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8)
2023(8334)
2022(6956)
2021(6498)
2020(5188)
2019(11907)
2018(11917)
2017(21706)
2016(11887)
2015(13676)
2014(13757)
2013(13187)
2012(12842)
2011(12127)
2010(12318)
2009(11214)
2008(10952)
2007(9927)
2006(9305)
2005(8837)
作者
(34218)
(28333)
(28299)
(26844)
(18111)
(13525)
(13326)
(11051)
(10964)
(10484)
(9679)
(9628)
(9128)
(9088)
(8621)
(8551)
(8503)
(8342)
(8322)
(8173)
(7393)
(7021)
(6701)
(6601)
(6594)
(6416)
(6265)
(6265)
(5773)
(5655)
学科
(47883)
经济(47828)
管理(28977)
(25363)
中国(19712)
地方(18859)
(18593)
企业(18593)
(13942)
业经(12981)
方法(11590)
(10951)
图书(10730)
(10413)
地方经济(10379)
书馆(10177)
图书馆(10177)
农业(9953)
(9693)
金融(9692)
(9255)
数学(9166)
(9147)
银行(9135)
教育(9130)
数学方法(9042)
(9002)
(8574)
工作(8474)
理论(8289)
机构
大学(171084)
学院(163784)
研究(62430)
(61127)
经济(59431)
管理(58778)
理学(47764)
理学院(46975)
中国(46422)
管理学(46069)
管理学院(45700)
(39106)
科学(37634)
(31551)
(30530)
师范(30328)
(29091)
中心(28501)
研究所(28177)
(27674)
北京(25823)
(25391)
师范大学(24339)
图书(24029)
(23959)
书馆(23303)
图书馆(23297)
(22557)
财经(21900)
业大(21312)
基金
项目(101371)
研究(80725)
科学(79376)
基金(69489)
(59151)
国家(58581)
科学基金(49710)
社会(49527)
社会科(46835)
社会科学(46825)
(40490)
教育(37143)
基金项目(36858)
编号(36790)
(34302)
成果(34057)
自然(28865)
自然科(28178)
自然科学(28168)
自然科学基金(27631)
(27535)
资助(26690)
课题(24933)
项目编号(23663)
重点(22550)
发展(22495)
(22084)
(21208)
(21169)
(20835)
期刊
(77675)
经济(77675)
研究(56719)
中国(43618)
图书(33599)
教育(33023)
书馆(26142)
图书馆(26142)
学报(24943)
(24779)
管理(21145)
(20991)
科学(20404)
大学(19118)
(17852)
金融(17852)
农业(17675)
学学(14484)
业经(13691)
技术(13333)
情报(12768)
(12345)
论坛(12345)
经济研究(12080)
财经(10104)
(9949)
问题(9831)
(8760)
世界(8676)
(8674)
共检索到287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任树怀  孙桂春  
介绍了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的概念、模型、特点与发展,分析了美国大学图书馆IC实施状况,论述了IC对我国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五点启示:IC已成为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新潮流;馆舍建设应融合IC理念;建立结构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非常重要;人员素质和结构是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评价与跟踪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盛兴军  任树怀  
以对香港中文大学、城市大学等6所院校图书馆IC的调研为基础,详细分析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IC的建设与实践,指出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IC对于整合资源、构建共享式学习和协作环境,促进校园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国大学图书馆构建IC的若干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何艳宁  郑建明  
芝加哥Loyola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于世人,她不仅体现在建筑设计的环保理念上,也体现在先进的服务理念上。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夏圆  顾建新  
多元化共享空间建设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作者在美国田纳西大学图书馆访学期间的见闻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网络调研及邮件访谈等方式梳理了该馆共享空间历经15年的多阶段建设历程以及系统的空间价值评估,从传统的"信息共享空间"逐步建设为多元化的"学习共享空间"。我国高校图书馆在进行共享空间再造时,需注意如下几点: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空间建设符合图书馆服务定位、满足需求与引导用户并重、与学校相关部门长期合作、做好空间使用的深度评估、管理创新与馆员角色转变同时跟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冯君  
[目的 /意义]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专利信息服务已成为大学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重要方向。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知识产权法律和制度的国家之一,通过在现有各类图书馆中认定专利与商标资源中心(Patent and Trademark Resource Centers,PTRC),形成覆盖全美的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分析和研究PTRC的运行及服务实践,对于推进和发展我国大学图书馆的专利信息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选取14所被认定为PTRC的美国大学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以及访问图书馆网站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尹锋  
介绍美国大学图书馆的机构设置、服务理念、服务工作等方面情况,并就改进我国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发表了意见。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俞德凤  
文章分析美国大学图书馆课程服务的实施内容与方法,探讨其传统的实体课程资源服务、电子课程资源服务以及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嵌入式的知识服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尹锋  
美国肯塔基大学图书馆和布鲁格拉斯社区技术学院图书馆的规模和学校规模基本适应,馆舍实用;管理规范,服务周到,信息化程度高,网络资源丰富,使用方便。对我国在加强图书馆内部管理方面的启示体现在搞好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和馆务委员会建设;建立和完善馆员资格认证、学科馆员制度和馆员培训制度,建设知识型馆员队伍;优化管理机制,强化管理功能;尽力做好读者服务;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拓宽图书馆的经费来源等诸多方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叶秀明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MOOC存在的版权问题与我国版权意识薄弱的现象,通过调查美国大学图书馆的版权服务,明确我国大学图书馆开展版权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过程]从MOOC存在的版权问题引发对大学图书馆开展版权服务的思考。通过对版权服务开展得比较完善的10所美国大学图书馆的网站进行调查,了解其开展版权服务的目的,并对其版权服务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结论]版权服务在美国的大学图书馆已非常普遍,我国大学图书馆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开展版权服务,提高师生的版权意识。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顾健  
从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发布的《2000年大学图书馆》调查报告出发,介绍美国大学图书馆的现状,对比国内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以及有关标准,对国内大学图书馆和美国大学图书馆在理念、工作中心等诸多方面的差别,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蒋逸颖  周淑云  
MOOC的发展对大学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由于合理使用制度的限制,MOOC版权问题较为严重,美国大学图书馆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MOOC版权服务。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和杜克大学图书馆的MOOC版权服务经验丰富。美国大学图书馆MOOC版权服务实践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大学图书馆MOOC版权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奕  
通过对美国大学图书馆学术诚信教育的研究,指出我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严重缺失是导致论文抄袭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改进、加强学术诚信教育方面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唐玉溪   何伟光  
美国大学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实践经验较为丰富。对美国大学排行榜中前100名大学的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情况展开系统调研,总结其数字素养教育中的指导框架、课程体系、线上资源、培训活动、特色项目、实践平台及战略规划,为我国大学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我国大学图书馆应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指导框架,重视通专结合的课程建设,推动线上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培训活动精准性,打造新兴数字技术实践平台及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开展数字素养教育。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丹  
采用文献调研方法,对美国图书馆界及教育界的元素养教育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元素养徽章系统、元素养慕课(MOOC)、数字故事讲述、嵌入课程、新生馆员等教学方式进行介绍。美国的元素养教育虽然教育主体相对单一、受众面也还有限,但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升级为元素养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我国在引入元素养理念的同时,也应通过坚持图书馆主导,与相关机构广泛合作;以学习者为中心,借助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基于信息素养教育成果,融入元素养核心理念等方式,推动元素养教育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