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7)
2023(9755)
2022(7541)
2021(6849)
2020(5493)
2019(11944)
2018(11911)
2017(22795)
2016(11811)
2015(13193)
2014(12535)
2013(11862)
2012(10490)
2011(9417)
2010(9403)
2009(8872)
2008(8766)
2007(8297)
2006(7398)
2005(6793)
作者
(32667)
(27338)
(27161)
(25687)
(17502)
(12779)
(12140)
(10445)
(10207)
(9812)
(9149)
(9073)
(8729)
(8655)
(8326)
(8320)
(8089)
(7943)
(7941)
(7664)
(6693)
(6508)
(6309)
(6266)
(6092)
(6061)
(6028)
(6011)
(5414)
(5261)
学科
(49039)
经济(48994)
管理(43839)
(43610)
(38200)
企业(38200)
方法(18918)
中国(16337)
技术(16221)
数学(15594)
数学方法(15467)
业经(14321)
(13650)
(13612)
技术管理(12081)
(10408)
(9151)
金融(9151)
(9142)
(9137)
理论(9133)
银行(9125)
财务(9113)
财务管理(9104)
农业(8946)
地方(8940)
企业财务(8810)
产业(8778)
(8761)
信息(8593)
机构
大学(169245)
学院(168355)
(73196)
经济(71889)
管理(70825)
理学(60681)
理学院(60159)
管理学(59385)
管理学院(59048)
研究(53157)
中国(42316)
(34937)
(34285)
科学(29163)
财经(27956)
(25870)
中心(25529)
(25503)
(24749)
经济学(23153)
(22383)
研究所(22013)
业大(21226)
北京(21133)
财经大学(20920)
经济学院(20856)
(20678)
(20141)
商学(20092)
师范(19951)
基金
项目(112462)
科学(92028)
研究(84832)
基金(84224)
(72493)
国家(71932)
科学基金(64352)
社会(57386)
社会科(54635)
社会科学(54623)
基金项目(44404)
(43977)
自然(39890)
自然科(39182)
自然科学(39177)
自然科学基金(38590)
教育(38224)
(35987)
编号(33808)
资助(31978)
(29798)
成果(27315)
创新(26758)
国家社会(24918)
重点(24801)
(24459)
(23980)
(22418)
课题(22389)
项目编号(22074)
期刊
(80337)
经济(80337)
研究(51616)
中国(36250)
管理(29697)
(28089)
学报(22635)
科学(22070)
(20541)
(19071)
金融(19071)
教育(18226)
大学(17585)
学学(16197)
技术(15052)
财经(14767)
经济研究(13867)
业经(13689)
农业(13665)
(12827)
图书(11677)
问题(10160)
科技(9938)
技术经济(9610)
理论(9110)
商业(8667)
(8240)
(8230)
现代(8221)
实践(8112)
共检索到257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庆江  赵明亮  
本文将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创新环境数据与沪深两地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层面数据相结合,采用固定效应泊松模型考察信息化和市场整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整合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信息化能够进一步放大这一创新激励效应。上述作用主要通过市场整合过程中有效需求规模扩大、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提升以及市场竞争强度提高等途径实现。为此,应积极推进信息网络技术渗透和融合,同时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和地区分割,提高市场整合水平。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信息化和市场整合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市场整合创新激励效应的放大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欣  董竹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监管日益加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本文通过切入绿色创新的研究视角,以2008—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有助于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这一促进效应综合体现在绿色创新质量、绿色创新数量和绿色创新总量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环境信息披露通过外部资源效应和外部压力效应进而作用于绿色创新。结合市场调控型环境规制工具研究发现,在促进绿色创新的过程中,环境信息披露与事前引导类环境规制工具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呈现互补效应、与事后惩罚类环境规制工具排污收费呈现替代效应。最后,基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产品市场竞争较弱的行业、重点污染监控企业和国有企业中,环境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激励效应更显著。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文豪  
文章分析了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弹性对知识产权的创新激励效应的影响,认为市场需求和知识产权保护在激励创新活动方面具有替代效应,政府可以根据不同产业的市场需求弹性和市场规模特征,选择适合该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刚  张亚丽  
三百多年前,晋商在人力资源激励上锐意创新,发明了顶身股制。为支持该人力资源激励创新行为,晋商会计特意启用专门的辅助账簿万金账进行核算,巧妙突破了当时"会计制度"对人力资源激励行为核算(以下简称"激励核算")的限制,有力支持了晋商人力资源激励决策,为晋商的辉煌做出了相应的会计贡献。在之后的历史长河中,全球企业管理界坚持不懈地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推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蒋艺翅  姚树洁  
在推进上市公司创新升级的进程中,信息披露质量是外部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内部投融资决策的重要渠道。为此,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信息披露通过提升管理者薪酬业绩敏感性,激励其进行创新投入;通过缓解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代理问题,对创新产出发挥治理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和治理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地区知识产权保护较好和行业集中度较低的样本中更显著。当前,中国正处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据此提出,应高度重视企业信息环境在影响管理者经营决策和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作用,努力完善制度环境,不断激发上市公司积极进行创新升级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文文  张振凯  
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形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运营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国扎实推进新发展格局战略的重要基础。数字经济发展为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注入了活力。本文基于我国2019-2021年省级层面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驱动效应,并进一步从技术创新视角考察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省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阵,呈现出东部地区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滞后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数字经济对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显著驱动效应,既存在直接驱动效应,也存在间接技术创新驱动效应。其间接驱动效应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渠道抑制市场分割助力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一种业态,对推动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实践中也需要重点关注营商环境对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积极赋能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行琼  余倩  
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以破解关键领域技术难题,是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内在需求。基于2014和2015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这一外生政策冲击,使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能缓解企业现金流和融资约束、改变管理者预期和抑制企业金融化等多重路径正向激励企业创新;该政策不仅显著增加了企业实质性创新产出,也有效改善了企业创新质量;但该激励效应在资本密集型企业、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得更明显。上述结论不仅从微观角度阐释了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为企业创新行为的决定机理提供了理论解释和经验证据,也为现代财税体制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雯   薛炜   王威山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条件下构建绿色创新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学界对外资管制放松能否激励东道国绿色创新存在争议“,污染光环”假说与“污染天堂”假说各执一词。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国际专利分类绿色清单》构造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指标,考察外资管制放松对中国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管制放松显著促进中国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佐证了“污染光环”假说。机制分析表明,外资管制放松引致国际绿色技术溢出,为中国企业绿色创新提供绿色技术;与此同时,涉污加剧本土企业在外资流入后的生存压力,倒逼东道国企业借助绿色创新进行针对性应对。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关联将扩大外资管制放松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范围,配套环境规制与强化企业吸收能力将放大外资管制放松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本文为探寻高水平对外开放下如何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基于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志帆  龙晓旋  
本文以股票市场引入融资融券制度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双重差分法研究卖空威胁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一方面,卖空威胁使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这两类"短平快"低质量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显著增加;另一方面,卖空威胁使发明申请显著增加,但通过实质审查的授权增长很少,表明卖空威胁迫使企业以策略性专利活动来释放伪利好信号,恶化了授权专利的类型结构并使发明申请质量下降。进一步检验发现,卖空威胁的影响集中体现于融券交易强度高的企业,尽管"专利注水"能有效缓解卖空机制对企业市值的冲击,但显著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且使企业对非发明专利"重申请轻维持",导致策略性创新仅是一种被动应激反应。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深水区与攻坚期,政府应完善制度设计以防范资本市场压力对企业创新的"意外伤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治国   孔维嘉   李兆哲  
新时代背景下,通过数字化转型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能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在阐释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效应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目标导向、技术驱动、组织赋能、环境支撑以及成果与应用5个维度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并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效应及来源,进一步评估数字产业政策对创新效率损失的改善效应。结果发现: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发挥激励效应,但也会导致创新效率损失。第二,投资者情绪在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创新激励效应的同时,也会加剧创新效率损失;企业产权属性与区位因素是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创新效率损失的关键因素。第三,数字产业政策能够有效缓解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卿陶  黄先海  
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因素纳入企业创新的分析框架,研究开放条件下国内市场分割如何影响企业受到的"双重市场激励效应"。理论分析发现:企业出口会同时存在"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替代效应",当市场分割较小时,出口的"市场扩张效应"更大,企业受到的"双重市场激励效应"更强;而当市场分割较高时,出口的"市场替代效应"明显,企业受到的"双重市场激励效应"较弱。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1)开放条件下,企业创新受到"双重市场激励"的影响,内销规模和出口规模都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2)市场分割对"双重市场激励效应"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会降低内销规模和出口规模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3)市场分割会加剧企业出口倾向,但会降低内销规模,产生"市场替代"现象,从而降低"双重市场激励效应";(4)"双重市场激励"能显著提升企业发明创新占比,而市场分割同样会削弱"双重市场激励"对企业发明创新占比的提升效应。本文的研究表明,整合国内市场、发挥大国市场优势能进一步释放国内国际"双重市场"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聂秀华  吴青  
文章采用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两步系统GMM和动态门限回归模型对数字金融与城市创新能力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数字金融可以通过刺激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等直接方式,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创新激励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有关金融功能领域方面的文献,探究了数字金融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实现路径,也有助于相关部门就规范数字金融发展制定相应政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丽娜  
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降税与投入结构对我国科技创新的激励效应仿真模型,研究不同情景条件下的差别化政策对科技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研究发现、同等比例变化幅度下,降低税率的方式对科技创新激励效应最为显著,高技术产业企业R&D经费投入和财政科技投入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激励效应依次位居其后;降低税率、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和高技术产业企业R&D经费投入对科技创新的激励效应随时间延伸均逐渐加强,其中降低税率随时间延伸对科技创新的激励效应最为显著。因此提出:应坚持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继续落实完善减税降费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支出和企业支出结构,提高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产出效率;加大科研队伍创新能力以及后备人才培养的资金支持力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孔善右  
技术创新对管理方式变革的激励效应是全方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创新本身就是管理者管理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技术创新直接融人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及管理组织之中。当然,技术创新并不是以原生形态进入管理方式,而是转化为或内化为管理方式的构件才得以体现。所以,技术创新的存量塑造管理方式的导向,技术创新的增量则驱动管理方式的变革,这是一种抽象和具体相揉合的激励与响应。由于技术创新总是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之中,因此激励是持续的,导致管理方式随之的变革也是持续的,这种动态转化循环上升、永不停滞。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雅楠  杨晓雯  孙琳  
企业的研发创新具有正的外部性和一定的风险性,世界各国多采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研发,但不同优惠政策带来的激励效应则有所差异。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在激励企业创新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选取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加计扣除都对企业的专利研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税额扣除却产生了一定的抑制效应;此外,实证结果表明,规模大、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其专利研发能力也强。因此,应采取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因"企"制宜制定政策、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及优惠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等政策措施,以真正发挥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