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7)
2023(5828)
2022(4656)
2021(4589)
2020(4021)
2019(9606)
2018(9751)
2017(19822)
2016(10288)
2015(11779)
2014(11666)
2013(11216)
2012(9909)
2011(8804)
2010(9064)
2009(8516)
2008(8645)
2007(7700)
2006(6835)
2005(6260)
作者
(28241)
(23298)
(23209)
(22404)
(15094)
(11163)
(10664)
(8907)
(8902)
(8548)
(8009)
(7724)
(7436)
(7423)
(7200)
(7067)
(7035)
(6916)
(6847)
(6737)
(5711)
(5701)
(5638)
(5445)
(5380)
(5233)
(5102)
(5096)
(4653)
(4493)
学科
(46890)
经济(46844)
管理(37643)
(35808)
(33392)
企业(33392)
方法(27661)
数学(25054)
数学方法(24539)
(15227)
(12573)
财务(12531)
财务管理(12523)
企业财务(12170)
业经(9468)
理论(8821)
中国(8326)
(8204)
(7696)
(6692)
技术(6504)
(6498)
贸易(6495)
(6330)
(5777)
(5716)
金融(5715)
(5694)
(5479)
教学(5471)
机构
大学(150297)
学院(148796)
管理(65591)
(59885)
经济(58727)
理学(57236)
理学院(56718)
管理学(55487)
管理学院(55228)
研究(39874)
中国(31808)
(30274)
(30037)
财经(24558)
科学(22357)
(22338)
(20444)
中心(19915)
北京(19107)
(18659)
财经大学(18569)
业大(18528)
商学(18027)
商学院(17875)
经济学(17592)
(17225)
(17062)
师范(16919)
研究所(16565)
(16208)
基金
项目(97238)
科学(78427)
基金(73506)
研究(70088)
(62608)
国家(62156)
科学基金(56056)
社会(45103)
社会科(43042)
社会科学(43028)
基金项目(38322)
自然(38136)
自然科(37450)
自然科学(37444)
自然科学基金(36814)
(36578)
教育(34295)
资助(32151)
(30876)
编号(29314)
成果(23618)
(21967)
重点(20675)
(20032)
教育部(19782)
项目编号(19763)
人文(19586)
大学(19360)
科研(18740)
创新(18668)
期刊
(59620)
经济(59620)
研究(39185)
(26099)
管理(25175)
中国(24698)
学报(18943)
科学(17843)
大学(14941)
教育(14857)
技术(14767)
学学(13890)
(13690)
金融(13690)
(13002)
财经(12594)
(10591)
图书(10500)
经济研究(10407)
统计(10270)
(9328)
业经(9224)
理论(8899)
农业(8791)
财会(8559)
决策(8468)
技术经济(8230)
实践(8180)
(8180)
情报(7982)
共检索到212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年行  洪涛  吴世农  徐信忠  
股价"同涨同跌"又称"股价同步性",是世界各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近年来财务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课题。本文收集1994—2004年中国股市的相关数据,用R2度量股价同步性,对股票收益的"惯性"和"反转"与R2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研究发现:(1)总体上,我国股市不存在"惯性"现象,而存在显著"反转"现象,并且反转效应随着R2的上升而逐渐减弱,两者呈负相关关系;(2)不同市场态势下惯性和反转的表现形式不同,且与R2的关系也不同:牛市阶段存在"反转"现象,且R2越高反转越明显;在熊市阶段存在"惯性"现象,且R2越小惯性越明显,说明不同市场态势下股价同步性的生成机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夏芳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和投资者情绪是否影响了股价的"同涨同跌"(股价同步性),证券市场信息效率是否因此受到了影响?本文采用2002~2010年中国股市和上市公司样本,用R2度量股价同步性,检验在不同市场不确定性下盈余管理和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盈余管理使得股价同步性降低,而投资者情绪波动使得股价同步性上升;但是,两者均导致股票收益的"惯性"或"反转"效应增强,即市场信息效率下降。因此,本文认为不能简单地以股价同步性的高低来衡量股价的信息效率,需结合影响股价同步性的信息不对称和心理因素进行新的解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丹  郭万山  
股市价格偏差问题是金融资产定价理论和资本市场实证研究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对处于发展成熟中的我国股票市场来说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现已有大量文献对股市价格偏差开展了研究,研究方法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基本围绕了两大金融理论展开,即传统金融理论(以EMH理论为代表)和行为金融理论。本文对股市价格偏差,股市价格偏差与信息不确定性、投资者行为效应的关系进行了文献综述,对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了简评和研究展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陶洪亮  申宇  
本文基于Merton(1987)不完全信息市场下的认知风险假说,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个股股价暴跌与投资者认知风险的关系。我们发现投资者认知风险越大,股价暴跌的风险越大,股价暴跌造成的损失也越大。进一步我们研究了影响认知风险的因素,发现在控制住经营风险和异质信念后,信息披露不透明是影响投资者认知风险的重要因素。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我们的发现并不受所使用的数据频率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代昀昊  唐齐鸣  刘莎莎  
本文考察机构投资者与公司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未来股价的暴跌风险显著正相关;(2)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更显著;(3)此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未来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作用在"牛市"与"熊市"阶段并无明显差异。本文对规范机构投资者发展等方面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萌  魏云捷  张永珅  
本文基于2012—2019年盈余公告期间机构投资者净买入的日度数据,对机构投资者净买入是否提升公司的投资—股价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盈余公告期间,机构投资者的净买入能显著提升公司投资—股价敏感性,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传递私有信息,进而提高公司的投资—股价敏感性。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在盈余公告是好消息、分析师关注度低的情况下更显著。进一步,这种正相关关系在公司年龄小、融资约束程度低以及市场竞争程度高的组中更显著。最后,本文的结果在通过改变度量方式、改变窗口期、考虑盈余公告漂移情况等各种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研究结论证明了机构投资者净买入对实体经济的反馈效应,对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系列改革有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振东  黄鹂  
不断出现的资产收益可预测性现象逐渐动摇了研究者对投资者完全理性假设的信心,通过将心理研究成果引入资产定价领域,假设投资者有限理性和存在实际决策偏差,基于投资者心理偏差的资产定价模型从不同角度将资本市场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与投资者的行为联系起来。回顾近几年资产定价理论研究的转变,对资产定价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理论基础进行总结和评述,以期进一步明晰研究发展方向和促进资产定价理论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宁  茅宁  
一、对有限理性投资者心理偏差研究的意义所谓心理偏差(psychologicalbiases)是指现实市场中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在对外部信息进行识别、编辑、评价等认知活动中系统产生的、有偏于标准理论所定义或预测的心理现象。塞勒(Tha-ler)认为,有限理性是相对于新古典经济学中行为人是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的完全理性假设而言的,主要是指行为人对复杂事物的认知和计算能力、对贪婪和恐惧心理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尽善尽美投资目标的自我追求能力等是有限的。在一个非有效的市场中,投资者的有限理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荣武  沈庆元  聂慧丽  
新兴的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存在的重大缺陷是未全面、系统地研究投资者心理偏差的变动机理和行为偏差的形成根源,以及它们对资产定价的影响,从而削弱了模型的解释力。投资者心理偏差随经济周期动态变化,不同周期阶段下呈现出不同态势(方向或强度),使得人们相应产生各种非理性程度不一的投资预期,进而导致资产价格偏离基础价值。而这种偏离又会反作用于投资者心理偏差与经济周期波动,从而相互影响,不规则地循环反复。文章将投资者心理偏差置于经济周期这一宏观背景下,提出"经济周期-心理偏差-行为偏差-资产定价"的研究新思路,以期揭示心理偏差影响下投资者行为与资产定价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机理,打开"心理偏差-资产定价"的"过程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树元  刘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投资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投资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投资过程中,大部分投资者没有达到理想的收益甚至出现亏损,出现种情况除因为部分投资者缺乏理论知识和经验外,更重要的是投资决策时出现心理偏差和不健康的投资心理。文章对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和行为偏差的进行了分析,并对于这些偏差提出相应的调适的策略和方法,使投资者养成理性投资的好习惯,引导投资者正确理性地投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高义  
本文研究了在市场和个股不同风险状态下投资者情绪对未来股价暴跌的影响。运用2007-2016年度上市公司数据发现,投资者情绪与股价暴跌风险呈显著正向关系。本文进一步分析个股和市场不同风险暴露状态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股价包含的个股信息含量越低、融资融券条件下以及牛市状态中会显著增强投资者情绪与未来股价暴跌风险的正向关系。本文从不完全信息理性预期均衡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揭示了投资者因面临信息不对称、股价信息含量少、市场交易机制设计缺陷与市场交易状态带来的风险暴露所产生的异质情绪对未来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冀宁  干甜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现,投资者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其自身所具有的种种认知偏差对其投资决策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对国外关于投资者认知偏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类,对认知偏差及其对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者所具有的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的偏差及对企业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均进行了详尽的梳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俊华  干胜道  
资产定价中价格严重偏离价值,心理偏差是内部原因,行为偏差是外在表现。提高投资者素质,优化外部环境,能够降低投资行为非理性心里偏差,减小价格震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本照  姚刚  郑岚  
资产的现实市场价格与理论价格普遍存在定价偏差。本文对2014年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进行研究,从风险报酬和投资者预期的视角分析定价偏差所隐含的内在信息,构建模型分解定价偏差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偏差较为明显,市场机制不够健全,投机氛围较浓;沪深300指数风险报酬的时变性不强,部分期货合约存续期内的风险报酬为正,但少数合约存续期内出现了风险报酬为负和"远期折价之谜"的现象;股指期货市场投资者存在适应性预期和外推型预期等多样化的预期形成机制,整个市场并未表现出某种特定的预期机制。为此,需要从完善股票市场做空机制、构建信息公开制度、引导投资者预期等方面着手,促进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清  严清华  
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经历了从古典的私人股东主导型到投资者主导型的演变过程。以美英为代表的外部监控模式和以德日为代表的内部监控模式是现代公司治理的两种典型的模式。以美国的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深入参与在推动了公司治理领域的投资人资本主义的同时,也促进了公司治理的良性发展,给其他国家的公司治理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