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95)
- 2023(15531)
- 2022(13332)
- 2021(12448)
- 2020(10256)
- 2019(23567)
- 2018(23492)
- 2017(45182)
- 2016(24547)
- 2015(27258)
- 2014(27474)
- 2013(27276)
- 2012(25440)
- 2011(22993)
- 2010(23155)
- 2009(21062)
- 2008(20566)
- 2007(18230)
- 2006(16122)
- 2005(14539)
- 学科
- 济(105735)
- 经济(105639)
- 管理(69688)
- 业(68525)
- 企(56270)
- 企业(56270)
- 方法(43369)
- 数学(36749)
- 数学方法(36333)
- 中国(29809)
- 农(28157)
- 地方(27062)
- 业经(25370)
- 财(24784)
- 学(23673)
- 农业(19110)
- 制(18976)
- 贸(17935)
- 贸易(17921)
- 易(17312)
- 理论(17183)
- 技术(17144)
- 银(16805)
- 银行(16756)
- 和(16671)
- 融(16297)
- 金融(16296)
- 务(16092)
- 行(16076)
- 环境(16037)
- 机构
- 大学(352189)
- 学院(351040)
- 济(139726)
- 管理(138404)
- 经济(136670)
- 研究(122389)
- 理学(119013)
- 理学院(117622)
- 管理学(115664)
- 管理学院(115022)
- 中国(90046)
- 科学(76903)
- 京(76701)
- 财(63520)
- 所(62249)
- 农(59039)
- 研究所(56698)
- 中心(54928)
- 业大(53044)
- 江(52208)
- 财经(50632)
- 北京(48795)
- 范(47962)
- 师范(47451)
- 农业(46130)
- 经(45944)
- 院(44518)
- 州(42956)
- 经济学(41401)
- 师范大学(38284)
- 基金
- 项目(239235)
- 科学(188032)
- 研究(174571)
- 基金(172422)
- 家(150780)
- 国家(149496)
- 科学基金(128030)
- 社会(109125)
- 社会科(103477)
- 社会科学(103452)
- 省(94382)
- 基金项目(91799)
- 自然(83439)
- 自然科(81496)
- 自然科学(81476)
- 自然科学基金(80034)
- 划(79264)
- 教育(79138)
- 编号(71141)
- 资助(71018)
- 成果(58149)
- 发(54629)
- 重点(53722)
- 部(52011)
- 创(49563)
- 课题(49246)
- 创新(46231)
- 科研(45479)
- 国家社会(44489)
- 教育部(44285)
- 期刊
- 济(156940)
- 经济(156940)
- 研究(104857)
- 中国(69235)
- 学报(57503)
- 农(53936)
- 科学(52432)
- 管理(51420)
- 财(47044)
- 大学(42595)
- 教育(40363)
- 学学(39827)
- 农业(37647)
- 融(31471)
- 金融(31471)
- 技术(30192)
- 业经(27246)
- 经济研究(25178)
- 财经(24421)
- 图书(22070)
- 经(20904)
- 问题(20491)
- 业(19499)
- 科技(17636)
- 理论(17569)
- 技术经济(17172)
- 商业(16194)
- 实践(16114)
- 践(16114)
- 现代(16019)
共检索到522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春红
在世界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国际竞争新的制高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同时,又面临着信息化的任务。而要同时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既不能违背传统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又要跟上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步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海峰
我国在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一问题,目前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依据有关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提出我国应以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其自身的发展及对其他产业的扩散效应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并给出了实施这一战略的传导机制及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英隆
加速信息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应对加入 WTO挑战 ,并在制定“十五计划”过程中明确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本文研究了信息产业成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作用关系 ,并指出任何割裂两者关系 ,离开产业结构升级而片面突出信息产业的加速发展或只是强调传统产业信息化的做法都可能是欲速而不达 ,而必须两者共促共进。加速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背后推动力就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文章也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状态、特征与问题 ,指出成长于工业化远未完成阶段的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关联性。最后从与信息产业发展相关的六个方面作出了现阶段造就我国信息产业化与传统产业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阮陆宁 刘珍
通过选择1989~2008年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金融发展程度和物价指数为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评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金融发展并没有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中部地区应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中介效率,才能更好地推动其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
中部地区 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古和今 魏龙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密切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为主导产业的调整升级提供了空间和动力。本文在评述相关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从结构演进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论证了产业结构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关联性,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和企业功能定位问题。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升华 毛小兵
在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全球的传统产业结构面临着一次大的变革。产业结构的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关键的制约因素。信息技术的渗透促进了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演变,加强了传统产业之间的联系,而传统产业同样也对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关联的实证分析,更进一步证明了信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深刻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齐亚伟 刘丹
信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主导力量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深远。笔者基于主导产业理论分析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机制。在信息产业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测算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联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其中,东、中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主要通过提升区域产业技术进步速度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动力来自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总量扩张而非内涵发展。
关键词:
信息产业 区域产业结构 合理化 灰色关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庆海
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区域市场整合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本地区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作用机制,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中的异质性影响明显,对结构高级化指数的正向促进高于合理化指数;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复杂性,有利于相邻地区的结构合理化,不利于相邻地区的结构高级化,不利于经济相近地区的结构合理化;区域市场整合强化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与空间溢出效应,对结构合理化的正向调节更明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万平 陈建中
1.贵州信息产业的产出结构分析 由于贵州国民经济的长期落后,信息产业要从传统的三次产业中脱颖而出,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则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决策。1998年,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成立,为贵州相应信息产业管理机构的挂牌运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预示着贵州信息产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如果我们能把握好这次机遇,充分发挥政府的强制力和市场的引导力,催化信息产业的分离和成长过程,那么,实现国民经济的跳跃式、超常规发展是完全可能的。笔者从贵州1987年,1992年投入产出表中所获资料,经整理后得到这两个时期贵州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阳 洪荣福
本文在分析开发区经济长尾现象的基础上 ,指出经济减速的根源在于开发区内产业升级的受阻 ,并进而指出技术赶超受挫与产业调整方向的迷茫是目前产业升级受阻的根本原因 ,因此提出产业追赶的策略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升级受阻 信息产业 经济长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甬军 左源
文章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78-2015年间经济总量、电力消费、第二产业经济比重和第三产业经济比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变量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来看,经济总量出现波动情况时,在自动修复机制下,能够一定程度回归均衡状态。通过脉冲分析发现,短期内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长期来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影响程度大致相当,辅证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和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甬军 左源
文章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78-2015年间经济总量、电力消费、第二产业经济比重和第三产业经济比重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变量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来看,经济总量出现波动情况时,在自动修复机制下,能够一定程度回归均衡状态。通过脉冲分析发现,短期内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长期来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影响程度大致相当,辅证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和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欧文婷 王楠 张金懿 郝晋珉
为探寻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性,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选取2011—2017年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构建基于产业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采用信息熵、结构变化率、偏差系数、单位产值占地率、Pearson相关系数等模型与指标,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变化情况,并深入探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曲周县作为处于工业化早中期过渡阶段的农业大县,其第一产业用地、第二产业分别主导土地利用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目前存在着土地利用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等问题;2)曲周县产业结构变化强度大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强度,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不同步、不协调,第一和第三产业用地的利用效率过低,土地利用集约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二产业的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曲周县应全面提升第一产业用地效率,推进第二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其产业空间的集约利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合理安排第三产业、后备产业用地布局,同时加强土地利用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的衔接,促进二者共同优化。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产业结构 关联性 曲周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猛
国民经济是由各个产业组成的,经济波动也就是各个产业波动的综合结果,它综合了各个产业的自身波动特征和产业份额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际份额法,从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源中分解出产业结构冲击,并且利用1952-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测算。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受到产业结构不同程度的正向或负向冲击,宏观经济因此呈现出有规律性的扩张与收缩。从具体的影响程度看,中国经济波动中大约有15%~20%的部分应该归因于产业结构的冲击。本文的研究结果也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在优化产业结构时,须考虑产业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稳定所形成的冲击,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必是一蹴而就的。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波动 产业波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宁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国家未来发展指明新的方向,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中国将继续坚定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在2030年使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研究产业结构对我国碳排放产生的影响,对寻找减排途径,实现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灰色关联模型对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和碳排放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产业和碳排放的关联度最大。进一步对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和工业碳排放总量进行关联性分析,测算得工业内部中有一部分行业和碳排放之间的显著的关联性。最后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要同时注意减排和发展两个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