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63)
- 2023(3761)
- 2022(3157)
- 2021(2934)
- 2020(2605)
- 2019(5887)
- 2018(5828)
- 2017(11957)
- 2016(5980)
- 2015(6714)
- 2014(6647)
- 2013(6688)
- 2012(6347)
- 2011(5638)
- 2010(5733)
- 2009(5447)
- 2008(5865)
- 2007(5340)
- 2006(4859)
- 2005(4635)
- 学科
- 济(28854)
- 经济(28826)
- 管理(26117)
- 业(25625)
- 企(23999)
- 企业(23999)
- 方法(14967)
- 财(13023)
- 数学(12779)
- 数学方法(12705)
- 务(11221)
- 财务(11209)
- 财务管理(11202)
- 企业财务(11011)
- 制(6565)
- 业经(6418)
- 融(5219)
- 金融(5219)
- 中国(4851)
- 贸(4851)
- 贸易(4849)
- 易(4724)
- 银(4619)
- 银行(4617)
- 农(4593)
- 理论(4575)
- 学(4438)
- 体(4427)
- 行(4320)
- 信息(4313)
- 机构
- 大学(94527)
- 学院(91324)
- 管理(41004)
- 济(40849)
- 经济(40090)
- 理学(34794)
- 理学院(34530)
- 管理学(34196)
- 管理学院(34003)
- 研究(28147)
- 中国(23793)
- 财(22212)
- 京(19338)
- 财经(17578)
- 经(15991)
- 中心(14175)
- 所(13649)
- 科学(13404)
- 财经大学(13264)
- 北京(12655)
- 江(12569)
- 商学(12181)
- 商学院(12089)
- 经济学(11713)
- 研究所(11653)
- 州(10834)
- 经济学院(10531)
- 业大(9949)
- 融(9864)
- 农(9796)
- 基金
- 项目(55298)
- 科学(44889)
- 基金(43228)
- 研究(40620)
- 家(36643)
- 国家(36366)
- 科学基金(32786)
- 社会(26835)
- 社会科(25615)
- 社会科学(25608)
- 基金项目(22754)
- 自然(21779)
- 自然科(21391)
- 自然科学(21387)
- 自然科学基金(21080)
- 省(18799)
- 教育(18146)
- 资助(18039)
- 编号(17038)
- 划(16156)
- 成果(14823)
- 部(13011)
- 项目编号(12342)
- 教育部(11751)
- 人文(11661)
- 重点(11415)
- 国家社会(11334)
- 大学(11050)
- 创(10997)
- 制(10618)
共检索到143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萌 鲁桂华 张永珅
本文以我国A股2012—2018年解禁股减持为研究事件,对"大非"和法人股东减持前后机构投资者的异常交易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减持之后,机构投资者在减持之前的超常净卖出显著更高;减持规模与机构投资者的超常净卖出显著正相关;相对于小规模减持,机构投资者对大规模减持会表现出更明显的择时行为;减持股票的未预期盈余与机构投资者的超常净买入显著正相关;相对于减持后,减持前股票的未预期盈余与机构投资者超常净买入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以上结果说明解禁股减持期间,机构投资者的异常交易是因为具有信息优势。进一步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在解禁股减持期间的收益显著为正,且信息优势与其收益显著正相关;当分析师关注度较低时,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优势将更显著。基于上述结果,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信息传递中所扮演的角色,为监管机构制定公平披露准则提供有效的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贾春新 赵宇 孙萌 汪博
有限关注是行为金融学的前沿理论,认为在海量信息情况下,散户投资者的决策是有限理性的,倾向于购买引起自己关注的股票。本文选择中国的限售非流通股解禁这一没有任何信息含量的事件,同时选择谷歌历史资讯数量这一更准确的投资者有限关注度量指标,发现投资者关注确实会引起股票的正的回报。同时,投资者情绪这一市场范围变量,会通过有限关注这一机制对不同个股的回报产生不同影响。
关键词:
有限关注 非流通股 解禁 投资者情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海燕 王平心
文章研究中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交易与股票定价错误的关系。以股票市价与内涵价值之差定义了股票定价错误,以大笔交易表示机构投资者交易,采用分组比较及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未表现出买入股价被低估的股票及抛售股价被高估股票的交易偏好;在控制了流通盘规模、市场状态等影响因素后,机构投资者交易与股票定价错误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不仅未能修正股票定价错误,反而加剧了市价偏离其价值的程度,扭曲了市场定价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磊 陈国进
本文从行为金融和市场微观结构的复合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对市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基金在市场下跌时表现为动量交易者,在市场上涨时表现为反转交易者;基金的动量交易行为加重了股票收益惯性,动量交易程度越高的股票经历越剧烈的收益惯性长期反转;动量交易只是基金交易行为的一个方面,基金整体交易行为能引导信息传播。因此,投资基金的动量交易行为阻碍了市场效率,但投资基金在总体上发挥着提高价格发现能力的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官峰 靳庆鲁 张佩佩
文章以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解禁为背景,从利益冲突的角度检验了不同增发对象在解禁后交易动机的差异对解禁前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程度和准确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定向增发股票解禁时,机构投资者出于抛售获利的动机向分析师施压,导致分析师在解禁前为其所持有的股票发布了更加乐观的盈余预测,而且这些乐观预测的准确性更低;而原股东在定向增发股票解禁后倾向于继续持有,分析师在解禁前没有发布乐观有偏的预测。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机构投资者即将解禁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越高,在临近解禁日时,分析师对该上市公司的预测越乐观,准确性也越低。现有文献认为机构投资者对分析师的乐观倾向具有抑制作用,而文章的经验证据表明,机构投资者在涉及...
关键词:
定向增发解禁 机构投资者 分析师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力一 温权
文章对2006年以来限售股解禁和减持现状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发现限售股的解禁日之前市场效应明显,而解禁当日的市场效应不强。相比于"大非"来说,"小非"减持力度更强,这与"大小非"的构成及持有动机有关,"小非"中的个人股及风险投资基金的投机套利行为加剧了市场波动,主要原因是股票一级和二级市场价格割裂、股票定价机制不健全、投资收益的获利途径单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限售股 解禁与减持 定价机制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岑维 童娜琼 岳琳川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本文对我国市场内部人交易获取超额收益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监管政策下,信息优势导致内部人买入本公司股票可以获取显著为正的异常收益;而披露研发费用的企业,由于更严重的内部人信息优势,导致内部人交易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但投资者关注可以有效降低内部人信息优势,减少内部人交易的异常收益水平。并且,投资者关注可以减弱内部人由于研发行为的信息优势带来的内部人交易超额收益。本文的发现,对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加强内幕信息管理,建立防控打击内部交易综合体系,完善公司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
关键词:
信息优势 投资者关注 内部人交易超额收益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辉 胡心怡 杜阳
市场操纵是一种严重损害资本市场公正的行为。本文基于分时高频交易数据构建了股票市场连续交易操纵识别模型,利用2009—2017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探究了专业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操纵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股票发生市场操纵的概率越小;专业机构投资者通过降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路径实现对市场操纵的有效抑制;信息环境好的上市公司,更有助于专业机构投资者发挥作用,并且持股比例高且稳定的稳定型专业机构投资者,发挥抑制作用的效果更好。本文拓展和深化了关于市场操纵的识别研究,并从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的角度对防范市场操纵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温智强
2015年伊始的"投资乱象"到底源于什么?为什么发生"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会受到机构投资者的追捧?更奇怪的是这类个股出现了超越市场指数的良好涨幅。为了解释这一异象,本文围绕"新国九条"的出台时间,选取了我国上市公司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的数据,从大股东减持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把市值管理作为通道,与机构投资者合谋侵占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减持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超额收益,而是为了"让筹"给机构投资者。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新国九条"对合谋行为的影响,发现文件的出台促进了合谋行为的发生,并且更多的合谋行为与市场气氛无关。最后,本文检验了流通股数量对...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蔡奕
自2003年正式建立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QFII)以来,QFII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日趋活跃。随着交易体量的扩大和交易频次的增加,QFII逐渐暴露出与我国既有交易制度不适应的问题,如MOC单尾盘冲击、同一账户自我交易、短线交易、跨境交易套利等问题,并发生了多次造成股价异动的异常交易行为。本文拟以QFII交易行为分析为基础,结合异常交易案例的研究,深入剖析我国交易制度存在的不适应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制度性问题,并提出系统性的解决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阳 马永强
本文首先从事后角度,以经济后果构建投资者保护指标;然后考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能否改善投资者保护;最后考察交易量、回报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尽管投资者存在"功能锁定"现象,但是信息披露制度能够改善投资者保护水平。此外,在年报公告前窗口,投资者保护水平较差的公司,其交易量更大;但是在年报公告后窗口,投资者保护较好股票的交易量出现明显反弹。这说明部分上市公司股票在公告前出现提前反应,有新的、未被上市公司公告的信息进入市场,投资者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整体来看,在年报公布前买入投资者保护较好股票更加可取。
关键词:
信息披露制度 交易量 回报 投资者保护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顺武 王梦莹 昌望
本文首次将信息优势划分为具有递进的两层含义,以上市公司重大股权收购事件为样本,并以机构持股变化为判断标准对该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克服了以往文献仅仅根据投资收益作为判断标准的局限性。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重大股权收购公告具有明显的价格效应;在存在信息外泄时,机构投资者能够提前获取相关信息并做出了准确反应,即机构投资者既具有信息获取优势,也具有信息处理优势。据此,本文首次提出了引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以市场化和法治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发展和监督机构投资者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信息优势 股权收购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常进雄
本文以2002—2006年A股非ST类上市公司的388笔非流通股交易为研究对象,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非流通股转让价格仅仅是当日非流通股交易价格的0.336;非流通股转让价格相对于流通股价格的比率受非流通股比例的负面影响;第二,此轮股权分置改革对价大多集中于"10送3.07股",远低于合理送股对价水平,实际送股数量难以保证流通股股东的合理经济利益。进一步的分析也表明,股改前非流通股比例、非流通股转让价格比例是影响大小非套现回报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股权分置 非流通股定价 解禁股 套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洋 王彦力 马杰
市场异常是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违背,但现实中却广泛存在。不同机构投资者通过持有和交易股票,对市场异常现象产生的影响应不同。本文实证度量了四种市场异常现象,发现我国A股市场明显存在盈余惯性和投资异常的现象,但无法证明另两种市场异常价格动量和价值溢价是否存在。实证结果验证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对市场异常的影响方向与力度均存在明显差异。但令人惊讶的是,保险公司通过大量持有总资产体量较大的股票,更能促进而不是降低投资异常现象。通过对比机构投资者的持有量与交易量对四种市场异常的影响,没有发现机构交易量比持有量更能度量市场异常的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辉 汪前元
机构投资者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但以往的研究多数仅关注了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稳定性和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而忽略了机构投资者的股票流动性效应,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股票流动性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的澄清。文章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将机构投资者影响股票流动性的路径界定为交易假说和信息假说两类,并使用我国股票市场的高频交易数据对这两类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既能通过信息假说路径负向影响股票流动性,也能够通过交易假说路径负向影响股票流动性。这说明,我们在改善信息披露、减少内幕交易以降低信息摩擦的同时,还需要改善交易机制以降低真实摩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