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4)
2023(8610)
2022(6363)
2021(5803)
2020(4555)
2019(10182)
2018(10242)
2017(18240)
2016(10687)
2015(12801)
2014(13462)
2013(12029)
2012(10910)
2011(9622)
2010(9739)
2009(8507)
2008(8456)
2007(8078)
2006(7321)
2005(6483)
作者
(30588)
(25284)
(24952)
(23965)
(15726)
(11830)
(11747)
(9758)
(9718)
(9354)
(8572)
(8457)
(8189)
(7987)
(7976)
(7698)
(7686)
(7470)
(7389)
(7238)
(6616)
(6292)
(6170)
(6002)
(5898)
(5772)
(5673)
(5639)
(5221)
(5187)
学科
(33629)
经济(33580)
管理(28271)
(22043)
(17594)
企业(17594)
中国(15527)
(12677)
教学(12491)
理论(11899)
业经(11264)
(9872)
地方(9302)
(9052)
(9014)
教育(8836)
方法(8692)
农业(8299)
(7951)
学法(7868)
教学法(7868)
(7294)
信息(7068)
(6811)
银行(6793)
(6517)
技术(6486)
(6474)
金融(6467)
数学(6421)
机构
学院(145920)
大学(138616)
研究(49210)
管理(46977)
(45933)
经济(44479)
理学(38376)
理学院(37908)
管理学(36853)
管理学院(36606)
中国(36178)
(31246)
科学(31158)
技术(25800)
(25685)
(25331)
(24834)
(24295)
中心(23321)
(23274)
职业(23210)
师范(22944)
研究所(22303)
业大(20962)
(20711)
农业(19655)
北京(19589)
(18202)
财经(18012)
师范大学(17700)
基金
项目(92141)
研究(74832)
科学(70409)
基金(59460)
(51563)
国家(51039)
科学基金(42829)
社会(41774)
(40367)
社会科(39042)
社会科学(39034)
教育(38468)
编号(35774)
(32788)
成果(31096)
基金项目(30695)
课题(26790)
自然(25591)
自然科(24968)
自然科学(24959)
自然科学基金(24499)
(23335)
资助(23256)
重点(21739)
项目编号(21282)
(20403)
(18977)
规划(18875)
(18733)
(18692)
期刊
(58068)
经济(58068)
研究(43289)
中国(42929)
教育(39249)
(24515)
学报(24457)
(20399)
科学(19260)
技术(19047)
管理(18320)
大学(18281)
农业(16562)
学学(16192)
职业(15809)
图书(14580)
(12721)
金融(12721)
业经(10524)
书馆(10401)
图书馆(10401)
(10358)
论坛(10358)
技术教育(10116)
职业技术(10116)
职业技术教育(10116)
财经(9071)
经济研究(8770)
(8521)
情报(8500)
共检索到236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丽丽  
信息化教学对高职院校师生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教学强调学习情境创设、师生协作探究、深化会话交流、知识意义建构等,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师生共同体的公共性、联结性、整体性以及"默认一致"性。但是,教师的自我为中心定位、不太高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以及学生较低的参与意愿和行为是高职院校师生共同体建设面临的困境。对此,需要通过树立信息化理念、改善信息化教学方式、拓展信息化教学渠道等途径来推进高职院校师生共同体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芬  
新时代下,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是推动地方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最稳健的方式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了特色学科视角下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共同体建设的意义,然后阐述了特色学科视角下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共同体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特色学科视角下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共同体建设的路径: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共同发展目标;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层次互动;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动促科研成果转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良影  刘程灿  
实践育人是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重要形式,实践育人共同体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双创型"实践育人共同体是培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平台。国内高职院校就"双创型"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实体形式、虚拟形式、虚实兼具形式的三种不同建设途径。高职院校"双创型"实践育人共同体主要由建设主体、建设方式、建设客体、运行结构等构成,同时受外部环境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海峰  
本文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创新来支撑,区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有助于培养更多的符合区域经济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区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共同体建设要在统一思想认识、树立共同的教育理想基础上,运用共需共赢策略、建立共循的制度规范,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最后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金泽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科学的人才观的重要内涵。两者紧密联系,互相影响。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决定发展。通过实证研究确认了符合科学发展观规律的"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必要性和评价机制,指出"师生成长共同体"是发挥大学生个性和教师成长两者互促发展互携进步的有效单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信阳  何云峰  
高校"师生成长共同体"以其开放性、多维性、生态性等特质,在塑造和谐共生、兼容并蓄的大学气象,推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及促进师生双赢共长中发挥着弥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加强对其认知的基础上,发挥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合力,保障其良性运行,使其作用更加充分地发挥,为师生成长及学校建设增砖添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贾文胜  梁宁森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证。在校企共同体的视阈下,打通"双师型"教师培养渠道,实施校企联动、双师共育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实施专任教师入职标准,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强化教师职业培训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颜榴红  
文章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群体动力理论、情境学习理论三方面阐述了教师学习共同体中交互策略设计的理论依据,指出了网络环境因素、个体因素、体制因素对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个体交互策略:优化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网络交互环境、充分发挥共同体中教师个体的交互性等。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顾小清  白雪梅  
承载以技术解决教育问题的使命,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应用,需要为教育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这需要聚焦应用技术所需解决的教育实践问题,需要前沿研究指引,也需要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在教育信息化的前沿研究与推进过程中,基于设计的应用研究范式提供了有效开展实践研究的路径。它通过建立以设计为中心的研究-实践共同体,将前沿研究、教育实践与技术产品的提供凝聚在一起,协同引领教育信息化的规模化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先分析以设计为中心的研究-实践共同体基本理念、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然后通过案例诠释以设计为中心的研究-实践共同体如何在实践层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帮助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以及引领教育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与使用,以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提供新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荣奕  
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是破解校企合作壁垒、推进深度合作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共同利益诉求,使构建共同体成为可能。由于合作中也存在价值、经济、体制、文化方面的冲突,因此,形成利益共同体就要规避校企之间的冲突,满足校企合作共同的诉求,建立共同愿景,完善法律框架,建立理事会,创新合作形式,丰富合作内容,优化环境氛围,从冲突走向融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建松  陈正江  
教师、学生和校友是自然形成的各类学校所共同具有的最重要的三类主体。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乃至普及化背景下,教师、学生和校友这三种相对独立又密切相连的行动者在高校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复杂性越来越凸显出来。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决定了教师、学生、校友既存在于学校内部,又存在于学校外部,发展共同体基于三者之间的各种互动关系构建而成,其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工具。本文在对发展共同体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探索与实践为个案展开研究,提出基于教师学生校友发展共同体的高职院校治理新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娟  
高职院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立足于本校协同育人工作实际,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规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师资共同体。文章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师资共同体的蕴含和价值追溯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师资共同体的构建路径,包括宏观层面的组织保障机制、协同育人机制、信息反馈评估机制,微观层面的培养成员共同体意识,构建"学习共同体""精神共同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正平  
课堂"学习共同体"体现平等合作,彰显和谐共生,促进情感交融。高职院校的课堂"学习共同体"注重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教学方式的体验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基于课堂"学习共同体"模式下实施教学设计,构建追寻"共同愿景"的教学目标,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情境",倡导"对话体验"的教学策略,恪守"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费芳  
要进行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需要分析其中存在的障碍,从校、企、政、地等方面的价值需求出发,依托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起合作平台、资源共享、文化融合等的合作,进而建立起校企价值共同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晓华  
"校企共同体"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协议形式缔约建设,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产学研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的"校企共同体",共同规划,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发展规划和专业方向;共构组织,实施校企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共同建设,全面调整和改革人才培养方式;重构课堂、联通岗位、校企联动、双师共育;这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务实合作、共融共进"的紧密型"校企共同体"产学研合作模式,克服了以往校企合作在理念、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了双方共赢的结合点,增强了产学研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