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1)
2023(10063)
2022(7886)
2021(7123)
2020(5645)
2019(12025)
2018(11936)
2017(22914)
2016(12130)
2015(13152)
2014(12857)
2013(11980)
2012(10241)
2011(9199)
2010(8999)
2009(8648)
2008(7972)
2007(6893)
2006(6298)
2005(5580)
作者
(32213)
(26942)
(26731)
(25378)
(16883)
(12820)
(12220)
(10204)
(10101)
(9369)
(9239)
(8976)
(8592)
(8228)
(8198)
(8198)
(8045)
(7955)
(7850)
(7842)
(6549)
(6492)
(6301)
(6131)
(6072)
(5989)
(5932)
(5848)
(5417)
(5328)
学科
(49754)
经济(49708)
管理(34613)
(30406)
(24554)
企业(24554)
方法(16612)
(14950)
中国(14761)
地方(14570)
业经(14173)
数学(12578)
数学方法(12428)
(11558)
农业(10578)
理论(9550)
(9344)
(8262)
环境(8244)
信息(8042)
(7964)
地方经济(7928)
产业(7917)
(7817)
财务(7787)
财务管理(7776)
(7567)
贸易(7564)
(7506)
企业财务(7412)
机构
学院(166786)
大学(162062)
管理(64063)
(62488)
经济(61158)
理学(54915)
理学院(54277)
管理学(53278)
管理学院(52955)
研究(52925)
中国(39677)
科学(33331)
(33155)
(29174)
(25540)
师范(25323)
中心(25162)
(24962)
(24761)
财经(23755)
(22802)
研究所(22787)
(21492)
业大(21346)
(20842)
师范大学(20288)
北京(19989)
(19600)
经济学(19220)
农业(17650)
基金
项目(115894)
科学(93159)
研究(87887)
基金(84106)
(72751)
国家(72182)
科学基金(63144)
社会(57729)
社会科(54754)
社会科学(54744)
(46757)
基金项目(45021)
教育(39163)
自然(38906)
(38273)
自然科(38002)
自然科学(37994)
自然科学基金(37297)
编号(37213)
资助(32141)
成果(29418)
(27088)
重点(26170)
课题(24490)
国家社会(24417)
(24124)
(23842)
项目编号(23105)
创新(22496)
发展(22003)
期刊
(71737)
经济(71737)
研究(43574)
中国(28540)
学报(23246)
科学(22480)
(21946)
(21825)
管理(21731)
教育(17689)
大学(17126)
学学(15868)
农业(15340)
业经(14648)
技术(12951)
(12848)
金融(12848)
图书(12073)
经济研究(11696)
财经(10755)
问题(9486)
(9369)
(8936)
商业(8541)
情报(8429)
资源(8191)
书馆(8171)
图书馆(8171)
(7610)
(7434)
共检索到237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君轶  高慧君  
全域旅游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1。全域旅游不是简单的旅游发展空间的扩展,而是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发展,是区域旅游发展理念的创新。其核心是全行业中全要素的整合,全过程、全时空的旅游产品的供给以及全方位的游客体验。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和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给现代旅游业带来了巨大影响。近年来,新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迪云  
通过对全域旅游的内涵分析,认为全域旅游是一种精细化的旅游开发理念,进而引伸出"旅游立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旅游立地及其开发展开理论探讨。内容包括旅游立地的概念内涵、特点、分类原则与方案、开发利用的内容与途径等。最后提出了四个关于旅游立地及其开发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中华  
全域旅游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本文主要是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从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供给两方面对我国的旅游消费市场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以全域旅游助推旅游消费增长的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烨  
[目的]国内研究乡村旅游业发展现有文献一般大多数是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偏少,文章采用实证法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实证分析法,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在构建模型时主要考虑上述四大因素(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业的影响,对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及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变量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产业政策变量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不断上升,2015年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高达35%,同时,产业政策、乡村的交通条件、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结论]研究发现乡村的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经济有显著正影响;模型的拟合优度0.64,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较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姚世民  侯兰功  王小兰  付阳柳  
近年来,旅游业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苏州古城历史文化悠久,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随着我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苏州市创新性地提出了"全域旅游"的规划理念。笔者以苏州市吴中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状况及优劣势。探讨吴中区"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径,在促进当地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上,起到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烨  
[目的]国内研究乡村旅游业发展现有文献一般大多数是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偏少,文章采用实证法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实证分析法,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在构建模型时主要考虑上述四大因素(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业的影响,对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及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变量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产业政策变量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不断上升,2015年乡村旅游对我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毓洁  陈怡宁  
当前,"全域旅游"作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发展理念和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在大量见仁见智的解读中,"域"被赋予了"空间""领域""要素""时间""产业""管理"等多重含义。笔者倾向于认为,对于"域"的理解固然不应拘泥于空间,但是"空间域"应当是全域旅游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对于旅游经济系统建设的空间落实。它意味着对于旅游产业认知从"旅游+"的产业层面递进至空间层面,从抽象的产业关联具体到了现实的空间发展依托。为此,笔者管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丽娟  
本文基于全域化视角,从美丽乡村战略与乡村旅游建设出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做出深入分析,介绍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研究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机制,对二者的协同发展关系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智  刘慧芝  梁龙武  
县域是地区产生和发展旅游关系的基本单元。基于全域视角,文章构建出"六大维度、三大层次"的县域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将德尔菲技术与改进熵值法相结合,对江西省100个县域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探索,最后借助旅游引力指数对结果进行验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智军  
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城市经济环境、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础、旅游目的地建设等要素是开展会展旅游的重要支撑条件。城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形成了包括专业会议组织者、目的地会议观光局及管理公司、游客等在内的产业链。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进步,信息化建设促进了会展旅游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并在服务机制、服务平台、保障措施等方面创新与拓宽会展旅游业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传松  任建兰  
全域旅游是"十三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提升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力量。本文在探讨全域旅游与区域发展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19962015年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旅游业和区域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程度,并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5年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综合指数逐渐上升,且旅游发展与区域发展呈现交错向上发展态势。(2)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耦合等级由低水平耦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瑛  
发展全域旅游旨在通过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功能、旅游要素和产业布局,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这对于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品质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全域旅游、城市品质内涵的解析,梳理出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基于全域旅游的中小城市品质提升路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侯志强  樊玲玲  
全域旅游发展有效地推进了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了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发展。以全域旅游目的地创建为出发点,以福建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对象,探讨福建省旅游目的地发展路径。研究表明,现有福建省全域示范区在空间结构上具备极核型-点轴型的阶段性特征,并有向网络型发展的趋势,各示范区根据国内现有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可选择龙头景区带动型、特色资源驱动型、全域景区发展型、城市全域辐射型、产业深度融合型等不同的发展路径进行适应性发展,进一步通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创新、旅游标准建构来提升优化全域旅游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武雅娇  
经济新常态下,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为动力产业,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和协调的新方案。本文以全域旅游为基石,以海岛民宿旅游为牵引,通过市场调研,掌握舟山海岛民宿旅游发展现状,总结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经营服务同质化、营销手段单一化、设施设备简单化等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民宿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民宿经营特色化、人性化,营销方式多样化、产业化等发展思路,从而对如何发展海岛民宿旅游进行尝试性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馨颜  
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为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对起步晚但发展快的乡村旅游提出了更高更规范化的要求。面对全域旅游时代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分析当前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并探索推进内蒙古乡村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期提升内蒙古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动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