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7)
- 2023(9554)
- 2022(7758)
- 2021(6871)
- 2020(6111)
- 2019(13919)
- 2018(14061)
- 2017(28120)
- 2016(15384)
- 2015(17789)
- 2014(18261)
- 2013(18202)
- 2012(16808)
- 2011(15158)
- 2010(15205)
- 2009(14305)
- 2008(14413)
- 2007(13227)
- 2006(11519)
- 2005(10399)
- 学科
- 济(73014)
- 经济(72953)
- 业(45639)
- 管理(45078)
- 企(37031)
- 企业(37031)
- 方法(33188)
- 数学(28859)
- 数学方法(28620)
- 农(19665)
- 中国(18506)
- 财(17614)
- 业经(17111)
- 地方(15789)
- 学(14373)
- 农业(13168)
- 产业(12541)
- 贸(12266)
- 贸易(12263)
- 制(12041)
- 易(11825)
- 务(11571)
- 财务(11540)
- 财务管理(11509)
- 企业财务(10978)
- 理论(10882)
- 和(10790)
- 技术(10733)
- 银(9870)
- 银行(9841)
- 机构
- 大学(232662)
- 学院(231478)
- 济(96974)
- 经济(94990)
- 管理(90284)
- 理学(77722)
- 研究(77197)
- 理学院(76872)
- 管理学(75512)
- 管理学院(75099)
- 中国(57242)
- 京(48882)
- 科学(47770)
- 财(43144)
- 农(40495)
- 所(39663)
- 中心(36110)
- 研究所(36100)
- 江(35301)
- 业大(35118)
- 财经(34848)
- 农业(31991)
- 经(31435)
- 北京(30484)
- 范(30205)
- 经济学(30123)
- 师范(29913)
- 州(28389)
- 经济学院(27414)
- 院(27131)
- 基金
- 项目(152406)
- 科学(119667)
- 研究(110990)
- 基金(110064)
- 家(95597)
- 国家(94833)
- 科学基金(80952)
- 社会(70837)
- 社会科(67178)
- 社会科学(67158)
- 省(60107)
- 基金项目(58719)
- 自然(51444)
- 自然科(50265)
- 自然科学(50248)
- 教育(50212)
- 划(50102)
- 自然科学基金(49382)
- 编号(46169)
- 资助(44509)
- 成果(38101)
- 重点(34223)
- 发(34009)
- 部(33585)
- 创(31291)
- 课题(30647)
- 创新(29260)
- 国家社会(29190)
- 科研(29048)
- 教育部(28663)
- 期刊
- 济(105431)
- 经济(105431)
- 研究(63847)
- 中国(42126)
- 学报(37254)
- 农(36831)
- 财(34680)
- 科学(33278)
- 管理(30831)
- 大学(27211)
- 学学(25406)
- 农业(24685)
- 教育(20879)
- 技术(19900)
- 融(19097)
- 金融(19097)
- 业经(18303)
- 财经(17537)
- 经济研究(17149)
- 经(15162)
- 问题(14969)
- 图书(14918)
- 业(13603)
- 技术经济(12473)
- 理论(12045)
- 商业(11720)
- 统计(11614)
- 贸(11249)
- 版(11176)
- 实践(10941)
共检索到337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蓉 蔡一鸣
信息化是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定量分析了信息化与新兴主导产业的关联机理。此机理验证了某些传统产业经过信息化改造后必将衍生出新的产业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新兴主导产业,使原本没有优势的产业变得更具优势,原本有优势的产业扩大其优势。
关键词:
信息化 新兴主导产业 灰色关联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飞仁 栾贵勤 刘火群
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的重要主体,如何实现现有主导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的平稳过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00年至2010年间上海六大主导产业的发展研究发现,六大主导产业结构优势明显,但区位优势总体呈下降趋势,只有商贸流通业区位优势在不断增强,文章对此给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主导产业 上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需求约束的强化和加入WTO后的挑战 ,使我国的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并进一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工业化新时期需要选择新兴主导产业。从产业的增长潜力、就业功能、带动效应、生产率上升率、技术密集度、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国际比较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制造业中兼顾产业升级基本目标和就业增长重要目标的新兴主导产业是 :电子及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纺织和服装、普通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应当通过新的产业政策 ,促进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并加强其对整个制造业发展的带动效应。
关键词:
工业化新时期 新兴主导产业 带动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志敏 郭露 时奇
以产业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Warshall算法对产业间的二元关系直接进行量化,通过关系矩阵确定产业创新系统中的"通径产业"。以江西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计算创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验证其六大主导产业中的"创新源产业"和"效益体现产业"。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确定的六大主导产业基本符合该省投入-产出所显现出的经济贡献率的梯次要求,江西省可将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业作为"创新源产业",将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业作为"通径产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业创新 产业关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芳 陈健生 郑虹
四川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分析《财经科学》1997/5FINANCEANDECONOMICS徐芳[副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成都610074]陈健生[编辑西南财经大学成都610074]郑虹〔经济师四川省工商银行总府支行成都610015〕农业产业化这...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丁玉莲
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的选择是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但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该文以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为依据,运用综合优势指数法对江苏省内的各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主导产业 江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卫东 顾培亮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及物元分析理论 ,对事物特征相应量值所具有的灰数特性和影响事物各因素间的不相容性加以研究开拓 ,提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新方法——灰元关联分析方法 ,并利用该方法 ,从动态的角度 ,对信息产业各要素对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影响趋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关联分析 信息产业 信息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圣祖
区域通过选择并培育主导产业带动经济起飞。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有市场失败理论、不均衡成长理论、动态比较费用理论等。在世界各国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选择基准和依据 ,实际中可根据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确定区域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
区域 主导产业 选择基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樊根耀
按照需求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以及产业关联基准,综合考虑兵团的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条件等,采用多指标分析方法,对兵团主要工业产业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兵团应以塑料制品业、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非金属制品业、饮料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学谦 陈鹏
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主导产业的发展与更换过程,是区域经济系统内各个产业之间竞争与合作作用的结果,因此分析区域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的合作竞争行为所遵循的规律对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区域产业间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合作竞争行为机理的相似性,本文运用进化博弈论建立进化博弈模型,对区域主导与非主导产业的进化机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主导产业 合作竞争 进化均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清峰
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的演变有导向和推动作用。生物技术正在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体系,西方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把生物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我国也须顺应这一世界发展潮流,做好政策制定、人才培养、资本市场健全等方面的工作,把生物经济培养为我国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
主导产业 生物技术 产业化 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佳刚 袁宇心
利用内容分析法搜集从2004年到2013年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利用文献法在政府统计报告中收集各区域的环境数据,采用灰色理论和熵权法测算分析各环境因素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从宏观上看,科技因素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大,这表明科技力量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经济开放水平对新兴产业发展影响相对较小,这说明新兴产业更多的是内向型发展模式。从产业上看,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大,这说明区域经济要具有一定规模才能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从空间分布看,西南、西北、华南和东北的新兴产业发展受人才供给水平的影响较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兴产业 发展环境 灰色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青
中国目前仍处于传统工业化中期,今后的任务是推进工业现代化,向发达经济阶段迈进。第二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第二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是加速发展第二产业的关键,正确确定目前第二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对中国第二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第二产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为依据,运用主成份分析法,确定了2000-2050年各阶段第二产业的主导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