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4)
- 2023(11050)
- 2022(8536)
- 2021(7513)
- 2020(5965)
- 2019(13183)
- 2018(13158)
- 2017(25077)
- 2016(13317)
- 2015(15083)
- 2014(15419)
- 2013(15037)
- 2012(14070)
- 2011(12897)
- 2010(13121)
- 2009(11962)
- 2008(11903)
- 2007(11063)
- 2006(10403)
- 2005(9519)
- 学科
- 济(66032)
- 经济(65979)
- 管理(36077)
- 业(35473)
- 企(26624)
- 企业(26624)
- 中国(24213)
- 地方(23955)
- 农(20428)
- 业经(19445)
- 方法(16518)
- 农业(14237)
- 产业(13959)
- 发(13725)
- 地方经济(13003)
- 数学(12808)
- 数学方法(12706)
- 财(12005)
- 学(11339)
- 融(11302)
- 金融(11302)
- 银(11261)
- 银行(11248)
- 技术(10968)
- 行(10961)
- 制(10910)
- 环境(10575)
- 发展(10459)
- 展(10436)
- 贸(10126)
- 机构
- 学院(193020)
- 大学(189489)
- 济(80737)
- 经济(78976)
- 研究(71881)
- 管理(70942)
- 理学(58440)
- 理学院(57761)
- 管理学(56865)
- 管理学院(56491)
- 中国(55181)
- 京(42531)
- 科学(42150)
- 财(36679)
- 所(35958)
- 中心(33102)
- 江(32575)
- 研究所(32103)
- 农(31816)
- 范(28471)
- 师范(28195)
- 财经(27743)
- 北京(27450)
- 州(26666)
- 院(26230)
- 业大(25992)
- 经(24928)
- 经济学(24265)
- 农业(24201)
- 省(23184)
- 基金
- 项目(121848)
- 科学(95932)
- 研究(95381)
- 基金(84187)
- 家(72314)
- 国家(71643)
- 科学基金(61243)
- 社会(60553)
- 社会科(57392)
- 社会科学(57381)
- 省(50433)
- 基金项目(44029)
- 教育(41798)
- 编号(40913)
- 划(40693)
- 自然(35359)
- 自然科(34475)
- 自然科学(34470)
- 成果(34462)
- 发(34054)
- 自然科学基金(33863)
- 资助(32503)
- 课题(29062)
- 发展(28214)
- 重点(27920)
- 展(27722)
- 创(25557)
- 部(25116)
- 国家社会(25048)
- 项目编号(24789)
- 期刊
- 济(103789)
- 经济(103789)
- 研究(62489)
- 中国(49364)
- 农(31966)
- 管理(28561)
- 教育(27613)
- 财(27280)
- 学报(26854)
- 科学(25515)
- 农业(21964)
- 融(21728)
- 金融(21728)
- 大学(20559)
- 业经(19758)
- 技术(19034)
- 学学(18563)
- 经济研究(16493)
- 图书(15818)
- 问题(13853)
- 财经(13556)
- 经(11939)
- 业(11631)
- 书馆(11397)
- 图书馆(11397)
- 坛(10703)
- 论坛(10703)
- 商业(10021)
- 技术经济(9682)
- 现代(9637)
共检索到320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修文群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开发区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无论从自身经济增长规律出发,还是应对外部竞争压力,在新形势下,信息化是实现开发区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针对开发区实际状况,系统、科学地进行信息化建设,包括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并使其成为支柱产业,开创新经济增长点;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以电子政务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与服务效率、以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与创新能力;以信息化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人口素质与生活水平等。针对上述议题,特提出以“数字城市”建设、完善信息产业链为核心的开发区信息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
开发区 信息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修文群 吴泉源
本文深入分析了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提出“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一体化思想 ,即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解决资源过耗、环境污染等传统危机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另一方面以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信息化建设 ,长远规划 ,合理布局 ,优化结构 ,协调信息化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信息化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 ,提高信息化质量与效益 ,增强信息化发展潜力 ,预防和避免信息危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刚
在分析宁波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影响宁波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集成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人才和技术有效利用的宁波市经济发展新局面的思路,找到了促进宁波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关键词:
信息化 可持续发展 竞争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契机,获取统一、完整、真实的高精度数据。在统一基础平台上,实现了从土地征收转用到权属变更,从地类用途管制到建设用地审批,从土地供应到合同签署,从土地初始登记到商品房预售和在建工程抵押转让,从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海龙 张金屯
为解决环境问题 ,环保产业在全球兴起。绿色科技以产品为中心 ,是传统产业绿化改造和环保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论述在产品生命周期理念指引下 ,应用科技手段绿化传统产业、发展环保产业 ,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为经济增长开拓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科技 环保产业 传统产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乐东
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教育是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涉及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的水平和普及程度。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清楚地表明:没有教育,没有人才,一切都无从谈起。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不发达,按人均GDP衡量,1997年排在世界第81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总数近13亿,居全球第一。教育事业相对落后,教育水平较低,目前全国还有27%的人口覆盖地区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部分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3~6年,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仅为50.7%,这实际上意味着全国有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教育,在农村这意味着他们并没有受满九年教育...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程鹏
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社会信息化程度取决于信息交流方式,并决定着社会的基本形态及其发展状态,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受人类系、资源系、科技系、经济系、哲理系、政法系六大系列的制约,信息是社会、经济、生态的反映,是六大系列相互关联的纽带和运行的前提。文章还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滕勇 王初 吴育华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将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系统结合起来,构建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定量化的描述,对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信息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新利
本文认为,从长远看物流信息化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将带动资源型城市物流产业的全面升级,推动资源型城市向可持续方向发展。针对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信息技术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地方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支持力度不够,社会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等,文章提出,在具体实施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有所侧重,要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建立相关机构,把加快开发和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作为物流信息化的重点,尤其要建设公共的市场供求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要从效率的角度去开展信息化与供应链管理,重视客户的需求与...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物流信息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伟其,刘永清
本文从分析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入手,指出社会信息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选择。信息化开创了资源开发的新思路,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产业化。同时,它还将大大改变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间接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促进政治向更文明、更协调、更民主的方向发展。更重要的是,信息化将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提高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实质上提高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信息化 可持续发展 系统工程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佑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从现实来看,文化成为新时期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也成为探究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视角。本文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差异指数模型,以"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数字化学习准备度"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标,研究区域教育信息化和文化差异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利用数据拟合探究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和文化变量密切相关,且系统推动文化变迁、建立文化映射可以助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并据此提出一种文化推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框架和动力机制。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文化差异 动力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兰英 邵宇宾 杨帆
信息产业与可持续发展在共同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相互作用又有机统一。信息产业对可持续发展有显著的正效应,主要表现为: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可以减少人物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时监测环境变化;可以通过非物质化降低能耗和物耗,等等。同时,信息产业因其固有的特殊性,又表现出与可持续发展不协调的方面,如信息安全与信息污染、电子产品中有毒元素的应用、电磁辐射及对人体的影响等。文章最后提出,信息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并以信息产业推动其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奇 叶文虎 邓文碧
作为一种生产要素 ,信息及其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产业的形成是在传统经济增长观主导下的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 ,它对自然资源与环境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可持续发展要求调整信息硬件业、软件业与内容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信息产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宏春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条件十分脆弱 ,水土流失、荒漠化问题严重 ;各种自然灾害多发 ,远离目前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心 ,由于距离远运输成本高使自然资源失去了价格上的竞争优势。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 ,要求我们在西部大开发中坚持生态建设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趋利避害 ,推进城市化 ,依靠科技创新 ,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经济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生态建设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