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7)
- 2023(11513)
- 2022(9292)
- 2021(8352)
- 2020(6981)
- 2019(15825)
- 2018(15775)
- 2017(30205)
- 2016(15869)
- 2015(17492)
- 2014(17401)
- 2013(17280)
- 2012(15786)
- 2011(13662)
- 2010(14239)
- 2009(13414)
- 2008(13644)
- 2007(12798)
- 2006(11462)
- 2005(10301)
- 学科
- 业(81055)
- 企(75453)
- 企业(75453)
- 济(74917)
- 经济(74840)
- 管理(67798)
- 业经(29079)
- 方法(28801)
- 财(25632)
- 农(24235)
- 中国(23481)
- 数学(20604)
- 数学方法(20494)
- 技术(20314)
- 务(19983)
- 财务(19956)
- 财务管理(19945)
- 企业财务(18919)
- 农业(18394)
- 地方(16535)
- 理论(15225)
- 策(14634)
- 制(14371)
- 划(14279)
- 和(13812)
- 技术管理(13586)
- 企业经济(12330)
- 经营(11693)
- 体(11284)
- 环境(10495)
- 机构
- 学院(229013)
- 大学(222055)
- 济(98467)
- 管理(97108)
- 经济(96472)
- 理学(81960)
- 理学院(81217)
- 管理学(80429)
- 管理学院(79978)
- 研究(69777)
- 中国(56214)
- 京(46976)
- 财(46961)
- 科学(39163)
- 江(37075)
- 财经(36368)
- 农(33957)
- 中心(33153)
- 所(33054)
- 经(32917)
- 业大(29689)
- 州(29605)
- 北京(29163)
- 研究所(29139)
- 经济学(29082)
- 商学(27159)
- 商学院(26924)
- 范(26613)
- 师范(26415)
- 财经大学(26346)
- 基金
- 项目(145490)
- 科学(117751)
- 研究(112075)
- 基金(105713)
- 家(89764)
- 国家(88878)
- 科学基金(79770)
- 社会(73972)
- 社会科(70191)
- 社会科学(70177)
- 省(59154)
- 基金项目(56680)
- 教育(49945)
- 自然(49375)
- 自然科(48318)
- 自然科学(48306)
- 自然科学基金(47564)
- 划(47317)
- 编号(45672)
- 资助(40454)
- 创(36739)
- 成果(36266)
- 业(34384)
- 创新(33150)
- 发(32510)
- 重点(32063)
- 部(31527)
- 课题(30987)
- 国家社会(30635)
- 制(29706)
- 期刊
- 济(117039)
- 经济(117039)
- 研究(69634)
- 中国(50104)
- 管理(42648)
- 财(41516)
- 农(32216)
- 科学(27540)
- 学报(25717)
- 教育(24314)
- 技术(24249)
- 农业(22205)
- 业经(21115)
- 大学(20464)
- 融(19782)
- 金融(19782)
- 学学(18916)
- 财经(18582)
- 经济研究(17669)
- 问题(16417)
- 经(16273)
- 技术经济(14858)
- 业(14803)
- 现代(13214)
- 图书(12893)
- 财会(12709)
- 科技(11784)
- 会计(11515)
- 商业(11406)
- 经济管理(11089)
共检索到358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明源 李震
当前我国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就业,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则提供了促进就业的新政策方向。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探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劳动就业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城市劳动就业增长,对中小型城市和东部城市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主要归因于当地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劳动就业的增加。影响机制的分析显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增强城市企业创业活力,并提高区域劳动力需求。因此,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着重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激发企业创业活力并稳定劳动就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陶云清 黄卓 孔东民
合理评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效应对数字经济发展、信息化强国建设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研究利用企业所在城市在不同时间入选“宽带中国”试点的准自然实验,采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在城市入选了“宽带中国”试点后,当地企业的创新行为显著增加。第二,“宽带中国”试点政策通过促进信息化发展和降低交易成本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第三,在非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度较高、政府补贴较多、融资约束较紧的企业及制造业企业中,“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更大。本研究支持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及时性和必要性,证实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龚定勇 蒋爱民
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具有实质性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并指出适应城市经济增长应选择最佳的基础设施发展模式 ,以及实现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应满足的前提条件和所要采取的若干相应措施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城市经济增长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坤荣 林剑威 傅元海
推进以网络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当前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也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了“新基遇”。本文把研究维度进一步拓展到企业的异质性创新行为,探讨网络基础设施如何促进企业选择开发新技术,即拓展企业的创新边界。基于匹配整合的企业微观数据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边界的拓展,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各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同时,网络基础设施也促进了企业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的提升。从影响机制看,网络基础设施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企业的市场信息可得性;网络基础设施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技术溢出,提高了技术信息可得性。并且,网络基础设施有利于技术溢出突破行政边界和地理距离的限制,相比于交通基础设施,能够更大程度地扩大企业获取技术溢出的范围。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互联网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和大型企业,以及处在技术变化较慢行业和企业分布密度较低的城市的企业,网络基础设施促进企业拓展创新边界的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对如何利用新基建和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坤荣 林剑威 傅元海
推进以网络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当前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也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了“新基遇”。本文把研究维度进一步拓展到企业的异质性创新行为,探讨网络基础设施如何促进企业选择开发新技术,即拓展企业的创新边界。基于匹配整合的企业微观数据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边界的拓展,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各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同时,网络基础设施也促进了企业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的提升。从影响机制看,网络基础设施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企业的市场信息可得性;网络基础设施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技术溢出,提高了技术信息可得性。并且,网络基础设施有利于技术溢出突破行政边界和地理距离的限制,相比于交通基础设施,能够更大程度地扩大企业获取技术溢出的范围。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互联网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和大型企业,以及处在技术变化较慢行业和企业分布密度较低的城市的企业,网络基础设施促进企业拓展创新边界的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对如何利用新基建和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焦豪 崔瑜 张亚敏
创业对经济发展活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市如何通过有效方式吸引高技能创业人才来当地开展创业活动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高技能创业者的微观层面数据和285个地级市城市层面数据构建平衡面板数据,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估计该试点政策对城市外来高技能创业人才吸引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城市对高技能流动人口创业者的吸引力。路径分析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通过激发数字化创业资源提升城市对外来高技能创业人才的吸引力。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结论对理解如何充分发挥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数字化创业资源带动效应,吸引流动人口中的高技能创业人才流入,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孟宏玮 赵华平 张所地
本文运用面板交互固定效应模型,从集聚经济角度研究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数字化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作用渠道,并运用FY分解法评估了其贡献度。研究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提升了区域总体数字化创业活跃度,还对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创业活跃度产生促进作用;传统信息基础设施仅促进了区域总体数字化创业活跃度和数字产品制造业创业活跃度提高;而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总体数字化创业活跃度、数字产品制造业创业活跃度和数字产品服务业创业活跃度均产生了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随着区域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数字化创业环境的改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总体数字化创业活跃度以及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创业活跃度的促进作用会增强。作用渠道检验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字型人力资本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提升了区域数字化创业活跃度;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仅通过数字经济产业多样化集聚促进了区域数字化创业活跃度提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万海远
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近年来出现了能否以投资作为主要增长动力的方向性争议,研究基础设施投资在经济结构升级中的创造性作用非常重要。基于微观住户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城市社区基础设施的创业带动作用,探讨了基础设施促进居民创业的原因和作用机制,分析了涉及重大宏观投资问题的微观基础,指出了未来基础设施的主攻方向和投资重点。本文发现,无论是按工程类还是按服务性质划分,社区基础设施都具有很大的正向外部性,使得居民创业比例显著提升,并且城市中心地区、交通环保类基础设施的创业带动作用更加明显。良好的城市社区基础设施便利了居民生产生活,促进了信息、资源和要素的流通效率,改善了居民主观预期,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更低的创业门槛,从而社区基础设施显著提高了居民创业概率。在经济向高质量转型背景下,仍然要肯定"稳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尤其重视社区基础设施投资在结构转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选择城市中心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交通环保类基础设施为投资重点,注重对高技能居民的创业政策引导,以提升基础设施带来的创业回报,并实现经济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袁淳 从阓匀 耿春晓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其经济效应随之成为亟待考察的重要问题。文章利用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这一自然实验,从企业边界这一制度经济学关注的核心话题切入,考察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所带来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显著推动了企业专业化分工。机制分析发现,上述推动作用主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降低外部交易成本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当企业内部管控成本较高时,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推动作用有所减弱。最后,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推动企业专业化分工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文章丰富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应研究,为评估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效果提供了参照,也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发展战略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信息基础设施 专业化分工 智慧城市建设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栋旭 于津平
本文在阐述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FDI增长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层面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促进一国FDI增长,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中国家FDI的促进作用大于发达国家,金融危机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各国FDI的促进作用大于金融危机前;国内层面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中国城市FDI增长,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城市、中小规模城市以及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城市FDI流入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机制检验发现,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成本节约效应、市场扩大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是推动一国FDI增长的重要渠道。
[期刊] 改革
[作者]
肖云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过去及今后有关国有企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特殊性 ,要求政府管理、企业运营以及社会投融资体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 ,总体方向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商业化、市场化。对于该领域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建议主要是两个方面 ,在政府、社会环境等外部条件上主要是实现政企脱钩、营造市场环境、进行分类管理等 ;企业自身等内部建设主要是设立特殊的企业法人、实施契约合同管理等措施。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国有企业 城市基础设施 商业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国龙 朱沛华
信息基础设施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企业决策与转型产生重要影响,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性作用。以201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ESG表现,且对国有企业及非数字经济企业的促进效应更强。机制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能够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数字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贡献,推动劳动、资本要素的产出效率持续改善;另一方面能够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资本市场表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钞小静 薛志欣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正在成为我国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全面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重要支撑。基于2010—2019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与上市公司匹配数据的研究表明,企业升级是生产效率、组织管理与企业价值链实现转型升级的动态过程。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对企业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样本自选择等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的分析显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融合应用会通过创新能力提升、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以及网络空间集聚共同推动企业升级。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市场化水平高的企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企业,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在生产效率与企业价值链层面具有更加显著的激励效应,而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组织管理升级的促进作用尚未完全显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一花 骆永民
以往研究财政分权促进经济增长的若干实证分析文献大多忽略基础设施的作用。本文认为,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不但具有基于制度层面的直接促进作用,而且财政分权还通过影响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来间接促进经济增长,为此本文采用我国1998-200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并综合使用因素分析法和面板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财政分权显著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且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但上述两类分析均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本文的分析方法一方面弥补了传统的估算方式因忽略基础设施而低估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不足,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结论也为政府优化地区基础设施的结构投入提供了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