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8)
- 2023(9473)
- 2022(8136)
- 2021(7144)
- 2020(6334)
- 2019(14407)
- 2018(14231)
- 2017(28146)
- 2016(14961)
- 2015(17295)
- 2014(17503)
- 2013(17740)
- 2012(17039)
- 2011(15770)
- 2010(15963)
- 2009(15001)
- 2008(14904)
- 2007(13711)
- 2006(12206)
- 2005(11085)
- 学科
- 济(91106)
- 经济(91044)
- 管理(42377)
- 业(39977)
- 方法(33838)
- 企(31981)
- 企业(31981)
- 数学(29713)
- 数学方法(29502)
- 地方(21985)
- 农(18984)
- 中国(18198)
- 学(18007)
- 业经(17625)
- 财(17046)
- 地方经济(14914)
- 产业(13153)
- 农业(12777)
- 制(12685)
- 贸(12040)
- 贸易(12036)
- 和(11787)
- 易(11538)
- 环境(11073)
- 务(10460)
- 财务(10436)
- 财务管理(10408)
- 融(10362)
- 金融(10360)
- 理论(10308)
- 机构
- 大学(235295)
- 学院(234749)
- 济(108765)
- 经济(106691)
- 管理(88986)
- 研究(83892)
- 理学(75703)
- 理学院(74842)
- 管理学(73680)
- 管理学院(73229)
- 中国(62514)
- 科学(50660)
- 京(49320)
- 财(46821)
- 所(43605)
- 研究所(39567)
- 农(39153)
- 中心(38464)
- 财经(37440)
- 江(36127)
- 经济学(34803)
- 经(33665)
- 业大(33587)
- 经济学院(31293)
- 北京(31199)
- 农业(30797)
- 范(30098)
- 师范(29832)
- 院(29219)
- 州(28514)
- 基金
- 项目(149916)
- 科学(117614)
- 研究(109007)
- 基金(108542)
- 家(94469)
- 国家(93762)
- 科学基金(79446)
- 社会(70365)
- 社会科(66806)
- 社会科学(66787)
- 省(58473)
- 基金项目(57654)
- 自然(49683)
- 划(48790)
- 自然科(48455)
- 自然科学(48439)
- 教育(47914)
- 自然科学基金(47596)
- 资助(44296)
- 编号(44264)
- 成果(36616)
- 发(34828)
- 重点(34084)
- 部(33012)
- 创(30442)
- 课题(29610)
- 国家社会(29495)
- 创新(28606)
- 科研(28428)
- 发展(28288)
- 期刊
- 济(125719)
- 经济(125719)
- 研究(70387)
- 中国(42020)
- 财(37028)
- 学报(35888)
- 农(34803)
- 科学(32911)
- 管理(31085)
- 大学(26114)
- 学学(24679)
- 农业(23189)
- 经济研究(21225)
- 技术(20410)
- 融(19613)
- 金融(19613)
- 财经(19554)
- 业经(18736)
- 经(17056)
- 教育(16749)
- 问题(16686)
- 技术经济(14285)
- 图书(13197)
- 统计(13037)
- 业(12663)
- 贸(12357)
- 理论(12081)
- 商业(11709)
- 策(11480)
- 世界(11384)
共检索到355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峰 杨朝军
信息产业的市场表现与传统产业不同。本文从卖方规模经济、买方规模经济、用户锁定和标准控制四个方面探讨了信息产业的经济特征 ,以找出导致两者之间差异的一些主要原因
关键词:
信息产业 规模经济 网络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仪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年代 ,随着计算机应用和Internet网的普及 ,以信息产业为主的新经济模式逐渐得到世人的认同 ,它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推动力
关键词:
科技革命 信息产业 新经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宏伟
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对优化产业结构和平抑物价总水平的上涨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信息产业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使得中国技术进步的变化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产业依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升华 毛小兵
随着信息全球化浪潮的掀起,世界经济面临一个发展新阶段,这个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强劲引擎,中国经济增长点的支柱也将依赖于信息产业发展。本文通过对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对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都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开艳 黄国华
近几年,理论界越来越热衷于比较中印两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国在硬件制造、基础设施、信息产业总量上强于印度,但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竞争力方面不及印度。深入分析两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揭示出中印信息产业的发展蕴涵着技术创新不足、过于依赖海外市场、软硬件不"匹配"的巨大挑战,为中印信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印信息产业 发展 比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升华 毛小兵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需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信息产业当作新的增长点,将发展信息经济提到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通过对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把信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必将会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仕俊,杨培芳,徐秋慧
上海信息产业经济效益投入产出分析邮电部经济技术发展研究中心陈仕俊,杨培芳,徐秋慧参考目前国内外关于信息产业的划分,并考虑到上海产业的现状特点,在投人产出分析中将上海国民经济分为信息部门和非信息部门,其中信息部门可粗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即信息工业部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建
统计信息、咨询的产业化趋势应成必然。因此,我们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将统计信息、咨询产业化论证、设想以至运行,早日纳入到中国信息产业的总体方位之中。此文作者从基础、结构、机制、战略、政策诸方面,对比国际国内情况,对发展各级各类信息产业提出了政策建议和改革思路,限于篇幅,仅摘取部分内容刊发,想必对于我们研究统计信息产业化问题有启发之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牟锐 闵连星
基于2002~2010年的全国数据,通过投入产出法分析了信息产业不同部门的经济效应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在产业关联结构、产业性质和产业波及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信息制造业和工业的关联度更强也更稳定,信息服务业表现出向最终消费型基础产业过渡的趋势,而信息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悦
本文通过理论与计量分析,探讨了我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建立了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模型,通过该模型预测出,到“十一五”期末,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可以达到11.3%左右。
关键词:
信息化 信息产业 经济增长理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菠阳 李俊玮 刘红光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对N区域间产业转移情况进行定量研究。对区域间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量、转移路径进行测算,分析投资、消费、出口三因素对产业转移的驱动效应,并通过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的对比研究将产业转移类型区划分为综合增长型、优化调整型、适当保留型和综合转出型四种类型,根据实证研究对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分为宏观国际形势、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地区产业政策、市场核心因子等四个方面,为定量化研究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为深入分析产业转移影响因素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君安
伴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电子垃圾也快速增长,并造成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同时,信息产业还肩负着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乃至生态化转型的使命。文章指出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我国信息产业健康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并分析了建立循环型信息产业的依据,提出建构循环型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信息产业 循环型信息产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立国 曹白杨
近年来,国内信息产业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信息产业与农业、工业等领域的深入融合,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然而,不同区域的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制约了信息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分析比较各区域信息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本文运用面板模型分析比较了中国热点经济区域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地区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再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信息产业对于相关工业的拉动作用,最终得出信息产业的优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的结论,进而提出创新信息技术、优化产业环境、平衡区域发展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产业 经济增长 区域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辉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 ,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渐增大。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即高技术迅速产业化、高技术决定国家的未来命运、高技术推动经济发展、信息技术突飞猛进。高新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 ,信息产业不仅推动知识经济的到来 ,也推动知识经济的增长 ,而且还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关键词:
高技术 产业化 信息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