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49)
- 2023(15995)
- 2022(13912)
- 2021(12964)
- 2020(11004)
- 2019(25332)
- 2018(24991)
- 2017(48559)
- 2016(26104)
- 2015(29484)
- 2014(29183)
- 2013(28580)
- 2012(25983)
- 2011(23341)
- 2010(23123)
- 2009(20875)
- 2008(20198)
- 2007(17390)
- 2006(14935)
- 2005(12654)
- 学科
- 济(103251)
- 经济(103137)
- 管理(78126)
- 业(74190)
- 企(61879)
- 企业(61879)
- 方法(50416)
- 数学(43497)
- 数学方法(42874)
- 农(28664)
- 财(25612)
- 中国(25206)
- 业经(24116)
- 学(23623)
- 农业(19564)
- 地方(18889)
- 理论(18552)
- 贸(17992)
- 贸易(17983)
- 易(17420)
- 务(17144)
- 财务(17064)
- 财务管理(17029)
- 制(16800)
- 和(16703)
- 技术(16702)
- 企业财务(16118)
- 环境(15686)
- 划(14267)
- 融(13811)
- 机构
- 大学(371429)
- 学院(368623)
- 管理(149250)
- 济(141296)
- 经济(138310)
- 理学(130808)
- 理学院(129373)
- 管理学(126892)
- 管理学院(126216)
- 研究(117950)
- 中国(84876)
- 京(77479)
- 科学(75785)
- 财(62488)
- 农(60808)
- 所(58311)
- 业大(57802)
- 中心(54078)
- 研究所(53781)
- 财经(51877)
- 江(51565)
- 范(49251)
- 师范(48735)
- 农业(47767)
- 北京(47732)
- 经(47378)
- 院(43100)
- 州(42237)
- 经济学(41955)
- 师范大学(39654)
- 基金
- 项目(263672)
- 科学(208189)
- 基金(192499)
- 研究(190623)
- 家(168507)
- 国家(167148)
- 科学基金(144280)
- 社会(119683)
- 社会科(113365)
- 社会科学(113335)
- 省(102975)
- 基金项目(102638)
- 自然(95839)
- 自然科(93672)
- 自然科学(93644)
- 自然科学基金(91956)
- 教育(88543)
- 划(87022)
- 资助(78958)
- 编号(77588)
- 成果(62282)
- 重点(58825)
- 部(57994)
- 发(55009)
- 创(54813)
- 课题(52521)
- 创新(51187)
- 科研(51003)
- 教育部(49823)
- 国家社会(49083)
- 期刊
- 济(145264)
- 经济(145264)
- 研究(99561)
- 中国(63081)
- 学报(61816)
- 科学(55542)
- 农(54587)
- 管理(52137)
- 财(46827)
- 大学(46612)
- 学学(43741)
- 教育(40726)
- 农业(38069)
- 技术(32611)
- 融(25498)
- 金融(25498)
- 业经(25427)
- 财经(24348)
- 经济研究(22824)
- 图书(22154)
- 经(20772)
- 问题(19078)
- 业(19020)
- 科技(18228)
- 版(18114)
- 理论(17659)
- 技术经济(17114)
- 实践(16364)
- 践(16364)
- 资源(16073)
共检索到510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强 周浩 王雨
信息供应链成员组织之间是否需要传递信息,是否需要通过与信息供应链成员组织之间的信息传递来提升其知识创造的能力,决定于信息供应链成员组织之间的需要因素、目的因素和价值因素的相互协调和互补作用。文章基于产学研共同体共生视角,分析探讨了信息供应链成员组织之间信息传递过程的动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信息供应链成员组织之间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即需要优势递进规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达天 邱长波 周浩
从产学研共同体各创新主体拥有不同主导要素的角度,将信息供应链成员组织的关系模式归纳为企业主导型、大学主导型、科研院所主导型3种,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不同主导模式下成员组织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关键词:
信息供应链 主导模式 信息传递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冬松 毕达天 周浩
产学研共同体信息供应链网络的拓扑结构是影响共同体成员间信息传递的关键因素。文章在剖析产学研共同体信息供应链网络的结构性成因基础上,以无标度网络为研究载体,建立产学研共同体信息供应链网络的信息传递模型,揭示其信息传递规律及影响信息传递效率的主要因素,对于提高产学研共同体信息供应链响应速度、改善信息传递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彭梓倩 周鹏
数字技术的运用与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增强了信息在不同主体间的传递效率,这是否对源于供应链关系的商业信用融资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基于供应链信息传递视角,以沪深A股2013—2020年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借助爬虫技术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相关关键词,研究数字化转型对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实行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升商业信用融资能力。(2)供应商集中度越低,数字化转型对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强。(3)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形成良好的信息传递环境,促进商业信用融资。(4)在信息披露质量适中、市场地位较低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影响更加显著。本研究有助于企业树立数字发展、信息共享理念,增强供应链信息传递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娟娟 刘娅
文章通过对供应链中信息传递效率的分析给出量化结果,明确有效信息传递对供应链的影响程度。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例,建立了完全信息传递下与不完全信息传递下的供应链成本与利润模型,更直观的分析信息传递效率的影响。然后运用MATLAB进行了模拟,在经过对订单量和运送量的随机多次循环后,得出成本和利润平均值来衡量信息传递影响。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出,信息传递效率的有效与否对供应链的绩效产生巨大影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易加斌
基于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的过程视角,对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的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基于变量间的逻辑关系推演出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与知识转移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引入加权小世界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供应链成员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定量评价模型,为供应链成员间以最小的成本来减少知识转移阻力,提高知识转移绩效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供应链成员 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绩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韩燕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质量安全信息在供应链上的正向传递不顺畅、不充分;另一方面,质量安全问题发生之后,质量安全信息在供应链上的逆向追溯难以实现。本文主要从供应链上的信息传递和逆向追溯角度来探讨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设和优化问题,对比分析了五种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认为"连锁零售网络+生产基地+农户"模式是质量安全最有保障的模式。可以从提高生产端和销售端的组织化程度、对供应链进行垂直整合、建立跟踪和溯源系统、充分发挥品牌的"信号"作用这五个方面来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优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戴建平 骆温平
本文以物流企业与客户及上下游企业多边合作的供应链为研究视角,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供应链异质性资源、资源能力和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两大假设:供应链异质性资源对于供应链绩效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供应链异质性资源能力对于异质性资源正向影响供应链绩效具有调节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在物流企业参与多边合作的供应链中,异质性资源起到了基础作用,是供应链绩效提升的源泉;资源能力对"供应链异质性资源——绩效"关系起到了调节作用,揭示了在异质性资源能力的协同作用下,供应链倾向于运用不同的资源获取、整合以及释放能力实现供应链绩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冷志明 黄利文 王超贤
需求信息及时准确传递是实现敏捷供应的基础,但造成供应链中需求信息扭曲与间断的原因在组织结构层面上还没有得到揭示。研究表明,流通组织结构变革可通过两种路径来改善需求信息传递效率,进而影响敏捷供应。随着流通组织层级减少(扁平化),需求信息传递的间断次数将减少;而随着流通组织结构中主体间控制和联系程度的提升(关系化),需求信息传递的扭曲程度将降低。而扭曲程度和间断次数的减少有利于需求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为实现敏捷供应提供了可能。因此,流通组织结构扁平化和关系化变革是需求快速变化的产业领域内企业实践敏捷供应的基本策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冷志明 黄利文 王超贤
需求信息及时准确传递是实现敏捷供应的基础,但造成供应链中需求信息扭曲与间断的原因在组织结构层面上还没有得到揭示。研究表明,流通组织结构变革可通过两种路径来改善需求信息传递效率,进而影响敏捷供应。随着流通组织层级减少(扁平化),需求信息传递的间断次数将减少;而随着流通组织结构中主体间控制和联系程度的提升(关系化),需求信息传递的扭曲程度将降低。而扭曲程度和间断次数的减少有利于需求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为实现敏捷供应提供了可能。因此,流通组织结构扁平化和关系化变革是需求快速变化的产业领域内企业实践敏捷供应的基本策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冷志明 黄利文 王超贤
需求信息及时准确传递是实现敏捷供应的基础,但造成供应链中需求信息扭曲与间断的原因在组织结构层面上还没有得到揭示。研究表明,流通组织结构变革可通过两种路径来改善需求信息传递效率,进而影响敏捷供应。随着流通组织层级减少(扁平化),需求信息传递的间断次数将减少;而随着流通组织结构中主体间控制和联系程度的提升(关系化),需求信息传递的扭曲程度将降低。而扭曲程度和间断次数的减少有利于需求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为实现敏捷供应提供了可能。因此,流通组织结构扁平化和关系化变革是需求快速变化的产业领域内企业实践敏捷供应的基本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鄢章华 滕春贤 刘蕾
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助于减少企业间的谈判和摩擦次数,提升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合作效率,降低多项成本费用,从而增强供应链的灵活性,并实现供应链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此方面的考虑,以供应链信任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供应链信任关系在供应链网络中传递并逐渐达到均衡的过程。沿用信任度的概念对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信任关系进行定量刻画,通过对取值的拓展,使刻画更贴近现实;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分析并设计不同信任氛围下信任的传递机制和叠加机制,利用网络均衡理论和极限的思想建立信任均衡模型,对供应链信任均衡进行求解,并对解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信任的均衡结果与信任氛围和初始的信任状态密切相关,信任氛围对供应链信任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元明 赵道致 徐大海
在分析了项目型供应链的特点及其工期风险传递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关键链的缓冲思想,将项目缓冲重新分解并插入到供应链的环节中。算例证明,将项目缓冲插入到供应链的各环节中,对于项目供应链的风险传递性起到了抑制的作用,对项目整体的风险管理是有益的。
关键词:
项目供应链 风险传递 工期 缓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建平 骆温平
文章运用系统协同理论,深入分析了物流企业与供应链成员多边合作中供应链系统自组织的五大控制参量和两组序参量。研究发现控制参量是由供应链所处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决定(外部因素),序参量则取决于供应链自身的互补性资源与能力(内部因素),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会使供应链中互补性资源与能力产生不同的组合(涨落)。可以较好地解释在开放式复杂供应链系统中,物流企业与供应链成员间非线性相互关系经多边合作形成协同,使整个供应链系统从无序态转向有序态的一般规律。文章构建了基于流程协同的供应链多边合作模型,有助于揭示在互补性资源与
关键词:
物流企业 流程协同 价值创造 物流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建平 骆温平
文章运用系统协同理论,深入分析了物流企业与供应链成员多边合作中供应链系统自组织的五大控制参量和两组序参量。研究发现控制参量是由供应链所处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决定(外部因素),序参量则取决于供应链自身的互补性资源与能力(内部因素),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会使供应链中互补性资源与能力产生不同的组合(涨落)。可以较好地解释在开放式复杂供应链系统中,物流企业与供应链成员间非线性相互关系经多边合作形成协同,使整个供应链系统从无序态转向有序态的一般规律。文章构建了基于流程协同的供应链多边合作模型,有助于揭示在互补性资源与能力的驱动下,物流企业与供应链成员如何通过信息共享实现流程协同,最终实现多边合作方式下彭罗斯租金的获取。
关键词:
物流企业 流程协同 价值创造 物流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