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6)
2023(15328)
2022(12767)
2021(11830)
2020(9910)
2019(22519)
2018(22360)
2017(43223)
2016(23346)
2015(26537)
2014(26622)
2013(26067)
2012(23840)
2011(21191)
2010(21484)
2009(20106)
2008(19044)
2007(16938)
2006(15049)
2005(13463)
作者
(67880)
(55969)
(55534)
(53049)
(35611)
(26795)
(25538)
(21903)
(21458)
(20167)
(19265)
(18789)
(17803)
(17584)
(17364)
(17175)
(16740)
(16680)
(16044)
(15914)
(13955)
(13724)
(13612)
(12686)
(12577)
(12501)
(12495)
(12380)
(11341)
(11087)
学科
(94718)
经济(94616)
管理(68235)
(67047)
(56864)
企业(56864)
方法(41074)
数学(34772)
数学方法(34297)
中国(31284)
(27617)
金融(27616)
(26174)
银行(26133)
(25248)
(25151)
(24919)
业经(24283)
地方(22369)
(20416)
(20191)
理论(17810)
(17318)
财务(17240)
农业(17230)
财务管理(17211)
企业财务(16462)
(15946)
贸易(15931)
产业(15617)
机构
大学(331752)
学院(329778)
管理(130901)
(129171)
经济(126191)
理学(112665)
理学院(111462)
管理学(109411)
研究(108855)
管理学院(108838)
中国(86438)
(71249)
科学(67704)
(59694)
(54184)
(52013)
中心(51684)
研究所(49303)
业大(48559)
(48287)
财经(48064)
北京(45092)
(43542)
(43488)
师范(43113)
农业(40662)
(40547)
(39428)
经济学(38727)
财经大学(35756)
基金
项目(224236)
科学(175695)
研究(165177)
基金(161566)
(140038)
国家(138848)
科学基金(119620)
社会(103178)
社会科(97822)
社会科学(97798)
(88172)
基金项目(85843)
自然(77134)
自然科(75358)
自然科学(75342)
教育(74677)
自然科学基金(73970)
(73271)
编号(68256)
资助(66473)
成果(55829)
重点(49689)
(48259)
(48250)
(46456)
课题(46429)
创新(43313)
项目编号(42881)
科研(42370)
国家社会(42137)
期刊
(141462)
经济(141462)
研究(97218)
中国(63560)
学报(52920)
管理(48231)
(47968)
科学(47398)
(45576)
(40552)
金融(40552)
大学(39984)
学学(37267)
教育(36916)
农业(32783)
技术(28648)
财经(23445)
业经(23436)
经济研究(22240)
图书(21349)
(20048)
问题(18516)
理论(17878)
(16637)
实践(16497)
(16497)
科技(15997)
技术经济(15838)
现代(15243)
(15128)
共检索到490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振华  
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信息化进程,正在对产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目前人们更多地关注“信息产业化”(即发展信息产业)和“产业信息化”(即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振华  
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完成有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形成多样化的融合类型。分析这些不同的类型,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观察产业融合这一新现象,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其内涵。我们可以把产业融合区分为三种类型,即替代型融合、互补型融合和结合型融合。这些不同的类型,各有侧重地反映了产业融合的现实演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邓小瑜  马维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两化融合"政策环境下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需求和现状,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特征入手,分别从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和产业衍生等四个方面,研究了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增强产业集群的市场规模和竞争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琦  
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明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传雷  李从春  
大力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已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信息化建设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信息化仍没有实现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严重制约着工业化进程。本文阐释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分析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基础和实现的途径,重点讨论了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焦点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劲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一新思想,从产业系统上看,"两化融合"通过对区域主导产业的优化、对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的提升、对新兴产业的催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林  
工业化与信息化是不同经济背景下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产业融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产业融合理论,提出产业融合具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效率、增强产业联系和带动人力资源开发等作用。从技术、业务和微观组织基础等角度分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在产业层面融合的作用机制,并提出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健  
产业融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阻碍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因素,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滞后,资源的非自由流动性,产业管制政策,以及消费观念和收入水平的限制等。因此,要加快中国新型工业化推进的速度,就要扫清产业融合的障碍,以产业融合推进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珞琳  高铁峰  
通过对当前社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研究背景及现状的总结,指出信息化测度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并结合以各企业、行业、城市和区域为对象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和指标体系建设的研究,指出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的实时测度机制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提出系统的基本构想。实验表明,该系统构想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引入这一领域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振华  茶洪旺  
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建立低碳节约型社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两化"融合发展是当代工业化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信息化的本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翔宇  郑建明  
为从国外文献中获得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相关经验,文章利用包括Web of Science等平台在内的多种检索途径,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在归纳城镇化、信息化及二者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的作用机理,指出信息化推动了城镇经济发展,信息化带来的产业发展是城镇化演进的重要基础,城镇化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持。最后,对国内外"两化"融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安超  初毅  
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内涵的角度入手,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5级成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明确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在进行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构建针对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定性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和定量研究的主成分析法给出不同评价指标的权重。研究可辅助企业对自身两化融合的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可辅助政府了解区域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现状及所处阶段,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于长钺  王长峰  庄文英  付伟  
【目的/意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估是推进两化融合的有力抓手,有利于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的TOPSIS评价方法,TOPSIS用来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结果/结论】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对比了上海市与江苏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够较为有效度量全国省级两化融合水平,为各省推进两化融合进程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靖继鹏  刘铎  马思思  
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内涵的角度入手,揭示两者发展的5级成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关键要素系统模型,从动力、政策和支撑三个方面分析"两化"融合的关键要素。运用定量统计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调研结果进行数据统计,指出两者融合中企业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应给予的相关扶持,最后提出两者融合的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杰  
上海目前正处在一个很关键的发展时期,一方面我们还不能够放弃对于GDP指标的追求。从现实的角度来看,GDP总量和人均GDP等指标仍然是衡量地区和城市经济竞争力的第一标志,国家统计局目前也没有新的替代方案。另一方面,由于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对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反思,GDP指标也一度受到质疑。有的学者为此提出了绿色GDP的假设,其本意是为了推动企业和消费者对循环经济和自然环境的重视。然而,循环经济本身是需要投入的,在投资回报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