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1)
2023(13046)
2022(10582)
2021(9671)
2020(8040)
2019(18117)
2018(17780)
2017(34782)
2016(18498)
2015(20703)
2014(20491)
2013(19576)
2012(17655)
2011(15287)
2010(15336)
2009(14078)
2008(13103)
2007(11035)
2006(9525)
2005(8384)
作者
(49098)
(40952)
(40691)
(38902)
(26175)
(19517)
(18665)
(15952)
(15687)
(14475)
(14023)
(13585)
(12717)
(12675)
(12535)
(12327)
(12130)
(12044)
(11820)
(11646)
(9956)
(9919)
(9745)
(9402)
(9327)
(9112)
(8792)
(8760)
(8101)
(8021)
学科
(81681)
经济(81605)
管理(58114)
(54463)
(44934)
企业(44934)
方法(41904)
数学(37389)
数学方法(37016)
(22487)
(21833)
中国(21126)
业经(18417)
地方(16539)
(15276)
财务(15226)
财务管理(15157)
环境(15029)
农业(14862)
企业财务(14607)
(13329)
(12934)
(12718)
贸易(12704)
(12333)
审计(12195)
技术(12027)
(11836)
(11215)
理论(11207)
机构
大学(255888)
学院(255001)
(107373)
管理(106521)
经济(105513)
理学(93569)
理学院(92734)
管理学(91299)
管理学院(90830)
研究(75831)
中国(58619)
(51801)
(50265)
科学(43509)
财经(41673)
(38176)
中心(37913)
(36069)
(34658)
(34566)
业大(34374)
经济学(34367)
(31627)
财经大学(31451)
经济学院(31425)
师范(31349)
研究所(31143)
北京(30745)
(29040)
商学(28869)
基金
项目(182277)
科学(146729)
基金(136780)
研究(135062)
(117847)
国家(116925)
科学基金(103385)
社会(90436)
社会科(85921)
社会科学(85896)
基金项目(72405)
(69145)
自然(65351)
自然科(63849)
自然科学(63840)
自然科学基金(62725)
教育(62307)
(58020)
资助(54799)
编号(54356)
成果(43296)
(41434)
重点(40618)
国家社会(39161)
(38513)
(38235)
教育部(36776)
人文(36022)
创新(35818)
课题(35435)
期刊
(105043)
经济(105043)
研究(69030)
中国(45786)
(40699)
管理(36359)
学报(34912)
科学(32945)
(30720)
大学(27900)
学学(26220)
技术(21945)
教育(21529)
(21172)
金融(21172)
农业(21093)
财经(20354)
经济研究(17864)
业经(17434)
(17347)
问题(14673)
图书(14636)
财会(12831)
理论(12470)
统计(12394)
技术经济(11768)
(11602)
(11602)
实践(11353)
(11353)
共检索到356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房巧玲  张雨菡  高思凡  
在科技强审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是否为国家审计赋能进而促进了国家治理?本文基于环境治理视角,选取2009-2018年我国省级审计机关的面板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法构建国家审计信息化指数,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信息化对审计功能发挥以及地区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促进了审计功能发挥;国家审计信息化能够显著提升地区环境治理水平,审计功能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在环境关注度高、地方政府竞争激烈、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国家审计信息化对地区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为审计信息化的赋能效应及其治理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丰富了国家审计信息化经济后果的文献,并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环境治理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吕新民  
如今,信息化环境下出现了新的审计证据形式——电子审计证据,其具有与传统审计证据不同的特点,它要求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目标以及被审计单位信息化情况等,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本文就有关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证据问题进行探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证据的特点首先,从审计证据的类型上来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川  娄祝坤  甘甜  
以省级审计机关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府审计效能对审计工作成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政府审计效能的三个衡量指标中,虽然审计移送案件处理率对审计工作成果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上一年度的审计处理处罚金额落实率、审计工作报告采用率均与未来年度的审计工作成果显著正相关,并且后者对审计成果的影响更大。因此要对审计结果的开发予以重视,利用其提高政府审计效能,进而完善审计工作成果,促进审计机关公信力的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晓  贾慧慧  方芳  
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5年间的省级层面数据,对我国各个省份的信息化水平对其流通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有利地促进自身流通业的发展;这种影响在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对于流通业发展推动作用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的效果最小;随着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信息化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界,后危机时期信息化对流通业的推动作用要远大于危机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杉  郑石桥  
文章选取2007—2016年的地方审计机关官方数据,对政治周期是否会影响审计结果应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使用我国每五年一届的党代会来表示政治周期,以审计处理处罚决定执行率、移送案件处理率和移送人员处理率三个指标从不同方面对审计结果应用情况进行衡量。结果显示:党代会的召开会对移送案件处理情况和移送人员处理情况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审计处理处罚决定执行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该指标的均值已经较高,提升空间狭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善成   张云矿   张彦彦  
基于2011—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和城市数据,分析了信息化发展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化发展显著扩大了不同技能水平下的性别工资差距。通过借助工具变量和“宽带中国”准自然实验克服内生性问题以后,所得结论依然稳健。研究还发现,信息化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存在地区、中心城市和城市规模的异质性。为此,应通过制度创新引导数字经济带来生产效率变革的同时兼顾收入公平,加快劳动力市场化改革,保障女性劳动力获得岗位的机会平等,推进信息和数字要素均等化,使“数字红利”覆盖更广泛群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琰  张立民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具体分析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路径,可以分为市场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三个方面。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对三大治理方面的作用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地方政府来说,国家审计可以有效提高地区经济水平,降低政府行政管理费率,减少腐败现象发生,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潘克勤  
本文采用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发表在2004年《管理世界》第二期的论文中公布的200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治理100佳"的公司治理指数作为公司治理质量的替代变量,以"100佳"中的55家2001年至2004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公司治理指数、审计风险、审计师规模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结果发现,公司治理指数越高,审计定价越低;随着公司治理指数提高,国际四大和本土五大明显降低了审计定价,而本土次五大的审计定价却没有明显下降,说明审计定价受到公司治理风险影响,国际四大及本土五大对源于公司内部治理的风险更加敏感,原因可能是大型事务所运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争取到优质客户后,采取了合...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臧传琴  初帅  
在治理环境的问题上,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会受到主政官员的影响。本文利用200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考察了官员不同特征和地方官员交流对环境治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官员特征上,有过中央从政和在非特殊领域以及有过系统性管理工作经验的官员更有利于控制污染。除此之外,官员交流与环境污染治理也呈现了正相关关系。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有助于加深理解具有何种特征的官员与为何加强地方官员交流会有助于治理环境污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鲁冰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升,信息技术(IT)的发展融合实现了组织自动化,信息系统(IS)的整合运用推动了信息集成化。信息化对审计实务产生重大影响,电子审计证据的广泛出现对传统审计程序、审计技术和审计证据理论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审计证据理论尤其是电子审计证据的研究与应用的成熟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审计领域,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并根据特性研究认定与运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玉  蔡春  王爱国  
基于审计全覆盖实施的背景,以地方审计机关为研究对象,探究地方审计机关不同维度覆盖率对国有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审计单位覆盖率和审计内容覆盖率,经济责任审计覆盖率对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在国家审计机关信息透明度较高的地区更显著。除了直接纠偏外,国家审计覆盖率主要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和政企关系而影响国有企业治理效率,具体作用机制表现为:一是国家审计覆盖率的提升通过缓解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地方国有企业代理成本,进而提高了国有企业治理效率;二是国家审计覆盖率的提升通过强化权力监控降低了政府不当干预给国有企业带来的效率损失。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杜雯翠  
关键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俊   钟文  
文章在测度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水平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双重维度探讨了数字经济对物流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物流业碳排放之间呈“倒U”型非线性相关关系,且处于“倒U”型曲线的前半部分,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此外,中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对物流业碳排放的“倒U”型拐点值相对更低,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能让中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承接东部和发达地区的产业和技术转移,使其能较早且充分享受数字经济绿色转型红利,实现物流业碳减排。作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实现物流业碳减排的重要传导机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上官泽明  王少华  谢志华  
通过选取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5年的跨国数据,研究各国最高审计机关的财政审计结果抑制政府预算机会主义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财政审计结果的及时性、完整性、可理解性和整改回应性等质量,可以发挥信息鉴定作用,直接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2)财政审计结果可以发挥信号传递作用,向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反馈信息,通过提高立法监督能力和公众参与程度间接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3)在腐败控制能力较强的国家,财政审计结果可以同时发挥信息鉴定作用和信号传递作用来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而在腐败控制能力较弱的国家,财政审计结果通过发挥信息鉴定作用直接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的效果更显著,通过信号传递作用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的机制则受到限制。研究结论对于在当前反腐败呈高压态势的环境下,审计机关坚持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继续全面提高财政审计结果质量,做好向人大汇报和社会公布工作,有效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亚西  
基于中国城市层面的数据,对环境信息公开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进行验证,同时采用多层次模型探究了自上而下的环境监管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信息公开改善环境治理绩效。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首先,环境信息公开能够显著地提升环境治理绩效。其次,环境监管能力对环境治理绩效并无影响;而环境监管的严厉程度对环境治理效果的影响有限,影响机制较为复杂。最后,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监管的结合能够显著地改善环境治理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