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0)
- 2023(14904)
- 2022(11894)
- 2021(10628)
- 2020(8622)
- 2019(19258)
- 2018(18948)
- 2017(36607)
- 2016(19441)
- 2015(21989)
- 2014(21989)
- 2013(21718)
- 2012(19471)
- 2011(17475)
- 2010(17815)
- 2009(16533)
- 2008(16547)
- 2007(15158)
- 2006(13846)
- 2005(13110)
- 学科
- 济(96561)
- 经济(96460)
- 业(82775)
- 企(73525)
- 企业(73525)
- 管理(69801)
- 方法(35592)
- 业经(31873)
- 农(29982)
- 中国(29239)
- 财(28536)
- 数学(26994)
- 数学方法(26813)
- 地方(24414)
- 农业(21475)
- 务(20056)
- 财务(19999)
- 财务管理(19977)
- 贸(19956)
- 贸易(19941)
- 易(19386)
- 技术(19216)
- 企业财务(18783)
- 制(17406)
- 和(16419)
- 理论(15833)
- 发(15438)
- 策(15080)
- 划(14596)
- 环境(14174)
- 机构
- 学院(288654)
- 大学(281412)
- 济(126306)
- 经济(124021)
- 管理(114643)
- 理学(97108)
- 研究(96139)
- 理学院(96095)
- 管理学(94888)
- 管理学院(94338)
- 中国(76733)
- 京(60263)
- 财(59093)
- 科学(55823)
- 所(47825)
- 农(47423)
- 财经(46326)
- 江(45938)
- 中心(44283)
- 研究所(42685)
- 经(42004)
- 业大(39054)
- 经济学(38614)
- 北京(37955)
- 州(36783)
- 农业(36681)
- 范(36083)
- 师范(35749)
- 经济学院(34979)
- 院(34625)
- 基金
- 项目(184437)
- 科学(148047)
- 研究(137611)
- 基金(135180)
- 家(116284)
- 国家(115220)
- 科学基金(101363)
- 社会(91473)
- 社会科(87011)
- 社会科学(86996)
- 省(73346)
- 基金项目(71320)
- 自然(62931)
- 自然科(61559)
- 自然科学(61547)
- 教育(60708)
- 自然科学基金(60499)
- 划(59416)
- 编号(55092)
- 资助(53870)
- 发(44982)
- 成果(43675)
- 创(40941)
- 重点(40857)
- 部(39896)
- 业(39305)
- 国家社会(38687)
- 课题(37511)
- 创新(37469)
- 发展(37057)
- 期刊
- 济(149249)
- 经济(149249)
- 研究(88175)
- 中国(59332)
- 财(47746)
- 管理(47609)
- 农(45530)
- 科学(38357)
- 学报(38261)
- 农业(31502)
- 大学(29758)
- 融(29693)
- 金融(29693)
- 技术(29411)
- 学学(27910)
- 业经(27235)
- 教育(25940)
- 经济研究(24042)
- 财经(23304)
- 经(20188)
- 问题(19898)
- 业(19250)
- 技术经济(17035)
- 贸(16864)
- 世界(15173)
- 现代(15085)
- 商业(15020)
- 图书(14862)
- 国际(14384)
- 经济管理(13203)
共检索到451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曾倩琳
基于2003—2013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信息化发展水平与物流产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计算两者的莫兰指数,确定二者存在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选择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信息化发展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信息化发展在提升本空间单元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能够通过空间外溢效应推动相邻空间单元的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外溢效应的系数远远高于直接效应系数。鉴于此,各区域政府须加强信息化在物流中的应用,更应突破影响信息化空间外溢效应发挥的各种约束,重视影响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各因素表现出的"马太效应",避免效率损失,有效发挥它们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慧瀛 杨宏举 祝甜
加大信息化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积极推进物流数字化发展对推动物流降本提效和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用面板因子分析方法对物流信息化水平进性测度,并用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对物流信息化和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信息化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物流信息化对周边地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物流信息化规模和物流宏观发展水平对本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的提升均具有积极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直接效应中,物流信息化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增的积极影响,且对周边地区均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从各分指标来看,在东、中部地区物流信息化规模及宏观环境对本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有积极影响,但东部地区不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中部地区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溢出效应为正,西部地区宏观环境并不具有正向直接促进效应,但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为促进我国物流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从加大物流信息化投入、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和政策协调力度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哲 张振宇
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为了准确测度信息化发展对物流业效率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衡量信息化发展水平对物流业效率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物流业效率的变化,并且信息化发展水平对物流业效率的冲击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是这个调节效应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最后,文章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物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特征,提出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效率 VAR模型 信息化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震峰
物流业作为我国三大生产性服务行业之一,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有可能扭转物流贸易长期巨额逆差的局面,而且也可能实现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升级优化,加快国际化战略的步伐。为此,本研究基于2003-2020年时间序列数据量化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物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且这种影响自“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以来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本研究以期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促进的技术溢出和资源获取来提高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新的见解和一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印玺 周艳春
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物流业集聚对流通业低碳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物流业集聚不仅可带动本省份流通业低碳发展,还能促进周边省份流通业低碳发展,且这一结论在经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物流业集聚对流通业低碳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更为显著。基于此,文章提出打造物流业集聚高地、强化物流业省际合作交流、实行差异化物流发展策略等针对性建议,以期为驱动流通业低碳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析 梅林海
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集聚带来了金融的规模效应,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资本的逐利驱动也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区域间经济交易活动往来的日趋频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越发明显。通过收集我国30个地区市(2006—2015)的截面数据,展开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的研究,从而优化金融在区域间的配置效率。为如何协调区域金融、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政策的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溢出效益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析 梅林海
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集聚带来了金融的规模效应,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资本的逐利驱动也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区域间经济交易活动往来的日趋频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越发明显。通过收集我国30个地区市(2006—2015)的截面数据,展开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的研究,从而优化金融在区域间的配置效率。为如何协调区域金融、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政策的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溢出效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倩琳 孙秋碧
文章利用1990-2012年我国物流业和信息业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业与信息业两者之间存在着动态关系,信息业对物流业的影响远高于物流业对信息业的影响。建立的计量模型及投入产出分析表明,信息业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很大,对物流业发展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而且信息业劳动投入较之物流业资本投入更能提高物流业的劳动生产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物流业与信息业融合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信息业 溢出效应 融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梁红艳
本文分析了物流业集聚影响工业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效应机制,利用中国265个城市2003-2008年的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全国、东中西部内部、东中西部之间物流业集聚对工业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外溢效应及总效应,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并考察了这三种影响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在全国整体层面,物流业集聚对工业生产率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通过技术效率路径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和总效应。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物流业集聚对工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在中部地区,物流业集聚对工业生产率的外溢效应不显著;在东中部地区之间,物流业集聚对工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外溢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鄢曹政 殷旅江 何波
基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6—2020年面板数据,探析物流业集聚对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利用区位熵法和DEA-Malmquist模型对物流业集聚水平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根据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二者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揭示其空间演化特征;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物流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我国物流业集聚水平不高,地区间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平稳增长,全局空间相关性较弱,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局部空间相关性且呈现出随时间变化加强的趋势;从区域层面来看,我国物流业集聚水平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幅并不完全符合;物流业集聚对当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邻近地区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率、财政支农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而工业化水平、开放程度、自然灾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为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从构建物流集聚高地、促进物流省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物流业集聚及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农业技术效率,促进两业协同、绿色、健康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然 戢晓峰 陈方
基于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测度了我国物流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各省份物流业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省域的物流业发展不仅会驱动当地人口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而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会带动临近地区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发展;物流业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直接效应,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溢出效应;从控制变量来看,政府财政支出对土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产业结构水平对土地城镇化的总效应为负,对外开放程度对土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
关键词:
物流业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空间溢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瑞 孙夏令
本文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ML模型对全国30省2004—2016年的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通过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探讨其时空演进特征,并借助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动态演进规律,省域间物流发展协调度有待提高;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特征,表现为生产率较高的省份趋于相邻,生产率较低的省份趋于相邻;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交通网络密度、物流能源强度、交通运输强度和人均GDP,各影响因素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市场化进程的正向溢出效应最高,对外开放程度和地区产业结构的溢出效应为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光霞
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和优化物流业,能够保障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提升综合经济实力,进而推动我国服务业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本文以我国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突变级数法评价了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研究了我国物流业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东西部物流业发展不平衡,呈现"东强西弱"的现象,且差异性与关联性并存;我国科技创新对物流业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起辅助作用;对外开放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隐形支柱,其对物流业发展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基础建设对物流业发展起阻碍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龙
流通设施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地的空间可达性,降低了运输成本,能够带来更便捷、迅速的旅游观光体验。而且,批零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商品的多样化,从而促进了旅游消费,流通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内贸市场一体化,促进邻边省市区域的旅游商品供给。本文借助了杜宾空间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邻边省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旅游业劳动生产率的正向溢出效应,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加强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产业建设,通过区域贸易改善旅游市场的商品供给结构,提高多元化水平,从而促进区域旅游的协同效应。第二,地方旅游市场应当打造联合区域性品牌,优化景区之间的交通线路,促进区域旅游观光的一体化。
关键词:
流通业 旅游业 涓流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白子明 张筱晨 李翠霞
探讨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为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总目标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基于2010—2020年30省数据,运用SBM—GML模型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农机跨区作业面积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变化态势,且二者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2)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农机跨区作业发展每提升1%,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0.993%,其中本地上升0.175%,临近地区上升0.819%。3)在东部、中部、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直接效应不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在西部地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各效应均显著。因此,应当鼓励引导发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实现区域内“农机共享”;因地制宜选择农机跨区服务发展模式,提升区域资源配置优化;提升农机跨区作业管理效率,维护农机跨区作业秩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