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5)
2023(12743)
2022(11131)
2021(10414)
2020(8849)
2019(20043)
2018(19961)
2017(38166)
2016(20655)
2015(22957)
2014(22586)
2013(22302)
2012(20258)
2011(18182)
2010(17780)
2009(16230)
2008(15720)
2007(13413)
2006(11632)
2005(9826)
作者
(61873)
(51329)
(50957)
(48299)
(32489)
(24777)
(23003)
(20241)
(19578)
(18107)
(17453)
(17197)
(16169)
(15951)
(15869)
(15737)
(15568)
(15387)
(14734)
(14501)
(13141)
(12337)
(12290)
(11621)
(11468)
(11430)
(11328)
(11297)
(10428)
(10224)
学科
(77401)
经济(77309)
管理(61735)
(58454)
(49114)
企业(49114)
方法(39019)
数学(33891)
数学方法(33523)
(21473)
(20511)
(18975)
中国(18596)
业经(18050)
(15031)
财务(14968)
财务管理(14950)
(14691)
贸易(14687)
地方(14564)
企业财务(14267)
(14262)
农业(14017)
理论(13592)
技术(13393)
环境(12865)
(12804)
(12741)
(11213)
(10514)
机构
大学(294896)
学院(291469)
管理(119406)
(108723)
经济(106378)
理学(104783)
理学院(103646)
管理学(101715)
管理学院(101215)
研究(93906)
中国(67424)
科学(63057)
(62140)
(53345)
业大(50161)
(48002)
(47483)
研究所(43989)
中心(43216)
农业(42466)
财经(39961)
(39896)
北京(38716)
(37075)
师范(36481)
(36449)
(33916)
(33033)
经济学(31339)
商学(30716)
基金
项目(212176)
科学(164695)
基金(153916)
研究(148231)
(136801)
国家(135693)
科学基金(115861)
社会(91813)
社会科(87016)
社会科学(86991)
基金项目(83388)
(83096)
自然(79079)
自然科(77243)
自然科学(77219)
自然科学基金(75843)
(70321)
教育(67558)
资助(62643)
编号(59743)
重点(47040)
成果(46867)
(45392)
(44058)
(43537)
科研(41333)
创新(41103)
计划(40497)
课题(39927)
大学(39575)
期刊
(109518)
经济(109518)
研究(77163)
学报(54982)
中国(48030)
(47165)
科学(46337)
管理(41961)
大学(39757)
学学(37587)
(35684)
农业(32802)
教育(27560)
技术(24469)
(19892)
金融(19892)
业经(19344)
图书(18715)
财经(18459)
经济研究(17799)
(16583)
科技(15988)
(15562)
理论(15001)
(14776)
业大(14753)
问题(14520)
实践(14083)
(14083)
情报(13948)
共检索到399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郑君君  张兵  马刚  李诚志  
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信息反馈对排污权组合拍卖结果的影响,并从分配效率、投标企业总收益和政府收益这三个维度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需求信息的反馈有助于提高拍卖效率,且拍卖效率提高所带来的总的社会剩余的增加部分被更多地分配给了投标企业。然而,分配结果信息的反馈并不能带来拍卖效率的提高,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分配结果信息并不属于任务信息,对分配结果信息的反馈无法帮助个体更加深刻地理解决策环境,从而无法优化其投标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君君  李润发  李诚志  许明嫄  
构建了初始排污权迭代组合拍卖模型,并结合EWA模型探究了排污企业的个体属性和学习行为以及拍卖竞争程度对排污权分配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参与竞拍企业的数量较多时政府可获得较高收益,当参与竞拍企业的数量较少时企业可获得较高收益;排污企业在竞拍中随拍卖环境调整报价策略越积极,其收益越高;排污企业的报价策略选择越依赖其学习行为,其收益越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德湖  徐大伟  
排污权交易政策是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环境政策之一,排污权拍卖交易机制的设计是决定排污权交易市场效率的关键问题,为了使排污权交易市场能顺利健康的运行,本文就排污权拍卖的起因、拍卖方式的选择以及不同信息条件下的排污权拍卖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评介,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恩全  郝靖戎  李作奎  
排污权交易是近年来备受各国关注的一项旨在保护环境的经济政策,其初始分配模式通过改变市场结构影响企业行为和企业绩效,进而影响经济运行效率。拍卖模型作为一种初始分配模式,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通过排污权的市场交易,实现低成本控制污染。相对于政府行政管制手段较多的免费分配模型,拍卖模型充分地运用了排污权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本文通过追溯国内外排污权初始分配的研究,明确拍卖模型中的企业最优报价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交易主体的成本收益,最后提出对这一问题的今后研究方向。
[期刊] 预测  [作者] 金帅  盛昭瀚  刘小峰  
在排污权交易经济理论基础上,结合对现实企业差异性与决策机制分析,构建了基于异质主体的区域排污权交易系统计算实验平台,并对排污权交易系统效率以及许可证价格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间差异性对系统效率有促进作用;在信息不完全市场中,许可证价格可以收敛,但高于理论均衡价格;由于企业行为偏差使得许可证价格对其自身有阻滞效应,单纯价格导向不能使市场完全有效,而企业差异性可对不完全信息带来的效率损失有补偿效应。研究也表明了对排污权交易系统进行异质性分析与建模的必要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颖  王勇  
排污权初始分配是排污权交易制度实施过程中各方争论的一个焦点,也是一个技术和政治上的难题。目前国内外排污权初始分配的模式主要包括免费分配、有偿分配及此二者组合三种。本文对这三种模式的不同实施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我国目前排污权初始分配的现状,最后基于免费分配和有偿分配相组合的模式对我国排污权初始分配进行了新的设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卜国琴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推动了环境规制理论与政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本文采用规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设计实验研究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双向拍卖与分散交易两种不同交易制度对排污权交易市场效率高低存在影响,同时交易费用对市场运行效果也有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今后排污权交易实验研究的方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俊玲  
毕业生信息反馈对推动高校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简要梳理毕业生信息反馈工作开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调查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的途径:进一步完善跟踪手段;调查内容和指标体系要科学合理;加强对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的调查;建立信息反馈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卜国琴  
排污权交易已被不少国家的实践证明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污染治理途径。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推动了环境规制理论与政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今后国内排污权交易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是采用规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借鉴国外同类实验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设计思路,研究不同交易制度,包括双向拍卖、分散交易、标签价格制度等对排污权交易市场效率高低的影响,研究交易费用对市场运行效果的影响及如何降低排污权交易市场中垄断因素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等问题。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军  杨芳  
为减少托运人的成本支出,提高运输服务采购的线路分配和服务效率,聚焦于多轮组合拍卖主从优化问题。综合考虑承运人竞价不确定性等特征,构建了上层最小化托运人总成本,下层最大化承运人利润的二层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分析模型的特性,采用了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对其进行求解。通过数值实验对问题特性和算法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二层规划的多轮组合拍卖能在合理兼顾承运人利润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托运人的采购成本。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志来  
首先分析了排污权交易市场对用水户的有效性,解决了计划配置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基于用水户视角分析如何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从影响排污权交易的3种因素——跨时段交易、不同分配方式、交易模式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允许排污权用水户进行跨时段交易,具有激励效应,解决用水户行为长期不理性,综合运用免费分配、标价出售和竞价拍卖3种分配方式,根据排污权市场成熟程度,设置其所占的不同比例,减少用水户之间交易成本和对其交易监督提高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树强  庞晶  
明确具体环境规制政策工具对经济的影响,是正确选择环境政策工具、提高环境规制效率的重要前提。基于部分排污权交易试点2010年进行跨区域交易这一自然实验,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与双重差分法相结合的方法(PSM-DID),以省级排污权交易试点2003—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排污权跨区域交易政策对绿色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消除可能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和时间效应后,试点地区排污权跨区域交易政策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教育程度、技术水平、大气污染治理投资、排污费、环境效率等经济因素也能促进绿色经济发展,财政水平、工业化程度、外商投资水平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负向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国顺  冯华  
本文应用三角形分布的一级密封价格拍卖模型的原理,针对风险态度不同的排污企业,对多人投标模型进行改进。结合演化博弈思想,建立了排污权交易市场中政府与企业群体的博弈模型,并对复制动态方程进行演化分析,解决了排污权拍卖中企业的最优策略与政府对排污权拍卖的最优机制设计问题,得出政府与企业群体的演化稳定策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永友  文云飞  
全域性雾霾天气使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成了中国各级政府最感头痛的一项工作。为有效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引入了市场机制,在部分地区试点排污权交易政策。本文基于中国2007年扩大试点范围这次自然实验,利用PSM-DID方法,对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减排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各种可能影响结果变量的因素和消除时间效应后,中国在11个地区试点的排污权交易政策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产生了显著政策效应,说明就减排效果而言,中国试点的排污权交易政策整体上是有效的。但对比研究也发现,2007年扩大试点后,排污权交易显著的政策效应与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制度化密切相关,后者通过规范化排污权交易促进市场机制发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旭  赵志博  潘凤云  
排污权的设定是我国在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政策。客观地评价这项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仅有利于政策本身的实施和完善,同时也可为其他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采用2004~2014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借鉴国内外评价政策实施效果的主流计量方法——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建立环境技术进步测度模型,探究排污权设定对环境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后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当期排污权的设定并未对中国省际环境技术进步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在设定2 a之后,排污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污染物的排放,其对我国环境污染的治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以说明排污权确实能够提高环境技术进步。从长远来看,排污权的设定有利于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