
(20191)
理论(19158)
(18717)
财务(18639)
财务管理(18598)
环境(18363)
(18207)
企业财务(17632)
(16793)
金融(16790)
(16789)
机构
学院(399331)
大学(398512)
(165264)
经济(161819)
管理(153993)
研究(134533)
理学(132872)
理学院(131356)
管理学(128780)
管理学院(128023)
中国(100261)
科学(84934)
(83228)
(72775)
(70036)
(68365)
中心(63052)
研究所(62424)
业大(62232)
(59940)
财经(58482)
农业(55428)
(53061)
北京(51657)
(51424)
师范(50775)
经济学(50722)
(48470)
(47598)
经济学院(45537)
基金
项目(271691)
科学(212961)
基金(196658)
研究(192498)
(173869)
国家(172467)
科学基金(147446)
社会(122135)
社会科(115762)
社会科学(115727)
(107340)
基金项目(103824)
自然(97532)
自然科(95303)
自然科学(95272)
自然科学基金(93586)
(90662)
教育(89555)
资助(80611)
编号(77631)
成果(62145)
重点(61960)
(58957)
(58733)
(56491)
课题(53631)
创新(52896)
科研(52838)
计划(50776)
国家社会(50749)
期刊
(181057)
经济(181057)
研究(110516)
中国(76424)
学报(67212)
(61948)
科学(59262)
(58091)
管理(56164)
大学(49726)
学学(46942)
农业(41775)
教育(40479)
技术(37744)
(32937)
金融(32937)
经济研究(30323)
财经(29125)
业经(28483)
(25136)
问题(23148)
(22745)
图书(21799)
统计(21691)
技术经济(21091)
(19840)
(19505)
商业(18294)
科技(18107)
理论(18025)
共检索到585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鑫  刘兰娟  
文章基于当前复杂的经济现实,构建了用于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经济转型的CGE模型,模拟在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劳动报酬、资源利用效率等经济转型因素的变化。结果显示:增加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对上海的直接经济增长效应不明显,但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劳动报酬占比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对经济转型有一定的正向贡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明  邵学峰  
基于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新基建布局和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构建动态递推CGE模型模拟分析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内生产总值、产业增加值、劳动报酬比重、资源利用效率等经济转型发展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劳动报酬占比提升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研究结论对发挥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向效应、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经济转型具有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博恩  张伯伟  马骆茹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其对沿线各国经济发展和贸易便利化至关重要。基于第9版GTAP数据库,通过构建CGE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建设的优先级进行了排序,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带的中间区域确实是建设的重点所在,设施联通对整个经济带乃至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都非常显著,沿线各国均在不同程度上受益,其中独联体国家、蒙古国和部分东欧国家的受益相对较大;然而设施联通带来沿线多数国家贸易逆差的扩大值得关注。此外,对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设施联通并未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甚至部分国家还能从"搭便车"中获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颖  李善同  
本文构造了一个含有详细居民分组的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对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各类家庭的劳动力供给行为等进行了深入刻画。通过分别在长期和短期的时间框架下进行模拟分析,我们发现降低转移成本、增加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是促进基础设施发挥减贫作用的关键环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慧玲  陈军  
在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文章利用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普通OLS回归对交通基础设施产出贡献估计会有一定的偏差;通过Moran’s I检验,经济增长和交通网络密度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和周围区域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回归表明,时间距离空间权重较0-1空间权重矩阵、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要高一些,区域间时间距离的缩短加强了空间溢出效应;投资、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和财政支出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其中投资、对外贸易和财政支出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而劳动力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为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慧玲  陈军  
在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文章利用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普通OLS回归对交通基础设施产出贡献估计会有一定的偏差;通过Moran’s I检验,经济增长和交通网络密度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和周围区域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回归表明,时间距离空间权重较0-1空间权重矩阵、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要高一些,区域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翀  许舒婷  
交通运输网络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学界密切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但研究结论却大相径庭。整理该领域的研究,发现无论研究结果是否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促进作用,但均提及交通基础设施会影响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除了外界的影响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还取决于二者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元的,两者作用相互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改珍   刘春学  
从新型基础设施角度出发采用动态面板的研究方法,以中国2003—2020年30个省份为样本,探讨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差距呈倒“U”型关系,这一结果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会缩小东部地区经济差距,但是会扩大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将新型基础设施分为融合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后,发现融合基础设施对于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效应弱于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会通过劳动效率、技术创新渠道影响区域经济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改珍   刘春学  
从新型基础设施角度出发采用动态面板的研究方法,以中国2003—2020年30个省份为样本,探讨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差距呈倒“U”型关系,这一结果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会缩小东部地区经济差距,但是会扩大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将新型基础设施分为融合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后,发现融合基础设施对于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效应弱于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会通过劳动效率、技术创新渠道影响区域经济差距。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德顺  
本文通过对我国基础设施水平区域差异状况的分析以及它们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试图揭示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阐述我国基础设施的区域差异对地区经济水平差异的影响。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且我国基础设施水平的区域差异状况与地区人均国民收入的差异状况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吻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学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主要运用生产函数法,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模型与面板数据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前者所得的结论由于得出的交通基础设施弹性太大而并不可信,利用后者得出的结论又由于弹性过小而与现实情况相矛盾。文章通过对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区域差异状况的分析以及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面板数据研究,试图揭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交通先行在中部崛起中的作用。结论为:(1)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聚集特征,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并形成了由东往西逐步递减的梯度。(2)交通基础设施对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德顺  
我国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下)刘德顺五、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了便于对比,我们将基础设施的几个指标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第一产业社会劳动者所占比重、人口密度等放在一起,列成表2。表2我国基础设施水平及人均国民收入等的区域差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泊溪  刘德顺  
本文通过对中国基础设施水平区域差异状况的分析以及它们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试图揭示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阐述我国基础设施的区域差异对地区经济水平差异的影响。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且我国基础设施水平的区域差异状况与地区人均国民收入的差异状况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吻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莉  杨德刚  张豫芳  乔旭宁  唐宏  王国刚  
本文以新疆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出区域基础设施与经济交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揭示出新疆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耦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耦合机制,并分别从时空角度分析耦合度的时序演变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各要素之间的耦合是复杂的,总体上表现在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反馈作用和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通过关联度计算遴选出作用于经济的10项基础设施指标和影响基础设施的6项经济指标,它们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系统交互耦合的机制;(2)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与人均GDP的关联性最强,进一步建立作用关系模型,得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基本建设投入对人均GDP的弹性为0.264。(3)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耦合度的时序变动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且空间各异,根据耦合度大小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将新疆15个地州市划分为经济发展超前型、趋近协调型、同步协调型和低水平耦合型等4种类型,总体而言以同步协调型为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奇洪  裴雨潇  
文章在分析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模型,运用我国2001—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研究方法,从定量角度实证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备建设的确会增进经济提升,但其并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