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2)
- 2023(15262)
- 2022(12632)
- 2021(11702)
- 2020(9547)
- 2019(21822)
- 2018(21969)
- 2017(41998)
- 2016(23000)
- 2015(25834)
- 2014(26134)
- 2013(25672)
- 2012(23643)
- 2011(21425)
- 2010(21420)
- 2009(19588)
- 2008(19053)
- 2007(16859)
- 2006(15173)
- 2005(13757)
- 学科
- 济(96987)
- 经济(96885)
- 管理(65613)
- 业(63379)
- 企(51309)
- 企业(51309)
- 方法(37519)
- 数学(31409)
- 数学方法(31057)
- 中国(30080)
- 农(27489)
- 地方(25612)
- 业经(24237)
- 财(22519)
- 学(21009)
- 农业(18796)
- 制(17076)
- 贸(16311)
- 贸易(16297)
- 理论(16283)
- 和(15854)
- 银(15848)
- 银行(15806)
- 易(15700)
- 技术(15438)
- 发(15436)
- 环境(15388)
- 融(15285)
- 金融(15284)
- 行(15178)
- 机构
- 大学(327019)
- 学院(325391)
- 管理(128750)
- 济(126922)
- 经济(123986)
- 研究(113078)
- 理学(110058)
- 理学院(108802)
- 管理学(106997)
- 管理学院(106399)
- 中国(84412)
- 京(72080)
- 科学(70533)
- 财(58406)
- 所(57014)
- 农(53296)
- 研究所(51731)
- 中心(51064)
- 江(48948)
- 业大(48163)
- 财经(46175)
- 北京(46057)
- 范(45535)
- 师范(45112)
- 经(41874)
- 农业(41347)
- 院(41227)
- 州(40456)
- 经济学(36795)
- 师范大学(36424)
- 基金
- 项目(219595)
- 科学(172139)
- 研究(163207)
- 基金(157035)
- 家(136520)
- 国家(135295)
- 科学基金(115928)
- 社会(101277)
- 社会科(95829)
- 社会科学(95806)
- 省(86344)
- 基金项目(83512)
- 自然(74362)
- 教育(73953)
- 自然科(72595)
- 自然科学(72579)
- 划(72484)
- 自然科学基金(71266)
- 编号(68363)
- 资助(63819)
- 成果(56307)
- 发(50299)
- 重点(49010)
- 部(47330)
- 课题(47006)
- 创(45222)
- 项目编号(42146)
- 创新(42116)
- 科研(41285)
- 国家社会(41108)
- 期刊
- 济(146396)
- 经济(146396)
- 研究(99127)
- 中国(67079)
- 学报(51412)
- 农(49892)
- 管理(48014)
- 科学(47272)
- 财(43546)
- 教育(41014)
- 大学(38478)
- 学学(35563)
- 农业(34775)
- 融(30235)
- 金融(30235)
- 技术(28753)
- 业经(25478)
- 经济研究(22834)
- 图书(22700)
- 财经(21915)
- 问题(19281)
- 经(18612)
- 业(17751)
- 理论(16923)
- 科技(16123)
- 实践(15649)
- 践(15649)
- 技术经济(15496)
- 书馆(15386)
- 图书馆(15386)
共检索到492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煊 汤海京 孙涛 高彬彬
信息化建设的突飞猛进既造就了非凡的成绩,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统筹规划需求日益凸现。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实质和新型公共管理(NPM)的创新思路,尝试构建了包含"三个层面、六个关系"的信息化建设集约化统筹思路框架,在此基础上概括该框架的主要原则并简要分析了其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曾海军 范新民
本文作者在近几年连续跟踪研究和分析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导向公共服务、典型应用及公益资源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构想,重点分析了建设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构建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典型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以人为本”的公众服务门户网站、推进基础设施与基础数据库建设、关注教育信息化支撑“软”环境、重视教育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与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公共服务 典型应用 公益资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燕艳 李潘坡
在"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下,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实现理实一体的学生需求、工学结合的学校需求、产教融合的企业需求的目标,据此提出基于课堂教学模式重构的"互联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框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立平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息化发展分为传统信息化与现代信息化两个阶段,然后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这两个阶段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因果关系,并用LOG ISTIC成长曲线模拟二者发展规律的特点。结果发现,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较弱,信息化仅在滞后一年的情况下对工业化有促进作用,而工业化对信息化的促进作用则被大大滞后了,信息化的发展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信息化进入成长期的时间要晚于工业化,但进入成熟期的时间又早于工业化,成长曲线属于典型的"晚熟早衰"型,原因可能有信息产业缺乏核心技术、信息化的发展到了相对平稳阶段、信息化投入不足、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等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 杨京英 熊友达 安筱鹏 苑春荟 姜澍 何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以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化在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深入和迅猛地发展,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改变全球社会经济运行的本质。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柯玲
本文在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建立的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复杂系统建模的角度研究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分析信息化发展政策对信息化的影响;通过研究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部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的比例和科研经费占当地GDP的比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信息化发展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信息化 政策 解释结构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红 刘书芬 林乡山
本文使用详实的数据及具体实例对我国制造业的现状、转变、发展、未来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出我国制造业必须转变观念、进行数字化改革、走信息化道路的结论,同时给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解决方案的方向、目标、体系结构、进展情况等,并给出在制造业未来信息化发展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制造业 信息化 数字化 转变观念 体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国庆
在时间维度,我国信息化战略与美国几乎同步,然而对信息化内涵理解的不同和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的差距,已造成了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果与美国的巨大差距,网络的运用水平是这一差距的主要体现:美国正在努力通过使用网络创造一种自动化的社会,而我们仍在机械化社会应用网络。缩短这一差距的途径不仅是要深化对信息化内涵的理解,更要高度重视作为知识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型数据库建设等信息化发展基础建设。
关键词:
中美 信息化水平 比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傅洪勋
面对农业发展新阶段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 ,迫切需要在生产者与市场之间架起信息服务的桥梁。文章以广东省为例 ,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信息农业 农业科技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吴砥 尉小荣 卢春 石映辉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客观评价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对准确把握后续工作重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立足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需求及其对教育信息化核心指标的明确要求,旨在提出一套宏观通用的教育信息化核心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可靠、切实可行的评价依据。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提炼重要指标,分析政策动态新增发展指标,经过多轮专家调查反馈,形成了包含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教与学应用、管理信息化、保障体制五大维度的核心指标体系。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指标体系 教育信息化规划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许江波 孙士霞 刘红梅
本文在系统分析内部审计信息化在高校信息化建设浪潮中面临的主要挑战的基础上,运用COBIT这一国际上公认的安全与信息技术管理和控制的标准体系,结合中国高校的实际,围绕高校信息系统审计和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等核心问题,对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方维慰
信息化是新一轮区域发展的机遇,为了让不同的地域共享信息化的福祉,必须统筹信息化的区域建设。本文论述的区域信息化的统筹发展就是以公平高效、地区协调、城乡互动为宗旨,遵照市场配置与政府管理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利用规划、政策、法规、金融等手段,扶持信息化的重点地区、影响信息要素的区位决策、平衡区域的信息关系,以推动区域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 信息化 统筹 发展原则 举措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锡荣 杨康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新时期的重要国家战略,而信息化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急需研究以信息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综观我国学者关于信息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多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化促进农村现代化、信息化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以及信息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这三个方面。现有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据此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城乡统筹 信息化 作用 途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黄荣怀 张进宝 经倩霞 刘晓琳
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各国都在寻找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以适应复杂多变世界的挑战。围绕如何有效运用信息通信技术(ICT)支持2015年后教育目标的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并发表《青岛宣言》。本文对宣言中提出的教育行动框架进行了解读,内容包括开放教育资源与解决方案、优质学习、终身学习途径、在线学习创新、在线学习的质量保证和认可、监督与评估、责任感与合作伙伴关系等,探讨《青岛宣言》所反映的各国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决心与策略,明确了教育信息化为之服务的教育发展目标中的核心是全纳教育与终身学习,强调互联网+时代创新教与学方式是实现优质学习的根本途径,提出了中国应积极参与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自煌
今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高度,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核心问题,从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言简意赅、高屋建瓴、系统深刻、关系全局,是我们党教育理论的新发展,是习近平教育思想的又一光辉文献,对于建设服务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强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