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2)
2023(14967)
2022(12554)
2021(11710)
2020(10055)
2019(23236)
2018(22982)
2017(43532)
2016(23108)
2015(26484)
2014(26312)
2013(26091)
2012(24323)
2011(21983)
2010(21801)
2009(20362)
2008(19908)
2007(17590)
2006(15419)
2005(13943)
作者
(66718)
(56257)
(55854)
(53525)
(35554)
(26791)
(25664)
(21951)
(21310)
(19921)
(19281)
(18737)
(17755)
(17658)
(17479)
(17394)
(16710)
(16638)
(16171)
(16097)
(13952)
(13744)
(13443)
(12896)
(12794)
(12726)
(12285)
(12089)
(11327)
(11038)
学科
(116411)
经济(116314)
管理(66991)
(61610)
(49613)
企业(49613)
方法(49527)
数学(44168)
数学方法(43692)
中国(28912)
(26574)
(26485)
地方(23041)
业经(22614)
(21413)
(20340)
贸易(20331)
(19778)
(18217)
农业(17882)
(16624)
财务(16571)
财务管理(16532)
(15836)
企业财务(15695)
环境(15561)
(15336)
银行(15300)
(15173)
金融(15170)
机构
大学(340666)
学院(337545)
(153242)
经济(150477)
管理(131859)
研究(117473)
理学(113131)
理学院(111935)
管理学(110161)
管理学院(109512)
中国(90144)
(71370)
科学(68619)
(67790)
(58521)
中心(54746)
财经(54503)
(53338)
研究所(53106)
(49603)
(48886)
经济学(48768)
业大(47429)
北京(45115)
经济学院(43818)
(42286)
农业(41893)
师范(41893)
(41593)
财经大学(40378)
基金
项目(224036)
科学(177238)
基金(165957)
研究(162970)
(144861)
国家(143759)
科学基金(123426)
社会(106509)
社会科(101171)
社会科学(101145)
基金项目(86804)
(84140)
自然(78375)
自然科(76598)
自然科学(76569)
自然科学基金(75242)
教育(73932)
(71635)
资助(68679)
编号(65133)
成果(53287)
(50816)
重点(50409)
(48546)
国家社会(45921)
(45872)
教育部(43928)
课题(43322)
科研(43276)
创新(43141)
期刊
(166083)
经济(166083)
研究(99710)
中国(62313)
(54176)
学报(51001)
管理(47616)
(47183)
科学(46922)
大学(38366)
学学(35990)
农业(32165)
技术(30247)
(29427)
金融(29427)
经济研究(28238)
教育(28215)
财经(27730)
(23984)
业经(23652)
问题(21868)
(19359)
图书(19086)
统计(19026)
技术经济(18558)
(18260)
世界(17531)
国际(16952)
理论(16559)
(16437)
共检索到50497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亮  李杰伟  徐长生  
利用2001年至200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验证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基于宏观总产出方程与信息基础设施微观供需模型相结合的联立方程模型控制信息基础设施内生性,采用人均长途光缆线路长度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代理变量测度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基于信息基础设施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复合增长效应的测算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很大贡献,但是信息基础设施对不同区域增长的贡献与经济增长的状况却存在反差。在西部不发达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学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主要运用生产函数法,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模型与面板数据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前者所得的结论由于得出的交通基础设施弹性太大而并不可信,利用后者得出的结论又由于弹性过小而与现实情况相矛盾。文章通过对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区域差异状况的分析以及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面板数据研究,试图揭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交通先行在中部崛起中的作用。结论为:(1)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聚集特征,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并形成了由东往西逐步递减的梯度。(2)交通基础设施对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光南  杨子晖  
在通过面板单位根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本文根据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检验了制度、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了制度对基础设施产出弹性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制度和基础设施都与经济增长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为正,其产出弹性受制度环境影响;制度因素不仅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同时还通过影响基础设施产出从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制度因素中,"政府规模"和"使用稳健货币的权利"对基础设施产出影响显著为正;"对信贷、劳动力和商业的管制"对基础设施产出影响显著为负;而"法律结构和产权保护"则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的、显著的正效应。最后,本文提出了当前我国为应对金融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世林  周黎安  何维达  
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电信基础设施刺激计划,试图借力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然而,电信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利用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电信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了克服电信基础设施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利用中国电信改革所引起的各省电信市场结构的外生变化作为工具变量。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电信行业发展初期(1990—1999年),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基础设施的发展共同促进了经济增长;进入2000年以后,虽然移动电话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仍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渐递减,而固定电话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已...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宛瑾  张龙  
信息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因此在明确信息基础设施内涵的基础上,从通信基础、网络基础、用户基础、公共服务基础、科研基础五个方面构建信息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全国各省市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同时利用2005年至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在全国和区域间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且区域间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差异性,表现在东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明显,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效应不明显。政府应继续缩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信息设施建设差距,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促进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庆  刘向杰  
采用河南省经济增长与私人投资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协整理论探讨基础设施的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私人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率高于国有投资的效率。对国有投资、私人投资弹性偏小的原因进行分析;加大投资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形成以政府宏观政策为引导的多元投资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任飞  王进杰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VECM分析了中国主要门类基础设施指标与总产出之间的协整及Granger因果关系。根据本文研究,大多数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指标都是非平稳的一阶单整,主要基础设施指标都与总产出、经济结构变动等经济变量构成了长期的均衡关系。本文的结论是:在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中,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居于主导地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宗刚  任蓉  程连元  
文章从投资角度出发,将Sol ow模型中的资本进行分解,即交通基础设施资本投入、其他基础设施资本投入、非基础设施资本投入。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等检验方法,采用1978年~2009年的年度数据,得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变动趋势比经济增长更加敏感,并受经济增长的影响远远大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年增加并持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徐康宁  魏巍  
文章基于2001~2009年我国266个城市面板数据,引入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运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研究了海空双港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港口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海港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内河港;拥有民用机场城市的经济增长率要低于无机场的城市,表明民用机场基础设施并不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在中西部地区兴建民用机场并不利于缩小区域差距。结果显示,港口基础设施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短板"所在,而机场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不明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夏业良  程磊  
笔者利用1949年~2008年北京市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北京市各类城市基础设施指标与其总产出水平之间的协整关系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各类基础设施确实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然而在长期中总产出水平仅对公路、医疗类及教育类基础设施的发展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只有医疗类基础设施和文化类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此外,社会基础设施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经济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医疗类基础设施,它在短期和长期都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四虎  周大鹏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还是内生,文章从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地理学理论两方面对已有文献做了相应整理,以期对已有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四虎  周大鹏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还是内生,文章从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地理学理论两方面对已有文献做了相应整理,以期对已有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四虎  周大鹏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还是内生,文章从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地理学理论两方面对已有文献做了相应整理,以期对已有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豪  蒋家东  
通过构建质量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从质量基础设施自身的技术特征和制度特征出发,研究其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基于2009~2016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质量基础设施对国别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质量基础设施确实能够促进一国经济增长,而且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生龙  胡鞍钢  
本文利用中国28个省市区1987—2007年的面板数据来验证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还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在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中所扮演的角色。基于一个巴罗类型的增长模型以及对该模型进行分解,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向中东部地区趋同,其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