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37)
2023(17730)
2022(14883)
2021(13397)
2020(11290)
2019(25625)
2018(25526)
2017(49609)
2016(26787)
2015(30234)
2014(30252)
2013(30000)
2012(27565)
2011(24820)
2010(24930)
2009(22989)
2008(22363)
2007(19969)
2006(17918)
2005(16069)
作者
(79397)
(66054)
(65892)
(62780)
(42202)
(31521)
(29893)
(25946)
(25217)
(23845)
(22457)
(22453)
(21145)
(20923)
(20399)
(20394)
(19673)
(19435)
(19014)
(18822)
(16570)
(16365)
(16090)
(14990)
(14848)
(14826)
(14507)
(14450)
(13379)
(12970)
学科
(130859)
经济(130735)
管理(80536)
(77077)
(63352)
企业(63352)
方法(54792)
数学(47546)
数学方法(47046)
(31191)
中国(30931)
业经(28000)
地方(27880)
(27753)
(26441)
农业(21721)
技术(20901)
(19703)
理论(19549)
(19506)
贸易(19496)
(18770)
环境(17858)
(17826)
(17717)
财务(17636)
财务管理(17602)
产业(17438)
企业财务(16746)
地方经济(16631)
机构
大学(395511)
学院(393449)
(167055)
经济(163717)
管理(155484)
理学(134583)
研究(133731)
理学院(133077)
管理学(130756)
管理学院(130033)
中国(97595)
(84297)
科学(81591)
(73215)
(67009)
(63141)
研究所(60956)
中心(59798)
财经(59426)
业大(58471)
(57881)
(53942)
北京(53079)
经济学(51555)
(51021)
师范(50536)
农业(49282)
(47984)
(46721)
经济学院(46376)
基金
项目(266098)
科学(209914)
基金(193929)
研究(193887)
(168922)
国家(167546)
科学基金(144440)
社会(124334)
社会科(118054)
社会科学(118022)
(103571)
基金项目(102533)
自然(92947)
自然科(90795)
自然科学(90776)
自然科学基金(89201)
教育(88362)
(86208)
资助(80140)
编号(78135)
成果(63167)
重点(59340)
(58538)
(57497)
(55084)
课题(53403)
国家社会(51883)
创新(51430)
教育部(50430)
科研(50181)
期刊
(185435)
经济(185435)
研究(117055)
中国(73147)
学报(62635)
管理(58034)
(56822)
科学(56773)
(55862)
大学(47242)
学学(44437)
教育(40618)
农业(39228)
技术(36741)
(31559)
金融(31559)
经济研究(30872)
财经(30158)
业经(28455)
(25941)
问题(23969)
图书(22277)
技术经济(22162)
(20223)
理论(18935)
统计(18896)
科技(18887)
现代(17774)
(17453)
商业(17412)
共检索到579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华  
本文站在国家信息化的角度,分析了信息化各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理论上定性了信息化各要素对经济增长有重大贡献。选择基于信息化因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信息化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岚  张自强  
产权结构的变化会影响产出的变化,林业产权制度不断变革的过程也是林业产权管制不断放松和产权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文章从林业产权管制放松的视角入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度量林业产权管制的制度变量,并将其与资本等其他要素投入相结合,分析它们对林业产出的共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利用1996—2007年间广东省林业相关数据验证了林业产权管制的放松对于林业产出具有重要贡献的假设关系,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长期稳定性。研究认为由于外部性等因素的影响,林业产权管制的放松对于林业产出的贡献有限,但是目前林业产权管制仍有进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鸿鹏  吕杰  牟恩东  
本文通过建立C-D(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生产函数模型,将信息化对辽宁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量化,以分析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采用波拉特分析法对辽宁省2002~2011年农业信息化指数进行评测的结果和农业经济增长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要素进行量化分析,重点分析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丽  党秀静  
如何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问题。把技术进步作为常数项,试图从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对产出的边际弹性角度分析,以资本、劳动的投入量以及在三次产业间的投入结构为切入点,建立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利用2003-2014年西南四省市面板数据,深入分析资本与劳动的投入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保持技术水平不变时,西南四省市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投入拉动,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强。进一步分析发现,第三产业资本投入边际产出弹性和第二产业劳动投入边际产出弹性比较大。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改善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促进西南四省市经济增长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洪伟  任娜  陶敏  姜秀娟  
基于中国东、中、西部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纠正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单向的长期因果关系和短期因果关系;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单向短期因果关系;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双向短期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化发展战略规划、政府引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斌  刘琳  
通过构建信息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5—2007年数据对湖南省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算,并运用修正的C—D生产函数和岭回归分析法实证地研究了湖南省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信息化已经成为湖南省经济增长的第三来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劳动力和资本要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凡   秦作霞   吴俊华  
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物联网、数字媒体技术等逐渐被熟练运用,信息化政策应运而生,并逐渐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发挥其效果,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据相关资料显示,山西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呈缓慢特点,落后于当下社会发展的步伐及农业经济增长的大环境,因此,为了实现创新性农业经济发展目标,提升山西农业经济发展,文章围绕山西农业农村信息化对当下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旨在提高山西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辽  
本文以1997-2011年我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为对象,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了要素空间流动、产业地区间转移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从全国样本来看,随着经济增长在条件分布的不同位置发生变动,产业转移相关衡量指标的回归系数表现出一定的变化特征。其中,劳动力的地区迁移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从而对"迁移谜题"的一定程度的否定。但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劳动力要素的迁移具有的增长效应具有显著地差异。资本要素的流动带给发达地区的增长福利要大于落后地区。而技术要素的地区扩散的经济增长效应变化趋势呈现了"U"型特征,表明技术扩散对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通过加总劳动力、资本、技术三要素的增长效应,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鸿  张权  
文章从农村信息化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农业经济产出、农村信息化、农业劳动力投入与农业资本投入的相关分析以及农业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与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合理支配农业资本的使用用途三个可行性的策略,以提升中国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增长方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建荣  杜聪  李晓静  
基于2005~2013年中国物流产业省际面板数据和资源因素约束条件,采用GML指数方法,对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驱动源泉、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布进行实证分析,并判别了技术创新者。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5%,远低于传统增长速率6.5%;技术进步是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动力不足;各地区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差异较大;技术创新者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最后,提出了提升物流业经济增长质量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华平  
随着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199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检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秀丽  蒋宇  
本文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制度因素、产业结构、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在宁夏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志才  
本文基于要素配置的动态性和路径选择性构建模型,测算无劳动力、资本错配下的收入差距,并且实证研究要素错配对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实际状态相比,无要素错配状态下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小,意味着要素错配恶化了地区间收入差距;要素错配加剧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如2016年由于要素错配的存在,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阻碍效应提高20.5%,且整体上引起经济增长缺口达到4.6%;较高的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均消费均有显著的阻碍作用,而要素错配又加剧这种阻碍效应,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湖  
劳动投入、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制度因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源泉,本文主要针对这几个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贞茹  
要素投入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因,但要素投入的结构、类型不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不同。文章利用1980~2010年的经济数据,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中引入了C-D生产函数模型,主要解决了其要素贡献以及地区结构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资本、劳动投入、金融发展水平及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