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9)
2023(8164)
2022(6719)
2021(6123)
2020(5221)
2019(11115)
2018(11020)
2017(20020)
2016(10871)
2015(11940)
2014(11695)
2013(11292)
2012(10387)
2011(9268)
2010(9117)
2009(8236)
2008(8230)
2007(7264)
2006(6245)
2005(5345)
作者
(36332)
(30185)
(30162)
(28373)
(19201)
(14604)
(13676)
(11950)
(11295)
(10776)
(10216)
(9991)
(9822)
(9723)
(9523)
(9209)
(9161)
(9052)
(8801)
(8630)
(7837)
(7371)
(7234)
(6883)
(6782)
(6757)
(6738)
(6678)
(6290)
(6147)
学科
(41023)
经济(40982)
管理(38046)
(37666)
(31105)
企业(31105)
方法(21952)
数学(19285)
数学方法(19049)
技术(14008)
(12658)
(11081)
(10815)
业经(10107)
中国(9180)
(9080)
贸易(9079)
(9072)
财务(9052)
财务管理(9042)
(8841)
企业财务(8667)
农业(8294)
技术管理(8171)
信息(7310)
理论(6986)
产业(6791)
环境(6665)
(6235)
(6142)
机构
大学(162414)
学院(162285)
管理(63882)
(61402)
经济(60290)
理学(56153)
理学院(55540)
管理学(54461)
管理学院(54190)
研究(53410)
中国(38558)
(38066)
科学(38046)
(33755)
业大(31904)
农业(30973)
(28608)
研究所(26766)
(26021)
中心(25264)
(22860)
财经(21811)
农业大学(20764)
技术(20428)
北京(20371)
(19923)
(18622)
(18557)
(18362)
经济学(18174)
基金
项目(118311)
科学(92320)
基金(87570)
(80627)
国家(79983)
研究(76361)
科学基金(67751)
社会(48736)
自然(47800)
(47102)
基金项目(47040)
自然科(46826)
自然科学(46809)
社会科(46417)
社会科学(46405)
自然科学基金(46006)
(39937)
资助(34598)
教育(34440)
编号(29129)
重点(26461)
(25642)
计划(25486)
(24747)
创新(24137)
(23915)
科研(23694)
科技(22563)
(22554)
成果(21606)
期刊
(59649)
经济(59649)
学报(37135)
研究(36186)
(32457)
科学(29858)
中国(29455)
大学(25343)
学学(24391)
农业(21913)
管理(21546)
(20732)
技术(15021)
(12722)
教育(11130)
经济研究(10972)
图书(10604)
业大(10557)
财经(10258)
科技(10227)
业经(10160)
(9910)
金融(9910)
技术经济(9607)
(9438)
农业大学(9062)
(8751)
情报(8282)
商业(8103)
统计(7751)
共检索到222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明杨  展进涛  
有效的风险与收益沟通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判断能力。通过梳理转基因风险沟通与收益沟通的机制,构建消费者转基因技术应用态度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探讨信息发布主体和信息内容如何通过感知风险与收益进而影响消费者态度。基于城市消费者调查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专业可靠的信息发布主体越信任,抑或对具有积极属性的信息内容越信任,他们的感知风险越小,感知收益越大,进而消费者转基因技术应用态度越积极;而非专业可靠的信息发布主体和具有消极属性的信息内容产生的作用恰恰相反。此外,感知风险与收益还受到消费者一般态度、消费者认知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诗   朱继绪  
本文基于ELM理论,根据数字评论内容的形式差异,从文字评论客观性、图片评论真实性两个方面构建数字评论可信度量表,探究了数字评论可信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电商购物情景中,数字评论可信度(文字评论客观性、图片评论真实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相较于文字评论客观性,图片评论真实性的影响效应较强;品牌态度和心理距离是数字评论可信度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中介机制,它们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7.87%、19.44%;评论丰富性正向调节了数字评论可信度对心理距离、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琦  杨林  胡超  
在线复合评论在线上购物平台中广泛存在。本文基于动机识别理论,探讨初评和追评复合评论效价的一致性和矛盾性对消费者感知评论可信度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不同效价组合的复合评论影响消费者对评论可信度的感知,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初评为正、追评为负的效价组合比初评为正、追评为正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初评为负、追评为负比初评为负、追评为正也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感知利他动机发挥中介作用;评论人信誉标签调节复合评论效价组合对消费者感知评论可信度的影响。基于此,企业应重点关注消费者的追评、减少通过经济激励获得虚假正面评论的行为,并以“帮助其他消费者”的理由鼓励评论人撰写评论,以提高评论的可信度,进而提供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钱敏  肖燕华  
基于网络口碑传播动机理论,本文运用情境实验法,探讨了在线评论对消费者感知可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先评与追评的方向、先评与追评的时间距离对消费者感知评论可信度有差异化影响,而网络口碑传播动机识别解释上述差异。此外,研究结果也发现,产品类别(快速消费品vs耐用消费品)能有效调节时间距离对网络口碑传播动机的识别,从而影响网络口碑可信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克喜  崔准  周志强  
目前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已成为电子商务领域研究的热点,同时网络口碑能有效揭示消费者心理信息。通过导入口碑可信度并从数量、离散度、评分、属性以及内容等五个维度构建B2C平台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的决策模型;然后深入分析B2C平台下的网络口碑效应及其口碑可信度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B2C平台网络口碑数量、口碑离散度、口碑评分及口碑内容对网络口碑可信度具有显著正相关作用;然而网络口碑属性对口碑可信度及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均不显著;网络口碑可信度在口碑要素与消费者购买决策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瑾  郑雨  陈静  
传统口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呈现为网络口碑的新形式,并成为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减少购买决策过程中不确定性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随着网络购物愈发普及,网络口碑的一种主要形式——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而在线评论影响力大小与营销效果主要取决于消费者感知的在线评论可信度。本文将研究消费者感知的在线评论可信度影响因素及其对商家信任的影响机制,并加入了文化维度变量——不确定性规避作为调节变量。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做出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平台客观性、评论者专业性、评论质量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的在线评论可信度;感知在线评论可信度正向影响消费者对商家的能力信任、诚信信任和善意信任;而不确定性规避对平台客观性、评论者专业性和感知在线评论可信度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钱敏  肖燕华  
基于网络口碑传播动机理论,本文运用情境实验法,探讨了在线评论对消费者感知可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先评与追评的方向、先评与追评的时间距离对消费者感知评论可信度有差异化影响,而网络口碑传播动机识别解释上述差异。此外,研究结果也发现,产品类别(快速消费品vs耐用消费品)能有效调节时间距离对网络口碑传播动机的识别,从而影响网络口碑可信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志浩  
本研究基于2013年城镇居民调查数据,采用条件估值法和区间删失模型,估计了转基因水稻正反两方面信息对消费者接受转基因大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改善环境和改善营养的转基因水稻信息,均显著降低了大多数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但对声称了解转基因大米的人群没有影响。改善营养的转基因水稻信息对消费者行为的负向影响最为显著。上述结果表明,中国消费者倾向于放大正反两方面信息中的负面信息效应,负面信息左右了整个信息的影响走向和效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琳  顾海英  
深入研究转基因食品信息、标识政策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和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选择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城市216名消费者在不同转基因食品信息、标识政策下对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的支付意愿进行研究,并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不同转基因食品政策下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的偏好。结论表明:转基因食品信息、标识政策对消费者偏好影响显著。有信息时,消费者更加偏好非转基因食品,而无信息时,消费者更加偏好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政策时,消费者更加偏好非转基因食品,而自愿加贴标签政策下,消费者更加偏好转基因食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明杨  范玉兵  陈超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向无论是对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可行性,还是对经济主体的决策,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信息如何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态度的分析框架,并基于2018年江苏省城市居民调查数据,采用多值Logit模型,估计了由3类信息发布主体、不同偏向的信息内容组成的异质性信息对消费者购买转基因大米意向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正反两方面信息均会明显降低消费者对转基因大米的购买意向,其中,负面信息的影响更为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生物技术研发机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门或转基因技术专家的信任能够显著提升他们购买转基因大米的意向,但消费者对环保组织的信任能够显著降低他们购买转基因大米的意向。此外,信息更容易影响初始意向为"愿意购买"或"不清楚"的消费者;初始意向为"不愿意购买"的消费者更容易坚持原始态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展进涛  
本文以我国7个城市1054个消费者的抽样调查为基础,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与多层次回归模型分析转基因信息特征对消费者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预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信息偏向对消费者风险预期有显著影响,负面信息显著提高消费者的风险预期水平;信息质量与信息主体信任程度在信息偏向对消费者风险预期的影响中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受教育程度越高、对转基因知识了解越多的消费者,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风险预期水平越低。因此,政府应向公众传递客观准确的信息,提高信息质量并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保障消费者正确评估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促进转基因技术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驰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地提升,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互联网业务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互联网营销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网络口碑可信度不仅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行为,而且关系着互联网营销的有效实施。本文将着重对网络口碑可信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建立研究模型,并收集数据进行变量测度,探究其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机制的影响,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驰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地提升,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互联网业务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互联网营销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网络口碑可信度不仅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行为,而且关系着互联网营销的有效实施。本文将着重对网络口碑可信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建立研究模型,并收集数据进行变量测度,探究其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机制的影响,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仇焕广  黄季焜  杨军中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的争论也日趋激烈。消费者的态度是影响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几年国内外学术界对消费者的转基因技术和食品态度及其决定因素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本文就国内外对该问题的主要研究结论、研究方法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嫦珍   叶心怡  
本文从直播主播信息源特性的四个维度即专业性、可信性、互动性、吸引力出发,探究其对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以享乐型和实用型产品为对象,通过问卷星收集到382份有效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直播主播信息源特性的四个维度对品牌态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社会临场感在直播主播专业性、吸引力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消费者信任在直播主播专业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临场感和消费者信任在信息源的专业性对品牌态度的影响过程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