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4)
- 2023(13049)
- 2022(11397)
- 2021(10831)
- 2020(8979)
- 2019(20812)
- 2018(20787)
- 2017(40749)
- 2016(22297)
- 2015(25103)
- 2014(25112)
- 2013(24736)
- 2012(22892)
- 2011(20740)
- 2010(20924)
- 2009(19085)
- 2008(18747)
- 2007(16456)
- 2006(14673)
- 2005(12871)
- 学科
- 济(89492)
- 经济(89395)
- 管理(66289)
- 业(62964)
- 企(52682)
- 企业(52682)
- 方法(39668)
- 数学(33654)
- 数学方法(33189)
- 农(25026)
- 财(22632)
- 中国(22268)
- 业经(21826)
- 学(20414)
- 地方(19071)
- 农业(16469)
- 理论(15860)
- 贸(15847)
- 贸易(15843)
- 制(15690)
- 易(15348)
- 技术(14867)
- 和(14755)
- 务(14618)
- 财务(14550)
- 财务管理(14524)
- 环境(13867)
- 企业财务(13822)
- 策(13808)
- 产业(13589)
- 机构
- 大学(320852)
- 学院(319370)
- 管理(129887)
- 济(125630)
- 经济(122819)
- 理学(112385)
- 理学院(111152)
- 管理学(109297)
- 管理学院(108722)
- 研究(106898)
- 中国(77969)
- 京(68527)
- 科学(66981)
- 财(57824)
- 所(53618)
- 农(50482)
- 研究所(48966)
- 中心(48258)
- 业大(47369)
- 江(46996)
- 财经(46386)
- 范(43398)
- 北京(43283)
- 师范(43048)
- 经(42048)
- 农业(39585)
- 院(38722)
- 州(38295)
- 经济学(36479)
- 师范大学(34738)
- 基金
- 项目(218808)
- 科学(172481)
- 研究(161994)
- 基金(158349)
- 家(137268)
- 国家(136121)
- 科学基金(117072)
- 社会(100367)
- 社会科(95076)
- 社会科学(95052)
- 省(85352)
- 基金项目(84249)
- 自然(76557)
- 自然科(74735)
- 自然科学(74716)
- 教育(73696)
- 自然科学基金(73385)
- 划(71978)
- 编号(67265)
- 资助(65290)
- 成果(55646)
- 重点(48543)
- 部(48053)
- 发(47010)
- 课题(45880)
- 创(45388)
- 创新(42233)
- 项目编号(41790)
- 科研(41241)
- 教育部(41050)
- 期刊
- 济(137909)
- 经济(137909)
- 研究(93609)
- 中国(56508)
- 学报(49742)
- 管理(46557)
- 科学(45954)
- 农(45849)
- 财(42285)
- 大学(37128)
- 教育(35880)
- 学学(34600)
- 农业(32226)
- 技术(26968)
- 融(26610)
- 金融(26610)
- 业经(23547)
- 财经(21808)
- 经济研究(21509)
- 图书(20545)
- 经(18597)
- 问题(17938)
- 理论(16930)
- 业(15916)
- 科技(15738)
- 实践(15709)
- 践(15709)
- 技术经济(15489)
- 现代(14862)
- 情报(14656)
共检索到462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再扬 冯江燕
本文从信息产业最基本的特征入手,通过建立理论模型研究信息产业垄断的形成机理,并结合微软、苹果和谷歌的案例,分析垄断力量的形成以及反垄断新格局的出现,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反垄断政策。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当代信息产业,垄断具有了新的特征,即对于建立在专利技术之上的技术标准的垄断。信息时代反垄断面临着如何解决标准的公共产品性和专利技术的私有性之间的矛盾,如何在促进公共利益的同时又不妨害企业创新的激励,反垄断政策需要作相应的改变。我们主张,反垄断政策在真实网络领域和虚拟网络领域应该有所不同。在真实网络领域,反垄断政策应以引入竞争为主;而在虚拟网络领域,政府应尽可能促进垄断性技术(标准)的开放,有效限制垄断...
关键词:
信息产业 垄断 形成机理 反垄断政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丰团 贺莹洁 郭东洋
大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虽然大数据本身不会产生反竞争的垄断效果,但是平台经营者可以沿着"数据收集获取市场支配地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形成初始垄断,初始垄断延伸形成双轮垄断"这一机理获得垄断地位。以限制数据互操作、掠夺性定价、价格歧视以及捆绑搭售等为代表的大数据垄断行为会限制和排斥市场竞争,抑制创新并最终削减消费者福利,并且对传统的反垄断执法形成冲击和挑战。大数据领域的反垄断规制需要完善反垄断立法和执法、推进大数据的治理建设以及改进反垄断规制的手段等方面协同配合,才能起到更好的反垄断规制效果。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大数据 垄断 反垄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国华 张青
随着我国衍生品市场改革的逐步深化,期货业的反垄断问题被提上日程。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期货业的垄断表现,以此作为本项研究的逻辑起点。期货业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的实施,必须落实到专门的执法机构来负责,这就是反垄断实施主体的构建,因此本文第二部分重点研究如何构建高效的期货业反垄断实施主体。接下来把期货业分为交易所与期货经纪两个子行业,分别系统性研究如何实施反垄断与竞争政策。最后,期货业的反垄断进程必须注重行业规模经济的发挥,为此,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如何推动行业整合,提升中国期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期货业 反垄断 竞争政策 行业整合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占佳
我国已形成一批集技术、资本、权力为一体的泛金融化超级互联网平台。该领域频频发生的垄断行为严重影响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竞争秩序,抑制了行业创新,也给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极大威胁。监管部门密集出台了多项整治措施加强监管,但效果差强人意。这种状况倒逼各界重视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反垄断规制问题。强化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反垄断有利于弥补现行行业监管不足、防范新型"大而不能倒"风险,并最终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但互联网金融反垄断在执法目标、相关市场界定和数据垄断分析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应加强该领域反垄断执法的顶层设计、完善经济分析框架、建立有针对性的执法常态化机制。本文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的总体部署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反垄断 平台经济 数据垄断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俊豪 王建明
在现行体制下,中国垄断性产业除存在自然垄断外,还同时存在行政垄断,这是中国垄断性产业垄断的二元性。行政垄断又可分为合理行政垄断和不合理行政垄断,这是行政垄断的两重性。为从根本上打破行政垄断,需要根据垄断性产业垄断的二元性和行政垄断的两重性特征,制定有效的分类管制政策。
关键词:
垄断性产业 行政垄断 管制政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唐要家 唐春晖
“数据垄断”是平台经济反垄断的重要争议问题之一。在数字经济中,数据既是资源也是资产,数据的经济属性说明原始数据通常并不会产生“数据垄断”问题,但在数据采集与挖掘利用中,数据持有人可能会实施各种基于大数据的反竞争行为,扭曲市场竞争和阻碍创新,因而“数据垄断”行为应成为反垄断的重点。反“数据垄断”政策应构建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多法协同体制,合理权衡竞争、隐私和创新目标,将数据、算法、平台作为政策重点,实施分类治理并注重市场化数据共享机制的作用。反“数据垄断”政策的核心是确保原始数据的开放接入,为此可实施个人数据可携带权、鼓励消费者授权的批量数据接入、特定情况下的强制性数据接入、互操作性政策等反垄断监管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世杰 李伟
原料药市场垄断问题近年来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也成为反垄断部门的重点规制对象。从理论层面来看,原料药市场垄断折射出产业链纵向关系下的中间产品市场垄断问题;而传统经济学研究多聚焦于最终产品市场,对中间产品市场垄断及其机理等问题关注不足。本文构建由中间产品市场和最终产品市场组成的纵向产业链模型,从分析产业链纵向价格形成机制入手,探究中间产品市场垄断加价导致的福利损失,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中间产品市场的垄断加价会通过"传导效应"、"协同效应"、"抑制效应"3种途径影响产业链效率与社会福利。基于3种效应的模型化讨论,本文构建测度中间产品市场垄断加价损失的理论公式,并予以仿真分析;进而结合中国原料药市场垄断案例,探讨当前原料药市场垄断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反垄断规制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书鹏 穆瑞杰 刘志刚
从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的角度入手 ,总结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等诸多方面的经验 ,对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必要性进行论证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占主导地位的行政垄断 ,从概念的界定、形成的原因及立法现状等方面进行剖析。最后 ,阐述对反垄断立法的一些立法建议。
关键词:
反垄断法 反垄断 立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则
反垄断是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最基本命题之一 ,本文结合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背景、特殊现象 ,重点讨论商品市场流通领域垄断和反垄断的理论问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成也 武常岐
由于移动互联网产业对"瓶颈垄断"的催化与其"网络效应"、"锁定效应"、"平台效应"的三大特征,国内许多反垄断机构纷纷对互联网巨头展开调查。各国政府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与腾讯和360之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调查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通过对高通、腾讯的案例研究来深入探讨互联网行业垄断机制及相应的反垄断政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左 高建凯 周红
本文对"互联网经济学与反垄断政策研讨会"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涉及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与竞争态势、互联网反垄断案的相关市场界定问题、互联网反垄断案的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等,重点对互联网技术经济特征、商业模式、假定垄断者测试的适用性、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和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政策等问题展开研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肖兴志 吴绪亮
本文对2012年"反垄断与规制政策:新问题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包括反垄断立法与执法进展、语音网间互联结算政策、行业垄断与收入差距、合作研发的经济效应与反垄断政策、垄断行业服务质量规制、买方市场结构、多归属情形下产业间平台合作、电信重组中的单边效应、责任医疗组织反垄断、相关市场界定中的临界损失分析等反垄断与规制政策研究领域前沿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要家
反垄断法要得到有效执行需要建立科学的反垄断实施体制和法律责任体制,而且还需要科学地解决反行政垄断的执法体制问题。政府管制的前提是科学界定政府作用空间。行政垄断和不适当的价格管制通常会降低市场绩效,恶化社会福利。因此,有效管制的核心是政府职能的科学定位与建立有效的管制机构体制.并需要建立有效的公共治理结构以实现管制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现有的行政体制是制约垄断行业改革和导致行政垄断的根本原因.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应成为反行政垄断和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
反垄断 政府管制 垄断行业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凌
本文首先从社会主义也存在垄断 ,也要反垄断的理论视觉出发 ,全方位地探讨了基础领域垄断的形成 ,反垄断的难点、措施 ,并战略性地提出了培育大型企业集团的策略。
关键词:
基础领域 垄断 反垄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