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1)
- 2023(11058)
- 2022(9458)
- 2021(8656)
- 2020(7554)
- 2019(16984)
- 2018(16988)
- 2017(32438)
- 2016(17455)
- 2015(19821)
- 2014(19504)
- 2013(19475)
- 2012(18204)
- 2011(16600)
- 2010(16681)
- 2009(15608)
- 2008(15749)
- 2007(14606)
- 2006(12760)
- 2005(11181)
- 学科
- 济(75205)
- 经济(75151)
- 管理(58189)
- 业(57419)
- 企(48317)
- 企业(48317)
- 方法(33658)
- 数学(28843)
- 数学方法(28517)
- 技术(21998)
- 农(20698)
- 中国(18934)
- 财(18589)
- 业经(18136)
- 地方(15921)
- 学(15002)
- 农业(14012)
- 技术管理(13676)
- 制(13484)
- 产业(13011)
- 贸(12938)
- 理论(12935)
- 贸易(12932)
- 和(12537)
- 易(12533)
- 务(12258)
- 财务(12208)
- 财务管理(12179)
- 企业财务(11558)
- 银(10968)
- 机构
- 学院(256592)
- 大学(255498)
- 济(105782)
- 经济(103543)
- 管理(103359)
- 理学(88515)
- 理学院(87630)
- 管理学(86269)
- 管理学院(85770)
- 研究(83721)
- 中国(62985)
- 京(53991)
- 科学(52124)
- 财(46678)
- 农(42849)
- 所(42498)
- 中心(39976)
- 江(39925)
- 研究所(38569)
- 业大(38517)
- 财经(37242)
- 北京(33953)
- 农业(33813)
- 经(33606)
- 范(32645)
- 师范(32330)
- 州(32130)
- 经济学(31839)
- 院(29699)
- 技术(29428)
- 基金
- 项目(170483)
- 科学(134146)
- 研究(125595)
- 基金(121484)
- 家(105800)
- 国家(104937)
- 科学基金(90266)
- 社会(79169)
- 社会科(75229)
- 社会科学(75202)
- 省(69234)
- 基金项目(64728)
- 自然(57578)
- 教育(57258)
- 划(57012)
- 自然科(56168)
- 自然科学(56151)
- 自然科学基金(55226)
- 编号(52055)
- 资助(48731)
- 成果(41899)
- 创(40657)
- 重点(38171)
- 发(38023)
- 创新(37167)
- 部(37114)
- 课题(35002)
- 国家社会(32615)
- 项目编号(32149)
- 科研(32049)
- 期刊
- 济(114857)
- 经济(114857)
- 研究(69905)
- 中国(53045)
- 学报(39391)
- 管理(38491)
- 农(38150)
- 财(37549)
- 科学(36283)
- 大学(28850)
- 教育(27397)
- 学学(26732)
- 技术(26625)
- 农业(26125)
- 融(20021)
- 金融(20021)
- 业经(20009)
- 经济研究(18345)
- 财经(18310)
- 图书(17421)
- 技术经济(15977)
- 经(15913)
- 业(15284)
- 科技(15228)
- 问题(15121)
- 理论(12705)
- 策(12509)
- 坛(12476)
- 论坛(12476)
- 商业(12321)
共检索到380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昌辉
本文结合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体系结构分析,设计了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辅助管理决策者对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对其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分析,从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活力动态和融资效益的角度,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体系的应用。
关键词:
信息产业 技术创新 资源优化 配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白雪洁 于志强
构建基于资源配置冗余视角的生产与创新双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机理模型,并纳入需求因素,探讨其对新兴产业环节性产能过剩的影响。以光伏行业为例,结合市场需求-供给比率测算了光伏行业整体及其三个环节的产能利用率,量化测算了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光伏行业产能利用率的提高有赖于生产与创新双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主要对上游和下游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产生正向影响,对中游企业却因增加供给而产生负向影响;技术创新效率对下游企业产能利用率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而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渊渊 綦良群 张毅 王成东
聚焦于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范式选择与创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在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从行业与国家二维视角进行实证研究,以揭示产业技术创新范式选择规律,进而基于效率视角提出产业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策略。研究发现:不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与技术引进效率间的关系存在较大异质性;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引进效率全球领先,自主技术创新效率则处于全球中上游水平;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离散性,适度控制其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规模并调整其投入结构,可有效提升其技术创新效率;在技术创新资源约束条件下,以效率为导向的技术创新范式选择应是先从技术引进开始,在实现技术创新规模效应、不断提升技术创新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再进行自主技术创新,进而实现综合技术创新;产业应遵循特定比例关系进行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畴镛
信息技术作为技术创新的典型代表,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没有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创新发展,现代经济增长几乎难以实现。在知识经济正在逐步占据经济发展主导地位的今天,世界各国非常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依靠信息技术的创新来推进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因此,研究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爱萍 林志刚 沈英莉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支柱性产业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探究制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通过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实行政策引导、推进技术标准设定以及实行人才战略等措施,这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技术 创新 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旭 武莹莹
要素资源配置与流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互动关系,本文在定性分析两者互动机理的基础上,借助系统耦合模型,实证检验我国要素资源配置与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要素资源配置与流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具有显著省级差异,东部地区处于良性耦合阶段,东北、中部与西部地区则位于耦合对抗阶段。要素资源配置与流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高度协调关系,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已经迈过高度协调中期,中部地区即将迈进高度协调中期,西部地区则处于高度协调初期阶段。整体而言,要素资源配置与流通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明显耦合协调关系,在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这一关系呈现持续增强态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双杰 王海燕 刘韧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制造业不同行业技术创新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计算相对资源配置效率值,并以北京市制造业2002和2003两年数据为实证分析的对象,得出技术创新过程中资源配置效率普遍低下的结论,认为这种状况会制约技术创新乃至整个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改善投入的人力和财力配比是应当关注的问题之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芳 杨宁宁
本文以信息产业为例,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产业演进的相互作用关系。技术创新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技术创新推动着产业演进。产业的演进同时也会对技术创新活动以及选择产生影响作用。由于企业技术创新演化具有路径依赖性,如何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打破技术创新演变的路径依赖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推动产业演进对企业发展具有根本意义。
关键词:
路径依赖 产业演进 技术创新 自主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翔 陈仲常
使用中国省域层面的面板数据,通过测算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指标,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对城乡劳动力资源再配置的影响,并对东中西部影响因素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数据的分析在总体上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也揭示了技术创新发挥影响的区域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华
文章对资源配置的市场调节、政府调节、双重调节机制,以及我国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双重调节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选择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日本的政府协调型主导市场经济模式和韩国的政府干预型主导市场经济模式等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模式为分析对象,通过对上述国家四种模式中的双重调节作用进行比较,基本结论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有效发挥对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双重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发挥和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技术创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兰梓睿
产业政策是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以及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政策工具。采用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及地级市数据,考察产业政策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资源再配置效率角度进行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实施主要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提高资源再配置效率来实现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生产要素集聚水平以及市场化进程等不同会导致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差异。鉴于此,应提升产业政策实施的质量效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不同产业要素资源的有序流动,实现重点产业政策和一般产业政策的协同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爱萍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支柱性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美国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端国,长久以来以其雄厚的研发能力、丰富的产品、巨大的市场份额一直稳居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第一位,成为各国争相效仿的榜样。美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不仅得益于美国雄厚的技术积累,更得益于美国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密集的投资及雄厚的人才资源。分析美国为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创新采取的资金支持、政策引导、技术标准设定以及人才战略等措施,以期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措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技术创新 能力 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弘 孔刚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何亚琼 王大洲 左美云
本文基于克莱因和罗森堡的连锁联结创新模型 ,具体分析并比较了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模式 ,提出了我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关键词:
信息产业 技术创新 模式比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安娜
消费已经取代出口和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量和第一源动力量。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阐述可以发现,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与消费需求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彼此依靠。因此,本文在经过数据推导和传导渠道分析后,提出要素配置是技术创新与消费需求的有效润滑剂和推动剂,通过差别化的扶持政策、市场化的导向提升、科学化的配置转移,能够有效提升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与消费需求互动效率的快速释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