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3)
2023(13912)
2022(12044)
2021(11194)
2020(9270)
2019(21317)
2018(21447)
2017(41233)
2016(22306)
2015(25426)
2014(25742)
2013(25524)
2012(23438)
2011(21071)
2010(21308)
2009(19456)
2008(18960)
2007(16703)
2006(14978)
2005(13366)
作者
(65985)
(54475)
(54142)
(51337)
(34632)
(26041)
(24658)
(21474)
(20869)
(19700)
(18566)
(18232)
(17341)
(17272)
(16664)
(16640)
(16162)
(16151)
(15555)
(15370)
(13635)
(13539)
(13195)
(12418)
(12160)
(12148)
(12135)
(12132)
(11011)
(10728)
学科
(98695)
经济(98600)
管理(65176)
(62537)
(51856)
企业(51856)
方法(39891)
数学(33681)
数学方法(33327)
中国(28468)
地方(26416)
(26216)
业经(24440)
(21442)
(20544)
农业(17639)
(16724)
贸易(16711)
(16137)
(16092)
技术(16085)
理论(16013)
(15804)
环境(15335)
(14659)
地方经济(14650)
银行(14615)
产业(14570)
(14242)
金融(14241)
机构
学院(320872)
大学(320681)
管理(129093)
(126775)
经济(123949)
理学(110865)
理学院(109588)
研究(109407)
管理学(107816)
管理学院(107238)
中国(80620)
(70156)
科学(68069)
(56822)
(55118)
(50862)
研究所(50063)
中心(49203)
(47503)
业大(47173)
财经(45268)
北京(45016)
(44189)
师范(43801)
(40961)
(39723)
(39614)
农业(39493)
经济学(36502)
师范大学(35339)
基金
项目(216776)
科学(170199)
研究(160678)
基金(154984)
(134067)
国家(132893)
科学基金(114445)
社会(99870)
社会科(94600)
社会科学(94577)
(86013)
基金项目(82933)
自然(73902)
教育(72840)
自然科(72150)
自然科学(72135)
(71594)
自然科学基金(70840)
编号(66596)
资助(63559)
成果(54283)
(50069)
重点(48049)
(46698)
课题(46003)
(45061)
创新(41886)
项目编号(41303)
科研(40711)
发展(40220)
期刊
(145020)
经济(145020)
研究(95888)
中国(63927)
学报(49012)
管理(47895)
(46726)
科学(45778)
(41263)
教育(38070)
大学(36609)
学学(33985)
农业(32863)
技术(30382)
(27447)
金融(27447)
业经(25899)
经济研究(22858)
图书(21408)
财经(21307)
问题(18738)
(18203)
(16792)
理论(16560)
科技(16133)
技术经济(15929)
商业(15667)
实践(15298)
(15298)
现代(14937)
共检索到480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魏修建  闵宗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英隆  
加速信息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应对加入 WTO挑战 ,并在制定“十五计划”过程中明确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本文研究了信息产业成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作用关系 ,并指出任何割裂两者关系 ,离开产业结构升级而片面突出信息产业的加速发展或只是强调传统产业信息化的做法都可能是欲速而不达 ,而必须两者共促共进。加速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背后推动力就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文章也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状态、特征与问题 ,指出成长于工业化远未完成阶段的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关联性。最后从与信息产业发展相关的六个方面作出了现阶段造就我国信息产业化与传统产业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万平  陈建中  
1.贵州信息产业的产出结构分析 由于贵州国民经济的长期落后,信息产业要从传统的三次产业中脱颖而出,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则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决策。1998年,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成立,为贵州相应信息产业管理机构的挂牌运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预示着贵州信息产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如果我们能把握好这次机遇,充分发挥政府的强制力和市场的引导力,催化信息产业的分离和成长过程,那么,实现国民经济的跳跃式、超常规发展是完全可能的。笔者从贵州1987年,1992年投入产出表中所获资料,经整理后得到这两个时期贵州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杨  jianfeng Li  
本文以协同关系理论为基础,针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物流产业发展,从协同性、关联性、互动性和同步性的角度,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协同关系。再从物流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协同关系中的目标、结构、技术和制度方面,分析两者协同机制。筛选影响两者协同关系的因素,进行协同度的测量,进而揭示中国物流产业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协同程度及其存在的问题。从国家和企业的角度,对物流产业进行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物流设施的利用率,提高物流活动效率,建立物流产业与对外直接投资监控和预警机制,实现两者高效协同发展。
[期刊] 预测  [作者] 洪帅  吕荣胜  
基于我国19952014年相关统计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物流产业发展与物流能源消费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费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客货周转量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能源消费有负向影响,物流产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费同向变动。能源消费和产业增加值是客货周转量的格兰杰原因、客货周转量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客货周转量、产业增加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物流能源消费均有正向冲击。能源消费对客货周转量、产业增加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均持续上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桂媛  李琦  
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熵值法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研究2012-2020年内循环视角下数字经济与冷链物流产业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数字经济与冷链物流产业关联度高,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产业关联水平发展差距大,内部发展不均衡;耦合关系仅处于“勉强协调”阶段。文章建议从提升冷链物流数字化、整合优质资源等方面出发,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更好促进我国数字经济与冷链物流的协调发展。
[期刊] 预测  [作者] 洪帅  吕荣胜  
基于我国1995~2014年相关统计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物流产业发展与物流能源消费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费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客货周转量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能源消费有负向影响,物流产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费同向变动。能源消费和产业增加值是客货周转量的格兰杰原因、客货周转量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客货周转量、产业增加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物流能源消费均有正向冲击。能源消费对客货周转量、产业增加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均持续上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成林  
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正处于战略转型期,正在逐步从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转变。受多种客观因素影响,我国物流产业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这主要表现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提升空间巨大。未来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需要建立良好的产业外部生态环境,包括政治、经济、地理、文化、历史等多方面产业环境组成因素的合理利用,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有利条件,同时需要注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等对物流产业发展趋势的影响。为了面对国际化竞争,维护我国产业安全,应尽快树立国家物流主权概念,提高物流产业链控制能力,提升我国物流产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廖海  
本文认为,基于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政府有必要制定积极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具体说来,应尽快制定物流产业发展的方针和总体目标,明确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制定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及措施,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积极引导工商企业优化企业物流管理,为物流产业发展培育坚实的市场基础;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物流产业的市场主体;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物流标准化进程。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婕  靖继鹏  
信息产业发展机理研究朱婕靖继鹏ABSTRACTFromthestandpointofindustrialdevelopment,theauthorsdiscusstheformationandevolutionmechanismofinformati...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尤学拾  
本文在信息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信息产业发展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确立信息产业发展的道路、战略及政策 ,以加速信息产业在我国发展的进程。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华勋基  
本文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作了研究,并指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存在着双重差距,因此应参与国际竞争。为建立现代化的信息产业体系,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诸如疏导瓶颈,加速发展电子通信业,多渠道集资,负债经营,分工专门化,发挥个体优势,提高整体水平:植根于大中城市,辐射四方,创造一定规模的产值。最后,作者对今后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进行了预测。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滕佳东  
信息产业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 ,政府、企业、非政府机构均是信息产业发展的主体 ,必须合理的划分责任利益 ,调动各方积极性。注重需求拉动效应 ,以政府机构、国企、金融机构信息化为契机制造有效需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玉督  
当今世界,不少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纷纷制定信息化战略。通过不懈努力,美国从"轮子上的国家"转向"网络上的国家",欧洲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日本从"工业化赶超"到"信息化赶超",韩国从"重工业化"转向"信息化",印度从"软件大国"走向"信息技术大国"。了解这些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历程、战略方针以及政策措施,可为我国信息产业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龚月琴  雷勋平  
探讨物流产业与信息产业协调发展是促进两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运用熵权TOPSIS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实证分析我国2005-2018年物流产业与信息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演变过程,诊断影响物流产业与信息产业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研究表明:物流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基本呈稳步上升态势,前者经历了从中级到良好水平的发展过程,后者经历了较差、中级、良好到优质水平的发展过程;物流产业与信息产业经历了严重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勉强协调到中等协调的演变过程;物流产业经济效益子系统对两业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大,信息产业知识支撑子系统对两业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小;信息产业的支撑作用和物流产业的综合水平是影响两业协调发展的关键。基于研究结论,设计了促进我国物流产业与信息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