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0)
2023(9517)
2022(8019)
2021(7609)
2020(6267)
2019(14597)
2018(14089)
2017(27388)
2016(14239)
2015(16407)
2014(15716)
2013(15681)
2012(14817)
2011(13421)
2010(13358)
2009(12502)
2008(12450)
2007(10495)
2006(9393)
2005(8427)
作者
(38616)
(32089)
(31953)
(30479)
(20848)
(15246)
(14748)
(12459)
(12327)
(11259)
(10973)
(10889)
(10254)
(10053)
(9863)
(9852)
(9456)
(9384)
(9174)
(8910)
(7822)
(7680)
(7645)
(7362)
(7271)
(7123)
(6939)
(6699)
(6297)
(6269)
学科
(69566)
经济(69496)
管理(48828)
(41977)
(34855)
企业(34855)
方法(34134)
数学(31043)
数学方法(30912)
中国(21823)
(19096)
(14763)
(14661)
环境(14122)
(13925)
贸易(13918)
(13605)
业经(13097)
(12194)
银行(12194)
(12175)
财务(12161)
财务管理(12129)
(11908)
金融(11908)
企业财务(11746)
地方(11685)
(11676)
(11075)
(10756)
机构
大学(212123)
学院(206199)
(98103)
经济(96463)
管理(85720)
理学(74131)
理学院(73390)
管理学(72769)
管理学院(72350)
研究(70875)
中国(58059)
(46164)
(44639)
财经(37476)
科学(37148)
(34515)
中心(33188)
(32871)
经济学(32453)
研究所(29647)
经济学院(29525)
财经大学(28357)
北京(28226)
(27430)
(25842)
(25210)
师范(25067)
(24558)
业大(23976)
商学(23862)
基金
项目(139620)
科学(113877)
基金(108628)
研究(103822)
(93357)
国家(92712)
科学基金(81642)
社会(73277)
社会科(69802)
社会科学(69784)
基金项目(56995)
自然(49770)
自然科(48713)
自然科学(48703)
(48047)
自然科学基金(47938)
教育(46320)
资助(44241)
(41904)
编号(39296)
(33921)
国家社会(32876)
成果(32602)
重点(30809)
教育部(30331)
人文(29010)
(28932)
(28616)
中国(28428)
(27480)
期刊
(97784)
经济(97784)
研究(64232)
中国(36846)
(36084)
管理(29289)
科学(26429)
学报(26003)
(22121)
金融(22121)
大学(20656)
(20537)
财经(19358)
学学(19246)
经济研究(17606)
(16650)
问题(14801)
技术(14333)
农业(14224)
教育(13435)
(13270)
业经(12401)
世界(12218)
图书(11604)
国际(11431)
统计(10327)
技术经济(10130)
理论(10090)
(9478)
现代(9016)
共检索到305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亚西  
基于中国城市层面的数据,对环境信息公开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进行验证,同时采用多层次模型探究了自上而下的环境监管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信息公开改善环境治理绩效。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首先,环境信息公开能够显著地提升环境治理绩效。其次,环境监管能力对环境治理绩效并无影响;而环境监管的严厉程度对环境治理效果的影响有限,影响机制较为复杂。最后,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监管的结合能够显著地改善环境治理绩效。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杰琦  汪同三  
在拓展Grossman与Krueger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细致阐释了外商投资影响环境效率的机制,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门槛技术,从数量与质量两个角度实证考察FDI影响环境效率的机理和效果,结果表明:(1)FDI数量通过产业结构途径阻碍了环境效率的提高,但FDI数量与FDI质量均能通过环境技术渠道改善环境绩效;(2)FDI数量因其给环境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引致本地环境监管的强化,而FDI质量作为各地政府竞相争夺的"潜在"资源,倾向于弱化本地的环境监管;(3)外资质量与外资规模对环境效率的作用均表现为基于环境监管强度的双重门槛特征。当环境监管强度较低与较高时,FDI数量与质量对环境效率的影响表现为负面或不显著;当环境监管强度处于合理水平时,FDI数量对环境效率的负面效应减弱,FDI质量对环境效率有正面的影响。因此,政府在制定合理的环境监管、提高外资企业环境准入门槛、鼓励环保型外资企业进入等方面的协同努力,对促进FDI正向的环境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杰琦  汪同三  
在拓展Grossman与Krueger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细致阐释了外商投资影响环境效率的机制,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门槛技术,从数量与质量两个角度实证考察FDI影响环境效率的机理和效果,结果表明:(1)FDI数量通过产业结构途径阻碍了环境效率的提高,但FDI数量与FDI质量均能通过环境技术渠道改善环境绩效;(2)FDI数量因其给环境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引致本地环境监管的强化,而FDI质量作为各地政府竞相争夺的"潜在"资源,倾向于弱化本地的环境监管;(3)外资质量与外资规模对环境效率的作用均表现为基于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成程  李惟韬  彭杰  
地方政府在中国多级环境治理体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河长制是从地方政府实践上升到国家行动的代表性制度创新。通过收集全国285个城市河长制实施的相关法规文件,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河长制政策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河长制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我国城市的经济增长质量,在经过了DID平行趋势检验,2SLS工具变量回归,PSM检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分析之后,结果依然显著;其次,增加地区研发支出,提高地区创新产出;提高地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以及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降低地区水污染水平是实施河长制提高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机制;最后,在进一步分析之中,本文发现河长制的实施在中部地区城市,大型城市,省会城市,低工业水平城市与高市场化水平地区城市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效果。研究结果证明了地方政府在环保政策创新与执行之中的重要作用,也验证了加强环境保护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从刚  许崇正  李跃然  
文章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股权结构和制度环境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与经营绩效正相关;制度环境能够显著降低股权集中度对第2类代理成本的影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城商行的代理成本和经营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相比非国有城商行,在国有城商行中,股权集中度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制度环境可以更为有效地制约这种影响。研究结论对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从刚  许崇正  李跃然  
文章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股权结构和制度环境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与经营绩效正相关;制度环境能够显著降低股权集中度对第2类代理成本的影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城商行的代理成本和经营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相比非国有城商行,在国有城商行中,股权集中度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制度环境可以更为有效地制约这种影响。研究结论对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繁成  
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党代会周期对辖区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辖区环境质量在党代会召开前后呈现明显周期性波动。在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后,发现各辖区环境质量的周期性波动与党代会召开前后环境监管力度变化密切相关。党代会召开前后,环境规制强度和实施力度有所不同,进而使得辖区环境质量有所不同。每次党代会召开前一年和当年,各辖区环境规制强度和实施力度均上升,从而使得辖区环境质量改善;每次党代会召开第二年,各辖区环境规制强度和实施力度均下降,从而使得辖区环境质量恶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书怀  
选取2007-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从行业监管、境外上市和分红政策三个维度,分析了监管环境对公允价值计量与现金股利关系的影响。本文的发现与西方研究结论截然不同,上市公司向上的公允价值损益调整与现金股利显著正相关;境外较完善的监管制度和较高的监管水平有效遏制了在境外融资的中国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损益调整进行分红;201 2年以来实施的一系列"分红新政"成效显著;由于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金融保险行业公允价值计量引起的未实现损益被用于股利分配受到了限制。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需要技术和制度的双重机制来保障。除了迫切需要为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和推广提供应用指南外,还应该加强对公允价值...
[期刊] 改革  [作者] 钱雪松  彭颖  
基于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台的《社会责任指引》,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台的《社会责任指引》不仅推高了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概率,而且提升了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地,基于地区和分析师关注度视角的三重差分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法治环境越好,分析师关注度越高,《社会责任指引》对其环境信息披露的改善作用越大。为提升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应进一步完善地方法治环境,同时加强资本市场对信息披露的监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佟家栋  陈霄  
本文采用DEA-SBM模型构建了2005至2013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能源效率面板数据,并进一步研究了出口扩张、环境规制怎样影响城市能源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出口扩张显著提高了城市能源效率,中国城市能源效率的改进具有出口驱动特征;并且出口扩张对能源效率的正影响随着城市环境规制强度上升而增加,这一影响效应在不同环境规制强度指标和出口密集度的稳健性检验中同样成立。研究还发现,随着环境规制强度上升,出口扩张引致的污染排放会出现缩减,但出口扩张引致的能源消耗缩减并不明显,出口、环境规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主要来自排放效应。对样本的分类检验发现,随着环境规制强度上升,低收入、内陆地区和资源型城市的出口扩张对能源效率的改进作用要大于高收入、沿海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积极的政策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能源效率的改进机制,并且这种强化作用在低收入、内陆地区和资源型城市中更为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潘昌蔚   严兵  
文章基于2009~2019年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政府工作报告文本信息构建雾霾治理指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雾霾治理对外资流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雾霾治理对外资流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雾霾治理主要通过缓解空气污染、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外资流入;异质性分析发现,雾霾治理对外资流入的促进作用主要发生在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非资源型城市以及资源成熟型、资源衰退型城市;进一步研究发现,雾霾治理对周边城市外资流入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外资流入的增加部分来源于高技术制造业。文章拓展了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理论的研究边界,为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制定与合理引进外资提供了现实参考。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谭洪涛  汪洁  黄晓芝  
以我国A股上市银行2007-2012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公允价值会计的引入与商业银行迎合资本监管行为调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商业银行采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偏好及运用程度确实对其资本充足率产生重要影响;(2)当商业银行面临核心资本充足率监管压力时,银行管理层倾向于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资本管理;(3)当商业银行预计当期资本充足率较低时,管理层倾向于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进一步研究发现,四大国有银行与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运用公允价值会计迎合监管行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为商业银行存在迎合资本监管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宇  黄晓蓓  宋云玲  
强制性业绩预告制度的实施改善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环境,但同时也引发了上市公司阀值管理以逃避明线政策监管的行为。2002-2008年,沪深两市均要求预计半年报和三季报出现亏损、扭亏、业绩大幅上升或下降的主板公司在规定时间内披露业绩预告。从2008年开始,沪市不再要求所辖上市公司披露中期业绩预告,深市仍执行原规定。文章发现,明线监管政策取消后,沪市公司的自愿预告比率显著降低,但是净利润变动幅度的分布在-50%处的阀值管理并没有消失。进一步分析显示,该断点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且未受过明线监管政策影响的新上市公司也存在类似的阀值管理现象。排除了监管政策的长效效应,表明阀值管理仍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前景理论所预示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强制业绩预告制度取消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新兴资本市场仍需"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洪金明   袁一辰  
保持国有企业合理的资本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以资管新规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为契机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2015—2021年沪深A股市场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资管新规实施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民营企业而言,资管新规实施显著抑制了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资管新规实施降低金融化水平,减少银行借款,进而抑制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异质性分析表明,资管新规实施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抑制作用在竞争性行业、中央企业以及影子银行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中更为明显,而企业高管的金融背景却削弱了资管新规的实施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实施会抑制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水平,进而提高实体投资水平和每股经济增加值。上述研究结果不但为治理国有企业高杠杆的问题提供了新视角,还对加强金融监管和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永明  何凌云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评估了环境污染对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首先,居民的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在工作中不得不把自己弄得很脏的居民感到不太幸福,居住在工矿区、老城区等社区的居民感到不太幸福。空气污染显著地降低了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居住在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以及建筑和拆迁扬尘产生量较高地区的居民更不幸福。其次,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受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大,而其对中西部地区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尚不显著。最后,环境污染的不公平性问题在我国暂不存在,空气污染对不同年龄、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幸福感的影响度没有太大差异。减轻环境污染不仅有利于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还能有效缓解我国的社会不平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