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02)
2023(18373)
2022(15158)
2021(13770)
2020(11761)
2019(26497)
2018(26434)
2017(50540)
2016(27878)
2015(31159)
2014(31076)
2013(30728)
2012(28006)
2011(25176)
2010(25168)
2009(23786)
2008(23952)
2007(21769)
2006(19294)
2005(17592)
作者
(82677)
(69383)
(69082)
(65584)
(44274)
(33237)
(31335)
(26882)
(26245)
(24884)
(23554)
(23311)
(22217)
(22099)
(21673)
(21241)
(21210)
(20514)
(20233)
(20062)
(17498)
(17113)
(16893)
(15842)
(15660)
(15506)
(15495)
(15484)
(13956)
(13799)
学科
(115727)
经济(115564)
(100818)
管理(94074)
(87990)
企业(87990)
方法(49512)
数学(39900)
数学方法(39553)
(38162)
(37154)
业经(34560)
中国(29811)
(26845)
(26201)
财务(26157)
财务管理(26111)
农业(25732)
企业财务(24793)
地方(23627)
(21955)
(21277)
贸易(21267)
技术(20996)
(20629)
(19849)
理论(19457)
(19350)
(18580)
(18071)
机构
学院(403938)
大学(401513)
(164235)
经济(160884)
管理(156450)
理学(134056)
研究(133571)
理学院(132576)
管理学(130543)
管理学院(129778)
中国(103299)
(84733)
科学(83327)
(79802)
(77251)
(68635)
(66609)
业大(63540)
财经(62768)
中心(62461)
研究所(62018)
农业(61050)
(56819)
北京(51860)
经济学(49973)
(49815)
(49741)
师范(49103)
(47867)
财经大学(46144)
基金
项目(267679)
科学(210296)
基金(194630)
研究(191867)
(171233)
国家(169744)
科学基金(145309)
社会(123017)
社会科(116508)
社会科学(116474)
(106395)
基金项目(103992)
自然(94943)
自然科(92714)
自然科学(92682)
自然科学基金(91087)
(88493)
教育(86624)
资助(77759)
编号(77000)
成果(62217)
重点(60362)
(58423)
(57644)
(57532)
创新(53380)
课题(52655)
(52474)
科研(51639)
(51172)
期刊
(186548)
经济(186548)
研究(114472)
中国(79034)
(71208)
学报(67942)
(66635)
科学(60308)
管理(59588)
大学(50152)
农业(47680)
学学(47485)
(38033)
金融(38033)
教育(35377)
技术(34039)
业经(32479)
财经(31696)
经济研究(28896)
(27923)
(27223)
问题(25246)
技术经济(20909)
(20777)
图书(19570)
(19277)
现代(19164)
财会(19023)
商业(18735)
理论(18713)
共检索到604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正义  
信息化进展如何已成为我国制造业部门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以江苏为例,实证研究信息化在产业升级中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江苏信息化直接效应显著,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江苏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强,其影响力和感应力系数均大于1;电子信息产业的间接效应也非常显著,制造业部门使用电子信息产品时,增加值显著提高;电子信息产业中间投入率越高,企业使用新技术的可能性越大,因而越能够促进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简晓彬  车冰清  仇方道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提升集群式创新效率,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界定集群式创新概念及特征基础上,以江苏为例,采用产业集群度系数模型分析其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水平,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测度集群式创新效率,进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剖析影响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江苏装备制造业存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集群发展效应;其集群式创新效率呈振荡上升态势,但在集群水平、产值利润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广东、山东、浙江、上海等存在程度不一的差距;从影响因素看,产业集群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江苏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创新的基础和重要动力,但科技创新投入、网络化联结水平对集群式创新的效率提升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而企业规模偏小则制约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创新效率的稳步提升,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推动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创新化、特色化、高效率转型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军  陶绪翔  
知识产权制度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文章对外国尤其是美、日两国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进行考察;江苏完善地方知识产权法有利于促进江苏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江苏从制造业大省转变为制造业强省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区域制造业的发展也不无启迪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志明  张金隆  马辉民  熊杰  赵淑红  
以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搜集粤苏鄂辽4地省级层面的政策文献,综合运用政策文献计量和政策内容分析方法,开展基于政策发文单位的政策外部属性分析,以及政策工具和产业价值链的政策内容挖掘,刻画地方政府政策在3个维度上的协调性及地区之间的差异,进而为政策改进提供建议。结果发现,目前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政策中,基础政策数量偏少;过于依赖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对需求型政策工具有所忽视;政策作用集中在研发、投资、生产环节,缺乏针对消费环节的政策。构建的三维研究框架可为分析公共政策的协调性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对政府部门补齐政策短板、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政策启示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英  董轲萌  
从生产的投入端和产出端视角,将产业集聚和环境规制扩展到生产密度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产业集聚作用于污染排放的空间杜宾面板STIRPAT模型,然后以江苏装备制造业为例,考虑多种污染物,从污染排放量和污染排放强度两个方面考察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增加了污染排放量,但减小了污染排放强度;产业集聚对污染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根据研究结果,加快产业集聚,积极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和技术溢出,是引发良性集聚的关键;区域污染防治的根本是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间共同发展、共同治理的科学发展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孟秀丽  
文章对服务型制造进行界定,分析制造与服务关联性,研究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若干阶段。分析江苏省制造业和服务业现状,提出江苏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的对策在于:树立融合的产业发展观;准确把握产业转型的方向;确保服务型制造在企业中的应用;有重点地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制造企业进一步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政府培育和创造有利于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型制造模式的环境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郏宝云  陆玉梅  彭荷芳  
本文以江苏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手工收集整理了上市公司关键高管的政治关联数据,基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进行区分,并实证检验不同政治关联方式对企业各类社会责任行为异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能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表现,但是影响力逐年减弱,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对企业整体社会责任行为却没有显著影响。就不同类型社会责任行为而言,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对员工责任、股东责任、债权人责任和公众责任具有正向作用,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对政府责任和公众责任存在显著影响;政治关联对不同性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别,其影响力随着政府管制的减少而削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郏宝云  陆玉梅  彭荷芳  
本文以江苏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手工收集整理了上市公司关键高管的政治关联数据,基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进行区分,并实证检验不同政治关联方式对企业各类社会责任行为异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能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表现,但是影响力逐年减弱,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对企业整体社会责任行为却没有显著影响。就不同类型社会责任行为而言,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对员工责任、股东责任、债权人责任和公众责任具有正向作用,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对政府责任和公众责任存在显著影响;政治关联对不同性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炳汝  芮进松  
运用全局熵值法计算江苏2007—2017年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江苏物流业的空间演化。从制造业考虑,采用计量方法分析了制造业集聚对物流业发展空间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近11年江苏物流业整体水平一直在提高,但各城市的发展不均衡,总体呈现南强北弱的局面。从整体看,江苏物流业发展趋于集聚分布;从局部看,形成了无锡、南通组成的高水平集聚区以及以淮安为中心的低水平集聚区。制造业的规模、人力吸引力、集聚能力、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外开放性都对物流业的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制造业主要是通过扩大物流产业规模促进物流业发展,并对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慧  邹昭晞  
基于要素投入视角,使用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中国28个制造行业的投入服务化水平,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投入服务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投入服务化对生产率影响的行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总体水平不高,并有下降趋势;投入服务化有利于制造行业生产率的提高,但作用不明显;投入服务化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率效应大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在高技术行业和低技术行业的差异不明显。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挺  苏雅  
国际贸易自由化使得诸多企业选择将产业转移至更低成本的国家或地区,这就意味着进口冲击会导致我国制造行业就业岗位的流失。通过理论逻辑的分析并通过实证检验证实制造业可以通过服务化有效地缓解进口冲击对我国制造业就业岗位造成的负面影响,实证检验证实了服务化的这种正向的调节作用,而且进口冲击造成的就业效应以及服务化的缓解作用都主要体现在重工业部门中,进一步的分析也表明不同业务类型的服务化在这其中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制造业在面对进口冲击时,行业内的劳动力需求以及供给会受到影响,研究其作用机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制造业服务化在这其中的调节性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兴梅  贾伟  
改革30年来,中国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推进速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点,为更好地分析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的空间效应,本文将1980—2011年制造业集聚过程与城市化地域变动分为三个不同阶段,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检验三阶段两者之间的空间效应关系。研究表明,制造业集中度与城市化水平在经济增长的不同环境背景下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东部沿海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吸引力正在减弱,制造业集聚度开始下降,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的相关性由正转负,而中西部通过承接东部的制造业,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的相关性由负转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沛  
作为"世界加工厂",我国制造业具有明显的"高能耗、高排放"的特征。发达国家"碳关税"的征收短期内将增加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成本,降低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竞争力,引起出口额下降。就长期而言,尽管碳壁垒的扩散效应将进一步恶化我国制造业出口环境,但若国际国内应对得当,碳关税形成的强大倒逼机制所产生的低碳技术创新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比较优势回归效应和对外投资扩大效应,会削弱或抵消成本增加和出口环境恶化等消极影响,并对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建锋  
在讨论了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及机理的基础上,基于江苏省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了1997-2005年江苏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及其变化。研究表明:江苏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呈现动态发展和演变趋势,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赖度明显下降,服务业自我发展和强化的机制日益形成。最后,提出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和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进才  
通过选取2005-2010年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对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江苏的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中,属于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教育与制造产业的关联度最显著,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金融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相对较低。江苏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与制造业仍然有较强的关联度。最后提出了促进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