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2)
- 2023(11012)
- 2022(9835)
- 2021(9449)
- 2020(7931)
- 2019(18587)
- 2018(18562)
- 2017(36255)
- 2016(19640)
- 2015(22213)
- 2014(22204)
- 2013(21975)
- 2012(19865)
- 2011(17793)
- 2010(17646)
- 2009(16176)
- 2008(15693)
- 2007(13711)
- 2006(11925)
- 2005(10427)
- 学科
- 济(80472)
- 经济(80389)
- 管理(60779)
- 业(56193)
- 企(48531)
- 企业(48531)
- 方法(42425)
- 数学(37102)
- 数学方法(36556)
- 财(19947)
- 农(18971)
- 中国(18413)
- 学(17601)
- 业经(17444)
- 理论(14713)
- 地方(14268)
- 务(14020)
- 财务(13950)
- 财务管理(13927)
- 企业财务(13311)
- 贸(13217)
- 贸易(13207)
- 制(13039)
- 和(13022)
- 易(12777)
- 技术(12585)
- 农业(12449)
- 环境(11890)
- 银(11231)
- 银行(11199)
- 机构
- 大学(282943)
- 学院(279472)
- 管理(118989)
- 济(108710)
- 经济(106352)
- 理学(103895)
- 理学院(102815)
- 管理学(100839)
- 管理学院(100330)
- 研究(88225)
- 中国(66013)
- 京(59976)
- 科学(55262)
- 财(49223)
- 所(43485)
- 业大(42197)
- 农(42066)
- 中心(40760)
- 财经(40579)
- 研究所(39677)
- 江(38667)
- 北京(37871)
- 经(36905)
- 范(35625)
- 师范(35316)
- 农业(32971)
- 州(32328)
- 院(31834)
- 经济学(31501)
- 商学(30511)
- 基金
- 项目(195859)
- 科学(154809)
- 基金(143821)
- 研究(141851)
- 家(124831)
- 国家(123825)
- 科学基金(107834)
- 社会(88299)
- 社会科(83692)
- 社会科学(83667)
- 基金项目(76792)
- 省(75675)
- 自然(72596)
- 自然科(70988)
- 自然科学(70976)
- 自然科学基金(69690)
- 教育(65515)
- 划(63843)
- 资助(60561)
- 编号(58471)
- 成果(46658)
- 部(43193)
- 重点(42829)
- 创(40459)
- 发(39835)
- 课题(38727)
- 科研(37686)
- 创新(37598)
- 教育部(37336)
- 项目编号(37000)
- 期刊
- 济(113233)
- 经济(113233)
- 研究(78900)
- 中国(47826)
- 学报(43977)
- 管理(42745)
- 科学(40086)
- 财(36723)
- 农(36627)
- 大学(32799)
- 学学(30662)
- 教育(28884)
- 农业(25790)
- 技术(24483)
- 融(22763)
- 金融(22763)
- 财经(19626)
- 图书(18720)
- 业经(18500)
- 经济研究(17891)
- 经(16517)
- 理论(16046)
- 实践(14953)
- 践(14953)
- 问题(14533)
- 技术经济(14278)
- 情报(14204)
- 科技(13602)
- 业(13187)
- 统计(13100)
共检索到395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龙炳 颜海明 张肖飞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作为首例行为监管的信息型市场操纵案,即"徐翔案"于2017年被处以刑罚,具有里程碑意义。这种融合了新的信息技术和交易策略的复杂操纵行为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引爆点,迫切需要监管机构转变监管理念,全面强化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然而,不论是理论界还是监管机构,对这种市场操纵行为的演变和特征都还缺乏深刻认识。因而,本文对信息型市场操纵及其经济后果、监管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分析,以期能够为证券市场监管及资源配置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与借鉴。研究发现,信息型市场操纵会损害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损害投资者权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夏昕阳 杨之曙
操纵的策略和目的不同,对市场和各种交易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有证据表明,监管和规则的制定能够有效地抑制操纵的发生。本文对市场操纵的定义、类型、最新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对美国的市场操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市场操纵 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冰 周杰
构建基于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的数理模型,通过分析内幕信息操纵期间不同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策略,得出他们的获益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内幕信息操纵者并非一定获取正的操纵收益,其存在操纵失败的可能性。内幕信息的精度、正反馈交易者"追涨杀跌"的倾向等是影响不同市场参与者收益的重要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抑制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冰 周杰
构建基于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的数理模型,通过分析内幕信息操纵期间不同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策略,得出他们的获益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内幕信息操纵者并非一定获取正的操纵收益,其存在操纵失败的可能性。内幕信息的精度、正反馈交易者"追涨杀跌"的倾向等是影响不同市场参与者收益的重要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抑制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伍阳 李攀艺
本文首先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指数结构与市场氛围,分析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期现联动型操纵模式与原因;然后选择银行股作为标的物模拟操纵案例,并采用高频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期现联动型操纵三种模式中的间接模式是符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典型模式,且主要是利用股民非理性的羊群行为,案例中的中信银行涨停板效应带动大盘走势,在短时间推升沪深300现货指数来实现期现联动型操纵。最后,根据实证分析,提出完善指数设计方案、增加市场深度并做好期现市场的监管,以降低证券市场操纵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股价指数 股指期货 市场操纵 期现联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杜阳 刘子川
一般法人作为我国A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研究其持股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实证检验了一般法人持股对于交易型市场操纵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引入度量股价崩盘风险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指标,探究其背后的影响机制。此外,分别基于不同上市板块以及不同公司属性进行异质性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要提高对市场操纵行为的识别准确度和惩处力度;二是要加大对一般法人持股行为的监管;三是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巫文勇
期货交易中的操纵市场对期货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存在危害,他们均被各国的法律所禁止。但是,要对其进行明确的区分,则显得十分困难。文章通过对行为人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等进行比较,试图发现其的差异和不同的市场危害。
关键词:
期货交易 市场操纵 行为方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洪剑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舒 郑辉
对于市场操纵的研究关系到市场监管是否恰当和市场的有效性。市场操纵的案例提供了一定条件下市场非有效的生动说明,因此为市场监管者、实际参与者和金融市场研究者所关注。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市场操纵使得金融市场的价格信号失真,从而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金永红 韩立岩 陆星忠
中国从1998年开始对连续亏损2年的上市公司实施特别处理(ST)制度,由于ST公司具有在戴帽时股价下跌而在摘帽时股价上涨的一般规律,是否会有部分公司利用ST制度及其股价规律主动戴帽以谋取超额收益受到学者关注。采用2001年至2012年戴帽的公司的财务数据和股价数据,运用非预期应计利润法和事件研究法,探讨是否存在部分公司通过主动ST获取超额收益的行为。定义并识别一类利用盈余管理调减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而主动ST的公司为主动戴帽公司(样本组),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样本组的超额收益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本组公司存在显著负超额收益率,在摘帽时则存在显著正超额收益率。在整个戴帽期间,样本组公司平均累计超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柏
对于监管者来说,基于交易的市场操纵行为更为隐蔽,更难以监控,因此有必要分析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本文在A llen和Gale(1992)、Aggarwal和Wu(2003)的基础上,在同一个框架内论证了知情和未知情的市场操纵行为博弈机制,即无论操纵者是否拥有某一风险资产的私人信息,通过简单的买卖策略都将获取正的利润。同时也证明存在着某一分离均衡,即市场操纵行为无法生存,从而为证券市场的有效监管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市场操纵 混同均衡 分离均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梦雨
笔者首先建立了包含价格操纵者、动量投资者和非知情投资者的博弈模型,阐述了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市场操纵的实施过程以及博弈各主体的最终损益,说明了市场操纵为操纵者创造了获利机会,并使得无法辨别操纵者身份的众多动量投资者蒙受损失;继而收集了2008—2014年中国证监会公布的市场操纵案例,运用倍差法考察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操纵行为,结果发现被操纵股票在操纵期间存在异象,其日收益率、有效价差、价格影响和交易规模等均显著上升;在此基础上,利用Logit模型设计了市场操纵预警机制,并以制造业行业股票为例阐述了预警指数的构建方法,从而为大数据时代我国监管机构发现并查处市场操纵行为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红娜
我国期货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市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如何有效防止市场操纵,规范市场运作,确保市场流动性和价格信息的真实有效,是建立一个健康的、持续发展的市场面临的需要很好解决的重要课题。加快健全法规制度,加强市场监控,有效防范市场操纵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期货市场各个要素共同努力的方向。本文介绍期货市场市场操纵的表现形式,市场操纵现象分析,提出市场操纵的风险防范建议。
关键词:
期货 市场操纵 防范对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陆蓉 陈小琳
本文整理了被查处的44只股票市场操纵案例,对被操纵股票的市场表现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被操纵股票在操纵期间确实存在低Beta系数现象,且有较高的收益率和人均市值;而在换手率、成交量、波动率和成交金额方面,操纵期间与操纵前后有一定的差异。本文运用DataMining方法,分别构建了Logistic回归、决策树和神经网络三个判别模型,根据测试集测试的结果,神经网络模型的效果最好,决策树模型次之,Logistic回归的效果居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杰
有效把握跨市场操纵的经济机理并提出针对性的市场操纵法律规制措施,能够在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基础上兼顾做空等市场投机因素的风险承担与价格发现的功能保护与市场效率优化。跨市场操纵具有较低的自我遏制性,应当作为资本市场法律规制的重点。应当在信息披露上强化卖空交易的监管,而非直接限制卖空交易,更不应设置一定的连续卖空数额标准并将超过这一交易量限度的卖空交易规定为市场操纵违法犯罪。在《证券法》修订、《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正在征求意见的立法条件下,有必要明确界定跨市场操纵行为违法性与犯罪性,将衍生品市场交易中的操纵行为类型与认定规则明确纳入规制范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