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4)
2023(13948)
2022(12324)
2021(11639)
2020(9966)
2019(23468)
2018(23728)
2017(46098)
2016(25403)
2015(29056)
2014(29510)
2013(29294)
2012(27206)
2011(24729)
2010(24850)
2009(23018)
2008(23080)
2007(20513)
2006(17832)
2005(15784)
作者
(76170)
(63602)
(63393)
(60363)
(40502)
(30526)
(28881)
(24996)
(24123)
(22842)
(21755)
(21304)
(20117)
(20077)
(19686)
(19644)
(19632)
(18831)
(18301)
(18103)
(15957)
(15677)
(15499)
(14524)
(14303)
(14236)
(14175)
(14145)
(12940)
(12696)
学科
(105091)
经济(104973)
管理(73341)
(69858)
(58365)
企业(58365)
方法(52569)
数学(45109)
数学方法(44588)
(27561)
(26851)
(25879)
中国(25191)
业经(22866)
地方(20257)
理论(19343)
(18813)
贸易(18809)
农业(18420)
(18191)
(17626)
财务(17551)
(17513)
财务管理(17512)
(17509)
企业财务(16603)
环境(15591)
技术(15177)
(14829)
银行(14770)
机构
大学(379308)
学院(374246)
管理(148353)
(144865)
经济(141557)
理学(128735)
理学院(127254)
管理学(124961)
管理学院(124279)
研究(123370)
中国(89757)
(81090)
科学(79966)
(66194)
(63668)
(63375)
研究所(58452)
业大(58443)
中心(55987)
(54307)
财经(53842)
(51215)
北京(51191)
师范(50747)
农业(50185)
(48712)
(44446)
(43915)
经济学(43330)
师范大学(41150)
基金
项目(253943)
科学(197772)
研究(183855)
基金(182764)
(159460)
国家(158151)
科学基金(134449)
社会(112764)
社会科(106591)
社会科学(106560)
(99266)
基金项目(97936)
自然(88975)
自然科(86835)
自然科学(86805)
自然科学基金(85251)
教育(84922)
(84152)
编号(76459)
资助(75855)
成果(63155)
重点(56806)
(56057)
(53430)
课题(52001)
(51839)
科研(48947)
创新(48393)
教育部(47552)
大学(47342)
期刊
(155497)
经济(155497)
研究(106143)
中国(64513)
学报(63413)
科学(56591)
(56576)
(50622)
管理(50348)
大学(46402)
学学(43319)
教育(41294)
农业(39135)
技术(31672)
(27664)
金融(27664)
财经(25864)
业经(25325)
经济研究(24242)
图书(23532)
(21934)
问题(20895)
(20193)
理论(19288)
技术经济(18716)
(18340)
实践(17843)
(17843)
科技(17667)
商业(16680)
共检索到532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田梅  
[目的 /意义]明晰信息偶遇在信息行为框架中的定位并进一步探讨阐释信息偶遇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于信息偶遇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针对代表性概念与模型进行分析,探讨了信息偶遇在信息行为框架中的定位以及与其他信息行为之间的关系;从信息偶遇过程研究与影响因素研究两个方面,结合具体研究成果,阐释了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结果 /结论]信息偶遇与信息搜寻、信息搜索等共同构成了信息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与两者存在交叉;可以基于非线性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意义构建理论等认知科学理论以及自我效能理论等心理学相关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佩  黄春燕  
采用元人种志方法对12项信息偶遇原始研究进行综合集成,回答信息偶遇的发生要素、发生流程、效果、情境对信息偶遇的影响4个问题。提出信息偶遇的全景模型,认为信息偶遇是行动者与信息、情境良性互动从而产生积极行动后果和积极情绪体验的一种信息行为方式,受到个体认知风格、认知任务、信息组织、物理和社会情境的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晏婉暄  艾文华  胡广伟  
[目的/意义]偶遇信息分享行为有助于实现个体信息需求的满足,推动信息价值创造。文章旨在揭示微信半公开式(看一看)和公开式(朋友圈)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组态路径及其差异,为社交网络平台打破信息茧房、提供优质信息服务起到指导和借鉴的作用。[方法/过程]研究以微信用户为研究对象,选取分享主体、分享动机和分享客体三个方面的变量,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模糊定性比较方法探索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组态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半公开式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组态路径包括利他动机型和特质积极型;公开式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组态路径包括质量驱动型、热点引导型和信息综合型;信息客体层面的要素是触发半公开式和公开式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重要核心因素,其中信息有用性在两类组态路径中均作为核心条件存在且通过了回归检验;而个体心理成本、情感认同是造成半公开式和公开式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组态路径不同的潜在原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茂  袁敬芸  周悦  
[目的/意义]分析信息偶遇相关理论及背景,探索应用心理学眼动实验方法,更客观地揭示不同网络信息组织方式所体现信息偶遇现象的特征及效果。[研究设计/方法]应用眼动实验法,对40名被试对象进行眼动实验数据采集,选择总注视时间、首次进入兴趣区用时、注视次数、首次注视时间4个眼动实验指标,对相关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观察两种信息分类组织方法对眼动指标的差异化影响。随后对同一批被试对象进行跟进访谈,整理被试对象的偶遇体验和经历。[结论/发现]主题导航的信息分类组织方法和分面分类的信息组织法方法在总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访谈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主题导航的信息分类组织方法更容易产生偶遇效果。[创新/价值]利用跨学科的眼动实验捕捉被试对象的眼动数据,通过客观数据与主观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新颖地展开网络信息组织方法的信息偶遇现象的研究。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胥文娟  黄丽霞  
促进信息偶遇是OPAC系统实现功能拓展、提升服务能力的可靠发展方向,从基于检索字段的资源聚类、资源推荐功能、标签功能、分享功能等方面对985高校图书馆OPAC系统中支持信息偶遇的功能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红  王志鹏  
采用搜寻实验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有任务搜索和无任务浏览两种实验情境下用户在数字图书馆中信息偶遇的频次、原因和途径,比较个人和信息因素对日常信息搜寻中信息偶遇的影响以及信息偶遇后的行为的差异。研究表明:无任务浏览情境下易于发生信息偶遇,数字图书馆的相关主题、推荐机制、相关收藏是信息偶遇的主要途径,评价信息有用性、分析比较信息、表达信息需求、信息标题和热度是信息偶遇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文韬  谢阳群  
指出信息偶遇作为信息搜寻行为的类型之一,所受到的关注和研究相对较少,从相关理论模型出发,对信息偶遇展开研究,着重对S.Erdelez、M.P.E.Cunha提出的信息偶遇过程模型及J.Lawley和P.Tompkins提出的信息偶遇感知模型等进行探讨。在分析信息偶遇模型的同时,总结信息偶遇的作用和价值,认为对个人而言信息偶遇有利于信息知识的获取,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对组织而言,信息偶遇有助于信息分享和创造力的提升。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阳玉堃  黄椰曼  
社交网络扩大用户获取信息来源,而信息偶遇作为用户信息获取的一种特殊形式,探究其在社交网络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信息偶遇领域进行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影响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偶遇状况的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信息因素,构建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10个研究假设,使用PLS分析样本数据并验证模型假设。结果表明,情绪状态等6个变量对信息偶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需求和环境状况感知对信息偶遇有显著负向影响,信息的多样性、质量对信息偶遇没有显著影响,并基于此提出图书馆在社交网络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家娃  张玥  赵宇翔  朱庆华  
[目的/意义]以社会化搜索情境下的信息偶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其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以补充该情境下的信息偶遇专门研究,并帮助社会化搜索服务提供者、信息素养教育者和用户充分利用这一信息行为。[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进行实证研究,构建社会化搜索情境下的信息偶遇整合分析框架,细化偶遇发生过程,探索影响发生过程的关键因素。[结果/结论]偶遇契机、会话切换、偶遇处理构成了社会化搜索情境下的信息偶遇过程,平台特征、情境特征、信息特征以及包括用户即时心态、平台使用习惯、现象认知情况、个人信息素养在内的用户特征会共同作用于偶遇过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倩  邓小昭  
从自用、共享和存储这3种偶遇信息利用形式着手,对有关偶遇信息利用(即用户对偶遇到的信息的利用)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偶遇信息利用的研究现状,指出其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分析在偶遇信息自用、共享与存储方面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叶鹰  
从具体到抽象依次讨论了分析信息学的物理基础、逻辑构成和方法论问题 ,引进了作为分析信息学物理基础的量间概念并由此说明信息物理学必然隐含“对称性破缺” ,推得系统中信息与能量成正比而与温度成反比 ,解释了分析信息学的逻辑构成 ,指出了分析信息学在方法论上意味着纯粹计量的信息学的终结和纯粹建构的信息学的开端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田梅  张军亮  刘喜文  
基于个体认知角度阐释了移动互联网信息偶遇行为演进动力机制。从个体认知信息需求状态、目标、信息价值判断以及动机的目标化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面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获取的复杂情境,个体认知信息需求是信息偶遇过程中行为演进的初始动力与主要动力;个体信息需求认知目标的层级不同导致信息偶遇过程环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偶遇信息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对于完成动机的目标化过程、提高个体参与度有着重要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佳讯  
针对引文分析理论基础中的若干疑难和争鸣问题作了新的探索和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试图以新的观点完善引文分析理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儒银  邓小昭  
文章旨在探讨高校硕士研究生偶遇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数据,并通过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提炼出四个核心概念"分享主体""分享情景""分享动机"和"分享表现"。研究发现,性别差异、情景因素交叉影响高校硕士研究生信息偶遇以及后续的分享行为;女性通常在休闲的情景下分享偶遇信息;对偶遇信息所持的心理态度影响其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友谊需要和成就需要对偶遇信息分享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权力需要对偶遇信息分享行为无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梅  朱学芳  
[目的 /意义]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的信息偶遇敏感影响因素,以指导大学生群体提高信息偶遇能力,继而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方法 /过程]使用信息增益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信息偶遇发生频次之间的相关性,构建敏感影响因素模型,并进一步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信息偶遇频次预测模型。[结果 /结论]与发生信息偶遇最相关的10个影响因素分布于信息用户、偶遇信息、网络环境、情境因素4个维度;模型分类预测精度达82.96%,说明SVM对预测信息偶遇频次有良好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