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8)
- 2023(10036)
- 2022(8590)
- 2021(7725)
- 2020(6802)
- 2019(15767)
- 2018(15423)
- 2017(31668)
- 2016(16819)
- 2015(19554)
- 2014(19631)
- 2013(19838)
- 2012(18533)
- 2011(16797)
- 2010(16782)
- 2009(15892)
- 2008(16140)
- 2007(14821)
- 2006(12797)
- 2005(11524)
- 学科
- 济(84123)
- 经济(84046)
- 业(59250)
- 管理(56751)
- 企(50569)
- 企业(50569)
- 方法(43796)
- 数学(39174)
- 数学方法(38945)
- 财(25806)
- 农(19743)
- 务(18351)
- 财务(18321)
- 财务管理(18279)
- 业经(17764)
- 中国(17671)
- 企业财务(17573)
- 制(16955)
- 贸(15270)
- 贸易(15264)
- 地方(14822)
- 易(14754)
- 学(13501)
- 农业(12888)
- 产业(12556)
- 融(12338)
- 金融(12336)
- 体(12218)
- 技术(12205)
- 银(11949)
- 机构
- 大学(260768)
- 学院(258509)
- 济(116003)
- 经济(113930)
- 管理(107309)
- 理学(92696)
- 理学院(91855)
- 管理学(90747)
- 管理学院(90248)
- 研究(80188)
- 中国(63328)
- 财(54868)
- 京(52936)
- 科学(45223)
- 财经(44630)
- 经(40600)
- 所(39771)
- 农(39118)
- 中心(38750)
- 江(37646)
- 经济学(37046)
- 研究所(35487)
- 业大(35480)
- 经济学院(33981)
- 财经大学(33461)
- 北京(33206)
- 农业(30906)
- 商学(30102)
- 州(30011)
- 商学院(29858)
- 基金
- 项目(168186)
- 科学(134221)
- 基金(125807)
- 研究(122293)
- 家(107881)
- 国家(107064)
- 科学基金(93702)
- 社会(80838)
- 社会科(77085)
- 社会科学(77064)
- 基金项目(66930)
- 省(64025)
- 自然(60035)
- 自然科(58731)
- 自然科学(58716)
- 自然科学基金(57783)
- 教育(55804)
- 划(53614)
- 资助(52506)
- 编号(49111)
- 成果(39478)
- 部(39000)
- 重点(36910)
- 发(35557)
- 创(35013)
- 教育部(34288)
- 国家社会(34043)
- 人文(33595)
- 创新(32754)
- 科研(32390)
- 期刊
- 济(121305)
- 经济(121305)
- 研究(73129)
- 财(45986)
- 中国(42923)
- 管理(37658)
- 学报(36684)
- 科学(33572)
- 农(33364)
- 大学(27582)
- 融(26849)
- 金融(26849)
- 学学(26011)
- 财经(23656)
- 农业(22044)
- 技术(21107)
- 经济研究(20448)
- 经(20293)
- 业经(19868)
- 教育(16807)
- 问题(16780)
- 技术经济(14560)
- 理论(14474)
- 贸(14357)
- 商业(13837)
- 统计(13777)
- 图书(13724)
- 实践(12940)
- 践(12940)
- 业(12705)
共检索到375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毅 许华丽 刑英
本文通过对2000-2001年我国信息产业公司发生的22起并购案例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并购公告日存在显著的CAR。而运用会计研究法对1997年至2004年并购绩效的研究结论表明了并购实质上没有改变信息产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关键词:
并购绩效 事件研究法 累积非正常收益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吴英
本文选取2002年发生的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并购前后共4年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上市公司并购效应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相反还有所下降。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康德 夏新平 汪宜霞
本文以 2 0 0 0~ 2 0 0 3年在沪深交易所发行可转债的 2 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利用事件研究方法对可转债发行公告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在事件公告日样本的平均超额收益为 -0 .66% ,2天的累计超额收益为 -0 .14 % ,而在事件窗 [-3 0 ,3 0 ]内的累计超额收益为 1.5 3 % ,但均不显著。同时还发现 ,可转债发行的市场效应与公司特征和发行规模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可转债 市场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家雄 程小伟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实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收购,公众股东将会获得超额收益。本文选取已发生管理层收购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发现,实施管理层收购尽管股价发生很大波动,但总体上没有给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本文就此结果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瑾 陈宏民
上市公司并购效应的体现主要来自于关联并购 ,市场化的非关联并购效应不明显。横向并购效应突出 ,混合并购呈负面效应。非现金支付方式并购效应优于现金支付方式。
关键词:
并购 效应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建新 贺虹
协同效应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经济学家解释企业并购的著名理论之一。本文以1999-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以面板数据、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和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协同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从总体上看,短期内,企业并购产生了积极的协同效应,但从长期来看,企业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是消极的;收购股权、关联交易和法人股为第一大股东对协同效应的影响是正面的,而横向并购、混合并购、并购后第一大股东有变动、并购后收购公司成为目标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或可以直接或间接控制目标公司或可以对目标公司施加重大影响、A股流通股为第一大股东、国家股为第一大...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 协同效应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叶楠 刘永欢
并购是资本市场永恒的热点。自2002年外资并购政策逐步放开以来,我国沪深两地上市公司被外资并购的案例频频现于报端。那么,外资并购是否能给我国上市公司带来效益,从而影响投资者的预期,使股票产生超常收益呢?本文将基于事件研究的方法,来探索这一问题。
关键词:
外资并购 事件研究 市场模型 超常收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军 余鹏翼
本文以2006年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发生控股权转移的并购案例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并购在短期内为目标公司创造了价值,给股东带来较高的超额收益,但是在较长时间内,公司价值有受损的可能;同时在正式信息披露日前,存在信息泄漏的现象;在影响目标公司价值变化的因素中,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并购双方的关系、交易股权数都对公司并购的绩效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并购绩效 超额收益率 股票价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斌 戴夫 卢蒋运
本文基于异常绩效指标(API)对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公告效应作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对股价有正向影响,存在信号传递效应和信息提前泄露现象,且不同回购支付方式的股票回购所传递的信号存在明显差异,债权资产回购下的异常绩效指标显著大于现金回购下的异常绩效指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书斌 王雅俊
并购的财富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主要体现在行业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和发展能力这三类行业特征上。通过产业经济学中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建立理论框架,利用中国1998—2008年沪深两市6962起并购事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的财富效应与发展阶段正相关,与发展能力也正相关,并且行业发展阶段和发展能力对股东并购超额收益率的贡献分别为7‰和0.2‰;但是行业集中度并不是显著影响并购财富效应的行业特征。
关键词:
公司并购 财富效应 行业特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奚宾
本文选取沪深2004-2007年间上市公司股权并购样本,研究并购中导致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主要因素及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国有股比重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有负的显著影响,随着国有股比重下降,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提高;管理者过度自信进行的并购活动不仅没有为股东创造财富,反而破坏了公司价值。因此,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改善市场环境才能实现企业管理者理性并购,提升并购活动的绩效。
关键词:
过度自信 并购 国有股比重 并购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段新生 蓝玉莹
本文应用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私募股权投资的市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VC/PE支持的公司的IPO抑价度高于无VC/PE支持的公司,VC/PE支持的公司IPO之后的经营业绩好于无VC/PE支持的公司,然而这些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另外,与低声誉VC/PE支持的公司相比,高声誉VC/PE支持公司的抑价度更低,但经营业绩却更差,同时这些差异也不具有显著性。私募股权投资的认证作用、筛选监督作用和躁动效应在我国市场并不存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沈红波
本文研究了中国产权改革背景下控制权市场是否有效的问题。根据2003-2004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的214起大宗股权转让记录,本文采用事项研究法研究了股权转让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累积非正常回报率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发现(1)股票市场对大宗股权转让的市场反应显著为正。平均而言,股票价格在转让公告前20个交易日开始上涨至公告后一个交易日,累积非正常回报率约为1.15%;(2)转让的价格越高,向市场传达积极的信号,市场反应越好;(3)控制权转让的公司比那些不转让控制权的公司有着更好的反应。
关键词:
股权转让 市场反应 事项研究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凤荣 耿仁波 王倩
国有企业进退是始终伴随中国经济转型的焦点问题,但"改制"视角的国企并购理论解释力有限,需要从"结构"角度审视国企并购的作用机理与效应。基于对我国沪深股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03-2007年发生的股权收购及其对应的2002-2009年企业与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在相关并购路径下,相比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发生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并购提高国有上市公司绩效的同时,也提升了产业集中度;在非相关并购路径下,产业创新型并购比非产业创新型并购具有更高的产业效应,且并购绩效显著优于非产业创新型并购。这些发现凸现了国企并购的市场结构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也揭示了国企进退的效率路径。其政策含义在于,国有企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贞洁 王竹泉
受到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外向型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压力逐渐增大。本文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的A股外向型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供应链(渠道)层面揭示了金融危机对于其营运资金占用水平和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占用水平持续上升、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持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占用水平激增;进一步研究发现,那些对于环境变动较为敏感的高度外向型公司,普遍降低了短期借款依赖度和供应链依赖度以应对危机。本文以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为背景,丰富了金融危机影响下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和策略的研究,同时也为提高外向型电子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