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8)
- 2023(5931)
- 2022(4931)
- 2021(4608)
- 2020(4004)
- 2019(8921)
- 2018(9329)
- 2017(17941)
- 2016(9675)
- 2015(10849)
- 2014(10888)
- 2013(10520)
- 2012(9961)
- 2011(9058)
- 2010(9042)
- 2009(8454)
- 2008(8313)
- 2007(7640)
- 2006(6958)
- 2005(6319)
- 学科
- 济(32529)
- 经济(32475)
- 管理(29414)
- 业(23460)
- 企(19316)
- 企业(19316)
- 方法(12381)
- 财(11443)
- 学(10814)
- 农(10398)
- 中国(10297)
- 数学(10041)
- 数学方法(9879)
- 制(9761)
- 体(7962)
- 业经(7927)
- 理论(7892)
- 务(6531)
- 财务(6501)
- 农业(6482)
- 财务管理(6480)
- 企业财务(6221)
- 银(6215)
- 银行(6182)
- 地方(6055)
- 融(5975)
- 金融(5968)
- 行(5949)
- 工作(5693)
- 和(5593)
- 机构
- 大学(137456)
- 学院(135290)
- 研究(50977)
- 管理(50112)
- 济(49135)
- 经济(47879)
- 理学(42018)
- 理学院(41534)
- 管理学(40699)
- 管理学院(40448)
- 中国(38111)
- 科学(33238)
- 京(30827)
- 农(30333)
- 所(27324)
- 财(25703)
- 研究所(24799)
- 农业(24170)
- 业大(23740)
- 中心(23509)
- 江(22234)
- 北京(19324)
- 财经(19196)
- 院(18463)
- 范(17661)
- 州(17568)
- 省(17535)
- 经(17370)
- 师范(17312)
- 技术(17004)
- 基金
- 项目(90514)
- 科学(69390)
- 基金(64046)
- 研究(64020)
- 家(58436)
- 国家(57934)
- 科学基金(47682)
- 社会(38554)
- 社会科(36202)
- 社会科学(36192)
- 省(35555)
- 基金项目(33021)
- 自然(31737)
- 自然科(30990)
- 自然科学(30976)
- 划(30742)
- 自然科学基金(30442)
- 教育(29127)
- 编号(27232)
- 资助(26831)
- 成果(24398)
- 重点(20651)
- 部(19421)
- 课题(18923)
- 发(18815)
- 创(17985)
- 计划(17946)
- 科研(17427)
- 项目编号(17385)
- 创新(16878)
共检索到215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连洪泉 周业安 陈叶烽 叶航
本文在测度个体不平等厌恶公平偏好基础上,通过公共品实验研究信息公开和群体选择的公共合作效果。研究发现,高公平偏好个体具有更高自愿供给额,合作可能性更大。信息公开和群体选择通过不同途径改善公共品自愿供给:前者使异质偏好个体的行动趋同,后者通过群体身份感提高公共合作。此外,高公平偏好个体偏好同质群体成员,低公平偏好类别个体则偏好异质群体成员,情境增加不同类别个体的异质成员偏好。研究结果也提供了机制挤出个体偏好的实验证据,并为现实社会治理和团队合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自愿供给 公平偏好 群体身份 信息公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连洪泉 陈叶烽 左聪颖 叶航
本文通过两阶段公共品博弈测度出个体社会偏好类型,研究个体社会偏好异质类型的分布规律和社会角色影响公共品自愿供给水平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实验研究发现:个体社会偏好存在异质性;搭便车行为和条件性合作者的自我服务偏向是公共品自愿供给的两大特征事实,两者对于公共品自愿供给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个体社会偏好的异质类型会显著影响公共品自愿供给水平,而性别和学生干部等社会角色存在显著差异的个体异质类型分布,由此间接地影响公共品自愿供给水平。与此同时,不同的社会角色也会直接影响公共品自愿供给水平。实验分析结果证实并且揭示社会角色影响公共品自愿供给水平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渠道效应。
关键词:
公共品实验 异质性 身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连洪泉 周业安 陈叶烽 叶航
本文利用序贯公共品实验研究社会距离影响群体合作行为的效应及途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群体合作水平在合伙人情境中显著高于陌生人情境。不同社会距离使个体互惠预期在陌生人情境中显著低于合伙人情境,并形成明显不同的互惠预期直接和间接自愿供给效应。实验结果也识别出合伙人情境中影响先行动者公共决策的两个行为因素:前期合作方决策信息及自身同样角色经历。研究结果对于后续理论研究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社会距离 公共品自愿供给 社会困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晏 夏纪军
公共品的供给以及社会规范的维持都需要社会成员的自愿投入,社会的和谐更离不开每个公民的爱心付出,但是这种源自非货币性社会偏好的奉献行为受到制度环境、信息以及政府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回顾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关于VCM实验的相关文献,重点分析信息披露、交流、自愿惩罚机制、自愿组织等对居民公共品自愿供给行为的影响,以此推进国内的相关研究和制度改革。
关键词:
公共品自愿供给 社会偏好 信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闫佳 章平 许志成
围绕"外在的公共政策如何与个体内在的社会偏好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激发公共品自愿供给"这一问题,在公共品自愿供给机制研究的经济学理论脉络的基础上,通过近年关于社会偏好的博弈实验、自然和田野实验等跨学科研究在公共政策设计中的最新应用和前沿动向来对此进行解答,发现制定公共政策的情境、缺少有效信息、个体异质性均会影响合作的形成,而增强个体自主性则会改善公共政策对于社会偏好的挤出效应。
关键词:
公共政策 社会偏好 公共品 自愿供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紫峰 周业安 何其新
在一个标准的公共品自愿供给实验环境中,本文借助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了通过初始禀赋不平等、个体投资公共品边际收益不平等和出场费不平等3种方式体现的收入不平等与社会偏好、公共品自愿供给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公共品自愿供给是可能的,不过在多期重复中明显下降;二是初始禀赋不平等、个体投资公共品边际收益不平等都会对个体公共品投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而出场费不平等的影响则不确定;三是个体公共品投资行为主要可由互惠和不平等厌恶理论所解释。这些结论对于我们全面理解收入不平等、社会偏好和公共品自愿供给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公共政策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紫峰 周业安
本文借助实验经济学方法在一个收入不平等环境中考察了两种类型的惩罚机制对于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社会偏好的普遍存在,引入惩罚机制可以显著且稳定地提高公共品供给水平,不过基于个体的惩罚机制效果更好;惩罚主要针对违背公平准则的行为,被试也会主动调整以避免被惩罚;处境较好的被试的惩罚倾向较低,并且被惩罚的可能性较高。这些结论对制定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公共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东
对我国各级政府、村干部和村民等相关利益群体的行为特征和相互博弈机理的研究表明,除中央政府之外,其他群体均扮演着"双重角色",其目标取向和行为特征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多样性特征。仅在治理层次和操作层次上改革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效果不明显,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制度变革;与此同时,应按照"激励相容、利益均衡"的原则,寻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民等相关利益群体的协调与合作。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相关利益群体 博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宋紫峰
本文在一个典型的公共品实验环境中,考察了公共品覆盖人群大小、个体投资于公共品的边际收益、初始禀赋和社会关系对于其公共品自愿供给的影响,验证了对公共品自愿供给现象的不同解释;同时,通过将之与已有的源自不同国家的相似实验研究进行对比,继而说明经济个体的社会偏好的某些固有稳定性。这个结论对于我们理解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行为,尤其是公共品自愿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公共品 自愿供给 实验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闫佳 章平
大量的公共品博弈实验研究使用分散式同侪惩罚机制来验证惩罚在促进合作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但在现实中基于个体之间的互相惩罚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将惩罚权力集中在部分参与者手中。所以,本文从真实公共领域的特征出发,将惩罚的执行者设定为一位组内成员,由其既作为参与者也作为管理者。并且,实验设置区分了随机决定和投票决定两种管理者的产生方式。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发现,管理者产生方式并不会影响个体在惩罚局时的公共品自愿供给量,但决定出的管理者自身及所执行的差异化惩罚政策才会显著作用于个体在惩罚局时的公共品自愿供给量。这在理论与实践中为当前我国"推进社区自治、创新管理体制"方面无疑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元鹏
本文利用多阶段公共品自愿捐献实验模型研究群体合作活动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发现,从整体上讲男性比女性具有更强的合作动机,但是,这种差异在不同实验设置环境或者不同性别构成的群体中却有不同的表现:与熟人环境下的情形完全不同,在陌生人环境下人们的合作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同性性别组的情形不同,混合性别组中人们的自愿捐献行为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些结论可以从不同情况下人们的心理预期以及个人社会偏好特征上进行分析和解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崇金 聂左玲 岳军
文章基于Fischbacher和Gchter(2010)实验方法,以中国被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个体社会偏好异质性、预期形成方式,以及两者对公共品自愿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体社会偏好的异质性与预期的动态调整共同决定了实验被试的公共品投资行为,具体而言,异质性的个体基于自己的观察不断地更新对他人公共品投资的预期,进而调整自己的投资行为。文章不仅为国际研究提供了来自中国被试的证据,同时,也为完善我国公共品供给体系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社会偏好 异质性 预期 公共品实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念平 董占奎
现实中大多数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都受到限制,但在公共物品自愿供给实验研究文献中对此种情况研究较少。本文在经典公共物品自愿供给模型基础上,将社会网络这一因素纳入到模型中,使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由网络连接所决定,并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对公共物品自愿供给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证实,社会网络结构的差异会显著影响个体自愿供给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对称正则网络中,个体自愿供给与网络密度负相关但不受聚类系数的影响,网络的正则性对个体极端行为的出现概率产生显著影响。这些结论支持了社会网络对公共物品自愿供给行为存在影响。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公共物品 自愿供给 实验经济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彪 张珣
合作困境是公共品自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有三种治理思路:一是收益结构视角治理,包括扩大全体成员投资与全体成员不投资之间的收益差额、降低个体的贪婪和恐惧倾向两种策略。二是组织视角治理,包括选择性激励、减少自治组织中成员的数量两种策略。三是关系视角治理,包括增加交流、建立长期关系、促进有条件信任、促进成员遵守互惠原则四种策略。上述三种治理思路是相互补充的,通过整合三种治理思路,可以充分发挥行政部门、自治组织和个体在合作困境治理中的作用,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公共品自治中的社会合作困境。
关键词:
公共品 自愿供给 合作困境 集体行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樊丽明 石绍宾
福利彩票是中国公共品自愿供给的一种有效形式,现阶段有效运用福利彩票自愿公共品的条件主要是优惠的管理政策和完善的发行技术,人均收入水平及其差距对福利彩票发行影响较小。中国福利彩票自愿供给公共品对社会经济产生了规模效应、财政效应和社会公平效应。
关键词:
公共品 自愿供给: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