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5)
- 2023(14708)
- 2022(12088)
- 2021(10978)
- 2020(9149)
- 2019(20750)
- 2018(20694)
- 2017(39892)
- 2016(21898)
- 2015(24620)
- 2014(24621)
- 2013(24325)
- 2012(22197)
- 2011(20084)
- 2010(20417)
- 2009(19528)
- 2008(19456)
- 2007(17942)
- 2006(15933)
- 2005(14267)
- 学科
- 济(94456)
- 经济(94355)
- 业(67702)
- 管理(61584)
- 农(48314)
- 企(47120)
- 企业(47120)
- 方法(39647)
- 数学(33773)
- 数学方法(33435)
- 农业(31806)
- 业经(25730)
- 中国(25268)
- 财(23845)
- 学(19680)
- 地方(18676)
- 制(18573)
- 贸(18059)
- 贸易(18049)
- 易(17519)
- 理论(15864)
- 务(14893)
- 财务(14848)
- 财务管理(14810)
- 银(14446)
- 银行(14409)
- 发(14370)
- 企业财务(14081)
- 行(13707)
- 和(13393)
- 机构
- 学院(321024)
- 大学(317696)
- 济(130540)
- 经济(127755)
- 管理(122761)
- 研究(105709)
- 理学(105665)
- 理学院(104566)
- 管理学(102666)
- 管理学院(102107)
- 中国(81838)
- 农(71700)
- 京(66139)
- 科学(65699)
- 财(59537)
- 农业(55467)
- 所(54433)
- 业大(53258)
- 中心(50402)
- 江(49706)
- 研究所(49174)
- 财经(47284)
- 经(42777)
- 范(42281)
- 师范(41882)
- 北京(40872)
- 州(39760)
- 经济学(39377)
- 院(36655)
- 经济学院(35573)
- 基金
- 项目(209084)
- 科学(163434)
- 研究(154537)
- 基金(149900)
- 家(130449)
- 国家(129286)
- 科学基金(110093)
- 社会(97889)
- 社会科(92286)
- 社会科学(92258)
- 省(83507)
- 基金项目(79075)
- 教育(70698)
- 自然(69655)
- 划(68937)
- 自然科(68028)
- 自然科学(68009)
- 自然科学基金(66798)
- 编号(66041)
- 资助(60359)
- 成果(53995)
- 重点(46926)
- 发(46196)
- 部(46090)
- 课题(43962)
- 创(43007)
- 创新(40120)
- 国家社会(40110)
- 科研(39841)
- 教育部(39056)
- 期刊
- 济(150129)
- 经济(150129)
- 研究(89738)
- 农(72566)
- 中国(63785)
- 学报(52687)
- 农业(48835)
- 科学(46989)
- 财(46823)
- 管理(40294)
- 大学(39444)
- 学学(37128)
- 教育(34110)
- 融(30672)
- 金融(30672)
- 业经(30313)
- 技术(27225)
- 业(24823)
- 财经(23084)
- 经济研究(22298)
- 问题(21129)
- 经(19781)
- 图书(18034)
- 版(17897)
- 技术经济(16114)
- 世界(15959)
- 理论(15431)
- 农村(15278)
- 村(15278)
- 商业(15057)
共检索到478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忠斌 文晓国 李军明
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有多种途径,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是重要路径之一,而要真正做到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文章基于农业信息化视角,对农产品质量及对农民收益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及实证分析,得到一些重要的结论。
关键词:
农村经济 信息化 品牌 农民收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司玉娟
随着我国对外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增长,发挥农产品质量信誉对出口价值的影响和功能,提升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规模与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将企业出口的农产品质量作为我国农产品质量信誉的代理指标,研究发现:农产品质量信誉对企业出口价值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优质优价产品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信誉,从而提高出口竞争力;相较于外资企业,本土企业更加依赖于农产品质量信誉的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塑造品牌影响力、优化检验检疫流程、实施差异化农产品出口贸易策略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静茹 韩丹 阮荣平
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背景下应该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中1461个家庭农场的追踪面板数据,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推进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农业信息化对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信息化对家庭农场进行质量认证及进行认证的个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化能够显著提升家庭农场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主要通过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方面,信息化通过破解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技术约束,降低技术成本,为农产品质量认证提供内在推力;另一方面,信息化通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破销售市场狭窄的困境,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为农产品质量认证行为提供外在拉力。据此,提出继续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普及速度,提高农户信息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强化信息化对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路径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静茹 韩丹 阮荣平
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背景下应该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中1461个家庭农场的追踪面板数据,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推进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农业信息化对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信息化对家庭农场进行质量认证及进行认证的个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化能够显著提升家庭农场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主要通过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方面,信息化通过破解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技术约束,降低技术成本,为农产品质量认证提供内在推力;另一方面,信息化通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破销售市场狭窄的困境,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为农产品质量认证行为提供外在拉力。据此,提出继续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普及速度,提高农户信息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强化信息化对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路径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利 李庆江
本文通过对18个省份农户的抽样调查表明,81.1%的农户认为如果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优质农产品与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相比会使成本增加,其中使用高效低残留农(兽)药是引起生产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68.5%的农户认为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能够带来较好的收益。进一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生产安全农产品收益的认知进行量化分析表明,影响农民对收益认知的主要因素有农户家庭成员数、所在经济区域、农业生产成本及农户对农(兽)药的了解和使用情况。建议发挥农产品补贴政策的调节作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对农(兽)药行业管理,从源头控制农产品质量;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收益 农户 认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益博
文章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信号传递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在无信息披露,用价格作为信号传递农产品质量时,造成的价格扭曲;分析了信息披露成本在合理范围内时,农产品生产者会如何选择其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方式,以及披露成本对生产者利润的影响,并分析了低的披露成本对生产者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 信号传递 信息披露 博弈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萍 鲁德银
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迫切需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构建农产品质量信息化监控平台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有力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深入分析了农产品质量信息化监控平台的功能、结构和目前构建平台的障碍,并从标准基地建设、信息化体系建设、监管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农产品质量信息化监控平台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 信息化 监控平台 信息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琴 彭绪庶 贾可 阎静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关系到农民收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耕地土壤质量不断下降,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否通过提升耕地土壤质量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取决于因农产品质量增加获得的收益与预期增加的生产成本的比较。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生产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政府部门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终负责人,必须通过政策干预才能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家并未制定专门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补偿机制。为此,本文从耕地土壤质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的视角,首先分析了农户通过提升耕地土壤质量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成本收益;其次对政府补贴政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分析农产品市场特征得出农产品质量安全补贴值。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 耕地质量 农户收益 补贴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刚 张晓林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给农产品质量控制带来了较大困难,农民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组织和治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本质上看,农产品的内在属性和农产品市场结构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农民合作社内部的利益共享机制、重复博弈机制、关系嵌入机制及权力约束机制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控制农户生产行为。农民合作社通过组织标准化生产、为农户提供安全生产服务、加强质量监督控制以及建立质量激励机制,既可以保障农户利益,强化其质量...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农产品 质量 治理 农户行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苏昕 王可山
农业生产的特点使农民合作成为必然。农民合作组织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共享组织优势与合作收益上具有制度优势,使其在应对小规模分散经营内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缺陷上具有效率。目前,从生产和消费双方来看都对分散的农业生产组织结构再变迁提出了要求。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有效地融入农业生产之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组织和治理,是破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困境的一条现实路径。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组织 农产品 质量安全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顾莉丽 郭庆海
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制度因素,农民合作社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本文以吉林省农民合作社为例,实证分析了农民合作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功能和运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合作社通过组织约束、利益驱动、技术和信息服务等诱导与约束机制发挥农业产前环节生产资料安全管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安全生产管理、农产品产后质量安全管理的功能,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主体。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农产品 质量安全 运作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艳斌 胡浩 唐炫玥
采用规范的经济学方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收益保障机制予以解析,进而从信息沟通渠道、质量安全认知、农产品属性、市场结构、流通环节等维度分析了既有机制失灵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对该机制的影响效应: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产品市场,改变了相对分散的市场格局,市场信息得以更加充分流通、共享,流通环节有效减少,市场参与者之间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信息沟通渠道,生产者、中间商面临着较传统农业场景下更高的违法机会成本,消费者、市场监管机构以及社会力量参与质量安全控制的机会成本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得以形成和有效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利 任爱胜 冯忠泽 李庆江
本文采用Optimal Scaling模型对541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生产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内容及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图案的了解情况。分析表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内容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了解非常清楚的农户分别占3.0%和6.3%;有68.5%的农户认为市场上高毒高残留农药及不合格化肥多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农户目前最急需的是政府提供技术指导(占71.2%)。建议政府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监管的力度,引导生产者诚实守信、合法经营;通过与生产技术培训相结合,强化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示范效果;建立相关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倾力打造诚信体系。
关键词:
农户 农产品质量安全 认知 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艳霞
农产品质量管理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新领域。运用信息不对称原理,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下降的原因;根据信号传递和激励机制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对农产品生产者的信用管理模型和利益诱导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永忠 王芳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尽管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从农产品质量安全各利益主体角度分析其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尤为重要。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问题 成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