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5)
- 2023(10441)
- 2022(9247)
- 2021(8857)
- 2020(7333)
- 2019(17143)
- 2018(17148)
- 2017(33370)
- 2016(17699)
- 2015(20083)
- 2014(20162)
- 2013(19930)
- 2012(18066)
- 2011(16139)
- 2010(15882)
- 2009(14533)
- 2008(14166)
- 2007(12400)
- 2006(10863)
- 2005(9537)
- 学科
- 济(71435)
- 经济(71358)
- 管理(55300)
- 业(52156)
- 企(44777)
- 企业(44777)
- 方法(35474)
- 数学(30576)
- 数学方法(30257)
- 财(19175)
- 农(17651)
- 中国(17560)
- 业经(16322)
- 学(15688)
- 务(13759)
- 财务(13697)
- 财务管理(13679)
- 理论(13615)
- 地方(13145)
- 企业财务(13101)
- 制(12328)
- 和(12005)
- 贸(12004)
- 贸易(11996)
- 农业(11702)
- 易(11600)
- 技术(11426)
- 融(10897)
- 金融(10896)
- 银(10779)
- 机构
- 大学(258748)
- 学院(254408)
- 管理(107867)
- 济(99320)
- 经济(97108)
- 理学(93471)
- 理学院(92529)
- 管理学(91022)
- 管理学院(90561)
- 研究(80303)
- 中国(60671)
- 京(54925)
- 科学(49695)
- 财(45830)
- 所(39205)
- 财经(37651)
- 业大(37340)
- 中心(37326)
- 农(36687)
- 研究所(35694)
- 江(35062)
- 北京(34889)
- 经(34263)
- 范(32628)
- 师范(32246)
- 州(29479)
- 经济学(29182)
- 院(28985)
- 农业(28697)
- 财经大学(28305)
- 基金
- 项目(177424)
- 科学(139354)
- 研究(130461)
- 基金(129549)
- 家(111846)
- 国家(110946)
- 科学基金(96512)
- 社会(80813)
- 社会科(76537)
- 社会科学(76515)
- 基金项目(69767)
- 省(68097)
- 自然(64001)
- 自然科(62519)
- 自然科学(62507)
- 自然科学基金(61413)
- 教育(59711)
- 划(57113)
- 编号(53723)
- 资助(53500)
- 成果(43375)
- 部(39054)
- 重点(38553)
- 创(36632)
- 发(36167)
- 课题(35521)
- 大学(34422)
- 项目编号(34124)
- 创新(34061)
- 教育部(33891)
- 期刊
- 济(105338)
- 经济(105338)
- 研究(73994)
- 中国(43114)
- 管理(40419)
- 学报(39147)
- 科学(35656)
- 财(34740)
- 农(32096)
- 大学(29263)
- 学学(27190)
- 教育(26159)
- 技术(23245)
- 农业(22729)
- 融(22105)
- 金融(22105)
- 财经(18579)
- 图书(17894)
- 业经(17032)
- 经济研究(16543)
- 经(15643)
- 理论(15280)
- 实践(14249)
- 践(14249)
- 问题(13525)
- 情报(13513)
- 技术经济(12441)
- 科技(12178)
- 书馆(11537)
- 图书馆(11537)
共检索到363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鸿桢 林嘉永
我们采用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构建了信息不对称的实验室资本市场,研究信息是否可以通过市场迅速传递。实验结果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是非有效的;市场对信息的传递和价格反应是有条件的而且也是需要时间的;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具有认知和行为偏差的普通人,存在过度自信和过度交易的情况;信息不对称还可能引起市场操纵行为,从而导致价格泡沫的形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伯平
有效市场假说作为现代金融学的理论基石,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假设条件基础上的。本文从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初步探讨了有效市场假说的局限性,由此引出政府通过强制性信息披露机制对资本市场进行规制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对中国资本市场建设和完善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海峰 罗惠良
资本市场在金融系统中承担的横向风险分担,以及在新技术融资中所特有的风险分担功能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在资本市场内部,基于长期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经过长期不断的试验与筛选,资本市场自发演进生成层次结构,用于甄别和分散配置不同融资风险。正是由于资本市场的风险分担以及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的存在,资本市场才具备了存在的必要和层次演进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风险分担 信息不对称 多层次资本市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瑞君 高春燕
美国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简称ISS)的创始人尼尔·米诺(Nell Minow)说过:资本市场的运转靠的是信任不是资本,而信任取决于信息的充分性和可靠性。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证券价格不能较好地反映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信息,削弱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同时还会造成投资者因获取信息的不完整而对交易缺乏信心,影响资本活动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瑞君 高春燕
美国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简称ISS)的创始人尼尔·米诺(Nell Minow)说过:资本市场的运转靠的是信任不是资本,而信任取决于信息的充分性和可靠性。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证券价格不能较好地反映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信息,削弱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同时还会造成投资者因获取信息的不完整而对交易缺乏信心,影响资本活动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伟彬
本文介绍了两个不对称信息下的资本市场均衡模型 ,即存在逆向选择时的股权市场均衡和存在道德风险时的信贷市场均衡。这两个模型虽然简单 ,却形象地揭示了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下资本市场均衡的差异
关键词:
不对称信息 股权市场均衡 信贷市场均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晓玲 詹志华 张亚琼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显著偏高。本文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息问题和代理问题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并在考虑公司特征和行业差异的前提下,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外部融资困难不是我国上市公司大量持有现金的主要原因;股东和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以及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同时存在,并导致企业持有大量现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艳芳 蒋瑜峰
本文探讨了企业非效率投资产生的根源,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理论分析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在资本市场上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治理企业非效率投资的途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宣喻 储小平
本文指出资本市场根据计算融资风险所需的信息量的多少 ,自发地生成一种自我甄别装置 ,这种装置就是资本市场由低到高的分层结构。而在每一层级的资本市场上 ,借贷双方都存在着个人信息和企业经营信息这两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随着融资规模的扩大 ,放款人所需提供借款人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增多 ,而在当前的转轨时期 ,这些信息有可能会加大私营企业融资的风险成本。因此 ,在现阶段 ,私营企业成本最小的融资方式是通过民间借贷获取企业营运发展资金。
关键词:
资本市场 信息不对称 私营企业 融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陆瑾 顾毓斌
信息问题是决定金融体系运行效率是否稳定的关键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中金融体系的信息流将受到干扰,当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市场参与者据此来引导资金流向时,必将使作为信息综合反映的金融资产价格与其实际价值产生偏差,从而导致价格波动异常,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基于我国股市的运行现状,分析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成因、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资本市场参与方的博弈策略以及这种不对称的消减措施,以期对我国有效股市的形成提供有用之见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博弈 股市有效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宣喻 储小平
私营企业融资问题是近两年来的热点问题之一 ,众多的学者、专家和实业界人士加入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由于研究者使用的方法论和各自关心的侧重点的不同 ,所著文章的分析和论证也就各具特色。但从学术的角度来看 ,真正具有理论价值的文献并不多。本论文尝试着建立一个约束条件下的私营企业最优融资决策模型 ,试图从另一个不同的视角来考察这一问题。本文共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将对有关私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做一次回顾 ,并将重点分析和评述那些对本论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 ;第二部分的工作首先讨论不完全信息与资本市场层级结构的成因 ,接着在严格的假设下建立起一个简单的私营企业融资决策模型 ,最后放宽假设以检验模型的解...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私营企业 信息不对称 融资决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文
风险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一种创新的制度安排,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结构的完善和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剖析了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的重大障碍:信息不对称,并结合风险资本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对风险资本市场的定位进行了探讨,提出风险资本市场的结构性资本支持作用,在微观层面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链条的重要一环;在宏观层面上弥补了资本市场缺陷,完善了资本市场结构;同时,在制度定位上,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社会资源配置提供了一套制度性规则。
关键词:
风险资本市场 高新技术产业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倪庆东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人民币开始升值进程,在人民币升值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市场状态。本文在对资本市场外汇风险暴露的含义和作用机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不同市场状态下资本市场的外汇风险暴露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两种状态下外汇风险暴露具有不对称性,并对这种不对称性进行了诠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佳璐 郝洪
本文运用1998年至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资本结构的市场择时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并检验了不同规模公司的择时行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权益市场择时,并短期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但择时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不具持续性。特别是由于小规模公司债务融资能力弱,权益发行引发的信息不对称成本相对较低,小规模公司表现出更明显的机会主义择时行为。
关键词:
资本结构 市场择时 信息不对称 公司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