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9)
- 2023(7724)
- 2022(5814)
- 2021(4881)
- 2020(3939)
- 2019(8556)
- 2018(8715)
- 2017(17510)
- 2016(9056)
- 2015(10369)
- 2014(10573)
- 2013(10435)
- 2012(9589)
- 2011(8687)
- 2010(8843)
- 2009(8476)
- 2008(8120)
- 2007(7460)
- 2006(7205)
- 2005(6957)
- 学科
- 济(65530)
- 经济(65491)
- 管理(27342)
- 业(23855)
- 企(17998)
- 企业(17998)
- 地方(17852)
- 方法(17389)
- 中国(15399)
- 数学(14965)
- 数学方法(14881)
- 业经(13594)
- 农(13194)
- 地方经济(12406)
- 学(11139)
- 财(10794)
- 农业(9563)
- 信息(9007)
- 发(8959)
- 产业(8685)
- 制(8550)
- 环境(7596)
- 总论(7513)
- 融(7448)
- 金融(7448)
- 体(7379)
- 经济学(7337)
- 和(7105)
- 贸(7032)
- 贸易(7026)
- 机构
- 大学(142907)
- 学院(142263)
- 济(71680)
- 经济(70448)
- 研究(53051)
- 管理(52208)
- 理学(43567)
- 理学院(43102)
- 管理学(42474)
- 管理学院(42198)
- 中国(40269)
- 财(31370)
- 京(29862)
- 科学(28959)
- 所(26543)
- 财经(24680)
- 经济学(23903)
- 研究所(23613)
- 中心(23484)
- 江(22351)
- 经(22294)
- 经济学院(21144)
- 农(20411)
- 北京(18957)
- 院(18341)
- 范(18192)
- 师范(18059)
- 财经大学(17954)
- 州(17709)
- 业大(17231)
- 基金
- 项目(86858)
- 科学(68872)
- 研究(65264)
- 基金(63932)
- 家(55037)
- 国家(54645)
- 科学基金(46974)
- 社会(44924)
- 社会科(42639)
- 社会科学(42628)
- 基金项目(32727)
- 省(32721)
- 教育(27935)
- 自然(27024)
- 划(26585)
- 自然科(26406)
- 自然科学(26400)
- 编号(26397)
- 自然科学基金(25953)
- 资助(25406)
- 成果(22745)
- 发(20662)
- 国家社会(19934)
- 重点(19521)
- 部(18732)
- 课题(17500)
- 发展(17345)
- 展(17109)
- 创(16759)
- 济(16628)
共检索到231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本文从新经济的特征出发研究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文章提出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经济的软化、服务化和无形化 ,新经济的发展使传统工业化面临根本性挑战。在新经济发展以后 ,增长方式的转变有新的更高的意义 ,即需要加速经济信息化。加入WTO有利于加速经济的信息化。
关键词:
新经济 信息经济 增长方式 WTO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乔宏军
经济信息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并日益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信息经济的发展使现代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一场新的革命,并赋予现代经济集约增长方式以新的含义。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当代世界经济信息化的浪潮,我国必须加快经济信息化的步伐,实现最新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入WTO将通过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在其他产业的广泛应用而全面加速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
关键词:
经济信息化 WTO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君
一、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形成新型工业化道路(一)工业化的实质是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不同时期工业化的技术内涵与路径存在差异初期工业化以要素的大规模投入为特征,以机械化为技术内涵,旨在提高生产能力,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此过程也造就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高素质劳动力和大型企业。电气技术革命使得电力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开始了工业化的新阶段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爱武
本文认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许多缺陷,如生产要素配置与利用不合理,成本上升、产品积压、结构失衡,科技进步缓慢等。而集约型经济则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更新改造、管理合理化、生产集约化以及人的素质的提高,来求得经济增长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其核心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文章指出,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提高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是实现我国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而要实现我国经济信息化,则应从宏观上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其升级换代;应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信息化;应大力推行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科学管理;应利用信息化走资源节约型的综合发展道路。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信息化 经济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龙飞
文章对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与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样本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定量研究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效果。研究发现信息化已经改变了经济增长的来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其推动经济增长的能力随信息化水平提升而不断增强,并且是经济体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重要途径,这对我国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信息化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 面板数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迟福林
在我国,全面、深入地讨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某些认识方面并不一致。 到目前为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我认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乌家培 秦海菁
信息工作要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服务乌家培秦海菁(国家信息中心北京100045)AbstractThisarticlesuggeststhatthechangingofeconomicgrowthistheonlywayto-wardfurtherec...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和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均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尽快改变片面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较快上升。在“九五”期间,要重点推选三项经济政策:一是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使年平均增长率不超过8~9%;二是调整投资重点,增加内涵型和质量型投资;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产业结构水平来促进结构协调。同时,要通过加快改革开放,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层次,扭转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状况,加强市场机制对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调节作用,推动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战略转变,并提高宏观调控机制对增长方式转变的调控能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旻
略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赵旻、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既是老问题,更有新内容如果我们把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建设历史划分为两个部分,即1978年以前和1979年以后,那么我国的经济体制在前一阶段是传统的计划型,而后一阶段则属于转型期的过渡型,今天甚至往后的一定年限内,...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谭崇台
略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谭崇台一、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意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是把较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使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或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粗放型(或外延型)的经济增长,指生产要素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依靠生产要素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霍洪喜 何自力
科教兴国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南开大学经济学系霍洪喜何自力我国制定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确定了宏伟的跨世纪奋斗目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保证。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钱宗起
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但与全国一样,仍面临一个根本性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本文结合上海经济的实际情况,认为必须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结合起来,向政企二元化、组织集团化、结构高度化等八大方向转变,并为此提出六条对策措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欧杰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治理人口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很好地配置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本等资源,提高科技含量。而要提高科技含量,又必须提高人口素质。一、进一步控制人口的增长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多,包含有两方面问题,一是人口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